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五单元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教学课件(24张PPT)+随堂练习(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五单元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教学课件(24张PPT)+随堂练习(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14 10:03:22

文档简介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面关于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的历史条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俄国无产阶级开始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马克思主义小组的建立
C.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一大”的召开
D.列宁积极筹建无产阶级政党
2.布尔什维克主义和布尔什维克党的产生,标志着与西欧社会民主党根本不同的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出现。”这里的“新型”是指( )。
A.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B.以暴力革命为手段
C.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
D.以列宁为首的坚强领导
3.《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 )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巩固苏维埃政权
4.1917年4月16日,列宁和几位助手乘坐在密闭的车厢里,穿过德国,回到了彼得格勒,向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就是( )
A.《四月提纲》
B.《和平法令》
C.《土地法令》
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5.几位同学参观历史博物馆时看到右图,正确的
解释是 ( )
A.列宁宣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诞生
B.列宁宣布俄国实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
列宁在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
C.列宁向俄国人民指明革命道路
D.列宁官布实施新经济政策
6.之所以说“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表明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诞生”,是因为该代表大会( )
A.通过了《和平法令》
B.选举产生了人民委员会
C.通过了《土地法令》
D.选举列宁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7.与巴黎公社相比,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是( )
①无产阶级暴力夺取政权
②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③以夺取大城市为主要目标④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根据自己在十月革命的亲身经历,撰写了《震撼世界的十天》。他在书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单纯而又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下列不符合该材料含义的是( )
A.工兵代表苏维埃支持I临时政府
B.布尔什维克颁布《四月提纲》
C.布尔什维克颁布《和平法令》
D.布尔什维克颁布《土地法令》
9.列宁说:“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的手段取得达到这个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这段话说明列宁主张 ( )
A.实现工业化以赶超西方国家
B.发动革命以推翻沙皇政权
C.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0.马克思曾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在欧洲比较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但十月革命却发生在比较落后的俄国,对此你的看法应该是( )
A.马克思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预言是错误的
B.俄国十月革命是“早产”的,其结果已经证明
C.马克思主义要结合实践不断得到发展
D.十月革命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
11.从社会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角度看,20世纪初期国际社会最重大的事件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C.美国实行“新政”改革
D.中国清王朝被推翻
12.巴黎公社革命和十月革命出现不同结果的客观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
B.国际环境的影响
C.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D.革命政党的领导
13.十月革命最本质的特征是( )
A.无产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
B.无产阶级用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C.无产阶级从城市到农村夺取政权
D.无产阶级从农村到城市夺取政权
14.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刻影响,但也有负面影响,主要表现是( )
A.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B.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领导革命运动
C.在城市发动武装起义,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
D.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15.下列关于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规定公职人员的薪金不许超过熟练工人的最高工资即6 000法郎;等等。但是,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造成后来财政拮据,孤军奋战。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全日制普高教科书(试验修订本?选修)
材料二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在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一一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
材料三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苏维埃政权摧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交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全目制普高教科学(试验修订本?选修)
请回答:
结合材料一、三分析巴黎公社革命与苏维埃政府革命措施的相同点。(5分)
结合材料二,分析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之间的关系。(5分)
苏维埃政府革命的措施与巴黎公社革命的措施相比较有哪些主要的进步性?(5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C 3. A. 4. A. 5. A 6.C 7.D 8. A 9. D 10. C 11. B 12.A 13. A 14. C 15.C
二、非选择题
16.答案:(1)都打碎了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了新的无产阶级国家机器;剥夺了资本家的资本,交给工人监督管理,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特征。
(2)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趋势,其经验教训对苏维埃政府是十分宝贵的。苏堆埃政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将巴黎公社的理想加以充实完善。变成现实。
(3)将银行收归国有.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团结了农民阶级,形成工农联盟,有利于政权巩固。
课件24张PPT。托马斯·莫尔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马克思
?列宁名言◆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
第一,学习,
第二是 ,
第三还是 。 学习学习 ◆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历史学习三步法:历史学习第一步:
“了解”—历史史实、线索、特征。
历史学习第二步:
“理解”—历史因果关系、历史发展规律。
历史学习第三步:
“见解”— 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在联系比较中,获取历史认识。 快速阅读,提炼要点:
列宁一生的主要活动
(按照时间、找出主要事件)
快速阅读课本P90-94
找出下列时间列宁的活动有哪些?189318951900年初1917年10月1903年夏1917年4月1918年春1921年3月1924年1月参加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发动工人罢工会晤俄国劳动解放社领导人普列汉诺夫;统一圣彼得堡各马克思主义小组,建立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创办第一份全俄马克思主义报纸《火星报》出席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创建布尔什维克党。发表《四月提纲》领导人民保卫、巩固新生的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新经济政策继续不断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直至逝世189318951900年初1917年10月1903年夏1917年4月1918年春1921年3月1924年1月参加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发动工人罢工会晤俄国劳动解放社领导人普列汉诺夫;统一圣彼得堡各马克思主义小组,建立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创办第一份全俄马克思主义报纸《火星报》出席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创建布尔什维克党。发表《四月提纲》领导人民保卫、巩固新生的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新经济政策继续不断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直至逝世历史学习第二步:
“理解”—历史因果关系、历史发展规律。 思考1:
列宁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作了怎样的准备条件?俄国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是在哪年建立的?建立的标志是什么?1、理论上:
(1)发展马克思主义:
A、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策略
B、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理论指导)
(2)发表《四月提纲》
为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3)写作《国家与革命》,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思考2:列宁是如何从理论上、实践上来指导十月革命的?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阐明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掘墓人的历史使命。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列宁坚信:人类必然要走向社会主义  在列宁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一位俄国共产主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问道:与大工业、工人阶级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
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当作某种一成不变和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他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 ——列宁 2、实践上:
敦促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发动武装起义直接领导十月革命(亲自指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917年11月6日—7日
革命成功后,列宁在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会议上发表演说,受到暴风雨般的欢呼。俄国开始了新的时代。 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
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
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
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
不战胜,就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苏俄革命诗人
杰米扬·别德内依
结合书本P92倒数第二段思考:
1、诗中的“野兽”和“暴徒”分别指什么?
2、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做出了怎样的选择?你参加红军了吗?探究3: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材料一:党员同志们:
  昨天,我们敬爱的粮食人民委员瞿鲁巴同志晕倒在会场上,他拥有调拨几千万普特粮食的权力,却没有留下能填饱自己肚子的哪怕一小口。感动之余,我们利用星期六休息时间进行了义务劳动,列宁同志也要加入。同志们,请参加义务劳动,用工人阶级的觉悟来发展生产、支援前线、保卫苏维埃!
——莫斯科喀山机务段党员  列宁和军事学院的学生们一起打扫克里姆林宫广场材料二:材料三: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列宁认为推进社会主义的途径是什么?结果如何?  在俄国小农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我们必须迁就农民,必然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样农民才会得到鼓励。
——列宁
  请思考:列宁准备采取什么措施,这项措施的直接出发点是什么?新经济政策材料四:1919年,俄国一普特粮食的价格:
国家征购价:6卢布
国家零售价:30卢布
黑市价格:200卢布
请思考:这种现象谁是最大的受害者?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材料五:列宁与美国资本家对话  1921年,23岁的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为苏俄带来了大批急需的医疗设备。但列宁告诉他:“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
  
请思考:列宁此时的态度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何不同?“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是什么意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比较粮食税国家资本主义
实行自由贸易
工资制
材料五: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也使俄国完成了过渡到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晚年的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现代化的探索
2.民族问题的探索
3.政权、政党建设的探索  1924年1月,列宁因脑溢血逝世,举国悲痛,各国革命者和进步人士同声哀悼。
  中国人民也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孙中山先生发表演说,他评价列宁道:“你建立了一个新国家。你向我们指出了共同斗争的道路,你将作为一个伟大的人物,永远活在被压迫民族的心里。”简单概括列宁的贡献:
一个政党,一个主义
一个国家,两大政策我来试试
历史学习第三步:
“见解”— 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在联系比较中,获取历史认识。学习与思考1:
从马恩的“多国胜利论”到列宁的“一国胜利论”,从《四月提纲》中的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革命论断,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再到晚年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列宁的思想在不断改变,说明了什么?结合史实说明对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1、说明了列宁作为无产阶级政治家所具备的与时俱进的精神,同时也说明了社会主义运动是在探索中不断前进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2、制定经济政策要依据实际国情,符合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如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材料一:
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2000年12月31日,也即20世纪最后一天,在莫斯科红场上,数以千计的俄国人排着长队,前往列宁墓瞻仰列宁。而在不久举行的一次关于俄罗斯“世纪风云任务”的调查中,列宁名列榜首,他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学习与思考2: 材料二:
苏联解体后,共产党在俄罗斯的势力受到极大削弱,去“苏联”化在俄罗斯形成了一种思潮。俄罗斯许多以苏共领导人命名的城市被更名——如列宁格列被改为圣彼得堡、斯大林格勒被改为伏尔加格勒。列宁遗体是否安葬的问题也早在几年前就被俄各政治力量提出。俄社会有一部分人主张将列宁的遗体从红场移出,安葬在位于圣彼得堡他母亲的墓地里。 各抒己见你是如何看待这两种现象的?1.时势造就伟人。社会的需要创造了伟大人物的丰功伟绩。
2.伟人推动社会。伟人的作用在于能够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并能够促进历史的发展进程。
长空的雄鹰,决不因暴风雨而收起它的翅膀。
——列宁 成长足迹列宁9岁时的全家合影
(右坐者为列宁)父亲:一个典型的俄国民主主义知识分子
母亲:一个思想进步、学问渊博的医生的女儿
在他们的教育下,除了一个女儿夭折外,其余的孩子都成为俄国最早的革命者暗杀一个沙皇,还会冒出一个新沙皇。 我们不走这条路。必须依靠人民群众,从根本上推翻旧制度,建设一个没有压迫,仇恨和谎言的新社会。1887年秋进入喀山大学,结识了一批有革命思想的学生。沙皇不准读进步书籍,列宁带领学生向反动的学校提出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