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检测数学试题
1.(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下列关系中:①,②,③,④正确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答案】B
【知识点】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集合间关系的判断
【解析】【解答】对于①:因为0是的元素,所以,故①正确;
对于②:因为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所以,故②正确;
对于③:因为集合的元素为0,1两元素,集合的元素为,一个元素.
两个集合的元素全不相同,所以之间不存在包含关系,故③错误;
对于④:因为集合的元素为,集合的元素为,各表示一个点,
两个集合的元素不一定相同,所以不一定相等,故④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个数为2.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元素和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与集合的关系结合集合表示法逐一判断即可.
2.(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若集合,,则满足的实数a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答案】B
【知识点】子集与真子集;集合关系中的参数取值问题;子集与交集、并集运算的转换
【解析】【解答】因为,所以,
即或,解得或或,
当时,,符合题意;
当时,,符合题意;
当时,,不满足集合元素互异性,不符合题意。
所以实数a的个数为2个.
故答案为:B
【分析】先由,得,求出的值,再根据集合元素的互异性舍去不合题意的值,即可求解.
3.(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已知正实数a,b,设甲:;乙:,则甲是乙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C
【知识点】充要条件;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比较数(式)的大小
【解析】【解答】因为,,
若,则,则,
所以,所以成立,所以甲是乙的充分条件;
若,则,所以,所以,
所以,所以,所以甲是乙的必要条件.
综上可知: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以及作差比较法,结合充分、必要条件定义分析判断,即可求解.
4.(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已知,,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比较数(式)的大小
【解析】【解答】因为,,
所以,即,
又因为,
所以,即,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不等式性质可加性,由和范围求出,然后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加法法则,即可求解.
5.(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已知条件,条件,且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集合间关系的判断;充分条件;命题的否定;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其他不等式的解法
【解析】【解答】因为,解得或;
因为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所以是或的真子集,
则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B.
【分析】先解不等式得或,根据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得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从而利用充分必要条件条件定义,得到两不等式的包含关系,即可求解.
6.(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在整数集中,被除所得余数为的所有整数组成一个“类”,记为,即,则下面选项正确的为( )
A.
B.
C.
D.整数属于同一“类”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答案】C
【知识点】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集合间关系的判断;充要条件
【解析】【解答】对于A,,故A错误;
对于B,,故B错误;
对于C,每个整数除以后的余数只有,没有其他余数,
所以,又,
故,故C正确;
对于D,若,
则,
若,则,
不妨设,
则,
所以,,
所以除以后余数相同,
所以属于同一“类”
所以整数属于同一“类”的充要条件是“”,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 定义,求被除的余数为0,判断A错误,求被除的余数是3,判断B错误,根据每个整数除以后的余数只有,判断C正确,根据新定义结合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D错误.
7.(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周长为3,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3 D.
【答案】C
【知识点】基本不等式在最值问题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因为,,所以,
所以,
当且仅当时,即等号成立,
所以当时,取到最小值.
所以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C.
【分析】由得,利用“”的代换,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得最值.
8.(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记表示中最大的数.已知均为正实数,则的最小值为( )
A. B.1 C.2 D.4
【答案】C
【知识点】基本不等式在最值问题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因为均为正实数,
设,则,,
所以,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又因为,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所以,即,所以的最小值为2.
故答案为:C.
【分析】设,得,利用基本不等式yij等号成立的条件,即可求解.
9.(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一个必要条件是
B.若集合中只有一个元素,则
C.“”是“一元二次方程有一正一负根”的充要条件
D.已知集合,则满足条件的集合N的个数为4
【答案】C,D
【知识点】子集与真子集;集合中元素的个数问题;子集与交集、并集运算的转换;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解析】【解答】对于A,当时满足,但不成立,
所以不是的充分条件,不是的必要条件,故A错误;
对于B,当时,方程的解为,
此时集合中只有一个元素,满足题意,
当时,为一元二次方程,
则由集合中只有一个元素得,故,
所以符合题意的有两个,或,故B错误;
对于C,一元二次方程有一正一负根,则,
所以“”是“一元二次方程有一正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故C正确;
对于D,因为,所以,
又,所以集合N的个数为个,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分析】对于A,举例时不成立,进而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得不是的充分条件,也不是的必要条件,判断A错误;
对于B,按和两种情况去探究方程的解即可判断B错误;
对于C,先由一元二次方程有一正一负根得,该不等式组的解即为方程有一正一负根的充要条件,判断C正确;
对于D,先由得,再由结合子集个数公式即可得解,判断D正确.
10.(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则
B.命题“,”的否定是“,或”
C.若,则函数的最小值为2
D.当时,不等式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B,D
【知识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
11.(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定义全集的子集的特征函数,这里表示在全集中的补集,那么对于集合、,下列所有正确说法是( )
A. B.
C. D.
【答案】A,B,D
【知识点】集合间关系的判断;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对于A:,所以
①当,则,此时;
②当,且,即,此时;
③当,且,即时,,,此时.
综上得,故A正确;
对于B:,故B正确;
对于C:假设,任取,则,则,,则,故C不正确;
对于D:(1)若,则,有三种情况:
①当时,;
②当时,;
③当且时,,
以上均满足.
(2)若时,有以下4中情况,
①当且时,,;
②当且时,,;
③当时,;
④当时,,
以上均满足.
综上所述,,故D正确.
故答案为:A、B、D.
【分析】利用特征函数的定义知,由,对与、关系分类讨论,判断A正确;利用特征函数的定义可判断B正确;取特殊值情况,利用定义可判断C的错误;利用集合运算与函数运算进行分类讨论可判断D正确.
12.(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已知集合,,,若,,则 .
【答案】4
【知识点】交集及其运算;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因为,,
,,所以,,
由得,即,解得或,
当时,解得,所以,不满足题意;
当时,解得,满足题意.
所以.
故答案为:4.
【分析】解不等式求出集合,根据集合关系,得,求出的值,然后验证是否满足题意,即可求解.
13.(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设集合,,其中、、、、是五个不同的正整数,且,已知,,中所有元素之和是246,请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集合A: .
【答案】或
【知识点】并集及其运算
【解析】【解答】因为集合,,其中、、、、是五个不同的正整数,且,,
所以 ,所以.
因为 中有 9 ,因此 A 中有 3 ,此时集合有共同元素1,
若 ,则 ,于是;
所以且 ,无正整数解;
若,集合有共同元素1和9,则,
所以 ,且,而,
所以,当 时, ;
当 时, ;
因此满足条件的共有2个,分别为.
故答案为:或
【分析】由集合,,其中、、、、是五个不同的正整数,且,, 得 ,进而得 ,分类讨论当 和 时情况,即可求解.
14.(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对于一个由整数组成的集合,中所有元素之和称为的“小和数”,的所有非空子集的“小和数”之和称为的“大和数”.已知集合,则的“小和数”为 ,的“大和数”为 .
【答案】;
【知识点】子集与真子集
【解析】【解答】因为所有元素之和称为的“小和数”, 集合 ,所以的“小和数”为,
集合共有11个元素,则一共有个子集,
对于任意一个子集,总能找到一个子集,使得,,
且无重复,则与的“小和数”之和为的“小和数”,
这样的子集对共有个,
其中当时,,则子集对有,
则的“大和数”为.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题意,求出集合中所有元素之和即为“小和数”;将集合的个子集,分为与,其中,,且无重复,则与的“小和数”之和为的“小和数”,得子集对有,根据“大和数”定义,即可求解.
15.(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已知集合.
(1)若,求的取值范围;
(2)若,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解:
∵,∴,∴,
∴的取值范围是.
(2)(i)若,则,即,此时满足;
(ii)若,则,
若,则或,解得或,
∴或;
综上可得,或.
【知识点】集合关系中的参数取值问题;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子集与交集、并集运算的转换
【解析】【分析】(1)根据得,根据子集定义列出不等式组,解出即可求解.
(2)分和两种情况讨论,得满足条件不等式,解出即可.
(1)∵,∴,
∴,
∴的范围是.
(2)(i)若,则,即,此时满足;
(ii)若,则,
若,则或,解得或,
∴或;
综上,或.
16.(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已知非空集合,,全集.
(1)当时,求;
(2)若是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答案】(1)解:方法一:当时,,
所以或.
因为,
所以或,
所以或.
方法二:当时,,因为
所以,
所以或.
(2)因为是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所以是的真子集,
解:当时,或
解得或,
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知识点】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充分条件
【解析】【分析】(1)方法一,根据,,利用补集定义、并集的运算法则,即可求解;方法二,利用,利用交集定义,求出,再根据补集定义
即可求解.
(2)根据是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得出是的真子集,再根据集合间的包含关系
即可求解.
(1)方法一:当时,,
所以或.
因为,
所以或,
所以或.
方法二:当时,,
故,
所以或.
(2)因为是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所以是的真子集,
当时,或
解得或,
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17.(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已知p:关于x的方程有实数根,.
(1)若命题是假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答案】(1)解:因为命题是假命题,则命题是真命题,
所以关于的方程有实数根,
所以,解得,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2)解:由(1)知,命题是真命题,即,
因为命题是命题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
所以,解得,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知识点】必要条件;命题的否定;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
【解析】【分析】(1)由命题是假命题,得命题是真命题,则由 关于x的方程有实数根, 得,即可求出的取值范围;
(2)由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可得出两个集合的包含关系,由此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
(1)因为命题是假命题,则命题是真命题,
即关于的方程有实数根,
因此,解得,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2)由(1)知,命题是真命题,即,
因为命题是命题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
因此,解得,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18.(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对于二次函数,若存在,使得成立,则称为二次函数的不动点.
(1)求二次函数的不动点;
(2)若二次函数有两个不相等的不动点、,且、,求的最小值.
(3)若对任意实数,二次函数恒有不动点,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解:由题意知,即,则,
解得,,所以不动点为和3.
(2)解: 因为二次函数有两个不相等的不动点、,
所以有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根,
即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根,
所以,解得,
所以
,
因为,所以,所以,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所以的最小值为8.
(3)解:由题知:,
所以,由于函数恒有不动点,
所以,即,
又因为是任意实数,所以,
即,解得,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知识点】基本不等式在最值问题中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
【解析】【分析】(1)根据不动点定义列方程,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求解 ;
(2)根据不动点定义得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根,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判别式,列不等式求得,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得最值;
(3)根据不动点定义得,利用判别式即可求解.
(1)由题意知,即,则,
解得,,所以不动点为和3.
(2)依题意,有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根,
即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根,
所以,解得,
所以
,
因为,所以,所以,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所以的最小值为8.
(3)由题知:,
所以,由于函数恒有不动点,
所以,即,
又因为是任意实数,所以,
即,解得,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19.(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给定整数,由元实数集合定义其相伴数集,如果,则称集合S为一个元规范数集,并定义S的范数为其中所有元素绝对值之和.
(1)判断、哪个是规范数集,并说明理由;
(2)任取一个元规范数集S,记、分别为其中最小数与最大数,求证:;
(3)当遍历所有2023元规范数集时,求范数的最小值.
注:、分别表示数集中的最小数与最大数.
【答案】(1)解:对于集合A:因为,所以集合A不是规范数集;
对于集合B:因为,
又,,,,,,
所以B相伴数集,即,故集合B是规范数集.
(2)证明:设集合S中的元素为,即,
因为S为规范数集,则,则,且,使得,
当时,
则,
当且仅当且时,等号成立;
当时,
则,
当且仅当且时,等号成立;
当时,
则,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综上所述:
(3)解法一:
设,
因为S为规范数集,则,则,且,使得,
当时,
则当时,可得,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则范数,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又,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故,即范数的最小值;
当时,
则当时,可得,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则,
则范数,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又,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故,即范数的最小值;
当,使得,且,
当,即,即时,
则当时,可得,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则当时,可得,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则范数
;
对于,其开口向上,对称轴为,
所以,
所以范数的最小值为;
当,即,即时,
则当时,可得,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则当时,可得,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则范数
;
对于,其开口向上,对称轴为,
所以,
所以范数;
综上所述:范数的最小值.
法二:
不妨设,
因为S为规范数集,则,则,且,使得,
所以对于,同样有,则,
由(2)的证明过程与结论可得,,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即,,……,
所以范数
,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所以范数的最小值.
【知识点】集合的含义;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解析】【分析】(1)根据元规范数集的定义,判断集合中的元素两两相减的差的绝对值,是否都大于等于1,即可求解;
(2)利用元规范数集的定义,得到,从而分类讨论、与三种情况,结合绝对值定义,即可证明;
(3)法一:当时,证得,从而得到;当时,证得,从而得到;当时,分类讨论与两种情况,推得,即可求解;
法二:利用规范数集的性质与(2)中结论,结合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即可得解.
(1)对于集合A:因为,所以集合A不是规范数集;
对于集合B:因为,
又,,,,,,
所以B相伴数集,即,故集合B是规范数集.
(2)不妨设集合S中的元素为,即,
因为S为规范数集,则,则,且,使得,
当时,
则,
当且仅当且时,等号成立;
当时,
则,
当且仅当且时,等号成立;
当时,
则,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综上所述:.
(3)法一:
不妨设,
因为S为规范数集,则,则,且,使得,
当时,
则当时,可得,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则范数,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又,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故,即范数的最小值;
当时,
则当时,可得,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则,
则范数,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又,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故,即范数的最小值;
当,使得,且,
当,即,即时,
则当时,可得,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则当时,可得,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则范数
;
对于,其开口向上,对称轴为,
所以,
所以范数的最小值为;
当,即,即时,
则当时,可得,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则当时,可得,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则范数
;
对于,其开口向上,对称轴为,
所以,
所以范数;
综上所述:范数的最小值.
法二:
不妨设,
因为S为规范数集,则,则,且,使得,
所以对于,同样有,则,
由(2)的证明过程与结论可得,,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即,,……,
所以范数
,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所以范数的最小值.
1 / 1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检测数学试题
1.(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下列关系中:①,②,③,④正确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2.(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若集合,,则满足的实数a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3.(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已知正实数a,b,设甲:;乙:,则甲是乙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已知,,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5.(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已知条件,条件,且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6.(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在整数集中,被除所得余数为的所有整数组成一个“类”,记为,即,则下面选项正确的为( )
A.
B.
C.
D.整数属于同一“类”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7.(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周长为3,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3 D.
8.(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记表示中最大的数.已知均为正实数,则的最小值为( )
A. B.1 C.2 D.4
9.(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一个必要条件是
B.若集合中只有一个元素,则
C.“”是“一元二次方程有一正一负根”的充要条件
D.已知集合,则满足条件的集合N的个数为4
10.(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则
B.命题“,”的否定是“,或”
C.若,则函数的最小值为2
D.当时,不等式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
11.(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定义全集的子集的特征函数,这里表示在全集中的补集,那么对于集合、,下列所有正确说法是( )
A. B.
C. D.
12.(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已知集合,,,若,,则 .
13.(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设集合,,其中、、、、是五个不同的正整数,且,已知,,中所有元素之和是246,请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集合A: .
14.(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对于一个由整数组成的集合,中所有元素之和称为的“小和数”,的所有非空子集的“小和数”之和称为的“大和数”.已知集合,则的“小和数”为 ,的“大和数”为 .
15.(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已知集合.
(1)若,求的取值范围;
(2)若,求的取值范围.
16.(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已知非空集合,,全集.
(1)当时,求;
(2)若是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7.(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已知p:关于x的方程有实数根,.
(1)若命题是假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8.(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对于二次函数,若存在,使得成立,则称为二次函数的不动点.
(1)求二次函数的不动点;
(2)若二次函数有两个不相等的不动点、,且、,求的最小值.
(3)若对任意实数,二次函数恒有不动点,求的取值范围.
19.(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给定整数,由元实数集合定义其相伴数集,如果,则称集合S为一个元规范数集,并定义S的范数为其中所有元素绝对值之和.
(1)判断、哪个是规范数集,并说明理由;
(2)任取一个元规范数集S,记、分别为其中最小数与最大数,求证:;
(3)当遍历所有2023元规范数集时,求范数的最小值.
注:、分别表示数集中的最小数与最大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集合间关系的判断
【解析】【解答】对于①:因为0是的元素,所以,故①正确;
对于②:因为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所以,故②正确;
对于③:因为集合的元素为0,1两元素,集合的元素为,一个元素.
两个集合的元素全不相同,所以之间不存在包含关系,故③错误;
对于④:因为集合的元素为,集合的元素为,各表示一个点,
两个集合的元素不一定相同,所以不一定相等,故④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个数为2.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元素和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与集合的关系结合集合表示法逐一判断即可.
2.【答案】B
【知识点】子集与真子集;集合关系中的参数取值问题;子集与交集、并集运算的转换
【解析】【解答】因为,所以,
即或,解得或或,
当时,,符合题意;
当时,,符合题意;
当时,,不满足集合元素互异性,不符合题意。
所以实数a的个数为2个.
故答案为:B
【分析】先由,得,求出的值,再根据集合元素的互异性舍去不合题意的值,即可求解.
3.【答案】C
【知识点】充要条件;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比较数(式)的大小
【解析】【解答】因为,,
若,则,则,
所以,所以成立,所以甲是乙的充分条件;
若,则,所以,所以,
所以,所以,所以甲是乙的必要条件.
综上可知: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以及作差比较法,结合充分、必要条件定义分析判断,即可求解.
4.【答案】D
【知识点】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比较数(式)的大小
【解析】【解答】因为,,
所以,即,
又因为,
所以,即,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不等式性质可加性,由和范围求出,然后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加法法则,即可求解.
5.【答案】B
【知识点】集合间关系的判断;充分条件;命题的否定;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其他不等式的解法
【解析】【解答】因为,解得或;
因为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所以是或的真子集,
则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B.
【分析】先解不等式得或,根据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得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从而利用充分必要条件条件定义,得到两不等式的包含关系,即可求解.
6.【答案】C
【知识点】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集合间关系的判断;充要条件
【解析】【解答】对于A,,故A错误;
对于B,,故B错误;
对于C,每个整数除以后的余数只有,没有其他余数,
所以,又,
故,故C正确;
对于D,若,
则,
若,则,
不妨设,
则,
所以,,
所以除以后余数相同,
所以属于同一“类”
所以整数属于同一“类”的充要条件是“”,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 定义,求被除的余数为0,判断A错误,求被除的余数是3,判断B错误,根据每个整数除以后的余数只有,判断C正确,根据新定义结合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D错误.
7.【答案】C
【知识点】基本不等式在最值问题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因为,,所以,
所以,
当且仅当时,即等号成立,
所以当时,取到最小值.
所以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C.
【分析】由得,利用“”的代换,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得最值.
8.【答案】C
【知识点】基本不等式在最值问题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因为均为正实数,
设,则,,
所以,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又因为,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所以,即,所以的最小值为2.
故答案为:C.
【分析】设,得,利用基本不等式yij等号成立的条件,即可求解.
9.【答案】C,D
【知识点】子集与真子集;集合中元素的个数问题;子集与交集、并集运算的转换;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解析】【解答】对于A,当时满足,但不成立,
所以不是的充分条件,不是的必要条件,故A错误;
对于B,当时,方程的解为,
此时集合中只有一个元素,满足题意,
当时,为一元二次方程,
则由集合中只有一个元素得,故,
所以符合题意的有两个,或,故B错误;
对于C,一元二次方程有一正一负根,则,
所以“”是“一元二次方程有一正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故C正确;
对于D,因为,所以,
又,所以集合N的个数为个,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分析】对于A,举例时不成立,进而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得不是的充分条件,也不是的必要条件,判断A错误;
对于B,按和两种情况去探究方程的解即可判断B错误;
对于C,先由一元二次方程有一正一负根得,该不等式组的解即为方程有一正一负根的充要条件,判断C正确;
对于D,先由得,再由结合子集个数公式即可得解,判断D正确.
10.【答案】B,D
【知识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
11.【答案】A,B,D
【知识点】集合间关系的判断;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对于A:,所以
①当,则,此时;
②当,且,即,此时;
③当,且,即时,,,此时.
综上得,故A正确;
对于B:,故B正确;
对于C:假设,任取,则,则,,则,故C不正确;
对于D:(1)若,则,有三种情况:
①当时,;
②当时,;
③当且时,,
以上均满足.
(2)若时,有以下4中情况,
①当且时,,;
②当且时,,;
③当时,;
④当时,,
以上均满足.
综上所述,,故D正确.
故答案为:A、B、D.
【分析】利用特征函数的定义知,由,对与、关系分类讨论,判断A正确;利用特征函数的定义可判断B正确;取特殊值情况,利用定义可判断C的错误;利用集合运算与函数运算进行分类讨论可判断D正确.
12.【答案】4
【知识点】交集及其运算;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因为,,
,,所以,,
由得,即,解得或,
当时,解得,所以,不满足题意;
当时,解得,满足题意.
所以.
故答案为:4.
【分析】解不等式求出集合,根据集合关系,得,求出的值,然后验证是否满足题意,即可求解.
13.【答案】或
【知识点】并集及其运算
【解析】【解答】因为集合,,其中、、、、是五个不同的正整数,且,,
所以 ,所以.
因为 中有 9 ,因此 A 中有 3 ,此时集合有共同元素1,
若 ,则 ,于是;
所以且 ,无正整数解;
若,集合有共同元素1和9,则,
所以 ,且,而,
所以,当 时, ;
当 时, ;
因此满足条件的共有2个,分别为.
故答案为:或
【分析】由集合,,其中、、、、是五个不同的正整数,且,, 得 ,进而得 ,分类讨论当 和 时情况,即可求解.
14.【答案】;
【知识点】子集与真子集
【解析】【解答】因为所有元素之和称为的“小和数”, 集合 ,所以的“小和数”为,
集合共有11个元素,则一共有个子集,
对于任意一个子集,总能找到一个子集,使得,,
且无重复,则与的“小和数”之和为的“小和数”,
这样的子集对共有个,
其中当时,,则子集对有,
则的“大和数”为.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题意,求出集合中所有元素之和即为“小和数”;将集合的个子集,分为与,其中,,且无重复,则与的“小和数”之和为的“小和数”,得子集对有,根据“大和数”定义,即可求解.
15.【答案】(1)解:
∵,∴,∴,
∴的取值范围是.
(2)(i)若,则,即,此时满足;
(ii)若,则,
若,则或,解得或,
∴或;
综上可得,或.
【知识点】集合关系中的参数取值问题;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子集与交集、并集运算的转换
【解析】【分析】(1)根据得,根据子集定义列出不等式组,解出即可求解.
(2)分和两种情况讨论,得满足条件不等式,解出即可.
(1)∵,∴,
∴,
∴的范围是.
(2)(i)若,则,即,此时满足;
(ii)若,则,
若,则或,解得或,
∴或;
综上,或.
16.【答案】(1)解:方法一:当时,,
所以或.
因为,
所以或,
所以或.
方法二:当时,,因为
所以,
所以或.
(2)因为是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所以是的真子集,
解:当时,或
解得或,
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知识点】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充分条件
【解析】【分析】(1)方法一,根据,,利用补集定义、并集的运算法则,即可求解;方法二,利用,利用交集定义,求出,再根据补集定义
即可求解.
(2)根据是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得出是的真子集,再根据集合间的包含关系
即可求解.
(1)方法一:当时,,
所以或.
因为,
所以或,
所以或.
方法二:当时,,
故,
所以或.
(2)因为是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所以是的真子集,
当时,或
解得或,
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17.【答案】(1)解:因为命题是假命题,则命题是真命题,
所以关于的方程有实数根,
所以,解得,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2)解:由(1)知,命题是真命题,即,
因为命题是命题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
所以,解得,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知识点】必要条件;命题的否定;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
【解析】【分析】(1)由命题是假命题,得命题是真命题,则由 关于x的方程有实数根, 得,即可求出的取值范围;
(2)由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可得出两个集合的包含关系,由此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
(1)因为命题是假命题,则命题是真命题,
即关于的方程有实数根,
因此,解得,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2)由(1)知,命题是真命题,即,
因为命题是命题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
因此,解得,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18.【答案】(1)解:由题意知,即,则,
解得,,所以不动点为和3.
(2)解: 因为二次函数有两个不相等的不动点、,
所以有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根,
即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根,
所以,解得,
所以
,
因为,所以,所以,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所以的最小值为8.
(3)解:由题知:,
所以,由于函数恒有不动点,
所以,即,
又因为是任意实数,所以,
即,解得,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知识点】基本不等式在最值问题中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
【解析】【分析】(1)根据不动点定义列方程,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求解 ;
(2)根据不动点定义得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根,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判别式,列不等式求得,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得最值;
(3)根据不动点定义得,利用判别式即可求解.
(1)由题意知,即,则,
解得,,所以不动点为和3.
(2)依题意,有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根,
即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根,
所以,解得,
所以
,
因为,所以,所以,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所以的最小值为8.
(3)由题知:,
所以,由于函数恒有不动点,
所以,即,
又因为是任意实数,所以,
即,解得,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19.【答案】(1)解:对于集合A:因为,所以集合A不是规范数集;
对于集合B:因为,
又,,,,,,
所以B相伴数集,即,故集合B是规范数集.
(2)证明:设集合S中的元素为,即,
因为S为规范数集,则,则,且,使得,
当时,
则,
当且仅当且时,等号成立;
当时,
则,
当且仅当且时,等号成立;
当时,
则,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综上所述:
(3)解法一:
设,
因为S为规范数集,则,则,且,使得,
当时,
则当时,可得,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则范数,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又,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故,即范数的最小值;
当时,
则当时,可得,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则,
则范数,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又,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故,即范数的最小值;
当,使得,且,
当,即,即时,
则当时,可得,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则当时,可得,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则范数
;
对于,其开口向上,对称轴为,
所以,
所以范数的最小值为;
当,即,即时,
则当时,可得,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则当时,可得,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则范数
;
对于,其开口向上,对称轴为,
所以,
所以范数;
综上所述:范数的最小值.
法二:
不妨设,
因为S为规范数集,则,则,且,使得,
所以对于,同样有,则,
由(2)的证明过程与结论可得,,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即,,……,
所以范数
,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所以范数的最小值.
【知识点】集合的含义;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解析】【分析】(1)根据元规范数集的定义,判断集合中的元素两两相减的差的绝对值,是否都大于等于1,即可求解;
(2)利用元规范数集的定义,得到,从而分类讨论、与三种情况,结合绝对值定义,即可证明;
(3)法一:当时,证得,从而得到;当时,证得,从而得到;当时,分类讨论与两种情况,推得,即可求解;
法二:利用规范数集的性质与(2)中结论,结合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即可得解.
(1)对于集合A:因为,所以集合A不是规范数集;
对于集合B:因为,
又,,,,,,
所以B相伴数集,即,故集合B是规范数集.
(2)不妨设集合S中的元素为,即,
因为S为规范数集,则,则,且,使得,
当时,
则,
当且仅当且时,等号成立;
当时,
则,
当且仅当且时,等号成立;
当时,
则,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综上所述:.
(3)法一:
不妨设,
因为S为规范数集,则,则,且,使得,
当时,
则当时,可得,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则范数,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又,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故,即范数的最小值;
当时,
则当时,可得,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则,
则范数,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又,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故,即范数的最小值;
当,使得,且,
当,即,即时,
则当时,可得,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则当时,可得,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则范数
;
对于,其开口向上,对称轴为,
所以,
所以范数的最小值为;
当,即,即时,
则当时,可得,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则当时,可得,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则范数
;
对于,其开口向上,对称轴为,
所以,
所以范数;
综上所述:范数的最小值.
法二:
不妨设,
因为S为规范数集,则,则,且,使得,
所以对于,同样有,则,
由(2)的证明过程与结论可得,,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即,,……,
所以范数
,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所以范数的最小值.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