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本诗的节奏,体味理解本诗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
2.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及巧妙的抒情方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与节奏美,通过讨论析读理解诗歌的表现方法和真挚深沉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存亡的关头,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和对祖国的无限挚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2学情分析
初中生初次学习现代诗歌,对诗歌的朗诵会有很浓厚的兴趣。但如何处理诗歌朗读的节奏和情感、如何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来了解诗歌的情感,还没有经验。
3重点难点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中出现的意象,领会象征含义。
2.领悟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请展开联想。说说由土地,你联想到了什么?
师小结:土地,亿万生灵的根基。曾有人掠夺它而百般蹂躏,曾有人捍卫它而披肝沥胆。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情结。谁不钟爱大地母亲,谁不爱恋祖国大地,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深情吟唱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去感受一个赤子的爱国激情。(展示课题)
明确学习目标
1.能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背诵诗歌。
2.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3.学习了解象征、意象等手法。
4.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
活动2【活动】初读诗歌,了解情感
初读诗歌,了解情感。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尽量做到:字正腔圆。
反馈:1.分男女齐读,正音,提出意见。
2.请用一个字来说说作者对“土地”的情感。“爱”。诗中哪一句话直接地抒发作者的热爱之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得深沉-……”
引导学生把握“深沉”,指导朗读读诗歌第二节。
直接抒情,揭示本诗的主旨的诗句是?请同学们齐声背诵。
提出问题:为什么诗人总是眼含泪水的情状呢?艾青在《诗论》中写下这样的话:“个人的痛苦和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时代的痛苦和欢乐也必须糅合在个人的痛苦和欢乐中。”(引出背景).
活动3【活动】写作背景 国家时局
观看视频。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介绍南京大屠杀)日本侵略者是见人就杀,在随后的六个星期里,三十多万中国人倒在了血泊之中,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母亲怀里嗷嗷待哺的婴儿,无一幸免。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
1938年11月,艾青创作此诗。
在78年前,我们的祖国正遭受着磨难,我们的人民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同为中华儿女,同学们,你们的心情如何?
诗人也是如此。
作者的爱国之情,悲愤之情,痛恨之情是如何来表现的呢?(引出诗歌第一节分析)
活动4【活动】分析形象 深入赏析
1.在诗的第一节里,诗人化身为鸟,深情地歌唱了土地、河流、风和黎明。它们都有些什么特点?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班级讨论,赏析诗句中实现对学生朗读的指导.
⑴ “鸟”。这只鸟的形象:喉咙嘶哑,不停地歌唱,一直到死,还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歌唱(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为祖国献身的愿望。生前和死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执着的爱,表达了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爱。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爱深情,生死不渝。)
⑵“土地、河流、风、黎明”这些事物的特点及由此联想到的:
“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象征祖国大地遭受苦难,山河破碎,国土沦丧。(热爱,为之受践踏而痛苦,对侵略者的恨。)
“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象征风起云涌的不屈不挠的抗战斗争。(赞美,对不屈不挠的人民的爱)
“黎明”象征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来自于林间,还很微弱,
“温柔的黎明”象征光明的斗争前景。(向往)
正如前面所介绍的,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无恶不作,残忍至极。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意志。“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中华大地在侵略者的铁蹄下痛苦呻吟。但是,河流会永远汹涌,风会无止息地吹刮,中国人民的意志不会被摧垮的。我们一定会迎来温柔的黎明!大家在朗读这四句时一定要表达出一种慷慨激昂的气势。
学生反复朗诵第一节。
2.诗歌中的象征与意象。
老师在适当的时候介绍: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写作方法。
诗中:“鸟”、土地、河流、风、黎明等事物就是诗歌里的“意象”,它是作者的主观情思和自然景物、生活画面的结合。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景语说的就是意象。
活动5【活动】总结、练习
1.老师以诗歌赏析的方式总结全诗。
2.结合学习目标,了解自己得失。学生自我总结:在这首诗的学习里,我收获了……
3.完成练习。
4.老师寄语:
艾青在1939年8月写下这样的话:我们,是悲苦的种族之最悲苦的一代,多少年月积压下来的耻辱与愤恨,将都在我们这一代来清算,我们是担戴了多重历史使命的。
但我们有我们的使命,梁启超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老师想对同学们说:勿忘国耻,发奋图强,圆我中华复兴梦。
全体起立,请将你对祖国的爱融入诗歌,用背诵诗歌的方式向天地间宣告:中国,有我们这样一群少年。
课件17张PPT。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 文七年级 下册语文版一、明确目标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能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背诵诗歌。
了解象征、意象,学习欣赏诗歌的方法。
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自己的爱
国主义思想。自由朗读诗歌,思考: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朗读要求:字正腔圆,情真意切。二、初读诗歌“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直接抒情,揭示本诗主旨。时代的痛苦和欢乐也要糅合在个人的
痛苦和欢乐中。 ——艾青三、时代背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四、合作交流意象诗人——鸟,
合作交流:
1.诗中的这些意象让你联想到什么呢?
(提示:①注意修饰语;②诗歌的背景。)
示例:我分析的意象是土地,这是……的土地,这让我联想到了当时的……
这句诗蕴含着诗人……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诗。
土地、河流、风、黎明 鸟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饱受磨难,倾尽全力,奉献一切五、展示提升。诗人的化身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祖国,遭受苦难,山河破碎,国土沦丧。 暴风雨——日本侵略军无耻欺凌和折磨 。 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河流、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光明、希望、独立自由的曙光。 黎明六、赏析《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爱㈠ 点出土地情结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㈡ 倾吐土地情结第一层:象征苦难的祖国。第二层:象征人民的反抗精神。第三层:象征光明的斗争前景。第四层:象征奉献一切。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悲愤赞美憧憬㈢ 升华土地情结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七、回顾目标 能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背诵诗歌。
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了解象征、意象。
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自己的爱
国主义思想。1.本诗哪些诗句直抒胸臆、揭示了主旨?
2.诗中有哪些意象?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3.请你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4.课后抄写、朗读《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八、巩固练习 “我们,是悲苦的种族之最悲苦的一代,多少年月积压下来的耻辱与愤恨,将都在我们这一代来清算。我们是担戴了历史的多重使命的。”
——艾青
勿忘国耻,发奋图强,圆我中华复兴梦。老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