14.1《促织》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1《促织》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3 09:3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促织》教学设计(超详细、全面)
一、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小说情节的跌宕起伏,品味人物形象的复杂性,掌握文言字词句式,探究作品的深刻主题和社会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与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为梳理小说情节,理解文言字词,把握人物形象;难点是深入探究作品主题,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创作意图,感受文言小说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方法
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讲授法、诵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咱要穿越到古代的奇妙世界,去认识一位 “神奇大侠”—— 促织!这可不是一般的虫子,在那个时候,它可是能搅得人 “鸡飞狗跳”“全家总动员” 的 “超级明星”!想象一下,为了找它,有人掘地三尺,有人拜佛求神,甚至有人连觉都睡不好,这促织到底有啥魔力?让我们赶紧翻开《促织》这扇时光大门,去瞧一瞧这场由小小虫子引发的 “人间闹剧”,说不定会让你笑破肚皮,也惊掉下巴哦! 京口北固亭怀古》里。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想跟着辛大叔一起去探秘啦?
介绍蒲松龄: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是清代杰出的文学家,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
生平经历:他出生于山东淄川一个逐渐败落的书香家庭,自幼聪慧,热衷科举,却屡试不第,直到 71 岁才援例成为贡生。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在乡间设馆教学,借此维持生计,闲暇时则致力于文学创作。
文学成就: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是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这部作品以花妖狐魅等奇幻故事反映社会现实,题材广泛,想象丰富,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寓意深刻。书中既有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也有对人性善恶的思考,如《婴宁》通过纯真少女婴宁的形象,展现了对自然天性的赞美与对封建礼教束缚的批判;《促织》则借一只小小的促织,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无道和百姓的悲惨命运。
后世影响:《聊斋志异》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还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世的小说、戏曲、影视等多种艺术形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创作灵感。
《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被誉为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以下是对它的详细介绍:
创作背景
社会背景:当时清朝统治渐趋稳定,但社会矛盾依然尖锐,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困苦。
文化背景:程朱理学盛行,束缚人性,而市民阶层兴起,对通俗文学有需求,且志怪传奇等文学传统为其创作提供了基础。
内容特点
题材广泛:涵盖爱情、科举、社会批判、鬼怪灵异等诸多方面。如《婴宁》是爱情题材,《叶生》反映科举问题,《促织》批判社会现实。
构思奇幻:以花妖狐魅等超自然元素展开故事,如《聂小倩》中女鬼聂小倩与宁采臣的人鬼恋,情节奇幻又引人入胜。
寓意深刻:借故事批判封建礼教、科举制度,反映社会黑暗,赞美美好人性。
艺术特色
人物形象鲜明:塑造了众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如天真烂漫的婴宁、痴情的王生等,通过细致描写使其栩栩如生。
情节曲折离奇:故事往往一波三折,如《促织》中成名因促织经历的种种波折,充满戏剧性。
语言简洁优美:用简洁的文言刻画形象、叙述故事,兼具表现力与感染力,具有独特的文学韵味。
文学地位与影响
文学地位:是文言短篇小说集的典范,代表了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对后世文言小说创作影响深远。
对后世的影响:为后世文学提供了素材和灵感,被改编为多种艺术形式,如戏曲、电影、电视剧等
(三)《促织》的写作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现实基础
宫廷娱乐之风盛行:自唐天宝年间始,斗促织就成为民间和宫廷的一项娱乐活动,历久不衰。到明代达到高峰,明宣宗朱瞻基酷爱斗促织,促织成为皇宫贡品,朝廷还特地派员在官窑监制蛐蛐盆和蛐蛐房,编印了鉴别、喂养促织的专著《蛐蛐谱》。
封建统治的黑暗与腐败:在封建制度下,各级官吏为了迎合上级、谋取私利,常常对百姓横征暴敛、巧取豪夺。在征收促织的过程中,官吏们借机敲诈勒索、中饱私囊,导致百姓倾家荡产、家破人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历史故事影响
蒲松龄受到吕毖的《明朝小史》记载以及冯梦龙《济颠罗汉净慈寺显圣记》中济公火化促织的故事的影响,经过艺术加工而创作了《促织》。《明朝小史》中记载了宣宗酷好促织之戏,遣取江南,其价腾贵,至数十金,甚至导致枫桥一粮长夫妻双亡的故事。
个人经历与思想
坎坷的科举之路:蒲松龄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家庭,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也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这些都促使他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民的同情。
借古讽今的创作意图:作者虽标明故事发生在明宣德年间,但实际上反映的却是清代康熙年间的社会现实。当时的康熙年间被视为 “盛世”,但统治集团和康熙本人同样追求 “声色犬马”。蒲松龄借讲前朝 “令主” 当政的 “治世” 时代的事,来揭露 “当时”“英主” 当政的 “盛世” 的黑暗现实,批判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贪暴、黑暗腐朽,表达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四)逐字逐句讲解:文言现象、段义分析、写作思路
第 1 段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重要文言实词
尚:崇尚,爱好。征:征收。故:本来。进:进献。才:有才能,这里指(促织)善于搏斗。责:责令。笼:用笼子(名作状)。昂:抬高。直:通 “值”,价值。居:储存。假:借。科敛:摊派、聚敛。丁口:人口,百姓。辄:就
重要文言虚词:
之:
“宫中尚促织之戏”:结构助词,的。
“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代词,代指促织进贡这件事,“责之里正” 即责令里正(做这件事) 。
以:
“以一头进”:介词,用,拿。
“令以责之里正”:介词,把。
而:“试使斗而才”:连词,表承接,可译为 “并且”。
因:“因责常供”:连词,于是,就。
通假字
直:通 “值”,价值。
词类活用
岁征民间:“岁”,名词作状语,每年。
笼养之:“笼”,名词作状语,用笼子。
昂其直:“昂”,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 抬高。
古今异义
游侠儿:古义指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年轻人;今义指行侠仗义的人。
特殊句式
省略句:“试使(之)斗而才”,“使” 后省略宾语 “之”,代促织。
写作思路
开篇点明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通过 “尚”“征” 等词,揭示宫廷喜好对民间的影响,引出下文围绕促织展开的一系列悲剧。
段意
交代故事发生在宣德年间,因宫中盛行斗促织的游戏,朝廷向民间征收,华阴县令为讨好上司进献促织并责令里正供应,导致市井中有人借此牟利,里胥趁机盘剥百姓,百姓苦不堪言。
第 2 段
原文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重要文言实词
操:从事。童子业:童生的学业。售:这里指考取秀才。迂讷:迂腐,不善言辞。累:牵累。会:恰逢,正赶上。裨益:益处。冀:希望。然:认为…… 对。败堵:破败的墙。发:挖掘。靡:无,没有。迄:终究。中:符合。款:款式,规格。追比:旧时地方官吏严逼限期交税、交差等,过期以杖责等方式继续追逼。
重要文言实词
之:
“百计营谋不能脱之”:代词,代 “里正役”。
“冀有万一之得”:结构助词,的。
而:
“而又无所赔偿”:连词,表转折,但是。
“早出暮归”:连词,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
何:“死何裨益”:疑问代词,什么。
词类活用
杖至百:“杖”,名词作动词,用杖打。
古今异义
户口:古义指百姓;今义指户籍。
特殊句式
被动句:“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为” 表被动。
省略句:“又劣弱不中于(促织的)款”,省略 “促织的”。
写作思路
以成名的遭遇为切入点,详细描述他因担任里正而遭受的种种苦难,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做铺垫,突出社会底层人民在苛政下的悲惨处境。
段意
介绍成名是个久未考取秀才的迂讷之人,被猾胥报充里正役,在征收促织的过程中,他因不敢盘剥百姓又无力赔偿,自己搜捕的促织又不符合要求,遭到县官的严厉追逼,被打得脓血淋漓,走投无路之下想要自尽。
第 3 段
原文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资诣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爇香于鼎,再拜。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展玩不可晓。然睹促织,隐中胸怀。折藏之,归以示成。
重要文言实词
具:准备。诣:到…… 去。爇:点燃。再拜:拜两次,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祝:祷告。翕辟:开合。竦立:恭敬地站着。少间:一会儿。爽:差错。食顷:一顿饭的工夫。类:像。兰若:寺庙。展玩:展开玩味。示:给…… 看。
重要文言实词
以:
“能以神卜”:介词,凭借。
“成妻具资诣问”:目的连词,来。
于:“问者爇香于鼎”:介词,在。
其:“入其舍”:代词,代驼背巫的。
而:“非字而画”:连词,表并列,可译为 “并且”。
古今异义
兰若:古义指寺庙;今义多为 “兰若寺” 等特定寺庙名称或用作音译词等。
特殊句式
省略句:“问者爇香于(鼎)鼎中”,省略 “鼎中”。
写作思路
通过描写巫神卜这一情节,为故事增添神秘色彩,同时推动情节发展,引出下文成名夫妇按图寻找促织的情节。
段意
村里来了个能以神卜的驼背巫,成名妻子准备钱财去问卜。看到前来问卜的人很多,巫神卜神奇,能道出人意中事。成名妻子得到一幅画,画中内容看似与促织有关,她将画带回家给成名看。
第 4 段
原文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重要文言实词
得无:莫非,该不会。瞻:看。逼:非常,十分。蔚:草木茂盛的样子。循:顺着,沿着。俨然:形容很像。穷:尽。冥搜:尽力搜索。猝然:突然。趁:追逐。蹑迹:追踪。披:拨开。遽:急忙。掭:轻轻拨动。不啻:不止,简直。上:放置。
重要文言实词
而:
“而心目耳力俱穷”:连词,表转折,但是。
“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这一系列动作中的 “而”,表承接关系,可不译。
于:
“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介词,在。
“上于盆而养之”:介词,在。
词类活用
笼归:“笼”,名词作动词,用笼子装。
蟹白栗黄:“白”“黄”,形容词作名词,白色的肉,黄色的粉。
特殊句式
固定词组:“得无…… 耶”,表示推测语气,“莫非…… 吗”。
省略句:“掭(之)以尖草”,省略宾语 “之”,代促织。
写作思路
成名依据画中线索寻找促织,历经艰难最终捕获一只俊健的促织,这一情节与前文的困境形成对比,也为下文的波折埋下伏笔。
段意
成名觉得画可能是指示猎虫的地方,便强撑着身体按图寻找。在寺后古陵一番艰难搜寻后,因一只癞头蟆的引导,终于捕获一只体型巨大、模样俊健的促织,全家人如获至宝,精心饲养,准备用来交差。
第 5 段
原文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儿涕而出。
重要文言实词
窥:偷看。窃:偷偷地。发:打开。斯须:一会儿。业根:祸种,惹祸的东西。而翁:你父亲。复算:算账,追究。涕:眼泪。
重要文言实词
之:“母闻之”:代词,代指儿子弄死促织这件事。
而:“而翁归”:通 “尔”,第二人称代词,你。
古今异义
涕:古义指眼泪;今义指鼻涕。
特殊句式
省略句:“虫跃掷(于盆外)径出”,省略 “于盆外”。
写作思路
情节急转直下,儿子不小心弄死促织,使刚刚有了希望的家庭再次陷入绝境,进一步加剧了故事的紧张感和悲剧色彩。
段意
成名九岁的儿子趁父亲不在,偷偷打开盆子看促织,导致促织逃脱并最终死亡。儿子害怕地告诉母亲,母亲惊恐万分,责骂儿子是祸根,儿子哭着跑了出去。
第 6 段
原文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
重要文言实词
被:覆盖,遭受。索:寻找。渺然:无影无踪的样子。抢呼:头撞地,口呼天,形容极度悲痛。向隅:面对着墙角(哭泣)。聊赖:依靠,寄托。藁葬:用草席裹着尸体埋葬。惙然:气息微弱的样子。顾:看。气断声吞:出不来气,说不出话,形容极度悲伤。交睫:上下睫毛相交,指睡觉。
重要文言实词
而:
“既而得其尸于井”:“既而”,固定词组,不久,一会儿。
“因而化怒为悲”:连词,表承接,于是。
于:“既而得其尸于井”:介词,在。
但:“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连词,但是。
以:“亦不复以儿为念”:介词,把。古今异义
聊赖:古义指依靠,寄托;今义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常见搭配如 “百无聊赖”。
特殊句式
省略句:“既而得(其)尸于井”,省略 “其”,代儿子。
写作思路
成名回家后得知儿子的 “祸事” 以及儿子投井的噩耗,家庭陷入更深的绝望之中,这一系列的变故进一步深化了悲剧主题。
段意
不久成名回家,得知儿子弄死促织又投井自尽,悲痛欲绝。傍晚准备用草席埋葬儿子时,发现儿子气息微弱,半夜苏醒过来,但神情痴呆,想睡觉。成名看到促织笼空,又陷入绝望,一夜未眠,天亮后仍僵卧在床上发愁。
第 7 段
原文
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重要文言实词
觇视:窥视,探看。宛然:仿佛,好像。辄:就。裁:通 “才”,刚刚。超忽:形容跳得轻快而高。趋:小步快走。审谛:仔细地看。劣:认为…… 不好。彷徨:犹豫不决,走来走去,不知往哪个方向去。惴惴:形容又发愁又害怕的样子。觇:观察。
重要文言实词
而:
“喜而捕之”:连词,表承接,可不译。
“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连词,表并列,并且。
“成以其小,劣之。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连词,表因果,因而。
以:
“覆之以掌”:介词,用。
“成以其小,劣之”:介词,因为。
之:
“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代词,代虫。
“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代词,代小虫。
通假字
裁:通 “才”,刚刚。
词类活用
劣之:“劣”,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 不好。
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覆之以掌”,正常语序为 “以掌覆之”。
省略句:“成以(其小)小,劣之”,省略 “其小”。
写作思路
在绝望中出现转机,听到虫鸣并重新捕获一只促织,但这只促织样子与之前不同,引发成名的疑虑,为下文斗促织的情节做铺垫。
段意
成名忽然听到门外有虫鸣,惊喜地去捕捉,这只虫行动敏捷,好不容易发现它趴在壁上,样子短小黑赤,成名觉得它不好。但它又跳到成名襟袖间,样子看起来还不错,成名便把它收起来,准备献给官府,又担心不合要求,想先试试它的斗技。
第8段
原文: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 “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重要文言实词
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角:较量,斗(蟋蟀)。居:囤积,储存。高:抬高。直:通 “值”,价格。造:到…… 去。胡卢:形容笑声。惭怍:惭愧。固:坚持,坚决。强:强迫,迫使。顾:只是,但是。龁:咬。骇:惊吓,震惊。翘然:高高竖起的样子。矜鸣:骄傲地鸣叫。瞥:突然出现,快速地看一眼。咫:古代长度单位,八寸为咫。掇:拾取,这里指捉取。
重要文言虚词:
而:
“日与子弟角,无不胜”:连词,表承接,可不译。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连词,表目的,来。
“掩口胡卢而笑”:连词,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
“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这一系列动作中的 “而”,表承接关系,可不译。
之:
“欲居之以为利”:代词,代虫。
“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代词,代成名所蓄的促织。
“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代词,代小虫。
以:“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介词,用。
通假字
直:通 “值”,价格。
词类活用
日与子弟角:“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高其直:“高”,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 抬高。
庞然修伟:“庞”,形容大;“修”,长,形容 “蟹壳青” 体型庞大修长。
自增惭怍:“惭怍”,形容词作动词,感到惭愧。
劣物:“劣”,形容词作定语,不好的。
蠢若木鸡:“蠢”,形容像木头鸡一样呆笨,这里活用为动词,表现得呆笨。
大喜:“喜”,形容词作动词,感到高兴。
益惊喜:“益”,副词作状语,更加;“惊喜”,形容词作动词,又惊又喜。
一词多义
顾: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意为 “只是,但是”。
“成顾蟋蟀笼”“徘徊四顾”,意为 “看”。
发:
“于败堵丛中,探石发穴”,意为 “挖掘”。
“窥父不在,窃发盆”,意为 “打开”。
古今异义
子弟:古义指年轻人;今义指儿子、侄子等晚辈。
固定词组
蠢若木鸡:形容神貌呆笨,现在多用来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
特殊句式
村中少年好事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 “村中好事者少年”,“好事者” 是 “少年” 的定语,后置起到强调作用。
掩口胡卢而笑:“而” 连接两个动作,表修饰关系,“掩口胡卢” 修饰 “笑” 的方式。
成视之,庞然修伟:省略句,应为 “成视之,(虫)庞然修伟”,省略了主语 “虫”。
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 “以猪鬣毛试撩拨虫须”,“以猪鬣毛” 为状语,后置。
写作思路
通过描写成名的促织与少年的 “蟹壳青” 斗蟋蟀以及与鸡搏斗的过程,运用动作、神态等描写,生动展现了紧张刺激的场面,进一步突出这只促织的非凡本领,同时也为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做铺垫。
段意
通过描写成名的促织与少年的 “蟹壳青” 斗蟋蟀以及与鸡搏斗的精彩过程,将故事推向高潮。
第九段
原文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年,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重要文言实词
翼日:第二天。“翼” 通 “翌”。呵:呵斥。述:讲述。靡:失败,倒下。这里指被打败。诸:兼词,相当于 “之于”。疏:陈述,呈奏。举:全,所有的。右:古代以右为尊,这里指超过,比…… 强。应节:随着节拍。奇:以…… 为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嘉:嘉奖,赞赏。诏:皇帝下命令。闻:使…… 听闻,这里是 “使…… 出名” 的意思。俾:使。邑庠:县学。赉:赏赐。椽:房屋间数的代称。蹄躈:亦作 “蹄噭”,古时用以计算牲畜的头数。噭,口;躈,肛门。裘马:穿着皮衣,骑着马,形容生活豪华。
重要文言虚词
乃:“乃赏成,献诸抚军”:连词,于是,就。
诸:“献诸抚军”:兼词,相当于 “之于”。
之: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代词,代成名的促织。
“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代词,代成名的促织。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结构助词,的。
则:“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连词,表承接,就。
以:
“以金笼进上”:介词,用。
“宰以卓异闻”:介词,凭借。
而:“轻捷善斗,今始苏耳”: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其:“成述其异”:代词,代促织。
通假字
翼:通 “翌”,第二天。
词类活用
细疏其能:“疏”,名词作动词,陈述,呈奏。
益奇之:“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 为奇。
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诏”,名词作动词,下诏。
宰以卓异闻:“闻”,使动用法,使…… 听闻,使…… 出名。
裘马扬扬:名词作动词,穿着皮衣,骑着马。
一词多义
靡:
“靡计不施,迄无济”,意为 “无,没有”。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意为 “败退”。
发:
“无毫发爽”,古代长度单位,十毫为一发,常用来形容细微。
古今异义
无何:古义为 “不久”;今义表示 “没有什么”。
固定词组
无何:表示时间短暂,不久。
特殊句式
省略句:
“试(之)与他虫斗”,省略宾语 “之”,代成名的促织。
“又试之(于)鸡”,省略介词 “于”。
“献(之)诸抚军”,省略宾语 “之”,代促织。
被动句:“宰以卓异闻”,“闻” 表被动,即 “被传扬”。
写作思路
作为故事的高潮和结局部分,展现了促织从被质疑到成为奇宝的全过程,以及成名一家因促织带来的命运巨变。这种结局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深刻反映了封建统治下的荒诞现实,有力地深化了主题。
段意:故事的结局部分,展现了成名献促织后带来的一系列结果,以及他一家命运的巨大转变。
(五)分析成名和儿子的人物形象:
成名:性格特点
善良怯懦:成名身为里正,不敢向百姓强行征收促织,担心给乡亲们带来灾难,体现出他内心的善良;面对官府的追逼,他只是默默承受,不敢反抗,表现出怯懦的一面。例如,“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展现了他既不想伤害百姓又无力应对官府的两难处境,凸显其善良本性和怯懦性格。
迂腐软弱:久考未中仍执着于科举,不懂得变通,显示出他的迂腐;在被猾胥陷害担任里正后,虽备受折磨却不知如何摆脱困境,一味忍受,反映出他的软弱。如 “操童子业,久不售”,表明他在科举道路上的固执和不通世故。
作用:作为故事的核心人物,成名的遭遇串联起整个情节,通过他的经历深刻地展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无道以及底层人民生活的悲惨,揭示了社会的黑暗现实,引发读者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和对底层人物命运的同情,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感染力。
成名儿子:性格特点
天真好奇:年仅九岁,因好奇而偷看父亲的促织,这一行为符合孩子的天性,展现出他的天真无邪和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如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将一个孩子的好奇心理和幼稚行为刻画得十分生动。
懵懂无知:他没有意识到促织对家庭的重要性,不小心导致促织死亡后,对自己行为的后果缺乏足够的认知,体现出懵懂的特点。在弄死促织后,他只是害怕地告知母亲,不明白这将给家庭带来怎样的灾难,反映出孩子的纯真和无知。
作用:儿子的行为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故事产生波折和戏剧性变化。他的意外之举让成名一家刚刚燃起的希望瞬间破灭,陷入更深的绝望之中,进一步强化了故事的悲剧色彩,也深刻地反映出在封建制度下,底层人民的命运脆弱不堪,即使是一个孩子的无心之失也可能引发家庭的灭顶之灾,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引发读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六)《促织》通过讲述成名一家因被迫缴纳促织而历经苦难、又因促织而意外致富的故事,展现了多方面的主题:
批判封建统治的腐朽:故事中皇帝喜好斗蟋蟀,各级官吏借此谄媚上级、欺压百姓、横征暴敛,导致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无道以及封建官僚制度的腐朽黑暗。
揭示百姓悲惨命运:成名一家为了满足统治者对促织的需求,遭受了巨大的苦难,甚至面临家破人亡的绝境,反映了在封建统治下百姓的悲惨命运和无奈挣扎,突出了百姓在强权压迫下的弱小与无助。
讽刺社会的不公:成名因一只促织从贫困交加、备受欺凌的底层百姓摇身一变成为富户,而这种转变并非基于他自身的努力或才能,只是因为迎合了统治者的喜好,讽刺了社会的不合理和不公平,揭示了封建时代人们的命运不由自身努力决定,而是取决于统治者的好恶这一荒诞现实。
展现人在困境中的挣扎与坚韧:成名一家在面对绝境时,没有放弃求生的希望,而是想尽办法应对,这种在苦难中挣扎求存的精神,展现了人性的坚韧,也让读者在同情他们遭遇的同时,对人类的生存意志和求生意志产生深深的敬意。
(七)拓展知识
《促织》虽创作于古代,但在现实生活中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权力监督与约束的启示:故事中因皇帝喜好促织,各级官吏便借此欺压百姓,这警示我们要建立健全权力监督机制,防止权力滥用。在现实中,无论是政府部门、企业单位还是各类组织,都应确保权力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内运行,接受公众监督,避免以权谋私、损害民众利益的行为发生。
对关注民生的提醒:成名一家因促织而陷入悲惨境地,反映出统治者不关心民生,给百姓带来巨大痛苦。这提醒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将民生放在首位。政府应致力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关注弱势群体,缩小贫富差距,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对避免盲目跟风与不合理消费的警示:《促织》中人们因上有所好而跟风捕捉、买卖促织,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在现实生活中,这告诫我们要避免盲目跟风和不合理消费。比如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人们不应被潮流和虚假需求所误导,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理性对待消费,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做出决策,避免因盲目追求时尚或攀比而陷入不必要的经济困境。
对人性与社会现实的思考:作品展现了成名一家在困境中的挣扎以及人性的复杂。这促使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理解他们的困境,倡导社会公平正义,弘扬互助精神。同时,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利益诱惑和困难挫折时,要坚守道德底线,保持人性的善良和坚韧,不被物质和权力所腐蚀,努力构建一个更加温暖、和谐、公正的社会。
(八)课后作业:
改写故事
以成名儿子的视角,改写《促织》中儿子不小心弄死促织并投井这一情节,要求字数在 300 - 500 字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