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1、了解毛泽东少年时代成长的经历。2、引导学生剖析文章,把握文中细节,体会语言特色,深入思考问题。3、学习少年毛泽东志向远大、刻苦修身、勤奋读书、独立思考的优秀品质。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传记,对传记的阅读方法已有初步了解,故学本课时只需稍微强调即可。
3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1、了解毛泽东少年时代成长的经历。2、准确把握文意,体会读书对少年毛泽东成长的影响,深刻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含义。3、把握文中细节,体会语言特色。4、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对文章前后两部分内容内在的联系进行深入的理解。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课前对话
Kāngkǎi dònghè kē jiào è jǔsàng慷慨 恫 吓 磕头 教使 怒不可遏 沮丧shàn sù qīn yù sháo song yá膳 宿 钦佩 晓谕 韶山 耸听 衙门
活动2【讲授】作者简介
埃德加·斯诺(1905—1972),美国著名的作家和记者。他一生写了大量著作,尤其是关于中国的报道,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反响。他写的几部关于中国的著作,曾连续再版,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广泛发行,有力地促进了世界人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了解。斯诺的记者生涯,是和中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斯诺是中国人民诚挚的朋友,数十年如一日,为促进中美两国伟大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在临终时,他用尽了生命的最后力量所讲的一句话是:“我热爱中国!”他1936年访问陕北根据地,次年写成《西行漫记》一书,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斗争和工农红军的长征。
活动3【讲授】毛泽东简介
毛泽东(1893—197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他的讲话稿收在《毛泽东选集》(共五卷)里,他的诗词收在《毛泽东诗词文集》里。
活动4【讲授】整体感知
1、回忆《鲁迅自传》并与本课对比,归纳两篇文章的取材范围的不同点。理解传记的取材范围:可以是人物一生的主要经历,也可以是一段时间内(比如少年时代)的主要经历。2、分析鲁迅和毛泽东的革命思想基础,你认为影响鲁迅和毛泽东成长的关键各是什么?3、概括全文结构。第一部分(1~3段)简介毛泽东的家庭情况。第二部分(4~末段)叙述毛泽东少年时代的经历。4、纵观全文,可以看出少年毛泽东是一个怎样的人?
活动5【讲授】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简介了少年毛泽东的家庭情况,都写了哪些内容?2、作者在介绍毛泽东家境的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活动6【讲授】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分析第一层。这一层写毛泽东10岁到13岁时的生活经历,从哪些内容中可以看出人物的哪些性格?2、分析第二层。(1)这一层写毛泽东13岁到16岁的生活经历,写了哪些内容?
(2)少年毛泽东用什么办法反对父亲的专制?
(3)少年毛泽东怎样看父亲对他的兄弟的“严厉”?(4)在毛泽东反抗意识和政治思想形成过程中,哪些书籍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5)少年毛泽东读书“如饥似渴”,他都爱读哪些书,不喜欢读什么书?(6)少年毛泽东非常喜欢的一本书是什么,他为什么喜欢这本书?
(7)学堂里的先生和毛泽东的父亲喜欢让毛泽东读什么书?各有什么目的?(8)少年毛泽东擅长思索、对问题有独立见解,这一点在本层中也有体现,是通过哪几件事表现的?(9)你是怎样理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的含义的?3、分析第三层。这一层写毛泽东16岁时的生活经历,写了什么内容,从中可以看出人物的什么性格?
活动7【讲授】写作特色
1、用词准确、幽默。2、通俗易懂。
活动8【活动】巩固练习
1.本文选自( ),作者() ,美国记者,作家。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积攒( ) 慷慨( )( ) 恫吓( ) 晓谕( ) 怒不可遏( )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他回到我出生的村子,做小生意和别的营生,克勤克俭,攒积下一点钱,买回了他的地。
克勤克俭:
⑵但我到了十三岁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同我父亲辨论的有效方法,那就是用他自己的办法,引经据典地来驳他。
引经据典:
⑶其中有一批被穷苦的村民扣留了,他怒不可遏。
怒不可遏:
⑷我读了以后,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4.读读下列句子,结合时代背景,说说句子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效果。
⑴我的抗议行动的效果,给了我深刻的印象。这次“罢课”胜利了。
⑵我家分成两“党”。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
5.少年毛泽东喜欢读哪些书?这些书对他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课件23张PPT。毛泽东的少年时代埃德加·斯诺毛泽东简介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埃德加·斯诺
美国著名的作家、新闻记者,本世纪二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在中国度过了十三个年头,斯诺的一生写了大量的文章、报告、评论和著作,而这些又主要以中国社会和中国共产党为题材,因此可以说斯诺的一生始终和中国联系在一起。他是中国人民的真正朋友,他在弥留之际所说的一句话便是“我热爱中国”。最著名的作品《Red Star Over China》 (《西行漫记》)我一定能行攒积分歧慷慨间接恫吓懒惰耸听怒不可遏(zǎn jī)(fēn qí)(kāng kǎi)(jiàn jiē)(dòng hè)(lǎn duò)(sǒng tīng)(è)毛泽东少年时
代的主要经历合作探究1、十岁时,反对老师打学生,取得效果2、十三岁时,公开反对父亲的专制,取得胜利3、在学堂和家里如饥似渴的读书4、同情造反的饥民,钦佩“激进派”教师5、十六岁时,去新式学堂,学习自然科学和西学的新学科1-3自然段简介了少年毛泽东的家庭情况,都写了哪些内容?
(1)出生时间为1893年
(2)出生地点为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
(3)父亲叫毛顺生,当过兵,后做小生意和别的营生,靠勤俭有了自己的一点土地
(4)母亲叫文其美
(5)家中共有20余亩土地,每年可收84担谷分析少年毛泽东的性格阅读4-8自然段
这一段写毛泽东10-13岁的生活经历,可从中看出他的哪些性格?
1、以逃学抗议老师打学生
2、在家里组成“反对党”共同打击“执政党”
——富于挑战、敢于抗争的性格阅读9-19自然段
这一段写毛泽东13-16岁的生活经历,可从中看出他的哪些性格?
1、公开反抗父亲专制
2、如饥似渴地读书
3、同情造反的饥民、钦佩激进派老师
思考1、少年毛泽东用什么方法反对父亲的专制?
“用他自己的方法,引经据典地来驳他”
2、少年毛泽东怎样看父亲对他的兄弟的“严厉”?由此可看出毛泽东的哪些品质?
“学会了恨他”—“他的严厉态度大概对我也有好处”—“使我干活非常勤快”—“使我仔细记长帐”
——看问题懂得运用辨证的方法,擅长思索并有独立的见解3、少年毛泽东喜欢读哪类书,不喜欢哪类书?
喜欢:中国旧小说、时论、新书、小册子、《盛世危言》、除经书外凡能找到的一切书
4、你还能从哪些事看出少年毛泽东擅长思索、对问题有独立的见解?
同情造反饥民并由此进行深入思考
钦佩激进派老师,不随波逐流、善于思索
“读了一本关于瓜分中国的小册子”“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阅读20、21自然段
这一段写毛泽东16岁的生活经历,写了什么内容?可从中看出他的哪些性格?
去新式学堂读书,学习自然科学和西方的新科学
——大胆接受新生事物,迎 接新的人生挑战的精神少年毛泽东的主要性格表现在哪些方面?
1、酷爱读书
2、敢于抗争
3、擅长思索,有独立见解学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哪些启示呢?东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