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3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30分钟 100分)
班级 姓名 成绩
【课时目标】
基础 达标 能运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素养 突破 思维发展与提升
【课时必刷】
A级 素养提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愁是传统农耕文明的产物。土地的不可移动性,使中国人的原乡观念根深蒂固,也使相关情感表达成为文学艺术的母题。在人类为认识、把握世界所创设的各种概念中,可能没有什么比时间和历史更有赖于人的记忆。人有记忆就会有历史,有历史就会有对过往的追思,有追思就会有乡愁。
乡愁作为广义的历史追思,往往被神圣化。比如,在个体生活中,童年总与诗情记忆深度关联,“遥想当年”是遍被士庶的自我叙事方式;在文化上,厚古薄今是常态,历史上的古今争论,往往以复古一方的胜利为终局;在哲学上,形而上的道被历史化,时间的久远性往往被直接等同于真理性。基于这种时间和历史意识,在中国,从旧国、旧乡、旧人到古物、古玩、古画,似乎与过往相关的一切均会被珍视。而所谓乡愁,则无非是这种无所不在的历史意识在人情感领域的表征形式。我们必须理解乡愁问题有典型的理想性质。或者用美学的词语来讲,即便我们对童年时代有丰富的记忆,这个记忆也不是对往昔生活的真实复现,而是一种审美记忆或者诗性记忆,它夸饰了原乡本不具有的美丽。
一般而言,乡愁是围绕着个体的情感经验被建构出来的,似乎只关乎个人的经历,但是,对于一个民族来讲,乡愁的意义绝对不止于个体,乡愁是对民族共同体整体有效的情感。中华文明延续了五千年,从中国历史看,中华民族之所以有这种恒久的维系自己文明的能力,显然不是因为私人性的对历史的回望,而是在文明的整体进程中,形成了这一民族关于自身历史的共同记忆。今天,人们习惯于将中华民族称为文化共同体,认为文化价值共识是让大家凝聚在一起的力量,但更深层的原因仍然是存在的,这就是民族共同记忆。由此,个体性的关于历史的回望,就最终汇入到整个民族关于自身历史的论述之中。中国文化的乡愁,就是在这种民族共同记忆中得到了奠基。
由此看来,中国式的乡愁是一个既基于个体记忆又不断外向放大的概念。在核心处,它指向血缘,即从对父母的牵念中获得关于乡愁的最原初经验;其次是父母所居之地,即父母所居,便是故乡。以此为背景,它进而被放大为亲族和家国概念,放大为“四海为家”或“四海之内皆兄弟”,甚至最终被解构为“此心安处是吾乡”。以上序列使乡愁成为一种圈层式结构,它愈趋于中心愈浓烈,愈趋于边缘愈淡化。这是人从血缘共同体逐步迈向人类共同体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以普遍理性克服情感本能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价值逐步让位于群体价值和人类价值,诗的逻辑逐渐演变为哲学的逻辑。但显然的问题是,人愈趋于理性和哲学化,也就愈导致个体的情感无处安放,并由此生发出无家可归的虚无感和悲情意识。
对此,中国文化的伟大,就在于表现出了对诸多对立问题的协调和兼顾能力。比如,它既尊重理性又推崇合乎人情的常识,既重视父母之孝又重视兄弟友爱、家国之忠以至天下情怀。这是一种“既要……又要……”的情感多元生发模式,它避免了非此即彼的极端化,也使乡愁表达充满弹性。
(摘编自刘成纪《中国文化艺术中的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0分) ( )
A.基于时间和历史意识,中国人特别珍视过往,比如喜欢古旧物品,对曾有的生命记忆难以忘怀。
B.乡愁围绕个体的情感经验建构,似乎只关乎个人经历,民族共同记忆就是无数个体乡愁的总和。
C.在文明的进程中形成的关于自身历史的共同记忆,是中华民族被称为文化共同体的深层原因。
D.中国式乡愁的核心指向和父母的血缘关系,愈趋于边缘愈淡化,甚至被解构为“此心安处是吾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0分) ( )
A.文章从乡愁的产生说起,继而探讨乡愁的性质和意义,再分析乡愁的圈层式结构,层层推进,思路严谨。
B.第二段从个体生活、文化和哲学三个方面举例论证了乡愁被神圣化的观点,表明乡愁具有典型的理想性质。
C.文章对个体乡愁和民族共同记忆的内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由此把对乡愁的理解提升到民族文化的高度。
D.文章分析了乡愁的圈层式结构,有助于读者理解个体价值逐步让位于群体价值和人类价值的演变过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0分) ( )
A.乡愁具有典型的理想性质,因此我们记忆中的童年可能比真实童年更美好,甚至完全是一种审美虚构。
B.余光中的《乡愁》一诗可以作为中国式的乡愁是既基于个体记忆又不断外向放大的概念的一种佐证。
C.相比于理性和哲学化的人,一个富于感性和诗性的人更容易克服本能,生发出无家可归的悲情意识。
D.中国人都具备情感多元生发模式,既尊重理性,又推崇合乎人情的常识,有处理对立问题的协调能力。
B级 情境创新题
4.在全班开展“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这一辩论赛,先对课本的事例进行分析,然后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40分)
(1)观点分析
正方:没有温饱免谈道德,谈道德的都是温饱之人。
反方:不温不饱依然谈道德。
无关的观点:有人处于温饱之中,却不谈道德;温饱之人都谈道德。
(2)概念界定
对正方有利:温饱是人最基本的衣食需求,温饱就是既温且饱。
对反方有利:温饱就是社会上总体无衣食之困,温饱就是或温或饱。
(3)论证思路
课本上是反方的论证思路:
“人存在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言外之意是不论温饱与否都得谈道德,人们不可以因为不温或不饱就违背道德原则,而这一命题恰恰是个真命题。
“人有理性,理性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是对正方“ ① ”的直接反驳,更进一步论证“ ② ”,这一命题也是一个真命题,并且该命题认为温饱的人有理性,不温饱的人同样也会有理性,就对正方步步紧逼。“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谈道德”反驳了“ ③ ”的条件限制。“走向温饱的过程中尤其应该谈道德”强调了谈道德在“走向温饱的过程中”的重要性,提出不温饱(走向温饱的过程)不仅能够谈道德,而且“ ④ ”,看似让步,实则是对正方观点的进一步否定,设计十分巧妙。
(4)攻防策略
…………
答:①②③④
参 考 答 案
课时3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1.B(根据原文“显然不是因为私人性的对历史的回望,而是在文明的整体进程中,形成了这一民族关于自身历史的共同记忆”可知,“民族共同记忆就是无数个体乡愁的总和”错)
2.C(文章并没有对个体乡愁和民族共同记忆的内涵进行对比分析)
3.B(A“甚至完全是一种审美虚构”错,乡愁具有理想性质,但不能说是一种“审美虚构”。C“一个富于感性和诗性的人更容易克服本能”错,“人愈趋于理性和哲学化,也就愈导致个体的情感无处安放,并由此生发出无家可归的虚无感和悲情意识”。D“中国人都具备”过于绝对,且文章说的是“中国文化”)
4.①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②丧失理性的人无法谈道德 ③只有在温饱的前提下才能够谈道德 ④尤其应该谈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