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群落的演替(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群落的演替(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1-02 21:5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2.3 群落的演替
本节聚焦:
1.群落演替有哪些类型?
2.演替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
3.怎样看待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蜘蛛
202种动物
621种动物
880种动物
小草
小树林
几 年 后
1909年
1919年
1934年
1883年
火山爆发形成了裸岩
群落1
群落2
群落3
群落4
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的群落演替
随着__________,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_____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
时间推移
代替
群落演替
一、演替的类型
(一)裸岩上的演替过程
1.裸岩上的演替经历了哪些阶段?
2.光裸的岩石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是地衣,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
3.地衣阶段又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苔藓和地衣有怎样的种间关系 哪种生物占优势
4.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这个事实说明什么呢?
5.就裸岩上的整个演替过程而言,土壤条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和物种丰富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任务1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P38-40,小组合作思考讨论完成问题。
分析群落的演替
任务1
1.裸岩上的演替的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请同学们给下列图片标上序号还原这一漫长而艰难的演替过程。
①裸岩阶段
②地衣阶段
③苔藓阶段
④草本植物阶段
⑤灌木阶段
⑥森林阶段
裸岩阶段
表层为岩石或石砾,裸岩上没有任何生物,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
(一)裸岩上的演替过程
(1)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乔木阶段
一、演替的类型
(一)裸岩上的演替过程
(2)地衣阶段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乔木阶段
一、演替的类型
问题: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形成土壤的过程,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一)裸岩上的演替过程
(3)苔藓阶段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乔木阶段
一、演替的类型
问题: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地衣被苔藓取代了吗?
形成原因:在地衣开拓的基础上,苔藓便能生长起来。苔藓比地衣长得高,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变化:苔藓的生长会进一步使岩石分解,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结果苔藓逐渐取代了地衣。
形成原因:在土壤能保持一定水分时,草本植物的种子就能够萌发生长。竞争的结果是较高的草本植物逐渐占据了优势。
变化: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这个地区。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中的有机物越来越丰富,土壤的通气性越来越好。
(一)裸岩上的演替过程
(4)草本植物阶段
一、演替的类型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乔木阶段
(一)裸岩上的演替过程
(5)灌木阶段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乔木阶段
一、演替的类型
形成原因:灌木和小乔木开始生长。灌木比草本更为高大,“剥夺”了草本植物的阳光,逐渐取代了部分草本植物。
变化:灌木的生长起到了遮阴、避风等作用,同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食物,于是成为很多鸟类的栖息地。物种的多样化使群落的结构较为稳定,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
(一)裸岩上的演替过程
(6)乔木阶段
一、演替的类型
问题: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形成原因:在灌木群落所形成的湿润土壤上,各种乔木的种子萌发出来,乔木比灌木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因而最终占据了优势,成为茂盛的树林。
变化:树林的形成进一步改善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物种进一步多样化,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变的更加丰富多样,于是,群落演替到了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能找到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
演替的类型
01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乔木阶段
在整个演替过程中,土壤条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物种丰富度和群落的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思考
①土壤中的有机物 ,
②群落中物种丰富度 (食物网 ),
③群落的结构 。
越来越丰富
逐渐加大
越来越复杂
越来越复杂
演替的类型· 演替
01
1.概念: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
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举例:在 上进行的演替。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
阶段
灌木阶段
乔木阶段
沙丘、火山岩、冰川泥
初生
沙丘
火山岩
冰川泥
演替的类型:冰川泥的演替
在地衣开拓的基础上,苔藓便能生长起来,苔藓比地衣长得高,更能适应环境,于是逐渐扩展。苔藓生长会进一步使岩石分解,土层增厚,有机质增多,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越来越丰富。
在土壤能保持一定水分时,草本植物的种子就能萌发生长。竞争的结果是较高的草本植物逐渐占据了优势。这时,各种昆虫和其它小动物进入这个地区。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中有机质越来越丰富,土壤通气性越来越好。
冰川消退,大地裸露(裸岩阶段)。
地衣在风力、降水、海水等作用下迁移至裸岩并定居。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过程。于是,土壤颗粒和有机质逐渐增多。(地衣阶段)
灌木和小乔木开始生长。灌木比草本植物更为高大,“剥夺”了草本植物的阳光,逐渐取代了部分草本植物。灌木的生长起到了遮荫、避风的作用,同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食物,于是成为许多鸟类的栖息地。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在灌木形成的湿润土壤上,各种乔木的种子萌发出来。乔木比灌木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因此最终占据了优势,成为茂盛的森林。群落演替到了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分析火山爆发后群落的演替
任务2
发生演替后,这一地区有可能恢复到原来群落的结构吗?
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在火山爆发中,有些物种可能会消失;在恢复过程中外来新物种可能会进入。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了变化,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
任务2 阅读P40图2-12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1.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2.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一. 演替的类型
2. 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
农田
弃耕后农田
据表推测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依次经历哪些阶段?
尚玉昌,普通生态学(第三版),359页,一个弃耕农田的演替和植物种数的变化
植物类型 演替年数
1 4 15 25 40
草本 31 27 26 30 34
灌木 0 3 4 7 19
乔木 0 0 0 14 23
分析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
任务2
一年生杂草生长→土壤条件改善→多年生杂草接踵而至
土壤有机物增多,土壤保水能力增强→小灌木生长→形成灌木丛
乔木出现 →
逐渐取代灌木,成为优势种
气候适宜的条件下,逐渐演替出树林
杂草
弃耕农田
灌木
乔木
森林
演替的类型· 演替
01
弃耕农田
一年生杂草
灌木
乔木
多年生杂草
1.概念: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举例:在 上进行的演替。
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
次生
火灾过后的草原
过量砍伐的森林
弃耕的农田
演替类型 起点 速度 趋势 阶段数 共同点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没有土壤的地段
有土壤,甚至土壤中有植物的繁殖体


形成新群落
恢复原来的群落


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
①群落结构变得复杂②群落中物种数量和群落层次增多
③土壤、光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P41思考讨论问题1、2
弃耕农田
杂草
灌木阶段
乔木阶段
森林
问题3:演替都会发展为森林吗?一个群落最终演替到什么阶段,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不一定。
主要受当地气候条件,地形和土壤环境,生物的繁殖、迁入和迁出,群落内种群间的相互关系,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乔木阶段
这些因素常常处于变化的过程中,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增长或得以维持,不适应的数量减少甚至被淘汰,因此,群落就不断地演替。
演替的类型·易错辨析
01
群落演替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吗?
思考
群落演替到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
相对稳定的状态,演替就不再进行了。
【扩展】此时的群落称为这个环境下的顶级群落。顶级群落主要由当地的年平均温度和年平均降雨量决定。
不是。
【资料1】我国的黄土高原历史上曾郁郁葱葱,从东南到西北,依次分布着温带落叶阔叶林、疏林灌丛草原、温带草原等。然而,现在的黄土高原上,森林和草原的覆盖率比历史上大幅度下降,很多黄土丘陵呈光秃状态。
思考.讨论 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实例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实例
生物类群 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水生 植物 种类 92种 68种
占优势的物种 菱、竹叶眼子菜、苦草、黑藻 微齿眼子菜、菰、金鱼藻、黑藻
鱼类 种类 74种 54种
占优势的物种 鲤鱼、鲫鱼、鳊鱼 鲫鱼、黄颡鱼、红鳍鲌
某湖泊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水生植物和鱼类的调查统计表
【资料2】自20世纪60年代起,长江中游某湖泊进行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湖水面积缩减50%。对该湖泊多种生物的调查表明,水生植物、鱼类的物种丰富度下降,占优势的物种发生变化(下表)。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思考.讨论 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实例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02
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实例
思考·讨论
【讨论1】上述资料中,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向什么方向进行?
【讨论2】人类活动对上述群落演替速度有什么影响?
【讨论3】如果去除人类活动,这些群落又会向什么方向演替?
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朝着物种丰富度 ,结构 的方向进行。
人类活动 了这种演替的速度。
去除人类活动,这些群落一般会朝着人类活动出现之前的状态进行演替,
趋向于 ,物种丰富度会 ,结构会变得 。
降低
简单
加快
恢复原来的群落
增加
复杂
结论: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在影响着群落的演替,
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和 进行。
方向
速度
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二.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污水排入河流
(2014新课标I卷30节选)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__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___________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变快
未发生改变
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人类活动也可使群落朝着物种增多、结构复杂的方向演替。
封山育林
治理沙漠
管理草原
建立人工群落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二.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2. 目的: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 措施:我国政府明确提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和退牧还草。
四、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2003年1月20日起施行《退耕还林条例》。
截至2021年,全国共有25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参与这项工程,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还草1.42×107hm2,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2.07×107hm2。
2014年启动了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2015年将这项工程列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
2018年,我国启动了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截至2013年,全国共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与这项工程,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98×107hm2。
小结
知识网络结构
①同一时间
②同一区域
③所有生物
种群
群落
丰富度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基本单位
主要 内容
概念
体现
包括
包括
优势种
包括
互利共生
寄生
捕食
原始合作
种间竞争
物种组成
种间关系
群落结构
群落演替
季节性
生态位
练习与应用
1.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物种的组成和数量会发生变化。判断:
(1)群落演替就是群落内原有物种逐渐恢复到原有状态。 ( )
(2)演替早期的种群可能在新形成的群落里出现。( )
2.演替过程中乔木逐渐取代了灌木的优势地位,其主要原因是( )
A.灌木寿命较短 B.乔木繁殖能力较强
C.灌木生长极为缓慢 D.乔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

D
3.我国北方某地区实施退耕还林三年后,对该地区蜘蛛类群的研究表明,地面蜘蛛丰富度增加,但原来分布于农田的蜘蛛种类部分消失了。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退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
B.部分农田蜘蛛消失说明退耕还林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C.退耕还林后群落总体上朝着物种增多、结构复杂的方向演替
D.蜘蛛类群的变化说明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组成是动态变化的
B
4.对一处弃耕农田的演替过程的记录如下表所示,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弃耕年数 优势植物 非优势植物
0~1 马唐 —
1 飞蓬 豚草
2 紫菀 豚草
3 须芒草 豚草
5~10 短叶松 火炬松
50~100 栎 山核桃
(1)该地草本植物的演替速度____ (快或慢),
木本植物的演替速度___


练习与应用
(2)一般来讲,与草原相比,针叶林动物
分层现象较_______(填简单或复杂),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针叶林的植物分层为动物
分层创造了条件
(3)如果一块弃耕农田位于半干旱地区,
群落演替最可能发展到哪个阶段
可能发展到草本植物阶段或稀疏的灌木阶段。
复杂
1. 一个湖泊经历了一系列演替阶段以后,可以演变为一片森林。演替过程大体经历从湖泊到沼泽、到草原,最后到森林这几个阶段。请参照从裸岩演替到森林的过程,描述从湖泊演替到森林的大致过程。
浮游植物阶段

沉水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浮叶根生与挺水植物阶段

湿生草本植物阶段
二、拓展应用
练习与应用

乔本植物阶段
从湖泊到森林的演替过程属于哪种演替?
复习与提高
1.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受多种因素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
B.动物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
C.植物群落的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
D.动物群落的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
2.甲地发生森林火灾导致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的延长,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
D
A
动物群落的水平分布情况与植物的镶嵌分布有关,因此动物群落的水平分布一般不是均匀的
森林火灾导致植被消失后,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存,该地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火山喷发后,植物被彻底消灭,该地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复习与提高
3.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D
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存活率增加,获得的资源包括食物或生存空间可能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