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繁荣》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主要成就;苏联社会主义文学成就;亚、非、拉美文学成就。
2.理解:分析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3.运用: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并了解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收集、阅读一些文学史的材料,学会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掌握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2.充分扩大教学资源,强调从周围生活中取材,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激情,真正做到生活即历史。
3.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渊源、历史地位和影响,以及这些成就和作品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让学生能以历史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每一点成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文学修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2.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9世纪以来的文学成就。
难点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西风哟,如果冬天已经来到,春天还会远吗?”这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佳作《西风颂》诗篇结尾的预言。文学艺术是现买生活的一面镜子,雪莱生活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正值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资产阶级要求个性解放和政治自由,在现实生活中反抗封建专制统治。他用丰富的想象对现实世界进行鞭挞和控诉,热情讴歌了人民争取自由和主的斗争,对未来作了大胆的设想,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家”。
恩格斯为什么高度评价雪莱?这一时期文学上取得了哪成就?
新课学习
一、浪漫主义文学
1.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教师:点拨-1789年爆发了震撼欧洲的法国大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统治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辟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对19世纪的文学进程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妙,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没有实现,因而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
2.主要特点:第一,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第二,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主义的束缚,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发展到顶峰。
3.列举成就
雨果——《巴黎圣母院》。
雪莱——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以希腊罗马神话为题材,描绘了为人类“盗火”的英雄普罗米修斯坚强不屈、最后依靠自然的力量获得解放的故事,寄托了诗人对一个充满爱的光辉的理想社会的向往,表现了诗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家的主要代表是海涅。他的代表作是政治抒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该诗描写了当时德国的现实,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同时,作者又不时地在现实与幻想的梦境间跳跃,幻想与现实如水乳交融,折射出作者对美好理想的热望和追求。
4.欣赏名著(学生完成)
二、现实主义文学
继浪漫主义文学之后,于19世纪30年代出现在欧美并开始占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现实主义以具体反映现实生活,暴露社会黑暗为特征。因此,它又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19世纪3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文学在欧美文坛占主导地位的原因有哪些?
1.欧美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工业革命在西欧开展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为文学的主流。
2.主要特点是:第一,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详尽分析人类行为互相冲突的趋势,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第二,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形式,使长篇小说的创作空前繁荣。
3.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家和代表作
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代表,恩格斯称他为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他经历了拿破仑的兴衰、波旁王朝的复辟和七月王朝三个时期,对现实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创作素材的丰厚积累,为他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奠定了生活基础。他所创作的系列小说《人间喜剧》以现实主义手法,淋漓尽致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自私、贪婪、狡诈和虚伪,真实描绘了法国的社会生活。在《人间喜剧》中以《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最著名。《欧也妮?葛朗台》(1883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其主人公葛朗台是一个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典型。小说通过葛朗台的发家史及其女儿欧也妮?葛朗台的爱情、婚姻悲剧,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19世纪初期法国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高老头》以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巴黎社会为背景,以伏盖公寓(高里奥老头的寓所)和鲍赛昂夫人的客厅为舞台,描绘了贵族子弟拉斯蒂涅堕落的经历和高老头被女儿遗弃的悲剧。小说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势力的罪恶和道德的沦丧,形象地反映了贵族阶级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从而表现了复辟时期法国社会的时代特征和社会风貌。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家狄更斯,他出身贫困,十分熟悉英国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他的作品情节细腻感人,人物个性鲜明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大卫?科波菲尔》是作者的自传体小说,是他最喜爱的作品,也是公认的他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不仅可以全面地了解大卫曲折艰辛的身世,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他的一生道路了解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社会现实。
俄国现实主义作家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奠定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
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将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不朽名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
了解丹麦作家安徒生、挪威作家易卜生和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及他们的代表作,肯定这些文学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应有地位。
19世纪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
第一,浪漫主义作家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批判现实的黑暗,矛头指向封建贵族,反对新生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残余,同时也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
第二,现实主义作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法律、道德提出了强烈的控诉,同时,深切同情饱受辛酸苦难的劳动人民。
第三,以上所介绍的所有著名作家,他们都热爱祖国,热爱人类,都有强烈的正义感,都在用自己的笔来歌颂人类美好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和肮脏、邪恶的东西。他们的高尚品德激励21世纪的青年学生,为祖国、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4.欣赏名著(学生完成)
三、20世纪的世界文学
1.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世纪,但同时又充满令人心悸的动荡不安:战争的幽灵、革命的暴力、科技的双刃剑、价值的迷失、未来的冲击……这一切促成了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出示四幅插图《海明威和鱼》《等待戈多》《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泰戈尔》。展示世界现代文学的多元化景观。让学生在文学作品中感受到同一历史时期不同社会性质、不同民族风格的文学,由此得出“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的文化”这一结论。
2.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一位较多使用现代主义手法进行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西班牙内战并负重伤,还曾短暂赴华报道日本侵华战争。他的代表作是《老人与海》。作者那个“一个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的生存信念,给人以一种深刻而带有悲怆意味的人生启示。
3.现代主义文学
(1)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特征
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19世纪末期以来,西方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资本主义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然而伴随着这一过程,人类付出了巨大代价。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烟云,无情地嘲弄了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利。战后频繁的经济危机、冷战,使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均失去和谐存在的必然性;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文明的发展形成与人相对立的状态;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西方价值观受到怀疑等。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现代主义文学便应运而生。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主观地表达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在艺术手法上,往往没有开头、结尾和情节,只有指示人物活动的粗线条;没有或是徒具人形的人物,而不厌其烦地写某一固定的物;没有脉络,颠倒跳跃、多角度、多层次;语言无逻辑、或句法残缺、或以声音替代,晦涩难懂。
(2)现代主义文学家及代表作
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一剧是典型的现代主义作品,贝克特借《等待戈多》的两个流浪汉之口阐明“在人类的荒诞处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心理苦闷”这一戏剧主题。
4.20世纪苏联和亚非拉美的文学
(1)苏联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特征及其沿革
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也为社会主义文学的飞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之后,在布尔什维克党文艺政策的正确指引下,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迅速发展,标志着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已进入了成熟和繁荣阶段。其基本特征是:遵循列宁提出的文学党性原则,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接受共产党领导,负有崇高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基本创作方法,同时吸收其他艺术流派有生命力的表现手法;具有多样化的民族形式和统一的社会主义内容。
20世纪上半期,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繁荣。高尔基的小说《母亲》等奠定了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基础。高尔基在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苏联文学的奠基人。奥斯特洛夫斯基则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中以亲身经历向大家讲述了保尔?柯察金由一个普通的工人子弟成长为英雄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历程。小说感情真挚。(屏幕同步显示保尔?柯察金的名言)这一时期的苏联作家,以真实的笔触塑造了正面的英雄形象,我们可称之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1953年斯大林逝世,随着苏联政治生活的重大变化,50年代中期,苏联文学中出现了一股被称为“解冻”的文学现象,它是以作家爱伦堡1954年5月发表在文学杂志《旗》上的中篇小说《解冻》为标志的。尽管这并不是一部了不起的杰作,但是由于它首先突破了斯大林时代那种描写工农业成就、歌颂英雄人物的固有模式,把爱情和个人幸福问题作为小说的主题,因而赢得了读者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小说的标题也就成了这一时期的象征。此后,创作题材趋于多样化,既有展示普通人日常生活和命运的作品,也有引起争论或批评的作品。从而造成文坛活跃与混乱并存的局面。
苏联文学的沿革,既反映了苏联社会的伟大思想性变革,又反映了苏联文坛活跃与混乱并存的局面,特别是其所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是苏联社会深层次变化的风向标。
(2)20世纪的亚、非、拉美文学
20世纪亚、非、拉美文学的繁荣伴随着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其主流都体现了反对殖民压迫、反对社会不公的爱国主义精神。出现了许多颇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泰戈尔是印度近现代文学的光辉代表,为印度现代民族主义奠定了基础。其代表作《戈拉》塑造了爱国的印度民族主义知识分子形象。泰戈尔是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鲁迅是中国文学革命的巨匠,他的《呐喊》集,昭示着中国新文学时代的到来。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描绘加勒比海沿岸小城百年孤独的原因及打破这种状态的途径。
向学生讲清我国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已从世界现代文学艺术成果中汲取了必要的营养。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相互交融、吸收,从而相互生长、发展;在处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上,应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逐步形成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的文化。
板书设计
一、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1.背景
(1)欧洲各国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
(2)社会各阶层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
2.特点
(1)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
(2)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
(3)创造风格特点
3.代表作
(1)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2)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3)德意志: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二、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30年代以后)
1.背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特征
(1)关注社会问题
(2)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
(3)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
(4)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代表作
(1)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2)英国: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等
(3)俄国: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
的《安娜?卡列尼娜》等
(4)北欧:丹麦安徒生的作品;挪威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
(5)美国:马克?吐温的作品
三、20世纪的世界文学
1.现实主义
(1)英国萧伯纳的《苹果车》
(2)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等
2.现代主义
(1)背景
(2)特点
(3)代表作
3.苏联文学
(1)高尔基的小说《母亲》
(2)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亚非拉文学
(1)特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
(2)代表: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鲁迅、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等
课件27张PPT。第 22课《文学的繁荣》课堂导入课堂导入“西风哟,如果冬天已经来到,春天还会远吗?”这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佳作《西风颂》诗篇结尾的预言。文学艺术是现买生活的一面镜子,雪莱生活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正值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资产阶级要求个性解放和政治自由,在现实生活中反抗封建专制统治。他用丰富的想象对现实世界进行鞭挞和控诉,热情讴歌了人民争取自由和主的斗争,对未来作了大胆的设想,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家”。课堂导入恩格斯为什么高度评价雪莱?这一时期文学上取得了哪成就?推进新课浪漫主义文学拜伦雪莱推进新课自主学习浪漫主义文学:原指用罗马语书写的故事,后来指长篇小说、骑士故事、传奇小说等。这一流派文学表达出对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与此相应的是对理想世界的积极追求,它充满着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在艺术塑造和个性表达方面强调自由追求;富有浓郁的抒情性和主观色彩。推进新课自主学习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政治黑暗,社会不平等。
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推进新课自主学习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
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在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推进新课自主学习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
英国,拜伦——《唐璜》;
英国,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德国,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神话》。推进新课现实主义的文学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推进新课自主学习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为创作的思想基础,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非人道现象,在反映资产阶级取代没落贵族的历史过程的同时,真实而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腐朽而丑恶的本质,描绘出极为广阔的资本主义社会复杂丰富的生活图景。推进新课自主学习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随着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最高准绳。资本主义社会日趋尖锐的矛盾,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冷静、深刻的审视与批判,在文学领域中也兴起了批判现实主义的潮流。推进新课自主学习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本质,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
批判性、暴露性。特别注重底层“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在客观上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抗议。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形式,使长篇小说的创作空前繁荣。推进新课自主学习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英国,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俄国,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
俄国,托尔斯泰——《安娜? 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推进新课自主学习19世纪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的影响:第一,浪漫主义作家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批判现实的黑暗,矛头指向封建贵族,反对新生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残余,同时也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
第二,现实主义作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法律、道德提出了强烈的控诉,同时,深切同情饱受辛酸苦难的劳动人民。
第三,他们的高尚品德激励21世纪的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推进新课20世纪的世界文学自主学习20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英国,萧伯纳——《苹果车》;
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
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1.20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推进新课自主学习时代背景: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心理留下了深刻的阴影;
战后频繁的经济危机、冷战,使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2.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推进新课自主学习主要特征:主观地表达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在艺术手法上,往往没有开头、结尾和情节,只有指示人物活动的粗线条;没有或是徒具人形的人物,而不厌其烦地写某一固定的物;没有脉络,颠倒跳跃、多角度、多层次;语言无逻辑、或句法残缺、或以声音替代,晦涩难懂。推进新课自主学习贝克特与《等待戈多》:作品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一切是那样的丑陋黑暗、荒凉凄惨,绝望和虚无的气氛更令人窒息。作品所反映的那种可怕的生活正是他们所处的现实世界的缩影。贝克特借此一举成名,并由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评语是:“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推进新课自主学习时代背景: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也为社会主义文学的飞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之后,在布尔什维克党文艺政策的正确指引下,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迅速发展,标志着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已进入了成熟和繁荣阶段。3.20世纪苏联文学推进新课自主学习主要特征:遵循列宁提出的文学党性原则,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
接受共产党领导,负有崇高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基本创作方法,同时吸收其他艺术流派有生命力的表现手法;
具有多样化的民族形式和统一的社会主义内容。推进新课自主学习苏联文学的主要成就:高尔基——《母亲》;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爱伦堡——《解冻》;苏联文学的沿革,既反映了苏联社会的伟大思想性变革,又反映了苏联文坛活跃与混乱并存的局面,特别是其所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是苏联社会深层次变化的风向标。推进新课自主学习时代背景:20世纪民族主义运动日益高涨,表现爱国主义和反对殖民压迫思想的民族文学也繁荣起来。4. 20世纪的亚、非、拉美文学主要成就:印度泰戈尔的《戈拉》、中国鲁迅的《呐喊》、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课堂小结推进新课19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学艺术作为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生动地反映了这一系列的社会变迁。无论是18世纪后期的浪漫主义文学,还是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甚至是二战以后的荒诞文学,都深刻的展现着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当堂达标1.18世纪后半期 至19世纪中叶,欧洲急风暴雨般的革命和波澜起伏的改革运动,直接促进了下列哪些文学流派的兴起( )
A.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与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D.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C 当堂达标2.1969年因“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 )
A.托尔斯泰
B.海明威
C.巴尔扎克
D.贝克特D 当堂达标3.19世纪中期,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 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不断上演
B.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C.生物学界革命与物理学界革命轮番上阵
D.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起B 当堂达标4.《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海涅重要的政治讽刺诗,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原因是( )
A.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社会意识的影响
B.工业革命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C.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社会矛盾激化
D.人类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想王国”的失望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D 高考真题: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一、选择题
1.(2014?江苏单科)“它站起来反对18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强调“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最符合上述创作倾向的作品是( )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母亲》
D.《老人与海》
2.(2012?广东文综)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理性主义
3.(2013?福建文综)贝多芬历经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剧变,给后人留下震撼人心的音乐史诗。对其《第三(英雄)交响曲》解读有误的是( )
A.作品充满时代气息
B.作品有田园风光般的抒情
C.作品含蓄地献给一位无名英雄
D.作品具有英雄史诗般的雄伟气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从“反对古典主义、启蒙思想”与强调“感情力量”来判断,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故A项正确;B项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C项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品,D项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答案:A
2.解析:本题考查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特征,考查学生准确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18世纪末19世纪初”“激荡、亢奋”“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等信息,体现的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特征,故A项符合题意。B、C两项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D项不属于文学流派的创作风格。
答案:A
3.解析:B项“田园风光般的抒情”是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的特色,其他选项均为《第三交响曲》即《英雄交响曲》的特色。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