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和主要创作成果;
2.了解传记的特点,掌握人物自传的一般写法;
3.学习鲁迅先生严肃的人生态度和爱国思想。
学时重点
重点: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和主要创作成果;
学时难点
难点:了解传记的特点,掌握人物自传的一般写法。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课程导入
教师活动
1.提问:“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谁写的诗句?在小学我们学习过不少有关鲁迅先生的故事,今天我们先以讲故事的方式,说说你对鲁迅先生的认识。(让学生讲一讲)
2.导入课文,板书课题。
从故事中我们了解到鲁迅先生的经历是复杂的,他于1930年5月写了一篇简短的自传,介绍了自己大半生的经历—— 《鲁迅自传》。
学生活动
1.学生回忆学过的《三味书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踢鬼的故事》等,讲给同学们听,尽可能说出对鲁迅的看法——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对讲述自己课外阅读故事的同学予以表扬)
2.学生初步感知鲁迅自传的内容
活动2【讲授】新课讲授
教师活动:
1.阅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字词,感知内容。‘
2.检查阅读效果:白板演示词语
学生对词语的认读和理解情况。(学力、变故、筹办、维新、污蔑)
3.感知课文内容。
提问: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主要经历
4.在阅读中还发现什么不理解的问题,找出来与同学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
1.自由快速阅读课文,积累词语。
2.根据老师白板演示词语理解词义。(学生看词语说意思)
3.根据课文内容,学生给各段加小标题。积极发言,把握鲁迅的主要经历。
交流展示 第一自然段 生活经历;
第二自然段 求学经历;
第三自然段 工作经历;
第四自然段 著述情况。
4.积极发现问题,互相交流,共同探究。
如:“我”为何不肯做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一幕友或商人 “.因为我底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几个别的人指谁等等
活动3【导入】课堂同步练习
《鲁迅自传 》 同步练习设计
一、填空1.鲁迅原名 ,是我国伟大的 、 、 ,我们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 。
2.本文以 为顺序,简要叙述了鲁迅先生从 到 的情况,语言俭省,感情含蓄。
3.文中提到的“新文艺”是指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
鲁迅选择学医的原因是 ,后来又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二、给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厦门( ) 皖南( ) 学籍( ) 乞食( )
2.páng huáng( )shuāi败( )chóu办( )
zhè 江( ) nà喊( )亲qī( )
三、根据语境,理解加粗词语的意思
1.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看书的学力。 学力:
2.但我到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变故:
3.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常走的两条路。 衰落:
4.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帮助。 维新:
四、阅读理解
(一)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本文段按时间顺序可分为三个层次,请用“∥”把它划出来。并概括层意。
文中加粗的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段中画浪纹线的句子含蓄地交待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事件?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表达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鲁迅到广东后,“四月辞职”,这中间也暗含了一个重大事件,它是什么?鲁迅为什么要辞职?
本文段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体现了全文的一个什么特点?
(二)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1900年10月5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原籍长乐县横岭乡。父亲谢葆璋是海军军官,曾参加甲午中日海战,具有爱国思想。冰心的童年是在山东烟台海边度过的。大海以它奇幻多彩的晨昏朝夕,孕育了她丰富的想像,陶冶了她诗人的气质。在海边孤寂的童年生活中,冰心7岁就开始阅读《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西游记》《水浒传》和林纾译的《说部丛书》。辛亥革命起,随家南回,才进福州女师上学。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1914年入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中。因志愿学医,于1918年进协和女子大学理科预科。五四运动爆发时,她是预科一年级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到青年爱国运动中,在学生自治会任文书,又是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宣传股中的一员。为了扩大宣传效果,她开始在北京《晨报》发表《21日听审的感想》等赞扬爱国学生运动的时评,署名谢婉莹。在奔腾澎湃的五四运动的启迪下,她看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一些社会问题。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这一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煞人》等,引起了较为强烈的社会反响。所以冰心说,是五四这道电光,这声惊雷“把我‘震’上了写作的道路”!由于白天上街宣传、募捐,晚上笔不停挥地写“问题小说”,理科的功课脱下一大截。1921年,在理预科毕业后,就考入文本科。因文科成绩优异,还跳了一级。
冰心的“问题小说”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抒写对封建社会和封建家庭的不满,二是揭露军阀混战造成陷民于水火的惨痛生活,三是从人道主义立场表现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921年,冰心由许地山、翟世英推荐,列名于文学研究会。她的“问题小说”与文学研究会的文章应该反映社会现象、讨论人生问题的宗旨是一致的。这时,冰心着重反映刚从封建思想束缚中挣脱出来而又找不到出路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páng( )徨与苦恼,她敏锐地感到了这部分青年的危机:“不能升天,不甘入地”,他们被“悬在天上人间的中段”。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但那时冰心已不满足于只在小说中提出问题,她在探索人生道路上希望寻求答案。当时她既不可能与工农结合,又缺乏先进思想的武装,只能以自己“美满”的家庭中的“亲子之爱”作为灵药,推荐给当时患有时代病的青年,以母爱的深沉,自然的神妙,童心的纯真来慰藉他们烦闷的灵魂。这就是冰心的“爱的哲学”的起因。她的小说和散文的文采既融化了古典文学的神韵,又融合了欧美文学的乳汁,赢得许多青年的共鸣,隐隐产生了一种“冰心体”的文字。
从 1920年开始,冰心又以诗歌体裁抒唱对人生的感受。由于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她写出了为文坛瞩目的短诗集《繁星》和《春水》,模仿者不乏其人,造成了所谓“小诗流行的时代”,当时有人将此类短诗称为“春水体”。冰心的诗歌风格含xù( )、温婉、隽美。她的“诗的女神”“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欲语又停留”。冰心早期的文学观是:文学要能“表现自己”才是有创造性的、有个性的“真的文学”。而她的短诗则是最能“表现自己”对人生的探索,对自然的赞颂,乃至心灵深处的矛盾、烦闷的“真的文学”最典型的例证。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隽美( ) 惟悴( ) páng_________惶 含xù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古典名著的作者。
《三国演义》_________________《聊斋志异》___________________
《西游记》___________________《水浒传》___________________
3.“辛亥革命起,随家南下,才进福州女师上学”中,为什么说“随家南下”?“才”字有何含义?
4.“五四运动爆发时,她……满腔热情地投入到青年爱国运动中”的具体表现有哪些?用选文中的话回答。
5.“冰心”这一笔名始用于什么时候?此时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冰心说,是五四这道电光,这声惊雷“把我‘震’上了写作的道路”,句中“震”字用得是否恰当?为什么?
冰心的“问题小说”分哪几类?
8.选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填空1.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风筝》
2.时间;1881年出生;1930年的经历与著作
3.新文化运动
4.他知道了新医学对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帮助,他希望自己能掌握医学知识,为祖国效力;因为他发出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疗治国人的精神,而提倡新文艺是最好的方法;他是一个希望民族强盛、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知识分子。
二、1.xià wǎn jí qǐ 2.彷徨衰筹 浙 呐 戚
三、1.学问上达到的程度。2.意外发生的事情。3.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4.反对旧的,提倡新的,一般指政治上的改良或改良主义运动。
四、(一)1.……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2.写出了鲁迅处境不尽如人意,想寻一个适合自己理想的职业而不得的无可奈何、失落、惆怅之感。3.含蓄地交待了1926年的“3·18”惨案。作者是用轻描淡写的语气来表达的。它表达了作者对段祺瑞政府及其反动文人的蔑视,也透露出无声的控诉。4.它暗含了蒋介石发动的“4·12”反革命政变。鲁迅在这次重大事件中,看到了更多的血,更残酷的杀戮。他认清了蒋介石的反革命本质,不愿在反革命统治区任职,因而毅然决然地“辞职”。5.本文段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体现了本文语言简洁,感情含蓄深刻的特点。
(二)1.jùn qiáo cuì 彷蓄 2.罗贯中蒲松龄吴承恩 施耐庵3.家乡在福州,在当时所住的山东烟台的南方。“才”字表现了对上学读书迟的遗憾,也从侧面说明当时教育的落后,尤其是对女子读书的漠视。4.“在学生自治会……一员”5.1919年发表问题小说时,作品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煞人》等。6.恰当,既呼应“惊雷”一词,又形象地写出了“五四”运动对她的影响之大,犹如春雷把她从沉迷中震醒。7.三类(具体见文中)8.叙述
活动4【活动】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了解了鲁迅的生活、求学、工作、著述等主要生平事迹,真切地看到了一个革命先驱者奋斗的艰难历程,并且梳理了文章以时间顺序记录个人主要经历的写法,这是自传体的一般写作方法,在以后的写作中我们可以尝试。
活动5【活动】板书设计
1. 生活经历
2. 求学经历
3. 工作经历
4. 著述情况
2.2 第二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和主要创作成果;
2.了解传记的特点,掌握人物自传的一般写法;
3.学习鲁迅先生严肃的人生态度和爱国思想。
学时重点
重点: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和主要创作成果;
学时难点
难点:了解传记的特点,掌握人物自传的一般写法。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讲授
教师活动
1.解读课文,从设计鲁迅先生简历人手;详细了解鲁迅的经历。完成课文后面练习第一题。 2.再识鲁迅。鲁迅先生的经历是与众不同的,他在人生道路上有哪三次重大转折?
3.讨论: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这对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你是如何评价的?
学生活动
1.阅读讨论。填好鲁迅简历表。(达到复杂内容简单化的教学目的,练习提取有利信息的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2.小结鲁迅人生道路上的三次重大转。(讨论后再展示)
3.小组间讨论交流:
鲁迅弃医从文是由观看影片引起的,他看到中国人的麻木不仁,看到中国人的愚昧落后,在他认为中国需要的是能医治人民思想和精神的文人,他改变了日本求学的初衷,决定弃医从文。这也是他成为革命先驱者的思想基础。
活动2【活动】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1.本文的主旨小结。
2.自传的写作特点。
学生活动
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主旨小结。
2.交流自传的写作特点。
活动3【活动】拓展阅读
教师活动
1.展示鲁迅的《自题小像》诗。
2.毛主席对鲁迅的评价。
3.从课文和这些材料我们可以看出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活动
1.说说对诗意的理解。
2.学习了《鲁迅自传》,说说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和同学交流交流。
3.读《有的人》
活动4【活动】课堂小结
学生活动
1.说说对诗意的理解。
2.学习了《鲁迅自传》,说说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和同学交流交流。
3.读《有的人》
活动5【练习】课堂同步练习
《鲁迅自传 》 同步练习设计
一、填空1.鲁迅原名 ,是我国伟大的 、 、 ,我们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 。
2.本文以 为顺序,简要叙述了鲁迅先生从 到 的情况,语言俭省,感情含蓄。
3.文中提到的“新文艺”是指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
鲁迅选择学医的原因是 ,后来又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二、给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厦门( ) 皖南( ) 学籍( ) 乞食( )
2.páng huáng( )shuāi败( )chóu办( )
zhè 江( ) nà喊( )亲qī( )
三、根据语境,理解加粗词语的意思
1.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看书的学力。 学力:
2.但我到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变故:
3.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常走的两条路。 衰落:
4.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帮助。 维新:
四、阅读理解
(一)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本文段按时间顺序可分为三个层次,请用“∥”把它划出来。并概括层意。
文中加粗的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段中画浪纹线的句子含蓄地交待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事件?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表达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鲁迅到广东后,“四月辞职”,这中间也暗含了一个重大事件,它是什么?鲁迅为什么要辞职?
本文段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体现了全文的一个什么特点?
(二)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1900年10月5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原籍长乐县横岭乡。父亲谢葆璋是海军军官,曾参加甲午中日海战,具有爱国思想。冰心的童年是在山东烟台海边度过的。大海以它奇幻多彩的晨昏朝夕,孕育了她丰富的想像,陶冶了她诗人的气质。在海边孤寂的童年生活中,冰心7岁就开始阅读《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西游记》《水浒传》和林纾译的《说部丛书》。辛亥革命起,随家南回,才进福州女师上学。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1914年入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中。因志愿学医,于1918年进协和女子大学理科预科。五四运动爆发时,她是预科一年级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到青年爱国运动中,在学生自治会任文书,又是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宣传股中的一员。为了扩大宣传效果,她开始在北京《晨报》发表《21日听审的感想》等赞扬爱国学生运动的时评,署名谢婉莹。在奔腾澎湃的五四运动的启迪下,她看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一些社会问题。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这一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煞人》等,引起了较为强烈的社会反响。所以冰心说,是五四这道电光,这声惊雷“把我‘震’上了写作的道路”!由于白天上街宣传、募捐,晚上笔不停挥地写“问题小说”,理科的功课脱下一大截。1921年,在理预科毕业后,就考入文本科。因文科成绩优异,还跳了一级。
冰心的“问题小说”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抒写对封建社会和封建家庭的不满,二是揭露军阀混战造成陷民于水火的惨痛生活,三是从人道主义立场表现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921年,冰心由许地山、翟世英推荐,列名于文学研究会。她的“问题小说”与文学研究会的文章应该反映社会现象、讨论人生问题的宗旨是一致的。这时,冰心着重反映刚从封建思想束缚中挣脱出来而又找不到出路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páng( )徨与苦恼,她敏锐地感到了这部分青年的危机:“不能升天,不甘入地”,他们被“悬在天上人间的中段”。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但那时冰心已不满足于只在小说中提出问题,她在探索人生道路上希望寻求答案。当时她既不可能与工农结合,又缺乏先进思想的武装,只能以自己“美满”的家庭中的“亲子之爱”作为灵药,推荐给当时患有时代病的青年,以母爱的深沉,自然的神妙,童心的纯真来慰藉他们烦闷的灵魂。这就是冰心的“爱的哲学”的起因。她的小说和散文的文采既融化了古典文学的神韵,又融合了欧美文学的乳汁,赢得许多青年的共鸣,隐隐产生了一种“冰心体”的文字。
从 1920年开始,冰心又以诗歌体裁抒唱对人生的感受。由于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她写出了为文坛瞩目的短诗集《繁星》和《春水》,模仿者不乏其人,造成了所谓“小诗流行的时代”,当时有人将此类短诗称为“春水体”。冰心的诗歌风格含xù( )、温婉、隽美。她的“诗的女神”“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欲语又停留”。冰心早期的文学观是:文学要能“表现自己”才是有创造性的、有个性的“真的文学”。而她的短诗则是最能“表现自己”对人生的探索,对自然的赞颂,乃至心灵深处的矛盾、烦闷的“真的文学”最典型的例证。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隽美( ) 惟悴( ) páng_________惶 含xù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古典名著的作者。
《三国演义》_________________《聊斋志异》___________________
《西游记》___________________《水浒传》___________________
3.“辛亥革命起,随家南下,才进福州女师上学”中,为什么说“随家南下”?“才”字有何含义?
4.“五四运动爆发时,她……满腔热情地投入到青年爱国运动中”的具体表现有哪些?用选文中的话回答。
5.“冰心”这一笔名始用于什么时候?此时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冰心说,是五四这道电光,这声惊雷“把我‘震’上了写作的道路”,句中“震”字用得是否恰当?为什么?
冰心的“问题小说”分哪几类?
8.选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填空1.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风筝》
2.时间;1881年出生;1930年的经历与著作
3.新文化运动
4.他知道了新医学对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帮助,他希望自己能掌握医学知识,为祖国效力;因为他发出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疗治国人的精神,而提倡新文艺是最好的方法;他是一个希望民族强盛、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知识分子。
二、1.xià wǎn jí qǐ 2.彷徨衰筹 浙 呐 戚
三、1.学问上达到的程度。2.意外发生的事情。3.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4.反对旧的,提倡新的,一般指政治上的改良或改良主义运动。
四、(一)1.……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2.写出了鲁迅处境不尽如人意,想寻一个适合自己理想的职业而不得的无可奈何、失落、惆怅之感。3.含蓄地交待了1926年的“3·18”惨案。作者是用轻描淡写的语气来表达的。它表达了作者对段祺瑞政府及其反动文人的蔑视,也透露出无声的控诉。4.它暗含了蒋介石发动的“4·12”反革命政变。鲁迅在这次重大事件中,看到了更多的血,更残酷的杀戮。他认清了蒋介石的反革命本质,不愿在反革命统治区任职,因而毅然决然地“辞职”。5.本文段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体现了本文语言简洁,感情含蓄深刻的特点。
(二)1.jùn qiáo cuì 彷蓄 2.罗贯中蒲松龄吴承恩 施耐庵3.家乡在福州,在当时所住的山东烟台的南方。“才”字表现了对上学读书迟的遗憾,也从侧面说明当时教育的落后,尤其是对女子读书的漠视。4.“在学生自治会……一员”5.1919年发表问题小说时,作品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煞人》等。6.恰当,既呼应“惊雷”一词,又形象地写出了“五四”运动对她的影响之大,犹如春雷把她从沉迷中震醒。7.三类(具体见文中)8.叙述
活动6【作业】课后作业
写一篇300字的《我的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