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统编2024版七上历史期末复习题型专练】
02选择题考前必刷100题
1.下列图组内容为都江堰、造纸流程示意图及《齐民要术》《伤寒论》书影,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古代医学的发展 B.古代思想的繁荣
C.古代诗歌的繁荣 D.古代科技的发展
2.锺繇的楷书刚柔兼备,王羲之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北魏的书法雄劲骏放、端庄古雅。这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 )
A.风格多样 B.交流频繁 C.立意高远 D.题材广泛
3.《洛神赋图》是顾恺之读曹植写的《洛神赋》有感而作。在画中,顾恺之运用散点的方式巧妙地安排了“相遇”“嬉戏”“离别”等多个空间场景,将独立的故事情节跨越时空融会贯通,使观者不知不觉中按照画家所构建的连续空间进行解读。材料意在强调( )
A.曹植心路历程的变化 B.洛神生动的形神气韵
C.画家高超的创作技巧 D.画作极高的历史价值
4.学校举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展,九年级(1)班同学参与了一个展区的布展。根据下列图片推断这一展区的主要内容是( )
A.秦汉时期的书法成就 B.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成就
C.隋唐时期的绘画成就 D.中国古代书法的发展历程
5.小芳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下列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6.前秦的苻(fú)坚即位以来,仿照中原汉族传统的国家礼仪,建造明堂(中国古代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在国都南边举行祀天仪式(汉族王朝最重要的祭典),躬耕籍田(皇帝所进行的农耕活动),还命人举行养蚕之礼。这些举措( )
A.消除了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 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为淝水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D.体现了前秦统治者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7.以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现象所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北方 内迁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民族隔阂逐渐消解。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南方 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迁往南方,从而使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相互交融。
A.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B.导致了南方政权的更迭
C.推动了北魏孝文帝改革 D.为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
8.如下表格记录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这些措施( )
迁都洛阳 讲汉话 改姓氏 通婚姻 穿汉服
A.促进了民族交融 B.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
C.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9.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史料之一,利用以下地图,可以研究的主题是( )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0.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改革,二者能够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因素是( )
A.人民群众大力拥护 B.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C.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1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端午节在各地被赋予纪念历史名人的文化内涵,如山西地区纪念介子推,江浙一带纪念伍子胥。最终,荆楚地区祭祀屈原之俗得到了广泛认同。这说明( )
A.南北交流的趋势加强 B.经济重心开始逐步南移
C.动荡导致了文化纷争 D.战争动乱丰富社会习俗
12.下图所示,北魏时期的帝王和大臣们都穿着长袍宽袖的汉族服饰。出现这一情景的主要原因是( )
《北魏帝王出御图》
A.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穿汉服显示贵族身份 D.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
13.《宋书》云:“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不包括( )
A.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是全国经济重心 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14.以下是《史记》与《宋书》中对江南地区的不同记载。这一变化反映出( )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耨……无积聚而多贫。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沈约《宋书》
A.江南地区社会相对安定
B.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D.江南地区农业生产技术先进、生产经验丰富
15.《宋书》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说明( )
A.苏湖熟,天下足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诸葛亮治蜀有成效 D.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16.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山居赋》中提到了麻、粟、豆等农作物以及梨、枣、杏树等果树。这些农作物原本种植在北方,而东晋时在南方也种植了。这一现象反映出东晋时期( )
A.政局混乱导致北方经济衰落 B.南方的手工业有比较大的发展
C.南方劳动人民辛勤劳动耕作 D.北民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
17.下图为我国历史上某一政权形势图,对这一政权描述正确的是( )
A.王室衰微,诸位争霸 B.休养生息,巩固一统
C.短暂统一,民族内迁 D.“王与马,共天下”
18.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获得改善,差距缩小了。这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北方 B.人口南迁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北魏的改革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D.全国经济重心已逐渐转移至南方
19.下列示意图揭示出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20.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其作品《山居赋》中提到了麻、粟、豆等农作物,以及梨、枣、杏树等果树。这些原来都是种植在北方的,而这时也在南方种植了。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江南地区农业生产超过北方 B.东晋政府重视发展果树种植
C.贸易兴盛推动外来物种增加 D.人口南迁促进作物品种迁移
21.魏晋时期“统治者强迫各族人民纳租调, 服力役……残酷的民族压迫,使各少数民族对西晋 统治者‘怨恨之气, 毒于骨髓’”。材料反映了西晋( )
A.实行暴政,民族矛盾尖锐 B.民族内迁,缺少文化认同
C.汉族南迁,人口大量减少 D.八王之乱,社会动荡不安
22.“只过了十多年的安定日子,就出现了全面的危机。内部爆发‘八王之乱’的同时,各少数民族部落也纷纷起兵……西晋王朝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终被匈奴贵族刘渊父子的铁马强弓所摧垮。”这反映了西晋王朝的特征是( )
A.纷争不断,短暂而亡 B.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C.内迁各族,起兵反晋 D.民族交融,大权旁落
23.考古学家苏秉琦指出:“‘五胡’,不是野蛮人,是牧人,他们带来的有战乱,但不只是战乱,还有北方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作者意在强调( )
A.文明在阵痛交融中推进 B.游牧民族认同中原文化
C.游牧民族内迁带来灾难 D.胡汉矛盾阻碍社会转型
24.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钱被奉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是( )
A.唯利是图,金钱至上 B.政治腐败,豪华奢侈
C.注重门第,鄙视富贵 D.八王之乱,民不聊生
25.胡族一直保持着“炙肉未熟,人人长跪前割之”的烤炙传统。魏晋南北朝时期,烤炙法在刀工、手法、火候、餐具等汉族社会饮食特性方面上有了诸多要求。这可用于研究当时( )
A.民族文化交融 B.中外交流发展
C.北方人口南迁 D.江南地区开发
26.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当时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但这一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
A.政权更迭影响社会风尚 B.人口迁徙利于区域开发
C.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 D.中原传统渗透服饰文化
27.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北方游牧民族的坐具。对这一现象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内迁各族的文化习俗影响了汉族人民 B.洛阳贵族官僚生活简朴
C.汉族的习俗影响了内迁各族 D.洛阳贵族官僚盲目攀比,以豪华奢侈为荣
28.下列示意图都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它们具有的相同功能是( )
A.运输 B.防洪 C.水运 D.灌溉
29.史书记载,东汉末年洛阳已是一片瓦砾,到曹魏后期已恢复了往日繁华都市的面貌;曹魏末年政府已有编民663423户,443万余口,已有大幅度增长。这说明( )
A.官渡之战奠定统一基础 B.三国鼎立局面已经形成
C.全国统一推动社会进步 D.局部统一促进经济发展
30.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如表是某同学对中国古代史上几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及其推论的梳理,表中①处应填( )
史实 推论
巨鹿之战 歼灭了秦军主力,为灭秦奠定了基础
① 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赤壁之战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淝水之战 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A.长平之战 B.牧野之战 C.桂陵之战 D.官渡之战
31.“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此诗相传为李白所作,根据历史知识,诗中的“二龙”实际指的是( )
A.周瑜军队与曹操军队 B.刘备军队与曹操军队
C.孙权军队与曹操军队 D.孙刘联军与曹操军队
32.《后汉书·孝献帝纪》中记载了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一次战役:“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于乌林、赤壁。”该战役( )
A.标志孙刘联军惨遭失败 B.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C.标志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D.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基础
33.三国时期,魏蜀吴政权都对各自统辖地区进行了有效治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B.孙吴开发江东地区,重视海外贸易
C.蜀汉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州
D.蜀汉诸葛亮派李严任都护驻守江州
34.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发展“治未病”思想,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活动姿态,创编出“五禽戏”。这反映出他们主张( )
A.预防疾病,强身健体 B.辨证分析,对症治疗
C.针灸治疗,配合汤药 D.望闻问切,精准把脉
35.据《后汉书·华佗传》记载,华佗对他的学生吴普说:“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据此可知,华佗( )
A.发明“麻沸散” B.创编出了“五禽戏”
C.擅长外科手术 D.认识到运动有益健康
36.有学者指出:“在我看来,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创造发明一定不在于那四项。我认为,一个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定是它的第二发明。”材料意在强调( )
A.中国古代在天文历法方面成就更高 B.发明主要取决于实用
C.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领先世界各地 D.重要发明应服务于农业
37.“自古书简,多编以竹简,其用缘帛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酸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材料中的这项技术( )
A.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B.开启了人类征服海洋的篇章
C.过年时烟花爆竹的材料 D.为政府增加了赋税
38.西汉时期,河西地区“习俗颇殊,地广民稀”,到东汉初年,河西地区已经是“兵马精强,仓库有蓄,民庶殷富”。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丝绸之路的开通 B.孝文帝改革推动
C.民族交融的加强 D.北方人口的南迁
39.“丝绸之路从亚洲腹地、黄河文明的古老土地上起步,汇集了北方草原骑马民族、江河流域定居农业民族两大不同类型的文化,又辐射向外,将世界几大古老文化圈……等联系了起来……搭起一个历史演进的大舞台。”丝绸之路“起步”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张骞通西域 B.盐铁专卖 C.北击匈奴 D.班超经营西域
40.学者杰里·本特利指出:“商路上交换的最主要商品是来自中国的高质量的丝绸。另外,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旨在说明丝绸之路( )
A.实现了中外经贸的互联互通 B.推动了佛教向中国传播
C.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D.加强了汉与西域的联系
41.对如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D.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42.如图历史漫画简明而形象地反映了外戚和宦官争夺国家权力。由此导致( )
A.藩镇割据形成 B.东汉走向衰亡 C.民族政权并立 D.百家争鸣出现
43.给下面方框内所示内容归纳主题,最合适的是( )
第9课秦统一中国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A.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44.制作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下面是“西汉的建立与巩固”思维导图,图中①②处应分别填入的内容是( )
A.无为而治;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B.以德治国;礼治
C.兼爱、非攻;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D.以法治国;分邦建国
45.下图“汉并天下”瓦当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长安城遗址出土的“汉并天下”瓦当
A.分裂 B.战乱 C.统一 D.开放
46.下表反映出汉初实行的政策是( )
措施1 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
措施2 将因战乱、饥荒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
措施3 减轻农民的赋税,减免徭役及兵役
A.休养生息 B.郡国并行 C.编户齐民 D.中央集权
47.《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这表明当时的社会境况是( )
A.风调雨顺,丰衣足食 B.食物匮乏,人口锐减
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连年灾荒,起义不断
48.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接近或者直接发生时所产生或者记录的资料;后者是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做的诠释。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秦朝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
A.秦始皇陵兵马俑 B.《资治通鉴》的记载
C.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D.电视剧《大秦帝国》
49.《过秦论》中描述:“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
A.农民起义和地方割据 B.外族侵略与战争频繁
C.秦朝的残暴统治 D.经济崩溃与财政困难
50.下面三幅图片的变化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
A.大国诸侯操控政治 B.战争不止社会倒退
C.兼并战争日趋激烈 D.统一趋势不断增强
51.“秦朝的统一,决不全是兵力的关系。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本有趋于统一之势而秦人特收其成功。”材料表明( )
A.嬴政在统一过程中的作用不大 B.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秦统一与军事力量没有关系 D.郡县制度的建立是秦统一的基础
52.汉武帝时期,《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用作参考;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魏晋时,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这反映了( )
A.儒家经典不再影响法律实施 B.佛道兴起影响法律条文解释
C.儒学对法律的影响逐渐深入 D.儒家学者继承发展前代法律
53.下图这幅漫画所反映的思想属于(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54.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百家争鸣”一课后,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围绕着如何遏制校园内“损害公物”行为进行分组讨论,产生了若干观点。其中哪个组的观点更为合理( )
A.儒家组:损害公物属于道德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说服教育解决
B.法家组:损害公物属于犯罪行为,应依照法律条款惩处
C.道家组:损害公物属于无意识行为,可以让学生闭门修炼自行解决
D.墨家组:损害公物属于奢侈浪费行为,要大力提倡节俭
55.下表中内容反映出“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 仁义礼智信; 民为邦本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 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
墨家 “兼爱”, 爱无差别等级
法家 “尚法”,依法治国
A.推动了战国时期经济的繁荣 B.导致了战国时期社会变革
C.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D.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56.下表是某中学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时做的学习摘要。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摘要一 经济转变: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 摘要二 政治转化:从纷争分裂到渐趋统一 摘要三 社会转型: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 摘要四 文明转新:从华夏认同到多元一体
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早期国家的产生
C.民族关系的发展 D.从分裂到完成统一
57.春秋战国之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是血缘社会;春秋战国之后的中国社会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
A.是社会转型大发展时期 B.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
C.国家四分五裂,内斗不断 D.华夏认同的观念加强
魏 灭中山国,侵入秦之河西
秦 攻魏,割魏上郡15县
齐 联合三晋、宋等国攻秦;灭亡宋国
燕 联合三晋、秦、楚伐齐
楚 “合纵”攻秦;灭亡越国
赵 攻取魏河北地区
韩 攻取郑、宋土地
A.诸侯争霸 B.诸侯间攻伐兼并
C.尊王攘夷 D.政权并立到统一
58.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数量在战争中逐步变少;法家主张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各族频繁往来、密切联系。这些现象共同说明了( )
A.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 B.变法改节已迫在眉睫
C.诸侯纷争正逐渐平息 D.社会转型将悄然进行
59.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事件中,发生在①时期的是( )
A.盘庚迁殷 B.国人暴动 C.诸侯争霸 D.商鞅变法
①60.以下说明( )
A.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B.甲骨文比楷书更加规范
C.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D.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61.从“大禹造九鼎”的传说开始,青铜鼎被视为国家的重器,在商周时期,统治者都将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这反映了青铜鼎( )
A.铸造工艺复杂 B.象征权力地位
C.种类丰富多样 D.便利日常生活
62.《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该材料反映了( )
A.天子与诸侯平等关系 B.天子与诸侯敌对关系
C.天子与诸侯臣属关系 D.天子与诸侯宗亲关系
63.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是( )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
64.文物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下图所示的文物主要可以用于研究( )
A.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D.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
65.在我国境内,迄今已发现数千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东南地区、西南地区、北方地区和华南地区等几个大的区域,各地区的文化遗存各有特点。这可以用来说明( )
A.A B.B C.C D.D
66.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就普遍流行着对龙的崇拜。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区史前时期文化遗址中的龙形器物,共同印证了( )
图一彩绘龙纹陶盘(山西陶寺遗址) 图二玉猪龙(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址) 图三玉龙(安徽凌家滩遗址)
A.中原地区较高的文明程度 B.玉器制造业的水平高超
C.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 D.黄河流域孕育早期国家
67.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制作毛毡、奶酪、油酥的技术,还提到了胡饼、胡饭、胡羹、羌煮逐步为汉人所接受。这说明当时北方( )
A.政权更迭频繁 B.民族交融增强 C.经济发展繁荣 D.统一成为趋势
68.某班级的书法兴趣小组找到了右面这幅书法作品的图片,对其真迹解读最准确的是( )
《兰亭集序》(摹本·局部)
A.该作品创作于北魏时期 B.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C.被称为“天下第一楷书” D.是“书圣”王献之的作品
69.《齐民要术·自序》指出:粮食生产是治国安民的第一件大事;《农政全书》用了全书接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来重点讲“荒政”,有对于水患、旱灾、蝗灾的防治实施细则。这反映出( )
A.古代农业著作强调已有经验的总结 B.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
C.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 D.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70.根据图示,判断这一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71.孝文帝公元494年迁都洛阳后,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材料中的时间换算成世纪应是( )
A.公元4世纪初 B.公元4世纪末
C.公元5世纪初 D.公元5世纪末
72.曹魏建立后,百姓购买物品、计算物价皆普遍使用布帛或谷物。北魏孝文帝时,北方很多地方“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该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这一时期北方( )
A.铸币金属匮乏 B.币制较为混乱 C.农业技术落后 D.商品经济衰退
73.以下文物共同佐证了南朝时期( )
A.粮食作物的高产 B.农业技术的进步 C.商品贸易的繁荣 D.手工业较为发达
74.下图是小历同学根据课堂学习内容绘制的思维导图。依此判断,他学习的是( )
A.江南地区的开发 B.北方各族的内迁
C.黄河流域的统一 D.中外文化的交流
75.下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某单元的知识结构示意图,其中①处应为( )
A.人口迁徙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丝路开通 D.经济重心的南移
①76.在这个时期,琅琊王司马睿担任镇东大将军,他的驻地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因此,许多士族在南渡后涌进建康,城市的风俗和习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北方移民的到来,使得建康不再是一座单纯的江南城市,而是逐渐成为一座融会南北风格的全国性大都市。材料可知流民南迁的影响是( )
A.造成了人们的流离失所 B.促进了民族交融
C.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内迁 D.导致了阶级矛盾激化
77.下边是东汉以后部分政权更替示意图,对该示意图的解释不符合史实的是( )
A.东汉和西晋都是统一的朝代
B.西晋结束了三国以来的分裂局面
C.西晋与东晋曾经南北对峙
D.东晋时北方有很多政权
78.据西晋的史料记载,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反映出内迁的少数民族( )
A.形成人口迁徙高潮 B.消除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
C.实现全国的再统一 D.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79.学者苏秉琦指出:“五胡不是野蛮人,是牧人,他们带来的有战乱,但不只是战乱,还有北方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该观点旨在强调( )
A.北人南迁带来新基因 B.孝文帝推动了民族交融
C.少数民族有其优越性 D.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特征
80.成语“乱七八糟”源于两个历史典故。“乱七”和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八糟”和晋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有关。这两次变乱的共同原因是( )
A.地方诸侯王势力强大 B.中央集权不断增强
C.民族矛盾激化 D.吏治腐败
81.“成都坝仰离堆水,禾稻年年庆饱收”“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诗文分别描写的是( )
A.都江堰的修建与官渡之战 B.长城的修筑与赤壁之战
C.都江堰的修建与赤壁之战 D.长城的修筑与官渡之战
82.某史书记载:“(曹)公……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该史料记录的是( )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83.语文课上,同学们朗诵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与这首词相关的战役描述正确的是( )
A.官渡之战为北方统一奠定基础
B.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
C.淝水之战后北方再度陷入分裂
D.长平之战后秦国加速了统一六国的步伐
84.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它的产生有深刻的自然根源、认识根源和社会根源。自从佛教传入中国、道教本土产生后,在传播过程中受到了统治阶级的提倡和利用,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
A.都是教人忍受现世苦难、追求来世幸福的说教
B.基本上都迎合了统治阶级追求长生不老的心理
C.宣传内容都有麻痹人民的思想、维护统治的作用
D.佛教修炼成佛,道教修炼成仙,都讲究修身养性
85.从下列图片所示内容的历史发展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
A.书写材料变化 B.古代农业发展 C.古代商业繁荣 D.中华医学深奥
86.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设立西域都护最重要的影响是( )
A.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B.确立了汉对西域的管理权
C.推动了汉代农业的发展 D.开辟了通往欧亚的交通线
87.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它反映了当时( )
A.阶级对立 B.政治黑暗 C.民不聊生 D.文化普及
88.王红开展研究性学习准备了下列图片,这组图片反映了她学习的主题为( )
A.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政权的分立与民族交融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89.历史事实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公元前256年,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B.秦国军队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C.汉初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D.华佗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
90.公元前209年,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因路遇大雨未能按期到达。其领队人带领他们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这里的“领队人”是( )
A.项羽、吴广 B.陈胜、吴广 C.项羽、刘邦 D.陈胜、刘邦
91.有学者指出,“秦的很多做法恰恰是法家所反对的,韩非《亡征》篇中列举的一百多种国家灭亡的征兆,秦始皇的做法就占了好几条。”该学者意在说明秦朝的速亡( )
A.与暴政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B.在于摒弃了法家的治国思想
C.起因于反秦势力的日益壮大 D.源于社会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92.就上古而言,第一次超越是殷周变革,实现了封建制的天下一统。第二次是周秦变革,实现了郡县制的天下统一。后者胜过前者之处,在于(
A.建立封建社会 B.升顶君主权力 C.巩固民族国家 D.强化中央集权
93.请观察下图,椭圆形标注里的问号应该是下面哪一观点?( )
A.“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B.“无为,则无不治”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94.下图为战国铜壶及其刻有水陆攻战场景的图案。该铜壶图案描绘的内容可印证战国时期( )
A.社会正礼崩乐坏 B.兼并战争规模宏大
C.铁器牛耕的进步 D.秦王嬴政一统天下
95.以下为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的部分战争状况,这反映出当时的形势是( )
魏 灭中山国,侵入秦之河西
秦 攻魏,割魏上郡15县
齐 联合三晋、宋等国攻秦;灭亡宋国
燕 联合三晋、秦、楚伐齐
楚 “合纵”攻秦;灭亡越国
赵 攻取魏河北地区
韩 攻取郑、宋土地
A.诸侯争霸 B.诸侯间攻伐兼并
C.尊王攘夷 D.政权并立到统一
96.“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之后( )
A.朝政腐败社会矛盾激化 B.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C.齐、楚、秦、晋势力大 D.周初各种制度遭到破坏
97.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标志着( )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 B.中国古代早期国家形成
C.夏朝封建制度确立起来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98.良渚古城的北部和西北部有一个复杂的水利系统,由人工修建的水坝和自然山体组成, 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该水利工程的修建说明良渚社会( )
A.出现了私有制 B.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C.阶级分化已经相当的明显 D.已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99.史学研究极其重视史料的真实性,历史研究学者习惯把史料分为第一手资料(指历史事实发生时期留下的资料)和第二手资料(指史学家经研究编写的各种文献资料等)。一般而言,第一手资料的可信度高于第二手资料。我国境内的古人类会使用火,会烧烤食物,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
A.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 B.《韩非子》中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
C.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 D.历史研究学者的推测和论述文章
100.李华同学在参观某博物馆文物展时,看到了下面的一组陈列文物。据此可知,这次文物展的主题是( )
A.早期人类的演进 B.原始人群审美意识萌发
C.原始农业的兴起 D.传说与真实历史的区别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统编2024版七上历史期末复习题型专练】
02选择题考前必刷100题
1.下列图组内容为都江堰、造纸流程示意图及《齐民要术》《伤寒论》书影,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古代医学的发展 B.古代思想的繁荣
C.古代诗歌的繁荣 D.古代科技的发展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造纸术的发明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伤寒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它们是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反映了古代科技的发展,D项正确;“古代医学的发展”仅与《伤寒论》有关,排除A项;“古代思想的繁荣”与都江堰、造纸流程示意图及《齐民要术》《伤寒论》无关,排除B项;“古代诗歌的繁荣”与都江堰、造纸流程示意图及《齐民要术》《伤寒论》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锺繇的楷书刚柔兼备,王羲之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北魏的书法雄劲骏放、端庄古雅。这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 )
A.风格多样 B.交流频繁 C.立意高远 D.题材广泛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锺繇的楷书刚柔兼备,王羲之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北魏的书法雄劲骏放、端庄古雅”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家的作品风格不同,各具特色,给人以不同的艺术感染力,体现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的风格多样,A项正确;材料只是在介绍不同的书法风格,没有体现出相互之间的交流情况,排除B项;材料主旨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的风格多样,没有涉及书法的立意是否高远,题材是否广泛,排除CD项。故选A项。
3.《洛神赋图》是顾恺之读曹植写的《洛神赋》有感而作。在画中,顾恺之运用散点的方式巧妙地安排了“相遇”“嬉戏”“离别”等多个空间场景,将独立的故事情节跨越时空融会贯通,使观者不知不觉中按照画家所构建的连续空间进行解读。材料意在强调( )
A.曹植心路历程的变化 B.洛神生动的形神气韵
C.画家高超的创作技巧 D.画作极高的历史价值
【答案】C
【解析】据题干“《洛神赋图》是顾恺之读曹植写的《洛神赋》有感而作。在画中,顾恺之运用散点的方式巧妙地安排了‘相遇’‘嬉戏’‘离别’等多个空间场景,将独立的故事情节跨越时空融会贯通,使观者不知不觉中按照画家所构建的连续空间进行解读”可知,材料意在强调画家高超的创作技巧,C项正确;曹植心路历程的变化与题意不符,题干未涉及曹植心路历程的信息,排除A项;洛神生动的形神气韵与题意不符,题干未涉及洛神的形神气韵的信息,排除B项;画作极高的历史价值与题意不符,题干重点反映的是顾恺之画质的创作技巧,没有涉及历史价值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4.学校举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展,九年级(1)班同学参与了一个展区的布展。根据下列图片推断这一展区的主要内容是( )
A.秦汉时期的书法成就 B.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成就
C.隋唐时期的绘画成就 D.中国古代书法的发展历程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及结合所学可知,《兰亭集序》是东晋王羲之的作品,《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的画作,云冈石窟是南北朝时期的雕刻,因此这一展区的主要内容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成就,B项正确;材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AC项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AC项;材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D项是整个中国古代,而且只是书法的发展,而材料展示的是艺术成就,排除D项。故选B项。
5.小芳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下列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答案】C
【解析】据材料“魏蜀吴—西晋—十六国、东晋—北朝、南朝”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该时期国家分裂,政权分立;虽有西晋的短期统一,但未改变历史主流。由于北方战乱,北民南迁,促进了民族交融,C项正确;中华文明起源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时期的古人类遗址,排除A项;早期国家是指夏商周时期,社会变革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改革,促进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排除B项;秦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6.前秦的苻(fú)坚即位以来,仿照中原汉族传统的国家礼仪,建造明堂(中国古代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在国都南边举行祀天仪式(汉族王朝最重要的祭典),躬耕籍田(皇帝所进行的农耕活动),还命人举行养蚕之礼。这些举措( )
A.消除了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 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为淝水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D.体现了前秦统治者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仿照中原汉族传统的国家礼仪,建造明堂(中国古代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在国都南边举行祀天仪式(汉族王朝最重要的祭典),躬耕籍田(皇帝所进行的农耕活动),还命人举行养蚕之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苻坚是氐族人,他所在的国家前秦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但苻坚即位以后,“采纳和实施了中原汉族传统的国家礼仪”“命人举行了养蚕之礼”,说明前秦的统治者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D项正确;前秦统治者深受汉族文化影响,采纳和实施了中原汉族传统的国家礼仪,并任用汉人王猛为相,锐意改革,这些措施使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但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并没有消除,排除A项;苻坚在位时期,前秦统治的区域在北方,这些政策并不能直接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排除B项;在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中,前秦大败,因此,“为淝水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表述有误,排除C项。故选D项。
7.以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现象所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北方 内迁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民族隔阂逐渐消解。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南方 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迁往南方,从而使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相互交融。
A.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B.导致了南方政权的更迭
C.推动了北魏孝文帝改革 D.为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迁往南方,从而使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相互交融”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方民族交融有利于减少民族隔阂,为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D项正确;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排除A项;南方政权的更迭与材料“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不符合,排除B项;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材料“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迁往南方,从而使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相互交融”不符合,排除C项。故选D项。
8.如下表格记录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这些措施( )
迁都洛阳 讲汉话 改姓氏 通婚姻 穿汉服
A.促进了民族交融 B.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
C.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答案】A
【解析】由题干表格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很广泛,包括一系列汉化措施,讲汉话、改姓氏、通婚姻、穿汉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A项正确;隋的统一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排除B项;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措施,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排除C项;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不能消除民族之间的隔阂,排除D项。故选A项。
9.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史料之一,利用以下地图,可以研究的主题是( )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答案】D
【解析】据题干“赤壁之战示意图、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东晋形势图、淝水之战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政权分立,多个政权并立存在;同时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D 项正确。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主要是指远古时期,排除A 项;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主要是指夏商周时期,排除B 项;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主要是指隋唐时期,排除C 项。故选 D 项。
10.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改革,二者能够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因素是( )
A.人民群众大力拥护 B.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C.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确立了土地私有制,适应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鲜卑政权的封建化进程,顺应了民族融合的潮流。两者都能够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B项正确;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属于封建性质的改革,并不能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人民大力拥护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不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排除C项;商鞅变法奖励军功的措施得罪了当时旧贵族的利益,不能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排除D项。故选B项。
1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端午节在各地被赋予纪念历史名人的文化内涵,如山西地区纪念介子推,江浙一带纪念伍子胥。最终,荆楚地区祭祀屈原之俗得到了广泛认同。这说明( )
A.南北交流的趋势加强 B.经济重心开始逐步南移
C.动荡导致了文化纷争 D.战争动乱丰富社会习俗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终,荆楚地区祭祀屈原之俗得到了广泛认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北边陲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与交流以及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时在江南地区开发过程中,江南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交融,因此题干所述“荆楚地区祭祀屈原之俗得到了广泛认同”是各地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结果,说明这时期南北交流的趋势加强,A项正确;唐朝中后期,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南北交流的趋势得到加强的现象,而不是文化纷争,排除C项;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少数民族的迁徙而南北交流的趋势得到加强,而不是社会习俗的丰富,排除D项。故选A项。
12.下图所示,北魏时期的帝王和大臣们都穿着长袍宽袖的汉族服饰。出现这一情景的主要原因是( )
《北魏帝王出御图》
A.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穿汉服显示贵族身份 D.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北魏时期的帝王和大臣们都穿着长袍宽袖的汉族服饰。”和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锐意改革,推行汉化措施,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装。图片体现了北魏时期的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D项正确;材料信息与北方少数民族内迁无关,排除A项;439年,北魏统一北方,材料没有体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排除B项;并非只有北魏贵族才能穿汉服,排除C项。故选D项。
13.《宋书》云:“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不包括( )
A.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是全国经济重心 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答案】C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据题干“‘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和所学知识可知,全国经济重心是指全国范围内经济活动最为集中、经济总量最大的地区,“是全国经济重心”不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而是其发展的结果,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在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江南相对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宋书》中提到的“地广野丰”说明江南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这自然条件优越是其能够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大量的北方人口南迁至江南地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这对江南地区的开发起到了推动作用,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14.以下是《史记》与《宋书》中对江南地区的不同记载。这一变化反映出( )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耨……无积聚而多贫。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沈约《宋书》
A.江南地区社会相对安定
B.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D.江南地区农业生产技术先进、生产经验丰富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宋书》 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变化反映出南方地区得到初步开发,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C项正确;江南地区社会相对安定,不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也不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耨,从材料中看出,北方人口还没南迁时,江南地区是落后的,排除D项。故选C项。
15.《宋书》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说明( )
A.苏湖熟,天下足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诸葛亮治蜀有成效 D.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江南”“地广野丰”“充仞八方”“覆衣天下”结合所学可知,东晋时期,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D项正确;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是经济重心南移,题干信息无法说明经济重心南移,排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在南宋时期,排除B项;诸葛亮治蜀有成效在三国时期,且蜀国在西南地区,排除C项。故选D项。
16.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山居赋》中提到了麻、粟、豆等农作物以及梨、枣、杏树等果树。这些农作物原本种植在北方,而东晋时在南方也种植了。这一现象反映出东晋时期( )
A.政局混乱导致北方经济衰落 B.南方的手工业有比较大的发展
C.南方劳动人民辛勤劳动耕作 D.北民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粟、豆等农作物,以及梨、枣等果树原来都是种植在北方的,而这时也在南方种植了,主要原因是魏晋时期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带来了北方的农林品种,这反映出了人口南迁促进作物品种迁移,D项正确;北方战乱导致北方人南迁,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手工业,排除B项;南方劳动人民辛勤劳动耕作与北方农作物出现在南方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7.下图为我国历史上某一政权形势图,对这一政权描述正确的是( )
A.王室衰微,诸位争霸 B.休养生息,巩固一统
C.短暂统一,民族内迁 D.“王与马,共天下”
【答案】D
【解析】据图片信息“建康”并结合所学可知,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随后,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司马睿和南下的北方山东大贵族王导交往密切,他当皇帝,得益于王导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D项正确;王室衰微,诸位争霸是春秋时期,排除A项;休养生息,巩固一统属于西汉初期,排除B项;短暂统一,民族内迁是西晋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18.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获得改善,差距缩小了。这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北方 B.人口南迁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北魏的改革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D.全国经济重心已逐渐转移至南方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获得改善,差距缩小了”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北方战乱,北民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B项正确;南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北方,排除A项;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安史之乱后全国经济重心已逐渐转移至南方,排除D项。故选B项。
19.下列示意图揭示出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答案】B
【解析】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幅图片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的情况,第二幅图片体现了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交融,北方人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人口大迁移,使各民族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所以其阶段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项正确;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反映的是夏商周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A项;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是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C项;“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是中国近代史的时代特征,排除D项。故选B项。
20.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其作品《山居赋》中提到了麻、粟、豆等农作物,以及梨、枣、杏树等果树。这些原来都是种植在北方的,而这时也在南方种植了。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江南地区农业生产超过北方 B.东晋政府重视发展果树种植
C.贸易兴盛推动外来物种增加 D.人口南迁促进作物品种迁移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其作品《山居赋》中提到了麻、粟、豆等农作物,以及梨、枣、杏树等果树。这些原来都是种植在北方的,而这时也在南方种植了”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时期北方战乱,为躲避战乱,北民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促进作物品种迁移,D项正确;魏晋时期北方战乱,而不是社会稳定,A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原来都是种植在北方的,而这时也在南方种植了”,而不是东晋政府重视发展果树种植,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原来都是种植在北方的,而这时也在南方种植了”,而不是外来物种增加,排除C项。故选D项。
21.魏晋时期“统治者强迫各族人民纳租调, 服力役……残酷的民族压迫,使各少数民族对西晋 统治者‘怨恨之气, 毒于骨髓’”。材料反映了西晋( )
A.实行暴政,民族矛盾尖锐 B.民族内迁,缺少文化认同
C.汉族南迁,人口大量减少 D.八王之乱,社会动荡不安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统治者强迫各族人民纳租调, 服力役……残酷的民族压迫,使各少数民族对西晋 统治者‘怨恨之气, 毒于骨髓’”可以得出魏晋统治者针对少数民族采取的政策十分残暴,这使得内迁少数民族十分怨恨,民族矛盾尖锐,综上材料反映了西晋实行暴政,民族矛盾尖锐,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西晋针对少数民族采取暴政,没有涉及文化认同,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汉人南迁,也没有说明人口减少,排除C项;八王之乱是西晋统治集团内部爆发的冲突,与少数民族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2.“只过了十多年的安定日子,就出现了全面的危机。内部爆发‘八王之乱’的同时,各少数民族部落也纷纷起兵……西晋王朝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终被匈奴贵族刘渊父子的铁马强弓所摧垮。”这反映了西晋王朝的特征是( )
A.纷争不断,短暂而亡 B.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C.内迁各族,起兵反晋 D.民族交融,大权旁落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只过了十多年的安定日子,就出现了全面的危机。内部爆发‘八王之乱’的同时,各少数民族部落也纷纷起兵……西晋王朝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终被匈奴贵族刘渊父子的铁马强弓所摧垮”和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是个短命的王朝。不仅短命,统治时期政权纷争不断。依据材料“八王之乱”“纷纷起兵”“内外交困”“铁马强弓所摧垮”可得出西晋王朝的特征是纷争不断,短暂而亡,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着重强调统治集团奢侈腐化这一特点,排除B项;“内迁各族,起兵反晋”,这只是西晋面临危机的一个方面,不能全面概括西晋王朝的特征,排除C项;题目重点在于说明西晋的内部纷争和短暂而亡,民族交融并非重点,大权旁落也未明确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23.考古学家苏秉琦指出:“‘五胡’,不是野蛮人,是牧人,他们带来的有战乱,但不只是战乱,还有北方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作者意在强调( )
A.文明在阵痛交融中推进 B.游牧民族认同中原文化
C.游牧民族内迁带来灾难 D.胡汉矛盾阻碍社会转型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五胡、战乱、北方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可知,汉族和少数民族在战争中交融,在交融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作者意在强调文明在阵痛交融中推进,A项正确;材料表明北方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和中原儒家传统文化交融,推动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没有体现游牧民族认同中原文化,排除B项;材料中既提到了战乱,也带来了新的“气质与气魄”,C项说法片面,排除C项;材料强调战乱中交融、交融中历史向前发展,而不是阻碍社会转型,排除D项。故选A项。
24.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钱被奉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是( )
A.唯利是图,金钱至上 B.政治腐败,豪华奢侈
C.注重门第,鄙视富贵 D.八王之乱,民不聊生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可知,题干反复强调和讥讽的是钱,说明西晋社会道德沦丧,唯利是图,金钱至上,A项正确;政治腐败主要表现是官员贪污现象严重,卖官鬻爵等,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注重 门第意味着在 婚姻、社会交往或职业选择中,重视家庭或家族的社会地位、 文化背景以及成员的受教育程度,与题干强调的金钱至上不符,排除C项;西晋统治腐朽,爆发了八王之乱,导致社会动乱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与题干强调的金钱至上的社会风气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5.胡族一直保持着“炙肉未熟,人人长跪前割之”的烤炙传统。魏晋南北朝时期,烤炙法在刀工、手法、火候、餐具等汉族社会饮食特性方面上有了诸多要求。这可用于研究当时( )
A.民族文化交融 B.中外交流发展
C.北方人口南迁 D.江南地区开发
【答案】A
【解析】据题干“胡族一直保持着‘炙肉未熟,人人长跪前割之’的烤炙传统”“烤炙法在刀工、手法、火候、餐具等汉族社会饮食特性方面上有了诸多要求”和所学知识可知,胡族保持着烤炙传统,但是在刀工、手法、火候、餐具等汉族社会饮食特性方面上有了诸多要求,这可用于研究当时民族文化交融,A项正确;题干仅仅提到的是胡族和汉族的关系,而不是中外关系,排除B项;题干没有提到北方人口南迁,排除C项;题干并未提及江南地区开发,排除D项。故选A项。
26.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当时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但这一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
A.政权更迭影响社会风尚 B.人口迁徙利于区域开发
C.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 D.中原传统渗透服饰文化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可知,西晋时期中原与西北少数民族进行经济交流,其细毛毡子等影响了中原百姓的习惯,反映了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C项正确;材料仅体现西晋时期,政权更迭无从得出,排除A项;人口迁徙利于区域开发体现在江南地区,与材料现象关系不大,排除B项;材料体现少数民族习俗影响中原文化,并不体现中原传统渗透服饰文化,排除D项。故选C项。
27.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北方游牧民族的坐具。对这一现象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内迁各族的文化习俗影响了汉族人民 B.洛阳贵族官僚生活简朴
C.汉族的习俗影响了内迁各族 D.洛阳贵族官僚盲目攀比,以豪华奢侈为荣
【答案】A
【解析】据材料“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北方游牧民族的坐具”和所学知识可知,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材料体现了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地区汉人生活习惯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洛阳贵族官僚的生活水平,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汉族习俗对内迁民族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洛阳贵族官僚之间互相攀比生活奢华,排除D项。故选A项。
28.下列示意图都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它们具有的相同功能是( )
A.运输 B.防洪 C.水运 D.灌溉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具有防洪、灌溉和运输功能,灵渠具有灌溉和运输功能,翻车具有灌溉功能。故它们具有的相同的功能是灌溉,D项正确;翻车不具有运输功能,排除A项;翻车不具有防洪功能,排除B项;翻车不具有水运功能,排除C项。故选D项。
29.史书记载,东汉末年洛阳已是一片瓦砾,到曹魏后期已恢复了往日繁华都市的面貌;曹魏末年政府已有编民663423户,443万余口,已有大幅度增长。这说明( )
A.官渡之战奠定统一基础 B.三国鼎立局面已经形成
C.全国统一推动社会进步 D.局部统一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东汉末年洛阳已是一片瓦砾,到曹魏后期已恢复了往日繁华都市的面貌”通过对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曹魏政权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和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即曹魏政权的局部统一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D项正确;官渡之战发生在200年,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这时魏还没有建立,官渡之战与曹魏后期的恢复发展关系不大,排除A项;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排除B项;曹魏时,没有统一全国,材料无法说明全国统一推动社会进步,排除C项。故选D项。
30.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如表是某同学对中国古代史上几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及其推论的梳理,表中①处应填( )
史实 推论
巨鹿之战 歼灭了秦军主力,为灭秦奠定了基础
① 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赤壁之战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淝水之战 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A.长平之战 B.牧野之战 C.桂陵之战 D.官渡之战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官渡之战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D项正确;长平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排除A项;牧野之战发生在武王伐纣时期,排除B项;桂陵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31.“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此诗相传为李白所作,根据历史知识,诗中的“二龙”实际指的是( )
A.周瑜军队与曹操军队 B.刘备军队与曹操军队
C.孙权军队与曹操军队 D.孙刘联军与曹操军队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和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消灭南方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孙权听从将军周瑜和诸葛亮的意见,决定与刘备联合迎战曹军。曹军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对峙,最终,孙刘联军大败曹军。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由此可知,诗中的“二龙”实际指的是孙刘联军与曹操军队,D项正确;其他选项都不是,排除ABC项。故选D项。
32.《后汉书·孝献帝纪》中记载了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一次战役:“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于乌林、赤壁。”该战役( )
A.标志孙刘联军惨遭失败 B.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C.标志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D.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基础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一次战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赤壁之战。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统一全国,曹军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对峙,最后曹军大败,曹操带着败兵北撤。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D项正确;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取得胜利,曹军大败,排除A项;200年的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排除B项;229年孙权称帝,标志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
33.三国时期,魏蜀吴政权都对各自统辖地区进行了有效治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B.孙吴开发江东地区,重视海外贸易
C.蜀汉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州
D.蜀汉诸葛亮派李严任都护驻守江州
【答案】C
【解析】本题是逆向选择题,依据所学可知,吴国孙权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重视海外贸易,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蜀汉诸葛亮派李严任都护驻守江州,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34.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发展“治未病”思想,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活动姿态,创编出“五禽戏”。这反映出他们主张( )
A.预防疾病,强身健体 B.辨证分析,对症治疗
C.针灸治疗,配合汤药 D.望闻问切,精准把脉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治未病”指的是还未发生的疾病,主要体现了对于预防疾病的重视,而根据动物姿态创编的“五禽戏”类似于今天的健身操等强身健体的活动,帮助人们强身健体,材料反映出他们主张是预防疾病,强身健体,A项正确;张仲景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但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项;华佗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但材料中未曾涉及针灸疗法,排除C项;望闻问切主要是指中医诊断疾病的四种方式,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A项。
35.据《后汉书·华佗传》记载,华佗对他的学生吴普说:“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据此可知,华佗( )
A.发明“麻沸散” B.创编出了“五禽戏”
C.擅长外科手术 D.认识到运动有益健康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可知,华佗认为运动能够使血脉流通不生病,有利于身体健康,D项正确;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麻醉药剂,用于实施外科手术,排除A项;创编出了“五禽戏”是华佗认为运动有益健康的体现,排除B项;题干体现的观点是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体现不出华佗擅长外科手术,排除C项。故选D项。
36.有学者指出:“在我看来,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创造发明一定不在于那四项。我认为,一个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定是它的第二发明。”材料意在强调( )
A.中国古代在天文历法方面成就更高 B.发明主要取决于实用
C.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领先世界各地 D.重要发明应服务于农业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农耕文明”与“天文历法”联系起来,“人口”与“中医中药”联系起来,分析可知,作者意在强调历法能为农业生产服务,中医中药更是关乎人的生死,即发明的重要性取决于实用性,B项正确;材料没有指出中国古代在天文历法方面是否成就更高,排除A项;依据材料只能说明天文历法对中国的农业经济来说很重要,并不能说明中国古代科技水平取得的成就更高,排除C项;依据材料“中医中药”分析可知,与农业经济之间没有关系,可知并不是所有发明都服务于农业经济,排除D项。故选B项。
37.“自古书简,多编以竹简,其用缘帛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酸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材料中的这项技术( )
A.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B.开启了人类征服海洋的篇章
C.过年时烟花爆竹的材料 D.为政府增加了赋税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酸布、鱼网以为纸”并所学可知,东汉时期,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为原料,降低了造纸的成本,同时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A项正确;指南针开启了人类征服海洋的篇章,排除B项;火药成为过年时烟花爆竹的材料,排除C项;为政府增加了赋税与造纸术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38.西汉时期,河西地区“习俗颇殊,地广民稀”,到东汉初年,河西地区已经是“兵马精强,仓库有蓄,民庶殷富”。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丝绸之路的开通 B.孝文帝改革推动
C.民族交融的加强 D.北方人口的南迁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西汉时期”“河西地区”“东汉初年”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西地区由“习俗颇殊,地广民稀”发展为“兵马精强,仓库有蓄,民庶殷富”是因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带动了该地区社会的发展,A项正确;孝文帝改革发生在北魏,排除B;民族交融的加强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C项;北方人口南迁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39.“丝绸之路从亚洲腹地、黄河文明的古老土地上起步,汇集了北方草原骑马民族、江河流域定居农业民族两大不同类型的文化,又辐射向外,将世界几大古老文化圈……等联系了起来……搭起一个历史演进的大舞台。”丝绸之路“起步”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张骞通西域 B.盐铁专卖 C.北击匈奴 D.班超经营西域
【答案】A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形成了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 ——“丝绸之路”,可以得出,张骞通西域是丝绸之路“起步”的标志性事件,A项正确;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专卖,与丝绸之路无关,排除B项;北击匈奴是为了抵御匈奴的侵扰,巩固西汉统治,与丝绸之路无关,排除C项;班超经营西域发生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后,排除D项。故选A项。
40.学者杰里·本特利指出:“商路上交换的最主要商品是来自中国的高质量的丝绸。另外,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旨在说明丝绸之路( )
A.实现了中外经贸的互联互通 B.推动了佛教向中国传播
C.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D.加强了汉与西域的联系
【答案】C
【解析】由题干材料“商路上交换的最主要商品是来自中国的高质量的丝绸。另外,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并结合所学可知,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题干表明作者意在说明丝绸之路起到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作用,C项正确;实现了中外经贸的互联互通与题干“另外,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不符,排除A项;题干旨在说明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涉及佛教的传播,排除B项;题干旨在说明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不能说明加强了汉与西域的联系,排除D项。故选C项。
41.对如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D.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皇帝早逝、外戚专权、宦官专权”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中后期,皇帝早逝,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出现外戚专权的现象,皇帝长大后,依赖宦官除掉外戚,又出现宦官专权的现象,因此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A项正确;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导致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排除B项;“母后主政皇帝无权”体现的只是外戚专权,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图片所示现象,排除C项;诸侯强大威胁中央出现在西汉前期,与图示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42.如图历史漫画简明而形象地反映了外戚和宦官争夺国家权力。由此导致( )
A.藩镇割据形成 B.东汉走向衰亡 C.民族政权并立 D.百家争鸣出现
【答案】B
【解析】根据漫画可知,图中描绘了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这加剧了统治危机,导致东汉走向衰亡,B项正确;唐后期藩镇割据形成,排除A项;宋辽夏金时期,民族政权并立,排除C项;百家争鸣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43.给下面方框内所示内容归纳主题,最合适的是( )
第9课秦统一中国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A.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第9课秦统一中国、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9课到第12课的内容与秦汉时期有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然而,秦朝统治者实行残暴统治,最终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西汉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出现“文景之治”。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大一统的局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故最合适的主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项正确;史前社会的主题是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排除A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主题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44.制作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下面是“西汉的建立与巩固”思维导图,图中①②处应分别填入的内容是( )
A.无为而治;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B.以德治国;礼治
C.兼爱、非攻;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D.以法治国;分邦建国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实行了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这一政策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在汉代的具体体现;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A项正确;以德治国,是指以道德原则作为治国理政的核心手段和准则,通过引导和教化来推动社会的道德建设和发展,与休养生息的政策不符,排除B项;兼爱、非攻,与墨家思想相关,与休养生息的政策不符,排除C项;以法治国,与法家思想相关,与休养生息的政策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45.下图“汉并天下”瓦当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长安城遗址出土的“汉并天下”瓦当
A.分裂 B.战乱 C.统一 D.开放
【答案】C
【解析】据题干“汉并天下”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朝继秦朝之后统一了全国,出现了“汉并天下”的瓦当,反映的时代特征是统一,C项正确;“汉并天下”反映的是汉统一了天下,不是分裂,排除A项;“汉并天下”反映的是汉统一天下,结束了战乱,排除B项;“汉并天下”反映的是汉统一天下,没有体现出开放,排除D项。故选C项。
46.下表反映出汉初实行的政策是( )
措施1 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
措施2 将因战乱、饥荒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
措施3 减轻农民的赋税,减免徭役及兵役
A.休养生息 B.郡国并行 C.编户齐民 D.中央集权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将因战乱、饥荒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减轻农民的赋税,减免徭役及兵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为稳定民心,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汉高祖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A项正确;郡国并行制属于汉初的地方制度,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编户齐民属于赋税制度,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中央集权制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的政治制度,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47.《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这表明当时的社会境况是( )
A.风调雨顺,丰衣足食 B.食物匮乏,人口锐减
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连年灾荒,起义不断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可知,西汉刚建立时,人民流离失所,大片土地荒芜,饥荒、食物匮乏,战乱导致人口锐减,社会动荡。B项正确;风调雨顺,丰衣足食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项;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的情况,排除C项;连年灾荒,起义不断是东汉末年的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
48.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接近或者直接发生时所产生或者记录的资料;后者是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做的诠释。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秦朝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
A.秦始皇陵兵马俑 B.《资治通鉴》的记载
C.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D.电视剧《大秦帝国》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接近或者直接发生时所产生或者记录的资料;后者是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做的诠释。秦始皇陵兵马俑是考古发掘的秦朝的第一手史料,对于研究秦朝最有价值,A项正确;《资治通鉴》是宋代史学家司马光的著作,是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做的诠释,是第二手史料,排除B项;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是经过人为加工夸张过后的结果,不属于研究秦朝的第一手史料,排除C项;电视剧《大秦帝国》是影视剧,有经过改编和虚构的情节,是第二手史料,排除D项。故选A项。
49.《过秦论》中描述:“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
A.农民起义和地方割据 B.外族侵略与战争频繁
C.秦朝的残暴统治 D.经济崩溃与财政困难
【答案】C
【解析】据题干“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和所学知识可知,秦统治暴虐,法律严苛,刑罚残酷,为禁锢言论,秦始皇还焚书坑儒,这些残暴的统治和压迫最终导致秦朝灭亡,是秦灭亡的根本原因,C项正确;秦完成了六国统一,后来在各路反秦势力的抗击下灭亡,但不是由于地方割据而亡,也并非由于外族侵略和经济困难而亡,排除A、B、D项。故选C项。
50.下面三幅图片的变化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
A.大国诸侯操控政治 B.战争不止社会倒退
C.兼并战争日趋激烈 D.统一趋势不断增强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从图1到图3,可以看出中国疆域的变化过程。图1显示了一个较为分裂的时期,图2和图3逐渐出现统一的趋势,即春秋时期诸侯国众多,到战国时期诸侯国主要有齐、楚、秦、燕、赵、魏、韩等,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完成了统一,故地图能反映出统一趋势不断增强,D项正确;春秋时期大国诸侯操控政治只是说明第一幅图,无法体现三幅图的变化,排除A项;社会倒退这一说法错误,社会是走向了统一,始终在进步,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了统一的过程,没有涉及兼并战争日趋激烈,排除C项。故选D项。
51.“秦朝的统一,决不全是兵力的关系。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本有趋于统一之势而秦人特收其成功。”材料表明( )
A.嬴政在统一过程中的作用不大 B.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秦统一与军事力量没有关系 D.郡县制度的建立是秦统一的基础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本有趋于统一之势”及所学知识可知,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B项正确;嬴政在统一过程中的作用在材料中未体现且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通过材料“决不全是兵力的关系”可知,材料肯定了秦军事力量在统一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排除C项;秦完成统一后,在地方上建立郡县制,排除D项。故选B项。
52.汉武帝时期,《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用作参考;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魏晋时,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这反映了( )
A.儒家经典不再影响法律实施 B.佛道兴起影响法律条文解释
C.儒学对法律的影响逐渐深入 D.儒家学者继承发展前代法律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汉武帝时期,《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用作参考;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魏晋时,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和所学可知,《春秋》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之一,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从汉武帝时儒家思想在判案时作为参考,到东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解释具有法律效率,再到魏晋时儒家思想在法律条文中有突出体现,说明儒学对法律的影响逐渐深入,C项正确;题干材料主要强调儒学对法律的影响逐渐深入,“儒家经典不再影响法律实施”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儒学对法律的影响,没有涉及佛道兴起,排除B项;是儒家思想影响后代法律,不是继承发展前代法律,排除D项。故选C项。
53.下图这幅漫画所反映的思想属于(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答案】A
【解析】据题干图片信息“前和后是互相对待而形成顺序的”“圣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和所学知识可知,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老子是道家的代表,A项正确;儒家提倡“仁”、以德治国,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提倡节俭。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法家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54.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百家争鸣”一课后,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围绕着如何遏制校园内“损害公物”行为进行分组讨论,产生了若干观点。其中哪个组的观点更为合理( )
A.儒家组:损害公物属于道德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说服教育解决
B.法家组:损害公物属于犯罪行为,应依照法律条款惩处
C.道家组:损害公物属于无意识行为,可以让学生闭门修炼自行解决
D.墨家组:损害公物属于奢侈浪费行为,要大力提倡节俭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儒家主张以德治国,损害公物属于道德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说服教育解决,符合儒家观点和生活实际,A项正确;法家主张法治,损害公物属于违法行为,应依照法律条款惩处,但不符合生活实际,排除B项;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可以让学生闭门修炼自行解决,不符合生活实际,排除C项;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损害公物不属于奢侈浪费行为,与节俭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55.下表中内容反映出“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 仁义礼智信; 民为邦本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 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
墨家 “兼爱”, 爱无差别等级
法家 “尚法”,依法治国
A.推动了战国时期经济的繁荣 B.导致了战国时期社会变革
C.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D.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表格中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很多内容,如“文明”“和谐”“法治”等内容与春秋战国时期各家思想主张有渊源,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影响深远,C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且表格信息未反映百家争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排除A项;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战国时期社会变革,B项表述错误,排除B项;表格反映了百家争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百家争鸣解放了人们思想,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
56.下表是某中学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时做的学习摘要。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摘要一 经济转变: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 摘要二 政治转化:从纷争分裂到渐趋统一 摘要三 社会转型: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 摘要四 文明转新:从华夏认同到多元一体
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早期国家的产生
C.民族关系的发展 D.从分裂到完成统一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经济转变: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政治转化:从纷争分裂到渐趋统一”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主要表现是社会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诸侯争霸,国家趋向统一、出现社会转型、华夏认同观念增强等,A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分裂时期,而非早期国家的产生,排除B项;民族关系的发展,与图表中“从华夏认同到多元一体”相关,但无法概括其它信息,排除C项;春秋战国是大分裂时期,并未完成统一,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57.春秋战国之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是血缘社会;春秋战国之后的中国社会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
A.是社会转型大发展时期 B.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
C.国家四分五裂,内斗不断 D.华夏认同的观念加强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春秋战国之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是血缘社会;春秋战国之后的中国社会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前西周实行分封制,贵族世袭统治,有浓厚的血缘色彩。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宗法制逐步瓦解,逐渐建立新的政治秩序。秦朝建立,在地方上废除了分封制,建立起郡县制,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免,而不再是世袭,成为历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模式。因此春秋战国是一个社会转型大发展时期,A项正确;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符合史实,但材料反映春秋战国时期是从西周统治方式向秦朝统治方式转型的过渡时期,而不是单指分封制的瓦解,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社会转型,与“国家四分五裂,内斗不断”无关,排除C项;春秋战国的时期的民族融合,有利于华夏认同的观念加强,但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魏 灭中山国,侵入秦之河西
秦 攻魏,割魏上郡15县
齐 联合三晋、宋等国攻秦;灭亡宋国
燕 联合三晋、秦、楚伐齐
楚 “合纵”攻秦;灭亡越国
赵 攻取魏河北地区
韩 攻取郑、宋土地
A.诸侯争霸 B.诸侯间攻伐兼并
C.尊王攘夷 D.政权并立到统一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灭中山国,侵入秦之河西”“攻魏,割魏上郡15县”“联合三晋、宋等国攻秦;灭亡宋国”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这一时期,各国之间频繁进行战争,通过兼并和攻伐来扩大自己的领土和势力范围,B项正确;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的现象,与题干反映的战国时期不符,排除A项;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 题干反映的是战国时期诸侯间的攻伐兼并现象,与政权并立到统一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58.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数量在战争中逐步变少;法家主张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各族频繁往来、密切联系。这些现象共同说明了( )
A.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 B.变法改节已迫在眉睫
C.诸侯纷争正逐渐平息 D.社会转型将悄然进行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减少,说明小国被兼并,国家趋于统一。法家主张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反映了对统一的追求。各族频繁往来、密切联系,表明区域间的交流加强,为统一创造了条件。这些现象共同指向国家统一的趋势,A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变法的相关内容,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列国纷争,排除C项;社会转型指的是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
59.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事件中,发生在①时期的是( )
A.盘庚迁殷 B.国人暴动 C.诸侯争霸 D.商鞅变法
【答案】C
【解析】根据时间轴上①处信息“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东迁洛邑,我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和变化的状态,王室衰微,诸侯争霸,C项正确;盘庚迁殷发生在商朝,排除A项;国人暴动发生在公元前841年,排除B项;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60.以下说明( )
A.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B.甲骨文比楷书更加规范
C.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D.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甲骨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A项正确;图示并未提及楷书,因此无法得出甲骨文比楷书更加规范,排除B项;目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而非夏朝,排除C项;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排除D项。故选A项。
61.从“大禹造九鼎”的传说开始,青铜鼎被视为国家的重器,在商周时期,统治者都将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这反映了青铜鼎( )
A.铸造工艺复杂 B.象征权力地位
C.种类丰富多样 D.便利日常生活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在商周时期,统治者都将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大禹造九鼎’的传说开始青铜鼎被视为国家的重器。”并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了青铜器与政治相联系,青铜鼎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青铜器铸造工艺复杂的论述,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青铜器种类的多样,排除C项;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大禹造九鼎”后,青铜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排除D项。故选B项。
62.《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该材料反映了( )
A.天子与诸侯平等关系 B.天子与诸侯敌对关系
C.天子与诸侯臣属关系 D.天子与诸侯宗亲关系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材料中反映诸侯应对天子尽有述职的义务,如果不朝见天子将会受到降爵、削地、和武力惩罚,体现分封制下诸侯对天子应尽的义务,天子与诸侯是臣属关系,C项正确;分封制下诸侯对天子应尽一定的义务,平等关系和敌对关系不符合史实,AB项错误;只有部分被分封的王室和天子有宗亲关系,并不能代表全部,排除D项。故选C项。
63.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是( )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公元前1046年”和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B项正确;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排除A项;约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排除C项;公元前770年,东周开始,排除D项。故选B项。
64.文物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下图所示的文物主要可以用于研究( )
A.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D.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使用打制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半坡居民距今6000年,最具特色是彩陶,如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生活时代属于新石器时代;陶寺遗址出土的彩绘龙纹陶盆是龙山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因此题干图片文物是研究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是在秦汉时期,排除B项;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是夏商周时期,排除C项;题干图片体现不出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排除D项。故选A项。
65.在我国境内,迄今已发现数千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东南地区、西南地区、北方地区和华南地区等几个大的区域,各地区的文化遗存各有特点。这可以用来说明( )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在我国境内,迄今已发现数千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东南地区、西南地区、北方地区和华南地区等几个大的区域,各地区的文化遗存各有特点”并结合所学可知,我国文化遗存在我国境内均有分布并且各有特点,体现出中华文明起源阶段的多元性,C项正确;题干中没有体现中华文明的过程和阶段,排除A项;渐进性是指文明随时间不断缓慢变化,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连续性是指文明连续不断的进步发展,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66.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就普遍流行着对龙的崇拜。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区史前时期文化遗址中的龙形器物,共同印证了( )
图一彩绘龙纹陶盘(山西陶寺遗址) 图二玉猪龙(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址) 图三玉龙(安徽凌家滩遗址)
A.中原地区较高的文明程度 B.玉器制造业的水平高超
C.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 D.黄河流域孕育早期国家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同地区出土的文物,代表着不同地区的文化面貌,各地区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立发展性,但各地区普遍流行着对龙的崇拜,所以不同地区的文化又具有很好的整合性,在统一的中华文化中融为一体,因此,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性,C项正确;材料未将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的文明程度进行对比,排除A项;材料未强调玉器制造业的水平高超,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是国家产生的有力证明,排除D项。故选C项。
67.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制作毛毡、奶酪、油酥的技术,还提到了胡饼、胡饭、胡羹、羌煮逐步为汉人所接受。这说明当时北方( )
A.政权更迭频繁 B.民族交融增强 C.经济发展繁荣 D.统一成为趋势
【答案】B
【解析】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中记载的毛毡、奶酪、油酥等制作技术,以及胡饼、胡饭、胡羹、羌煮等外来食品被汉人接受,都反映了不同民族之间在日常生活、饮食习惯上的交流与融合,这体现了当时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增强,B项正确;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并没有直接体现政权更迭频繁,排除A项;材料的重点在于强调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接纳,民族交融是更核心的内容,而非经济发展繁荣本身,排除C项;材料主要是关于民族交融的内容,并没有明确指出统一成为趋势,排除D项。故选B项。
68.某班级的书法兴趣小组找到了右面这幅书法作品的图片,对其真迹解读最准确的是( )
《兰亭集序》(摹本·局部)
A.该作品创作于北魏时期 B.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C.被称为“天下第一楷书” D.是“书圣”王献之的作品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B项正确;《兰亭集序》创作于东晋时期,排除A项;《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排除C项;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排除D项。故选B项。
69.《齐民要术·自序》指出:粮食生产是治国安民的第一件大事;《农政全书》用了全书接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来重点讲“荒政”,有对于水患、旱灾、蝗灾的防治实施细则。这反映出( )
A.古代农业著作强调已有经验的总结 B.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
C.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 D.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粮食生产是治国安民的第一件大事;《农政全书》用了全书接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来重点讲“荒政”,有对于水患、旱灾、蝗灾的防治实施细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反映了我国古代重视农业生产,体现了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B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重视农业生产,而非对已有经验的总结,排除A项;题干描述的是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无法得出生产得到迅速发展,排除C项;题干并未与世界其它地区和国家进行对比,无法得出领先世界,排除D项。故选B项。
70.根据图示,判断这一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答案】B
【解析】图示体现的政权是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社会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项正确;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是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特征,排除A项;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社会特征,排除C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秦汉时期的社会特征,排除D项。故选B项。
71.孝文帝公元494年迁都洛阳后,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材料中的时间换算成世纪应是( )
A.公元4世纪初 B.公元4世纪末
C.公元5世纪初 D.公元5世纪末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孝文帝公元494年迁都洛阳后”并结合所学可知,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公式为千百位数加1,十位数不变。一个世纪为一百年,例如公元494年就是公元5世纪,世纪最后10年是末年,因此,494年换算成世纪年代应该是公元5世纪末,D项正确;4世纪初、4世纪末、5世纪初换算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72.曹魏建立后,百姓购买物品、计算物价皆普遍使用布帛或谷物。北魏孝文帝时,北方很多地方“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该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这一时期北方( )
A.铸币金属匮乏 B.币制较为混乱 C.农业技术落后 D.商品经济衰退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曹魏建立后,百姓购买物品、计算物价皆普遍使用布帛或谷物。北魏孝文帝时,北方很多地方‘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已,民间盛行以物易物,恰好说明国家分裂、战乱不已会阻碍商品经济发展,D项正确;题干信息反映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受阻,不能说明铸币金属匮乏,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以物换物,不能说明币制较为混乱,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商品经济,不是农业技术,排除C项。故选D项。
73.以下文物共同佐证了南朝时期( )
A.粮食作物的高产 B.农业技术的进步 C.商品贸易的繁荣 D.手工业较为发达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南朝青瓷莲花尊、南朝青釉鸡头龙柄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都是南朝时期的瓷器,见证了南朝时期手工业发展状况,D项正确;粮食作物主要是指水稻、小麦、玉米等,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农业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耕作制度、复种制度、灌溉技术等方面,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商品贸易的繁荣主要表现是商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繁多等,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74.下图是小历同学根据课堂学习内容绘制的思维导图。依此判断,他学习的是( )
A.江南地区的开发 B.北方各族的内迁
C.黄河流域的统一 D.中外文化的交流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思维导图中描述的是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西晋末年以来,北方人民为了躲避战祸南下,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再加上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迅速发展,A项正确;北方各族内迁的地域是黄河流域,与江南地区无关,排除B项;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黄河流域,排除C项;题干描述的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不是文化内容,更不是中外文化的交流,排除D项。故选A项。
75.下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某单元的知识结构示意图,其中①处应为( )
A.人口迁徙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丝路开通 D.经济重心的南移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推动江南地区的开发的是中原人口南迁,推动民族关系交往交流交融的是边疆少数民族内迁,因此①是人口迁徙,A项正确;孝文帝改革与江南地区的开发无关,排除B项;丝绸之路开通于西汉,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且丝路开通的作用是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排除C项;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唐中期以后,到南宋时完成,与魏晋南北朝时期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76.在这个时期,琅琊王司马睿担任镇东大将军,他的驻地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因此,许多士族在南渡后涌进建康,城市的风俗和习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北方移民的到来,使得建康不再是一座单纯的江南城市,而是逐渐成为一座融会南北风格的全国性大都市。材料可知流民南迁的影响是( )
A.造成了人们的流离失所 B.促进了民族交融
C.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内迁 D.导致了阶级矛盾激化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及所学可知,两晋之际,北方士族南迁到建康,使得建康成为一座南北交融风格的大都市。因此北方士族南迁有利于民族交融,B项正确;材料中士族南渡到建康,这不是流离失所,排除A项;材料是指北民南迁,而不是当时存在的少数民族内迁,排除C项;材料中北民南迁促进了民族交融,而不是激化了阶级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
77.下边是东汉以后部分政权更替示意图,对该示意图的解释不符合史实的是( )
A.东汉和西晋都是统一的朝代
B.西晋结束了三国以来的分裂局面
C.西晋与东晋曾经南北对峙
D.东晋时北方有很多政权
【答案】C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晋建立于317年。西晋灭亡于316年,因此东晋是在西晋灭亡后建立的政权,不可能南北对峙,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东汉是大一统王朝,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东晋时北方有很多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78.据西晋的史料记载,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反映出内迁的少数民族( )
A.形成人口迁徙高潮 B.消除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
C.实现全国的再统一 D.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内迁的少数民族,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可以看出,内迁的少数民族,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大禹的后代,黄帝与大禹都是我国古代传说时代的人物,可以看出内迁少数民族通过对中原地区的文化的认同,从而确立其正统地位,进而有利于统治,D项正确;西晋八王之乱历时十几年,中原数十万人逃往南方,形成人口迁徙高潮,排除A项;内迁的少数民族并没有消除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排除B项;当时没有实现全国的再统一,排除C项。故选D项。
79.学者苏秉琦指出:“五胡不是野蛮人,是牧人,他们带来的有战乱,但不只是战乱,还有北方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该观点旨在强调( )
A.北人南迁带来新基因 B.孝文帝推动了民族交融
C.少数民族有其优越性 D.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特征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五胡……还有北方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并结合所学可知,少数民族的气魄和中原儒家传统交融,推动着中国文化的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D项正确;材料强调少数民族内迁,不体现北人南迁,排除A项;材料信息与孝文帝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北方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并不体现其优越性,排除C项。故选D项。
80.成语“乱七八糟”源于两个历史典故。“乱七”和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八糟”和晋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有关。这两次变乱的共同原因是( )
A.地方诸侯王势力强大 B.中央集权不断增强
C.民族矛盾激化 D.吏治腐败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的原因是因为分封同姓子侄为王,最终导致诸侯实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而西晋晋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西晋王朝的诸侯王为了争权夺利,内乱长达16年,在16年间,故两次变乱的共同原因都是地方诸侯王势力强大,A项正确;两次叛乱反映的是中央集权不够强化,排除B项;两次变乱均是皇族内乱,与民族矛盾无关,排除C项;两次变乱均是皇族内乱,与吏治腐败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81.“成都坝仰离堆水,禾稻年年庆饱收”“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诗文分别描写的是( )
A.都江堰的修建与官渡之战 B.长城的修筑与赤壁之战
C.都江堰的修建与赤壁之战 D.长城的修筑与官渡之战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成都坝仰离堆水,禾稻年年庆饱收”,可知写的是都江堰。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思是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可知与赤壁之战相关。因此这两句诗文分别描写的是都江堰的修建与赤壁之战,C项正确;官渡之战,是指200年,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与“成都坝仰离堆水,禾稻年年庆饱收”,“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都没有联系,排除AD项;为了抵御匈奴,秦始皇将战国时期各国在北方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筑成一条“万里长城”,秦朝时的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与“成都坝仰离堆水,禾稻年年庆饱收”,“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都没有联系,排除B项。故选C项。
82.某史书记载:“(曹)公……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该史料记录的是( )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答案】C
【解析】据题干“(曹)公……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和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曹操为乘胜消灭孙权和依附荆州势力的刘备,统一全国而发动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所以题干所引用的材料是关于赤壁之战的,C项正确;长平之战发生于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排除A项;官渡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交战的双方是曹操和袁绍,而不是曹操和孙刘联军,排除B项;淝水之战发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交战双方是前秦和东晋,涉及到人物是苻坚和谢安等,而不是曹操和刘备,排除D项。故选C项。
83.语文课上,同学们朗诵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与这首词相关的战役描述正确的是( )
A.官渡之战为北方统一奠定基础
B.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
C.淝水之战后北方再度陷入分裂
D.长平之战后秦国加速了统一六国的步伐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语文课上,同学们朗诵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是一道跨语文学科的情境体验题目。由“三国周郎赤壁”判断这场战役是赤壁之战,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用火攻大破曹操大军,曹操北撤,此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B项正确;官渡之战发生在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在官渡展开决战,曹军获胜,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排除A项;淝水之战是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之间发生在淝水的一场战争,东晋获胜,排除C项;长平之战后秦国加速了统一六国的步伐,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84.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它的产生有深刻的自然根源、认识根源和社会根源。自从佛教传入中国、道教本土产生后,在传播过程中受到了统治阶级的提倡和利用,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
A.都是教人忍受现世苦难、追求来世幸福的说教
B.基本上都迎合了统治阶级追求长生不老的心理
C.宣传内容都有麻痹人民的思想、维护统治的作用
D.佛教修炼成佛,道教修炼成仙,都讲究修身养性
【答案】C
【解析】根据所所学可知,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它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因有利于对人民的统治,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提供和扶植。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道教尊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这麻痹人民,C项正确;AD只是佛教主张,排除AD项;B只是道家主张,排除B项。故选C项。
85.从下列图片所示内容的历史发展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
A.书写材料变化 B.古代农业发展 C.古代商业繁荣 D.中华医学深奥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的甲骨上刻有文、图二的竹简上有文字、图三的纸上有文字和书写材料密切相关,即反映了书写材料变化,A项正确;题干图片信息与农业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都属于书写材料,未涉及商业的变化,排除C项;题干未涉及中医相关成果,与医学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86.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设立西域都护最重要的影响是( )
A.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B.确立了汉对西域的管理权
C.推动了汉代农业的发展 D.开辟了通往欧亚的交通线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汉代设置西域都护,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最重要的影响是确立了汉对西域的管理权,B项正确;西域都护的设置,在维护西域诸国社会稳定、 保障丝绸之路安全畅通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不是设立西域都护最重要的影响,排除A项;西域都护的设置是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与汉代农业的发展关系不大,排除C项;丝绸之路的开辟,打通了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排除D项。故选B项。
87.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它反映了当时( )
A.阶级对立 B.政治黑暗 C.民不聊生 D.文化普及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可知,大意是性格如弓弦般正直的人,最后不免沦落天涯,曝尸路旁;而不正直的谄佞奸徒,趋炎附势,欺世盗名,反倒封侯拜相,极尽荣华。据此可知,这反映了东汉末年政治黑暗,B项正确;阶级对立是指当时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尖锐,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民不聊生是指百姓生活状况极为艰难,无法生存下去,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文化普及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提高一个社会群体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养,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88.王红开展研究性学习准备了下列图片,这组图片反映了她学习的主题为( )
A.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政权的分立与民族交融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答案】B
【解析】据材料“统一文字为小篆;秦半两钱”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秦统一后采取的措施;据材料“汉并天下瓦当;汉代讲经图”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汉代建立后,通过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故四幅图片反映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B项正确;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是指夏商周时期,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政权的分立与民族交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C项;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反映的是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D项。故选B项。
89.历史事实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公元前256年,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B.秦国军队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C.汉初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D.华佗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
【答案】C
【解析】据题干信息“历史事实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及所学可知,汉初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是对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属于历史解释,C项正确;ABD项都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属于历史事实,排除ABD项。故选C项。
90.公元前209年,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因路遇大雨未能按期到达。其领队人带领他们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这里的“领队人”是( )
A.项羽、吴广 B.陈胜、吴广 C.项羽、刘邦 D.陈胜、刘邦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平息,其中,由项羽、刘邦领导的军队在斗争中逐渐壮大。可知这里的“领队人”是陈胜、吴广,B项正确;ACD项组合错误,可排除。故选B项。
91.有学者指出,“秦的很多做法恰恰是法家所反对的,韩非《亡征》篇中列举的一百多种国家灭亡的征兆,秦始皇的做法就占了好几条。”该学者意在说明秦朝的速亡( )
A.与暴政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B.在于摒弃了法家的治国思想
C.起因于反秦势力的日益壮大 D.源于社会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的一些做法是法家所反对的,且这些做法被视为国家灭亡的征兆。考虑到秦始皇的许多政策,如沉重的赋税、徭役、严酷的刑罚等,这些都与“暴政”紧密相关。因此,学者的论断很可能在暗示秦朝的速亡与这些暴政行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及秦朝摒弃了法家的治国思想,而是指出秦始皇的某些做法与法家理念相悖,这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排除B项;题干中并未提及反秦势力的壮大与秦朝速亡之间的直接关系。学者的主要关注点在于秦始皇的某些做法与法家理念的冲突,以及这些做法可能导致的国家灭亡,排除C项;学者的论述主要围绕秦始皇的做法与法家理念的冲突展开,并未涉及社会阶级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
92.就上古而言,第一次超越是殷周变革,实现了封建制的天下一统。第二次是周秦变革,实现了郡县制的天下统一。后者胜过前者之处,在于(
A.建立封建社会 B.升顶君主权力 C.巩固民族国家 D.强化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西周建立后实行分封制,周王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中央和地方关系松散,春秋时期,西周的各种制度逐渐遭到破坏,分封制逐步瓦解。秦实现统一后,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在地方上,秦朝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在郡下设县,县以下又设乡、里、亭等基层组织,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利,故后者胜过前者之处在于强化中央集权,D项正确;题干主旨是强调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中央集权,没有涉及社会制度变化,排除A项;不管是殷周还是周秦,君主权力都是至高无上的,排除B项;殷周变革和周秦变革都有巩固民族国家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
93.请观察下图,椭圆形标注里的问号应该是下面哪一观点?( )
A.“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B.“无为,则无不治”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答案】A
【解析】依据图片孔子的讲学,则椭圆形标注里的问号应该是孔子的言论。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A项正确;“无为,则无不治”是老子在政治上的主张,排除B项;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排除C项;“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兵家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
94.下图为战国铜壶及其刻有水陆攻战场景的图案。该铜壶图案描绘的内容可印证战国时期( )
A.社会正礼崩乐坏 B.兼并战争规模宏大
C.铁器牛耕的进步 D.秦王嬴政一统天下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战国铜壶及其刻有水陆攻战场景的图案”的信息可知,“水陆攻战”显然是说明当时战争频繁,战国是大变革时期,兼并战争空前惨烈,军队主体是常备军加临时征召的自耕农军队,所以,双方的军队规模可以达到空前的几十万,B项正确;“社会正礼崩乐坏”的说法与题干图片内容无关,排除A项;“铁器牛耕的进步”的说法,与题干“刻有水陆攻战场景的图案”不符,排除C项;材料图中并没有秦王嬴政的信息,无法印证秦王嬴政一统天下,排除D项。故选B项。
95.以下为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的部分战争状况,这反映出当时的形势是( )
魏 灭中山国,侵入秦之河西
秦 攻魏,割魏上郡15县
齐 联合三晋、宋等国攻秦;灭亡宋国
燕 联合三晋、秦、楚伐齐
楚 “合纵”攻秦;灭亡越国
赵 攻取魏河北地区
韩 攻取郑、宋土地
A.诸侯争霸 B.诸侯间攻伐兼并
C.尊王攘夷 D.政权并立到统一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灭中山国,侵入秦之河西”“攻魏,割魏上郡15县”“联合三晋、宋等国攻秦;灭亡宋国”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这一时期,各国之间频繁进行战争,通过兼并和攻伐来扩大自己的领土和势力范围,B项正确;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的现象,与题干反映的战国时期不符,排除A项;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 题干反映的是战国时期诸侯间的攻伐兼并现象,与政权并立到统一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96.“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