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情分析
1、七年级学生诵读古诗的通病是急于成诵:读的速度太快,节奏感不强,这就不利于感悟与理解。
2、七年级学生接触古诗文不多,在理解诗意方面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2教学设想
1、朗读指导从读诗的节奏训练人手。为了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教师应范读或领读一两遍,或挑选个别学生为全班领读。以多种形式加强诵读,以诵读贯穿学诗的全过程,创造浓郁的学诗的气氛
2、串讲或启发提问,重点可放在景物描写,因为借景抒情是这首诗的特点。背景也要讲一点,切忌展开。曹操博大的胸怀学生都能体会得到。想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在了解相关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力求让学生理解。通过朗读带领学生走进诗歌的意境。
3、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启发、引导、排疑解惑,要讲得精炼,讲到点子上,使学生能说出自己的体会,使学生学得有兴味,愿意多读一些古代诗歌。
4、加强学法指导,通过本节课的朗读,使学生掌握朗读诗歌的基本方法。通过“一诗四学” 提高自主学习诗歌的能力。
3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做一个心胸开阔,有远大理想的人。
2、理解诗中抒发的感情,体会诗歌的意境。
3、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4、了解并掌握诗歌朗读的技巧(节奏、语速及语调等方面的)。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诗歌的能力
4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诗歌的感情,体会诗歌的意境。
重点难点突破方法:运用画面、历史背景介绍和视频朗读材料来创设情境,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中,帮助理解诗中抒发的感情,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多媒体大海图片
大海的日出,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大海的夕阳,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迈进古诗词的殿堂,我惊讶地发现这里也有大海的影子。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你想起了哪些与大海有关的诗词?
由与大海有关的古诗词导入课题。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也曾登山观海,写下了壮丽的诗篇《观沧海》,面对着波涛汹涌的大海,他会产生怎样的情感呢?今天,我们就跟随曹操的脚步一起走进他的诗歌《观沧海》。
活动2【活动】吟读
1、学生小声的、有节奏的把这首诗念出来,注意念准字音。PPT
(全班同学自由念,教师辅导)
2、指名读,教师点评。
3、教师指导朗读(节奏、重音)。
4、吟读小结。
其实,吟读不一定有固定的标准,自己是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读,只要美滋滋的读出了诗的味道,就是成功的。
活动3【讲授】译读
1、学生试着用现代汉语说出这首诗的大意,(结合书下的解释)不懂的地方可以和身边的同学讨论,如果还不懂,就举手提问。
(生自由翻译。)
2、请看屏幕:
PPT:
东临碣石——东:面向东方。临:登上。从东面登上碣石山。
以观沧海——以:表示目的。观:远望、眺望。沧海:大海。
秋风萧瑟——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洪波涌起——洪波:巨大的波涛。洪:大。
(学生自主学习,读懂诗的意思。)
活动4【活动】品读
回答下列问题
1、请找出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
2、诗歌中哪两句话交代了作者所处的地方和来此的目的?
3、找出诗中描写景物的句子?
4、大家能找出哪些句子是写实景,哪些句子是写虚景吗?实景,就是眼前能见到的实实在在的景物。虚景,是想像中的景物。(板书:实景 虚景)
写景小结:看来这首诗在写景方面还是运用了一些技巧的。作者观海始终都站在一个位置——碣石山,这种观察方法叫定点观察。写观海所见之景的时候先实写,后虚写。
5、简要赏析实景。
6、重点赏析虚景。
7、通过刚才的分析,请找出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
(老师带读)请同学们齐声朗读出来。
8、写法总结。在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都曾东巡至此,刻石观海。如今诗人站在秦皇、汉武游踪所到之处,居高临下,望着水天相连的苍茫大海和海中高耸的岛屿,想到中原地区已经平定,北伐乌桓也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北方统一即将实现,心情该是何等激奋!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情交汇到了一起。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并不是主要目地,写景是为了抒发情怀,表明志向。这种写作手法叫借景抒情。我们在作文的时候也可以用。
9、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来思考。PPT。
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曹操以少胜多,击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汉献帝建安十年(205年),曹操平定冀州,袁绍的儿子袁尚、袁熙投奔乌桓(东胡族的一支),次年乌桓人攻破幽州,俘虏汉民十余万。为消除边患,进而统一北方,曹操于建安十二年(207年)五月率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八月与乌桓接战,九月大获全胜。凯旋途中,他跃马挥鞭,登上了碣石山,心情激荡,写下了这首诗。
师总结:作者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抒发了诗人渴望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活动5【活动】诵读
1、欣赏视频朗读。
2、小型诗歌诵读比赛
3、师范读
4、全班齐读
活动6【练习】当堂练习
1、 ,若出其中。 2、星汉灿烂, 。
活动7【作业】作业
当堂背诵
活动8【活动】板书
(借)景 (抒 ) 情
观 实 景 博大胸怀
沧 统一中国
海 虚 景 建功立业
活动9【活动】教学反思
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传统语文教学中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但是,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由于赶教学进度,诵读教学的作用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大多数学生习惯了默读等阅读方式。为激起学生的阅读热情,在《观沧海》这篇诗歌的教学中,我用诵读贯穿了整个课堂教学。在吟读环节,我指导学生读诗要注意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与重音。学生在我的指导下渐渐朗读出了诗的韵味,为后面的诵读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译读环节帮助学生较好的理解了诗意,品读环节引导学生理解了诗人的情感,感受了诗歌的意境。学生在译读与品读活动结束后,已经能较好地体会到诗人博大的胸怀,渴望统一中国、建国立业的伟大抱负了。因此,后面的诵读环节学生的朗读有了明显的提升。在学生朗读后,我及时的点评又为他们的后续学习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此外,这首诗歌有着厚重的历史背景,不了解三国这段历史的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很难准确的理解曹操在诗中抒发的情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人的情感,特意在品读环节穿插了历史背景介绍。在了解了历史背景后,学生就能较好的理解诗人的情感了。
本堂课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本堂课在小组活动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但还显很不如人意。小组活动阶段是否可以指向更明确,让小组活动即具灵动性,又具严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