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Unit 6 Entertainment and friendship Topic 3 Now it is a symbol of England. 课时教学设计
本单元第4课时 Section D 课型 综合复习课
语篇研读
What------语篇主题和主要内容 本课属于课标话题人与社会——“个人兴趣(Personal interests)”中娱乐活动(Entertainments)项目,主要谈论电视的优缺点。 主要教学活动为1a,2和Project,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电视的优缺点,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把握语篇基本结构,获取主要信息,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2同伴合作列举更多电视的优缺点,训练学生证明和陈述自己观点的语言表达能力。Project通过辩论帮助学生运用本话题所学语言知识,学习辩论的形式,掌握用英语进行观点陈述和辩驳对方观点。Section D第一个部分的内容,总结本话题所学语法和功能,在复习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Why---语篇传递的主题意义 本课时以电视为话题,介绍看电视的优缺点为活动任务,向学生展示了一篇说明文,学生通过完成语篇任务的过程中,了解电视对我们的影响,并学会在语篇中合理地使用结构。帮助学生建立以语言运用为导向的“形式——意义——使用”的语法观,引导学生在理解主题意义的基础上,认识语法形式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语境,重视在语境中呈现新的语法知识,指导学生在语境中观察和归纳所学语法的使用场合、表达形式、基本意义、使用规则和语用功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和设计既有层次又强调整合不同类型的练习和活动,巩固所学语法知识,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学会应用语法知识准确地理解他人和得体地表达自己。 How---文体结构、语言特点及功能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仁爱英语(Project English)九年级第六单元话题一的第四课时,文本内容是介绍电视,这是一节综合复习课。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任务,以课文文本为依托,总结人与社会大主题下的娱乐。要求学生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电视对人们的影响,能够正确介绍电视的优点以及缺点,最后介绍我们应该对电视持有的态度。整个教学过程围绕这一主线,以文本为载体展开。
学情分析
【已知】 九年级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已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词汇量,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相应的策略完成阅读任务。但是该班学生总体来说,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一般,持续注意时间相对短,同时正值学生两极分化最激烈的年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内在学习动机是该阶段的重点任务,课堂任务的设计尤其要为以上任务服务,帮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并在此过程中体验成功,获得成就感,从而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未知】 学生对文章段落的主旨没有完全概括的能力。故要通过文章主题句,引导其掌握相关知识。同时让学生多读,多背,鼓励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掌握文章的篇章结构,提高其学习兴趣,主动学习。所以本课的课程设计、教学编排体现了课程标准要求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 【能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感知电视对人们的影响,学习常见的口语表达方式,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学生能够辩论思考电视对人们的影响。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1.语言能力:学生能够使用新单词和短语描述电视对人们的影响;学生能够理解新单词和短语通过图片和语篇;通过跳读和寻读学生能够更好理解文章结构与细节。 2.学习能力:学生能够主动与他人分享学习资源并且有合作学习的意识;学生可以选择使用合适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来监测,评估,反思以及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内容;学生会与他人合作并且一起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会喜欢英语并且选用合适的方法和策略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3.思维品质:学生能够根据语篇推测单词含义;学生能够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并模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并且表达他们关于电视对人们影响的看法;学生能够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 4.文化意识:学生通过此篇文章知道电视的利弊,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及行为习惯,不沉迷于电视,正确的娱乐放松自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复习本话题语法和功能,能够正确使用所学语法和功能,培养综合语言能力; 2. 通过阅读把握语篇基本结构,获取主要信息,发展“读”的语言能力; 3. 通过辩论,掌握用英语陈述自己的观点,辩驳对方的观点,训练“说”的语言能力。 教学难点: 用英语陈述电视的优缺点,学会运用阅读技巧
教学方法
英语教学活动观,情境式教学,任务型教学
教学工具
PPT课件,多功能白板,教案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学习理解: 激发学生兴趣,准备好英语学习的活动;预测文章主题。 任务一:Review 1.Review the words we have learned. award n. motion n. general adj. coach n. aim n. director n. footstep n. 此环节为通过转盘游戏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单词,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转盘停在的中文处说出其相应的英文,教师可根据班级学情个人说或者全班说,游戏结束后全班一起齐读单词,巩固单词。 2.Functions 对我来说,学习下中国象棋很难。 在我的业余时间里,我更喜欢看电视。 比起那些,我宁愿看运动节目。 你今天看起来有一点累。你还好吗? 哇!我也对它们非常感兴趣。 此环节让学生不看课本,只看中文,根据中文说出英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做出评价,完成后把此部分一起齐读一次。 任务二:Lead in 1.Free talk Question:W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your free time Do you like watching TV (1)Just now,we reviewed what we have learned.I have a question for you.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your free time (2)学生回答问题 (3)Question:Do you like watching TV 过渡:Oh,you all have so many hobbies.Do you like watching TV (4)学生回答问题 2.Brainstorm Question:What can we do on TV 过渡:And What can we do on TV 根据学情学生可直接回答或者小组讨论 教师口头总结学生说的内容补充 任务三:Pre-reading 1.read and check 过渡:We get many ideas about what can we do TV Anything else Look at the blackboard.Put “A” for Agreement or “D” for Disagreement with the following opinions. 教师根据直接做或者让学生先自己做 核对答案 任务一:通过学生对语法的回答情况,观察学生是否激起了课堂兴趣,并在复习中回忆运用旧知。 任务二: 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判断学生能否通过头脑风暴,自由谈论等预测本课要讲的主题。 任务三: 通过句子等,观察学生能否猜测本课要讲的主题;通过几个句子,观察学生的知识面,为后面的学情判断做铺垫。
设计意图 开头的复习环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做好学习准备同时复习功能句;自由谈论及头脑风暴有利于直观地让学生了解本课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应用实践:通过精读和泛读直接从文本中获取信息,完成阅读练习; 任务四:While-reading 1.Skimming Skim the passage to find out its topic sentence and underline it. 此环节教师可以给出技巧指导,主题句一般在开头段或者结尾段或者每段的开头,并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文章给出答案 2.Underline the topic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 此环节教师可以给出技巧指导,段落主题句一般在开头或者结尾,并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文章给出答案,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结构。 3.Work on 1b Read 1a and complete the table. 任务四:通过圈关键词等技巧,观察学生能否通过文章内容连接全文,得出答案;通过细节练习,观察学生能否运用寻读的阅读策略完成阅读练习。
设计意图 通过阅读,完成课文,训练学生对细节信息的捕捉和理解能力。通过再次阅读,锻炼学生提取重点信息的能力,扩大学生阅读量,拓宽学生文化视野。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迁移创新: 运用本课知识介绍电视利弊,完成project。 任务五:Post-reading 1.Watch and understand (1)教师过渡:just now,we know so much information.Let’s watch the video and try to understand it. 2.Listen and follow (1)教师过渡:Then let’s listen and follow the tape.When we read,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pronunciation(语音)and intonation. (2)跟读后学生两人一组练习,给出标准 (3)教师找人练习并点评然后全班齐读 3.Language points (1)教师过渡:Now let’s look at the language points. (2)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文中语言点,或者让学生自己小组讨论找出语言点教师核对 4.Read and remember 对……有巨大影响 众所周知 全世界 不但……而且…… 对……有坏处 为某人提供某物 代替……,而不是…… 毕竟 总的来说 学生根据中文说出英文(可个人/可全体) 学生可提前把知识点读几次再根据中文说出英文 5.Retell the passage 根据表格完成复述文章 You may begin like this: Television is popular with people.It is......... (1)小组内讨论复述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给出评价 5.Work on 2 Work in pairs and exchange your ideas ab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V.You can add more information. Example: A:I think TV is useful.It helps people relax... B:I’m afraid I don’t agree with you.TV makes people lazy..... (1)过渡:we learned som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1a,now work in pairs and exchange your ideas ab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V.You can add more information. (2)两人一组自行练习对话,教师用课件给出提示 (3)学生展示 (4)学生根据对话内容做出评价 任务六:Project 此部分根据学情和教学进度决定是否开展。 任务七:Summary 此部分教师可根据学情和时间抽查个人或者全班一起完成。 任务五: 通过学生的朗读情况,评价学生能否能够准确朗读句子,语音语调是否正确;通过课文理解,观察学生能否理解运用本课知识点。 任务六:通过学生的问题回答情况,观察学生能否在小组合作中完成项目学习。 任务七: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判断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新知。
设计意图 通过跟读语篇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面貌,加深对文章理解,内化知识;语言点有利于突破文章重难点,让学生接受新知;做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合理有效地运用学习策略,同时又是对本课知识的迁移创新,加强学生对各种组织的了解;互相讨论有利于知识的合并并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堂小结,回顾和梳理本课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理清思路,抓住重难点,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课时教学板书设计
Unit 6 Entertainment and friendship Topic 3 Now it is a symbol of England. Section D Para.1:Television has a huge influence on our lives Para.2:Advantages of watching TV Para.3:Disadvantages of watching TV Para.4:Choose proper television programs
评价量表
课时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 作业目标 设计意图
基础题: 1.阅读1a 2.绘制本课知识点的思维导图。 掌握最基本的语言知识;语音语调基本正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深化语言学习能力目标。 课标中要求学生语音语调基本正确,阅读文章可以练习语音语调并且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夯实基础;绘制导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并且响应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利用图画等非语言信息进行理解。
提高题: 两人一组讨论更喜欢看电视还是户外运动并形成对话。 学会整合运用本课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拓展题: 设计一个电视栏目并用英文介绍它。 学习判断信息的异同与关联,学会举一反三。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实施后填写)
亮点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建立知识联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能够较好地谈论看电视的利弊。作业设计分层合理,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基础题巩固了基础知识,提高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知识深度,拓展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不足 对于部分学生在复述文章上仍然存在困难,教学方法可能不够多样化,需要进一步改进。在课堂互动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问题设置不够合理或者教学氛围不够活跃,需要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改进 针对复述文章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在问题设置上,要更加注重问题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欲望。同时,要营造更加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例如采用游戏化教学元素,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