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高一第一学期12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度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高一第一学期12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02 21:1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东兴区2024年秋高一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总分100分,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45分)
1.三星堆遗址是一座由众多古文化遗存分布点所组成的一个庞大的遗址群,在考古过程中,发掘出土了若干新器物,如顶尊跪坐铜人像、铜圆口方尊、玉琮、丝织品、金面具和象牙雕刻,兼有古蜀文明、中原文明和国内其他地区文化因素,这进一步印证了()
A古蜀文明领先于中原地区
B.内外服体制的优越性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D.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2.文献中的“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作为出土文物,西周的何尊铭文中也有“宅兹中国”一词。这说明传统典籍()
A.能够完整反映历史真实 B.可与考古发现相印证
C.是研究历史的唯一依据 D.比出土文物更有价值
3.东周时期,周桓王与郑国矛盾激化,便率陈、蔡、卫等国军队讨伐郑国。结果王室军队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狼狈撤走。郑国派人去“慰问”,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这反映了()
A.中央集权不断削弱 B.血缘纽带得到加强
C.分封制度遭到破坏D.社会等级秩序森严
4.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如图),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
5.关于秦朝的灭亡,贾谊认为“仁义不施”;陆贾认为“米揩暴众而用刑大极”;柳宗元则强调“秦之失,在政不在制”。这三者都认为秦的速亡在于()
A.统治者不行仁政 B.农民起义频发 C.为政者的昏庸 D.社会矛盾激化
6.下图1、2分别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铁犁资料。从铁犁使用的变化中说明了
图1汉代牛耕画像石图2唐代曲辕犁
A.耕作技术的改进
B.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
C.产业结构的升级
D.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7.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集中表现了()
A.形成“光武中兴”局面 B.皇帝依靠外戚掌权治国
C.皇帝年老昏庸造成乱象D.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下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影响是()
A.推动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兴盛 B.促进了民族交融和江南开发
C.结束了南北朝对峙局面D.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9.“王与马,共天下”开创了东晋门阀政治的模式。高门士族琅邪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士族相继掌权。甚至出现了“朝权国命,递归宰辅;君道虽存,主威久谢。”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
A.两晋政体混乱 B.君主专制加强
C.东晋士族专权D.宗室争夺权力
10.随着大运河的开通,扬州和全国连成一体,扬州自此成为东南地区的交通枢纽;而运河最南端的余杭,也从一个边境前哨地一跃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材料反映出大运河的开通()
A.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B.促进了沿岸城市的发展
C.加快了隋朝统一进程D.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
11.诗歌创作在唐朝进入了黄金时代。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而晚唐时,诗风凝重浓郁,有时凄婉悲怆。这反映出
A唐诗代表了中国文化最高水平
B.社会变迁影响唐诗风格
C.文学作品会直接反映王朝更替
D.诗人气质决定唐诗风格
12.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边疆管理 B.开凿了丝绸之路
C.加强了中外交流D.扩大了唐朝疆域
13.如下为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由此可推知,北宋中央权力机构的基本特征是()
A.官员争权,宦官祸起 B.机构繁多,效率极高
C.相互牵制,掣肘皇权D.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14.下图反映了北宋时期禁军人数和军队总数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北宋带来的影响()
A.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B.加速了各阶层人才流动
C.拓展了对外贸易的范围D.改变了崇文抑武的观念
15.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它建立的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
A.行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二、材料分析题
16.为实现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民族关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王朝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成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边疆政策,促进了疆域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汉王朝对匈奴采取了优待和赏赐匈奴降众的政策,尊重他们的政治地位,保护他们的经济利益,使匈奴纷至沓来。尊重西域各国制度习俗,得到诸国拥护。扶植和发展边疆的农业,缩小了经济差距。推进文化交流,汉王朝在边疆地区实行的鼓励文化发展、文化交流的政策,丰富了中国文化内容,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共同提高。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二唐朝时周边各族迅速发展。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他多次遣使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大批手工艺品和多种技术,医药书籍等。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的林羯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通过孝文帝的改革,北魏政权从政治制度到经济基础完全转变为汉族传统形式的政权。
拓跋鲜卑的主体部分也迅速和汉族融为一体,孝文帝本人及北魏政权由此受到汉族士人的拥戴,十六国以来北方的民族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的边疆政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处理边疆民族关系的方式。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为推动“民族融合”的举措有哪些?
(4)为巩固当代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你觉得国家应怎么做?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代“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汉官仪》
材料二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愚臣以为宜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晋书》
材料三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材料体现的选官制度及其标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的意义。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的趋势。
三、论述题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司马迁笔下,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者。他雄才大略,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又专横暴虐,施行了许多使人民痛苦的暴行。由于秦二世、子婴当政短暂,因此,这篇本纪实际上是秦王朝完整的编年史。对秦统一全国后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所推行的郡县制等一系列改革,以及焚书坑儒等一些倒行逆施的做法,也作了如实的反映,对秦始皇由一个创建新王朝的帝王的转变过程,作了如实的叙述,从而为我们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珍贵的材料。
请结合以上材料,评价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写出观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史实准确,论证有力。有小结结论)
  答案及简析
  单选题答案及简析
  1.答案:C
  简析: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器物兼有古蜀文明、中原文明和国内其他地区文化因素,体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和相互融合,即多元一体的特点,C 项正确。材料未比较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的先进程度,A 项错误;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与三星堆遗址无关,B 项错误;秦朝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 项错误。
  2.答案:B
  简析:周代文献和西周出土文物中都有 “中国” 一词,说明传统典籍与考古发现可以相互印证,B 项正确。仅凭文献中的文字不能完整反映历史真实,A 项错误;研究历史需要多种史料相互印证,文献不是唯一依据,C 项错误;出土文物属于第一手史料,文献是第二手史料,但不能简单说谁更有价值,D 项错误。
  3.答案:C
  简析:东周时期周桓王与郑国发生军事冲突且周桓王被打败,说明分封制下诸侯不再服从周天子的政令,分封制度遭到破坏,C 项正确。两周未实现中央集权,A 项错误;题干与血缘纽带无关,且东周时期宗法制也遭到破坏,B 项错误;题干中社会等级秩序遭到破坏,D 项错误。
  4.答案:A
  简析:图片中商鞅变法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奴隶制崩溃和封建制确立;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提高了生产力;百家争鸣体现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和自由活跃。这些都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特征,A 项正确。秦汉时期建立统一国家,B 项错误;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C 项错误;题干未体现民族关系的发展,D 项错误。
  5.答案:A
  简析:贾谊的 “仁义不施”、陆贾的 “暴众”“用刑太极”、柳宗元的 “在政不在制”,都体现了秦推行暴政,没有推行仁政,A 项正确。B、D 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C 项不符合秦朝统治者的实际情况,均排除。
  6.答案:A
  简析:从汉代的二牛抬杠到唐代的曲辕犁,体现了农耕技术的进步,A 项正确。材料未反映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B 项错误;未体现产业结构的升级,C 项错误;唐代依然是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D 项错误。
  7.答案:D
  简析: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D 项正确。“光武中兴” 局面出现于东汉初年,A 项错误;图示反映皇帝或依靠外戚,或依靠宦官,表述片面,B 项错误;材料现象是由于皇帝年幼不能主政导致的,不是年老昏庸,C 项错误。
  8.答案:B
  简析: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促进了民族交融和江南开发,B 项正确。隋唐时期是陆上丝绸之路全面发展和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兴盛的时期,A 项错误;589 年南北朝对峙局面结束,C 项错误;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D 项错误。
  9.答案:C
  简析:东晋高门士族当权,皇权形同虚设,说明士家大族专权,C 项正确。题干体现的是士族专权,不是政体混乱,A 项错误;士族专权削弱了君主专制,B 项错误;题干与宗室无关,D 项错误。
  10.答案:B
  简析:大运河开通后,扬州成为交通枢纽,余杭发展为繁荣的商业城市,反映出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沿岸城市的发展,B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对南北经济格局的影响,A 项错误;大运河开通在隋朝统一之后,C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外文化交流,D 项错误。
  11.答案:B
  简析:唐朝不同时期诗风不同,说明社会变迁影响了唐诗的风格,B 项正确。材料未比较信息,不能说明 “最高水平”,A 项错误;文学作品不一定直接反映王朝更替,C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社会变迁的影响,不是诗人气质,D 项错误。
  12.答案:C
  简析:“玄奘西行印度” 和 “鉴真东渡日本” 都属于对外文化交往,加强了中外交流,C 项正确。“西行” 和 “东渡” 与边疆管理和扩大疆域无关,A、D 项错误;西汉张骞开辟丝绸之路,B 项错误。
  13.答案:D
  简析:北宋三司使、参知政事、枢密院等多重机构分割了宰相的财政、行政、军权,削弱了相权,D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宦官之祸,A 项错误;机构虽多,但影响了行政效率,B 项错误;官员相互牵制使皇权得到强化,C 项错误。
  14.答案:A
  简析:宋代禁军人数和军队总数不断攀升,必然导致国家军费开支增加,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A 项正确。图示内容未体现社会阶层流动,B 项错误;与拓展对外贸易范围无关,C 项错误;军队数量的增长不代表改变了崇文抑武的观念,D 项错误。
  15.答案:A
  简析:元朝建立的行省制度一直沿用至今,A 项正确。科举制是隋唐时期建立的,B 项错误;郡县制是秦朝时期的,C 项错误;郡国并行制存在于西汉初年,D 项错误。
  材料分析题答案及简析
  16.
  (1)
  答案:对匈奴采取了优待和赏赐等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制度习俗等;扶植农业经济发展;鼓励文化发展和交流。
  简析:从材料中 “汉王朝对匈奴采取了优待和赏赐匈奴降众的政策…… 使匈奴纷至沓来” 可得出对匈奴的优待赏赐政策;“尊重西域各国制度习俗” 直接体现了尊重少数民族的制度习俗;“扶植和发展边疆的农业” 明确指出扶植农业经济发展;“推进文化交流…… 鼓励文化发展、文化交流的政策” 表明鼓励文化发展和交流。
  (2)
  答案:和亲、会盟;册封爵位,促进友谊;通过战争维护边疆稳定;设置机构加强管理。
  简析:材料中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吐蕃与唐会盟”“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分别体现了和亲、会盟、册封爵位的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唐朝在边疆地区还通过战争维护稳定,如对突厥的战争等,并且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等机构加强管理。
  (3)
  答案:迁都洛阳、穿汉服、讲汉话、改籍贯、改汉姓、通汉婚。
  简析:这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推动民族融合的常见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如迁都洛阳加强了对中原地区的控制和与汉族的交流;穿汉服、讲汉话等改变了鲜卑族的生活习俗和语言习惯;改籍贯、改汉姓、通汉婚则从身份认同和家庭关系等方面促进了民族融合。
  (4)
  答案:加强法治建设,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尊重和保护各民族文化,推动文化交流与融合;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提高自治能力;重视教育与人才培养,提高各民族整体素质。
  简析:在当代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法治是保障各民族平等的基础;经济发展和地区差距的缩小能减少民族间的不平衡,促进团结;尊重和保护民族文化及推动交流融合可以增进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认同;加强民族区域自治能更好地发挥各民族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重视教育与人才培养则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各民族的发展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巩固民族关系。
  17.
  (1)
  答案:察举制以德行为标准;九品中正制门第为标准。
  简析:材料一中 “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表明汉代察举制注重德行;材料二中 “今立中正,定九品……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说明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门第高低决定了官员的品级高低。
  (2)
  答案: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垄断;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推动了社会向学的风气。
  简析: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不论出身贵贱,使得世家大族难以像以前那样垄断政权,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同时,“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 纨绔子弟,亦知苦读” 体现了推动社会向学的风气。
  (3)
  答案:人才选拔逐渐制度化;选拔方式越来越公平、公开、科学。
  简析: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选官制度在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制度体系;科举制相较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以考试成绩为主要选拔标准,更加公平、公开、科学,体现了选拔方式的不断进步。
  论述题答案及简析
  答案:
  观点: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双重地位和作用。
  论证:首先,秦始皇作为第一个建立中央集权封建专制国家的统治者,他的功绩是无可比拟的。他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后世的国家治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推行的郡县制结束了分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后世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此外,他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建直道、长城等大型工程,促进了各地区间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然而,秦始皇同时专横暴虐,实行了苛政,并压制思想文化自由。他的暴政如过度徭役、沉重的赋税、修筑长城等重大工程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导致民不聊生。他推行的焚书坑儒政策严重扼杀了文化思想的发展,对知识分子进行严酷打压,这些极端做法给社会埋下了动荡的种子。
  结论:综上所述,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是复杂而重要的。他一方面通过一系列改革和制度创新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另一方面,他的专制统治和严酷政策也为秦朝的快速灭亡埋下了隐患。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双重地位和作用。
  简析:本题根据材料中对秦始皇的描述,提出了秦始皇具有双重地位和作用的观点。在论证过程中,从正面功绩和反面暴政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正面列举了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建大型工程等促进国家统一和发展的史实;反面指出了苛政、过度徭役赋税、焚书坑儒等给百姓和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得出结论,总结秦始皇的地位和作用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条理清晰,论证较为全面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