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观沧海》导学案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诗中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2、品味伟大的胸襟与抱负,学会重点语句的赏析;
3、熟练而有感情地诵读全诗,并在此基础上背诵默写全诗。
二、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三、写作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四、重点字词翻译
临: 沧: 何:
澹澹(dàn dàn): 洪波: 竦峙(sǒng zhì):
若: 萧瑟: 星汉:
日月: 幸: 至:
咏: 幸甚至哉:
五、导学过程:
(一)吟——死去活来
1.诗文诵读,读准字音及句子停顿。体会本诗的情感基调。(苍凉慷慨,悲壮激昂)
(二)译——理解诗意
1、结合注释,快速翻译诗歌。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
第一层(1—2句 ):
第二层(3—8句 ):
第三层(9—12句):
(三)析——分析写法
1、全诗围绕着哪个字来写?
2、哪些是实景 哪些是虚景?
3、哪一句是总写?那些是具体描写?
4、哪些是动景 哪些是静景?
写景特点: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四)析——领悟感情
1、诗人是怎样一个人?
2、诗人当时经历了什么事情?
3、诗人当时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4、此时此景,诗人产生了怎样的感情?
写作特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