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基因畅想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19.基因畅想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13 19:3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语。
2.初步理解什么是基因和基因技术。
3.培养探究事物的兴趣。
4.品味生动有趣的语言。
2重点难点
1.了解基因技术常识,整体把握课文。
2.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基因畅想
PPT出示转基因事物图片,导入本课的内容。
活动2【讲授】出示课时目标
1.初步理解什么是基因和基因技术。
2.掌握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3.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活动3【讲授】第一次先学后教
问题:什么是基因?什么是基因技术?
先学过程:学生借助工具书,小组合作探究上述两个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自学结束后,老师抽查学生展示。
后教过程:老师对学生的展示情况,进行点评;PPT展示上述问题并讲解。
基因(Gene):是DNA中的部分,主宰着人类由生到死的整个生命历程。基因只占整个DNA质量的2%到4%。其余部分称为“无用的”或“沉默的”DNA,它们的用处至今是一个谜。
人类基因组织(HumanGenome):是建立人体所需的化学密码或蓝图,而这幅蓝图的基本组成是DNA。DNA是一条由磷酸盐和糖组成的分子链,呈双螺旋形,即两条互相缠绕的螺旋形分子带,中间以称为碱基的横条紧扣。除了孪生子女外,每个人的NDA(脱氧核糖核酸)都是独一无二的。
克隆:不采用自然界正常的受精方式,而是采用无性繁殖的方式,复制遗传性状完全相同的一群后代。英语clone的音译。
(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学生灵活解释。比如“克隆绵羊,没爹没娘”。)
活动4【讲授】第二次先学后教
问题:识记文中的生字,理解文中的词语。
先学过程: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注文中不认识的字词,通过查找工具书,小组合作,书写等方式,达到识记和理解的目的。老师结合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自学结束后,老师抽查学生自由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后教过程:老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情况,进行点评,并展示上述问题的解决结果。
偌(ruó)大憨态可掬(jū)横亘(gèn)
虔(qián)诚心有余悸(jì)独处(chǔ)
憨态可掬:形容神态天真而略显傻气的样子。
心有余悸: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还感到害怕。
生机勃勃:形容充满生命力并富有朝气。
善解人意:很会理解别人的思想或心理。形容说话办事能让人称心满意。
狼吞虎咽:像虎狼一样吞咽食物。形容吃东西极猛的样子。
郁郁而终:(忧愁)在心里积聚不得发泄而死去。
畅想:敞开思路,毫无拘束地想象。
偌大:那么大。
造化:这里指福气、运气。
抱憾:心中存有遗憾的事。
前瞻性:文中指超前性。瞻,往前或往上看。
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口水战:文中比喻激烈的争论。
温厚:温和宽厚。
恭良:恭顺善良。
濒危:病重将死。濒,临近,接近。
横亘:横卧。亘,空间或时间上延续不断。
(以上内容可以采用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问一问的方式来练习,以加强学生记忆。)
活动5【讲授】第三次先学后教
问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先学过程:学生默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总结每一自然段的内容,整体把握文中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脉络。
老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并抽查学生进行展示学习成果。针对学生的展示,老师进行点评。
后教过程:老师展示如下内容,并进行有选择地讲解。
第一部分(1~2):(1、写“我”获奖,由奖章上的猪引起下文。2、交代作者的获奖只是一种想象,由此引出“基因畅想”。)由获奖引发对基因发展的设想。
第二部分(3~5):(3、写用于基因实验研究的猪受到的优待:有严格的饲养程序。4、过渡段,承上启下。)由自己的实例谈到为什么要和猪打交道。
第三部分(6~7):(6、写对于基因工程的美好设想。)基因工程将造福人类。
第四部分:(8):赞美基因工程。
活动6【活动】教师总结
本文巧妙地采用倒叙的手法,由获奖写起,通过对人类利用基因技术进行科学实验的情况介绍,对人类利用基因技术进行了大胆的预测和科学的想象,高度肯定、赞扬了基因技术造福人类的美好前景。(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总结。)
活动7【作业】当堂检测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字注音。
憨()态可掬抱()hàn濒()危
()qián诚横亘()心有余()jì
2.《基因畅想》的体裁是(),作者()是()专家,本文节选自2001年3月21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