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3 大学之道
(30分钟 100分)
班级 姓名 成绩
【课时目标】
基础 达标 能了解《礼记》中的儒家思想,理解和翻译文言句子
素养 突破 文化传承与理解
【课时必刷】
A级 基础训练题
阅读《大学之道》,完成1~4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8分) ( )
A.在明明德 明:彰明
B.知止而后有定 止:终止
C.致知在格物 格:推究
D.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壹是:一概,一律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8分) ( )
A.“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弃旧图新,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B.每件事物都有根本和始末,每件事情都有终结和开始,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C.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D.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德为根本。否则,不会有好的治理。
3.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12分)
第二段重点写了哪“八目” “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 (12分)
B级 素养提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大学》以“明德”作为思想的聚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指出大学的宗旨在于“明明德”。 历代的学者对“明德”概念做出了不同的解释,东汉儒者郑玄释为“至德”,唐代经学家孔颖达释为“光明之德”,清人唐文治释为“君德”。这些阐释看似不一,但是都反映出“明德”与先王政教之间有一定的渊源关系。结合“明德”思想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大学》文本来看,《大学》中的“明德”思想实际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
其一,“明德”指理性的政治美德,“明明德”就是要彰明、弘扬这种美德。从《大学》中的阐发来看,从政之人要心怀仁爱百姓之心,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君主和百官应以义制利,不以个人私欲损害百姓的利益和福祉;君主百官要做到内心公平中正,一言一行为百姓起到示范作用。《大学》中将“明德”指向“明政之德”,是对早期“明德”传统的继承。“明德”最早出现在金文中,指承自先祖,以威仪和勤政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品格。在《国语》《左传》《康诰》等早期文献中,“明德”也多次出现,用以颂扬古代圣王的美好德行。在这些文献中,“明德”常与“幽昏”“无礼”等词对举而出现,凸显出“明德”是辟邪、淫佚、荒怠、粗秽、暴虐等非理性的政治品性的对立面。
其二,“明德”也指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行。“明明德”就是通过教育和自明,使人所本有的光明德行得以显明。《大学》对早期的“明德”乃“明政之德”的传统进行了继承,但同时对“明德”的主体和“明德”之“德”的内容进行了扩充。在西周及更早的时期都是推行王官之学,早期的“明德”具有鲜明的贵族性,但是在《大学》中,“德”不再被认为是君主、官员等贵族独享的,而是属于所有人的。对“明德”的主体进行扩充,一方面体现出人文秩序的构建、社会良好德风的形成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另一方面也是对教育普遍化的倡导。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以来,儒家一直为推动平民教育和为更广阔的阶层争取文化权利而努力。《大学》丰富了早期“明德”之“德”的内容,在政治之德外,将人伦道德和公共美德也纳入“明德”范畴中。孝、慈乃人伦之德,与国人交而应有之信乃公共美德,这些美好的德行是人人内在皆有且应该彰显之德。《大学》中强调人伦道德和公共美德的重要性,甚至认为要修政德、行政德,首先要明人伦、讲公德。《大学》中也强调“自明”的重要性,言“克明峻德”的关键在于自我澄明,在自我澄明的基础上辅之以教育,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明德。
从两个层面明确《大学》中“明德”的旨趣,有助于深入把握《大学》的核心要义。《大学》中的“明德”所指是丰富的,其中既包含选贤任能、政通人和的政治诉求,又包含“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教育理想。《大学》指出.“明德”的前提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明德”的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立足于推广普遍的人文教育、弘扬责任精神而“明明德”,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明德”基础。新时代的植根塑魂,还需传承《大学》中的“明德”精神。
(摘编自莫医铭《<大学>中的“明德”旨趣》)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8分) ( )
A.自古至今对《大学》中“明德”说法的诸多解释均与先王政教存在密切关系。
B.理解“明德”思想的内蕴需要结合历代学者的看法和《大学》文本中的表述。
C.从早期的理解来看,“明德”指人人皆有且应该彰显的人伦之德及公共美德。
D.《大学》中“明德”的旨趣丰富,指仁爱谦谨、以义制利、公平中正等政德。
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8分) ( )
A.文章以前人对《大学》中“明德”的不同阐释引出了如何理解其旨趣的论题。
B.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中心部分从两个层面对“明德”包含的内容进行阐释。
C.文章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大学》对早期的“明德”主体和“德”的内容的扩充。
D.文章末段阐释了传承《大学》中“明德”精神对于新时代植根塑魂的重要意义。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8分) ( )
A.《大学》聚焦于“明德”,体现出儒家对于选贤任能、政通人和的政治诉求以及对教育普遍化的倡导。
B.《大学》中的“明德”首先指理性的政治美德,与《国语》《左传》《康诰》等早期文献的记载一脉相承。
C.清代诗人孙枝蔚《春木》诗之四中说:“愿崇明德,以娱高年。”其中的“明德”与《大学》中的“明德”含义相同。
D.理解《大学》中对“明德”的途径的阐述,有助于当代青年学子厘清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努力学习,成为栋梁。
C级 情境创新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①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②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
③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8.在为政方面,孔子与韩非子的主张有何不同。请分别用一个词来概括。(8分)
答:孔子:韩非子:
请对孔子和韩非子的主张简要评述。(10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8分)
(1)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所提出的“格物致知”理论来自《大学之道》,该文通过“ , , ”三句,揭示只有探究万物,才能获取知识,才能意念真诚,才能心思端正。而这些是修养品德的前提。
(2)《大学之道》一篇中用三句话概括了大学的道理:“ , , 。”
参 考 答 案
课时3 大学之道
1.B(止:达到)
2.B(原文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并没有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是事物的发展的规律,只是说接近了事物发展的规律)
3.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进行阐述,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目”做准备。
4.(1)“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关系:①“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②“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③“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④“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己,“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安人。
5.B(A关系错解,原文说“一定的渊源关系”,选项说成“密切关系”。C偷梁换柱,“人人皆有且应该彰显的人伦之德及公共美德”是《大学》的认识,不是早期的理解。D范围缩小,还有孝慈、诚信等人伦之德和公共美德)
6.D(概括失当,“阐释了传承《大学》中‘明德’精神对于新时代植根塑魂的重要意义”错,文末仅是指出了传承《大学》中“明德”精神的原因,并未阐释意义)
7.C(清代诗人孙枝蔚《春木》诗中的“明德”指光明之德、美德,只与《大学》中“明德”的第二个层面的理解相同,未涉及第一个层面的理解)
8.以德治国(德政) 依法治国(法治)
9.孔子重仁德轻视法治,在礼坏乐崩的时代具有积极意义;韩非子主张人权平等、法律至上,认为人不论贵贱、贤愚都要遵守法律。我们应该提倡依法治国,以德辅政。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用政令来引导百姓,用刑罚来整饬百姓,百姓(只会尽量)避免犯罪,但是没有羞耻心;用道德来引导百姓,用礼教来整饬百姓,(人民)有羞耻心并且归顺。”
②孔子说:“人(如果)不仁,怎么对待礼呢 人(如果)不仁,怎么对待乐呢 ”
③法令不偏袒权贵,墨绳不迁就弯曲。法令所制裁的,智者不能逃避,勇者不敢抗争。惩罚罪过不回避大臣,奖赏功劳不遗漏平民。
10.(1)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2)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