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4 12:4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红花
李娟
大红花五十多岁的光景。花白头发,大嗓门,高鼻梁,身高一米八。粗胳膊粗腿虎背熊腰,往那儿一站,中流砥柱般稳稳当当,雷霆不能撼之。
可惜这样一副气派的身材,平日里却衣装破陋滑稽。
我们通常看到的情景会是:上面一件小了三码的短背心,亮堂堂地露出肚脐眼,下面一条抹布似的长裙拖在脚背上。
此外,她还从不穿袜子,光脚岋一双男式破拖鞋。脚趾头脏得何其狰狞,獠牙般凶狠。
不过劳动人民嘛,整天辛苦奔忙,不甚讲究也是无可厚非。
但是,大红花就“不讲究”得有些过分了。
在我们的蒙古包迁移此处之前,我叔叔独自在大红花所在的村庄住了很长时间。本地礼俗是单身汉不用自己开伙,可随意上门混饭。于是他就挨家挨户轮流混。
但是大红花家,只去过一次,从此再也不敢去了。
不说别的,她家的黄油就能吓跑一切客人——颜色黄得快要发红,跟放过了十个夏天似的。
我叔叔说,那油又稀又软,上面陷满了苍蝇,死了的已经一动不动,活着的还在拼命挣扎。
单身汉四处混饭也就罢了,大红花全家上下好几口人,照样也靠混饭过日子。
一到吃饭的点儿,她出门远眺一番,谁家的烟囱最先冒烟,就率领老公儿子儿媳孙子一群人直奔而去。
别人家有啥吃啥,倒也不挑剔。
但若是有啥不吃啥,她就会发怒。
比如灶台上明明挂了风干肉,锅里还煮着素面条。她定会上前帮忙把肉摘下来,亲自“啪啪啪”剁成块,统统扔进面条锅。
她走进我家蒙古包,环顾一周,立刻锁定目标。
往床下一指:“西红柿!一个!”
我连忙跑过去,拾一个递给她。
她拒绝:“大的!”
我又跑回去,换个大的。
她接过来,往床板上四平八稳一坐,大口大口咬着吃起来……
然而,劳动时的大红花那是相当值得称赞的。
砍葵花盘时,她一个人砍四排埂子,呼呼啦啦,所向无敌。
而我只砍两排埂子才能勉强追上她。
况且她还边砍边嗑瓜子吃。
到了农忙季节雇短工时,这一带种地的老板都愿意雇用大红花。
而农忙季节,似乎也是大红花一家一年之中为数不多的进账时节。
尽管如此,这一家人也没见比平时积极到哪儿去。
晚上工,早回家,中午还要午休俩小时,和平时一样闲适又悠哉。
我家雇大红花做短工,苦的却是我们的邻居,水电站的职工们。
我家是汉族,不太方便管穆斯林工人们吃饭。而我家葵花地位置又太偏,方圆数里再无其他人家,没处打尖(休息或吃饭)。于是来打工的短工大都自带午饭。
大红花一家却是自带碗筷。
因为我们隔壁水电站的职工食堂是清真餐食……
我不知大红花一家具体是怎么蹭上饭的,总之他们每天准时和职工们一起进餐。
才开始,只听到食堂负责人莎娜每天都站在食堂门口大喊:“别吃了!已经不够了!还有三个值班的没来! ”
后来,又多了水电站站长和她站在一起大喊:“大红花!明天别来了!以后再也不要来了!预算超支了!超支了! ”
而大红花一家悄无声息,围着餐桌继续埋头苦干。
说实话,我最感慨的并不是大红花的厚脸皮,而是大家的容忍度。
接着说大红花。嗯,再困苦再窝囊的人生,也是需要精神享受的。于是,在农忙时节最紧张的那两天,大红花一家辞工不干了。
理由是第二天在一百公里以外的某地要举办一场盛大的阿肯弹唱会(本地一种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除了歌手对唱,还会有体育竞技和歌舞表演)。
这种临时撤工的行为令人大为恼火——一时半会儿的叫我们到哪儿找人顶上当前繁重的活计?!
况且时间紧迫,南下的游牧大军已经驻扎在乌伦古北岸了。得赶在牲畜过河之前砍完花盘、晒完葵花,否则,辛苦一夏天,到头来全都做了慈善。
我们一家简直急火攻心!
我妈上蹿下跳地咒骂,也没用。
提高工资,还是没用。
我妈恨得咬牙:“活该穷死! 有钱不赚,真是变态。”
我劝道:“别和她计较了。人家都已经这么穷了,若是连个弹唱会都看不成,岂不更是活得更没意思?”
毫无办法,我们只好全家上阵。连着两天,从天刚亮一直干到伸手不见五指,累得跟猴儿似的。总算抢在牛群过河之前赶完了全部的活儿。
再想想大红花干活时从容不迫的架势,虽然依旧埋怨,却更加钦佩了。
看弹唱会时的大红花想必远远抛弃了葵花地里的劳动形象,已经全身上下耳目一新。
我曾在阿克哈拉的集市街头见过她打扮起来的样子——金丝绒的花裙子上缀了一层又一层亮锃锃沉甸甸的装饰物。脖子上的珠串子粒粒都有鹌鹑蛋大。蕾丝边的紫头巾,银晃晃的粗簪子。脸雪白、眉乌黑。
还有靴子,擦得那个亮!
说实在的,一般人打扮得如此招摇肯定会显得特俗气。可大红花不,哪怕浑身插满了花,她也有压得住的那种气派。
她本来就是丰壮体面的大架子身材嘛,稍一打扮就额外神气。
兼之左右手各拽着一长串花花绿绿的孩子,大踏步前进,目不斜视。所到之处,额外引人注目。
虽然一直都没搞清楚大红花为什么要叫“大红花”,但实在觉得这名字太符合她了!
也说不清哪儿符合。反正吧:“大红花”——呃,好名字,“大红花”!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从肖像、身材、穿着等角度对大红花进行了刻画,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开始大红花给人的一种邋遢狰狞的负面印象。
B.大红花一家在食堂混饭,食堂负责人和水电站长尽管口头阻止,却依然容忍他们“埋头苦干”,折射出当地人情的温暖。
C.文中加点词“也”“还是”的使用,侧面体现大红花看弹唱会的坚定执着,突出其自私、不近入情的一面,强化了表达效果。
D.“我”对大红花临时撤工的行为虽然有所埋怨,但内心却对她充满了钦佩,因为“这一带种地的老板都愿意雇用大红花”。
2.关于大红花“不讲究”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关于大红花家中肮脏变质的黄油的描写,表明这个家庭长期没有生火做饭,也说明大红花生活懒散随意,对卫生习惯不讲究。
B.按当地礼俗单身汉可随意上门混饭,但唯有大红花率全家到处混饭度日,且有啥吃啥,说明她家境极度困窘,因而对日常饮食不讲究。
C.大红花走进别人家中,主动寻找索要食物,并且素中加荤,弃小挑大,行为恣情放任,说明她对人情礼仪不讲究。
D.砍葵花盘时,大红花一个顶俩,所向无敌,还边砍边嗑瓜子,说明她性格豪爽,干活时舍得出力,对个人得失不讲究。
3.读书小组要围绕结尾的“呃,好名字,‘大红花’”写一则文学短评,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
4.文中关于大红花精心打扮去看弹唱会的行为,与前文她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的形象是否冲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果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滌①,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②,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③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注]①滌(xiū):泔水,已酸臭的淘米水,此处指脏水、臭水。②柱:柱,通“祝”,折断。③醯( xi):本意指醋。
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尝终日而思矣 蟹六跪而二螯
B.所渐者然也 曲罢悯然
C.火就燥也 金就砺则利
D.风雨兴焉 圣心备焉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B.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C.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D.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庶人,我国春秋时期对农业劳动者的称呼,后泛指平民,百姓。
B.质的,箭靶,“的”是箭靶的中心。“有的放矢”的“的”即是此义。
C.跬步,指跨脚的距离,古代称跨出两脚为“跬”,跨出一脚为“步”。
D.驽马,指劣马,质性钝劣的马,也用来比喻才能低下平庸的人。
8.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强调学习要善于利用外物,并选择好的学习环境,才能学业有所成就。
B.荀子认为诸事皆有其根源,人的语言和行动即是产生荣誉或耻辱的根源。
C.选文运用比喻阐述道理、证明观点,设喻贴近生活、生动形象、形式灵活。
D.选文在排比、对偶句中适当使用散句,匀称而又错落有致,使文气更加流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人才莫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势。而其用人亦各有不同者,大概曹操以权术相驭,刘备以性情相契,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
刘备为吕布所袭奔于操程昱以备有雄才劝操图之。操曰:“今收揽英雄时,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也。”然此犹非与操有怨者。臧霸先从陶谦,后助吕布,布为操所擒,霸藏匿,操募得之,即以霸为琅邪相。先是操在兖州,以徐翕、毛晖为将,兖州乱,翕、晖皆叛,后操定兖州,翕、晖投霸。至是,操使霸出二人,霸曰:“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操叹其贤。盖操当初起时,方欲藉众力以成事,故以此奔走天下。及其削平群雄,势位已定,则孔融、许攸等,皆以嫌忌杀之。荀彧素为操谋主,亦以其阻九锡而胁之死。然后知其雄猜之性久而自露,而从前之度外用人,特出于矫伪,以济一时之用,所谓以权术相驭也。
至刘备,一起事即为人心所向。观其三顾诸葛,咨以大计,独有傅岩爰立之风。关、张、赵云,自少结契,终身奉以周旋,即羁旅奔逃,无寸土可以立业,而数人者患难相随,别无贰志。此固数人者之忠义,而备亦必有深结其隐微而不可解者矣。至托孤于亮,曰:“嗣子可辅,辅之;不可辅,则君自取之。”千载下犹见其肝膈本怀,岂非真性情之流露?亮第一流人,二国俱不能得,备独能得之,亦可见以诚待人之效矣。
至孙氏兄弟之用人,亦自有不可及者。孙策生擒太史慈,即解其缚曰:“子义青州名士,但所托非人耳。孤是卿知己,勿忧不如意也。”此策之得士也。陆逊镇西陵,权刻印置逊所,每与刘禅、诸葛亮书,常过示逊,有不安者,便令改定,以印封行之。委任如此,臣下有不感知遇而竭心力者乎?陆逊晚年为杨竺等所谮,愤郁而死。权后见其子抗,泣曰:“吾前听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以人主而自悔其过,开诚告语如此,其谁不感泣?此孙氏兄弟之用人,所谓以意气相感也。
(节选自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七)
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刘备为吕布A所袭B奔C于操D程昱E以备F有雄才G劝操H图之。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比,与《师说》中“而青于蓝”的“于”意思相同。
B.以,来,与《琵琶行》中“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的“以”意思相同。
C.向,向往,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失向来之烟霞”中的“向”意思相同。
D.用,任用,与《劝学》中“用心一也”中的“用”意思不同。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臧霸曾为吕布效力,曹操擒捉吕布以后,臧霸为避祸藏匿起来;后来他又被曹操捕获,曹操不计前嫌,对他委以重任,任命他为琅邪相。
B.曹操初起时为图霸业,能笼络人才,甚至能任用曾与己有怨者;势位已定时则猜忌异己,滥杀无辜。这正是其用人“以权术相驭”的表现。
C.刘备以性情结交忠义之士,以诚待人,故能深得人心;刘备创业过程中多次遭遇挫折,但诸葛亮及关、张、赵云等人患难相随,忠贞不渝。
D.陆逊镇守西陵时,深得孙权信任,孙权给刘禅、诸葛亮写信,常常给陆逊看,有不妥之处就让他改定;到了晚年,陆逊遭到谗害,郁郁而终。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操使霸出二人,霸曰:“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
(2)吾前听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师说》)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②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金陵:南京的古称,六朝(东吴、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古都。凤凰台:故址在金陵凤凰山上。②二水: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一作“一水”。③浮云蔽日:比喻谗臣当道障蔽贤良。语出陆贾《新语·慎微篇》“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金陵凤凰台如今“台空”“凤去”, 唯有江水依旧奔流不息,蕴含无限感慨。
B.颔联“吴宫”“晋代”两词,写出凤凰台作为东吴东晋兴亡的见证者,极富沧桑感。
C.颈联对仗工整,用词形象,“半落”“中分”两词巧用拟人写出江南山水的妩媚秀美。
D.尾联“长安不见”暗点诗题中的“登”字,诗人以“使人愁”三字收束全诗,饶有余味。
14.本诗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为咏史怀古类作品,它们所运用的抒情手法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
张先
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汀洲日落人归,修巾薄袂,撷香拾翠相竞。如解凌波,泊烟渚春暝。
彩绦朱索新整。宿绣屏、画船风定。金凤响双槽,弹出今古幽思谁省。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重听。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三句,词人用笔精炼,多方面、多层次地描绘出一幅江上美景图,景象寥廓寂静。
B.上片结句收束了铺叙,又用“烟”字营造出一种朦胧的色彩,为下片的抒情做了铺垫。
C.下片“彩绦朱索”指五颜六色的彩带,是女子的装饰物,这里泛指美人身上的衣饰。
D.“眉相并”意即双眉紧锁,整句以眼前艳丽的鲜花反衬琵琶女的醉态愁容,极其工巧。
16.这首词对音乐的描写深受白居易《琵琶行》的影响,请结合下片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17.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贤才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的诗句是:“, 。”
(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中“,”两句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衬托出一个和谐安宁的意境。
(3)青,是古人喜爱的颜色。一样的青色入诗,意境可能大不相同,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写出即将下雨的黑沉阴郁;又用“”表现天空的广阔无边无际。
(4)杜甫《登高》中“,”两句,视角高低变化,描写有声有色,展现了夔州秋天独特的景色。
(5)“留白”是文学艺术常用的艺术手法,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就描写了“留白”带来的意蕴无穷之感。
(6)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
(7)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两句,表现了当年刘裕率军北伐时的强大气势。
(8)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五、文言小题(本大题共1小题)
18.下列各项有关文学内容的的表述,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青青子衿”中的“子”是对对方的尊称,“衿”是衣服的交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青色交领的服装,同“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是一样的,均代指有学识的贤才。
②古诗中常用借代和借喻手法来表情达意,“唯有杜康”“摧眉折腰”“卷起千堆雪”“终岁不闻丝竹声”中加点字词均使用了借代手法。
③契,用木或竹刻成,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契约”“契合”“契若金兰”均源于此。“契阔谈讌”中“契阔”即指久别重逢。
④古代很多节日记录着先民们的农事劳动生活,如社日。社日有春社和秋社。“社”这个词语频繁出现在古诗词中,如“一片神鸦社鼓”。
⑥“取之于蓝”“寒于水”“学于余”“不拘于时”“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均为文言特殊句式中的状语后置句。
⑥周公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曾辅佐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最终获取天下,具有很高的军事政治才能,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周公吐哺”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渴盼贤才一统天下的强烈愿望。
A.③④⑥ B.①②④ C.④⑤⑥ D.②③⑥
六、整本书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结合《乡土中国·差序格局》全篇的阅读体验,完成下面小题。
19.你认为下列句子中不能体现乡土中国差序格局的一项是( )
A.一表三千里,一堂五百年,再远还是亲。
B.井水河水两相分,凡事讲理不讲亲。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D.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20.下列词语中的“第”与文中“阖第光临”的“第”,意思最相近的一项是( )
A.书香门第 B.次第花开 C.状元及第 D.品而第之
21.做批注是阅读学术著作常用的方法。请阅读《乡土中国·差序格局》片段,分别从论证方法和论证严谨性的角度,为下列两处画横线的语句做批注。
①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我说西洋社会组织像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事先规定的。②我用捆柴来比拟,有一点不太合适,就是一个人可以参加好几个团体,而好几扎柴里都有某一根柴当然是不可能的,这是人和柴不同的地方。我用这譬喻是在想具体一些使我们看到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的一种格局。我们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
七、作文(本大题共2小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缘分,一般指人与人或人与事物之间一种相遇的必然与可能。有人说,园田之于陶渊明是缘分,天姥山之于李白是缘分,赤壁之于苏轼也是一种缘分……因此,凡事当随缘。但也有人不这么认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身边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序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学校校刊准备开设“文化遗产”主题专栏并向同学们征稿,具体方向是:陈述某一项文化遗产的历史、现状,在此基础上,谈一谈对它的保护与传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及简析:
  现代文阅读
  1.答案:A。
  简析:B 项,食堂负责人和水电站长容忍大红花一家蹭饭,并非体现人情温暖,更多是无奈,他们多次大喊阻止,“容忍” 用词不准确;C 项,“也”“还是” 体现大红花对弹唱会的执着向往,并非突出自私、不近人情,她平时生活困苦,弹唱会是难得精神享受,此项错误;D 项,“我” 钦佩大红花是因为她干活时从容不迫、能力强,而非 “这一带种地的老板都愿意雇用大红花”,该项因果错误。
  2.答案:D。
  简析:D 项说大红花对个人得失不讲究,错误。砍葵花盘时边砍边嗑瓜子,体现她干活轻松、效率高,豪爽性格,但不能说明她不讲究个人得失,前文多处表明她在蹭饭等事上很在意自身利益,该项分析不符文意。
  3.答案:
  ①名字贴合形象:“大红花” 外形丰壮体面,稍作打扮就格外神气,如看弹唱会时身着华丽服饰,左右手拽着孩子大踏步前进,引人注目,名字与她展现出的大方、艳丽形象契合。
  ②名字映衬性格:她行事豪爽,劳动时砍葵花盘能力超群,生活中虽贫困却活得洒脱,在饮食、混饭等事上随心随性,“大红花” 的艳丽、奔放正映衬其性格特点。
  ③名字蕴含态度:作者虽写她诸多 “不讲究”,但结尾肯定这一名字,饱含对她复杂人生的理解包容,以名字为切入点,展现底层劳动人民真实、立体的生活状态,引发读者对人性、生活的思考。
  4.答案:不冲突。
  ①形象反差凸显人物性格多面:前文日常与劳动中的大红花穿着破陋、生活邋遢、蹭饭度日,是贫困艰辛所致;精心打扮去看弹唱会,展现她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在困苦中仍向往美好,使人物形象丰满立体,不同侧面统一于对生活热爱、洒脱的底层妇女形象。
  ②行为转变符合生活逻辑:农忙时不辞辛劳干活,忙里偷闲去看弹唱会,是在重压下给自己的放松,如同她在苦难生活中抓取的一抹亮色,这种从物质到精神追求的转换真实自然,让读者感受到生活本味与人性真实。
  文言文阅读
  5.答案:C。
  简析:A 项,“吾尝终日而思矣” 中 “而” 表修饰;“蟹六跪而二螯” 中 “而” 表并列,不同;B 项,“所渐者然也” 中 “然” 意为 “这样”;“曲罢悯然” 中 “然” 是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不同;C 项,“火就燥也” 与 “金就砺则利” 中 “就” 均为 “靠近” 之意,相同;D 项,“风雨兴焉” 中 “焉” 为兼词,“于此”;“圣心备焉” 中 “焉” 为语气助词,不同。
  6.答案:D。
  简析:“以羽为巢” 表意完整,应断开;“而编之以发” 中 “而” 表承接,“编之以发” 是用毛发编织,其后应断开;“系之苇苕” 动宾结构,“风至苕折”,“风至” 是主谓,“苕折” 主谓,句子独立,断开;“卵破子死” 因果承接,故为 “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7.答案:C。
  简析:古代称跨出一脚为 “跬”,跨出两脚为 “步”,C 项解释错误;A 项,庶人释义正确;B 项,“质的” 解释符合语境;D 项,驽马含义及比喻义准确。
  8.答案:A。
  简析:荀子强调学习要善于利用外物、选择环境,还突出积累、坚持、专一的学习态度,A 项只提及利用外物、选择环境,不全面,错误;B 项,对荣辱根源的理解正确;C 项,比喻论证特点准确;D 项,对选文句式特点分析合理。
  9.答案:A、B、D。
  简析:刘备为吕布所袭,奔于操,程昱以备有雄才,劝操图之,意思是刘备被吕布袭击,投奔曹操,程昱认为刘备有雄才大略,劝曹操谋害他。
  10.答案:C。
  简析:A 项,“刘备为吕布所袭奔于操” 中 “于” 是 “到”,“而青于蓝” 中 “于” 是 “比”,不同;B 项,“咨以大计” 中 “以” 是 “用、拿”,“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中 “以” 是 “用来”,不同;C 项,“一起事即为人心所向” 中 “向” 是 “向往”,“失向来之烟霞” 中 “向” 是 “刚才”,不同;D 项,“孙氏兄弟之用人” 中 “用” 是 “任用”,“用心一也” 中 “用” 是 “因为”,不同,C 项错误。
  11.答案:A。
  简析:曹操募得臧霸后,让他交出徐翕、毛晖,臧霸拒绝,曹操赞叹其贤,后任用臧霸为琅邪相,A 项 “臧霸…… 后来他又被曹操捕获” 错误,原文是曹操募得臧霸,未提及捕获。
  12.答案:
  (1)曹操让臧霸交出这两个人,臧霸说:“我之所以能够自立,就是因为不做这种事。”
  (2)我以前听信谗言,和你父亲之间的君臣大义不深厚,因此辜负了你。
  (3)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 “老师” 称 “弟子” 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
  古代诗歌阅读
  13.答案:C。
  简析:“半落”“中分” 是对三山、二水景色的客观描写,没用拟人手法,C 项错误;A 项,首联感慨凤凰台古今变化,江水依旧,分析合理;B 项,颔联借吴宫、晋代兴衰写沧桑,正确;D 项,尾联 “长安不见” 呼应 “登”,“使人愁” 收束,有余味,正确。
  14.答案:
  ①借景抒情:李白诗中 “凤凰台”“江自流”“吴宫花草”“晋代衣冠” 等景,蕴含历史兴衰之感,借眼前景抒对六朝覆灭、繁华不再的感慨;辛弃疾词里 “千古江山”“舞榭歌台”“斜阳草树” 等描绘京口北固亭景色,寄寓对往昔英雄业绩消逝、南宋偏安的叹惋。
  ②用典抒情:李诗 “浮云蔽日” 用陆贾典故,喻谗臣当道、贤良被蔽,抒发自己不得志、壮志难酬之愁;辛词多处用典,如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人道寄奴曾住” 等,借孙权、刘裕典故,表达对英雄怀念与渴望恢复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同时有对南宋朝廷偏安、无人如英雄般作为的批判。
  15.答案:D。
  简析:“眉相并” 指双眉并列,形容琵琶女妆容精致、容貌美丽,非双眉紧锁、反衬醉态愁容,D 项错误;A 项,开头三句绘江上美景,分析准确;B 项,上片结句铺垫下片抒情,合理;C 项,“彩绦朱索” 解释正确。
  16.答案:
  ①直接描写音乐效果:“金凤响双槽,弹出今古幽思谁省”,与《琵琶行》“未成曲调先有情…… 似诉平生不得志” 相似,通过写琵琶声传达幽思,引发听者感慨,从听众感受侧面写音乐感染力。
  ②运用比喻描绘乐音:“玉盘大小乱珠迸”,如《琵琶行》“大珠小珠落玉盘”,将琵琶声比作珍珠落玉盘,化抽象为形象,展现音乐清脆、急促、错落特点,使读者可感音乐美妙。
  名篇名句默写
  17.答案:
  (1)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2)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3)云青青兮欲雨;青冥浩荡不见底
  (4)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5)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6)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7)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8)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文言小题
  18.答案:D。
  简析:①“青衿” 代指读书人,“青衫” 指官职低的官服,二者不同,该项错误;②“唯有杜康” 代酒、“摧眉折腰” 代低头、“终岁不闻丝竹声” 代音乐,是借代,“卷起千堆雪” 是比喻,该项错误;③“契约”“契合”“契若金兰” 源于契的本义,“契阔谈讌” 中 “契阔” 指久别重逢,正确;④社日相关解释正确;⑤“取之于蓝”“寒于水”“学于余”“不拘于时” 是状语后置,“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是状语后置兼省略句,该项错误;⑥曹操借 “周公吐哺” 表达求贤若渴、统一天下抱负,正确,综上②③⑥正确,选 D。
  整本书阅读
  19.答案:B。
  简析:A 项,“一表三千里,一堂五百年,再远还是亲” 体现乡土社会以血缘为中心,亲疏有别,像差序格局般推出去,符合;B 项,“井水河水两相分,凡事讲理不讲亲” 强调讲理而非亲疏关系,与差序格局以亲疏远近待人做事相悖,不符合;C 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由己及人,类似差序格局从自身向外推的人情关系,符合;D 项,“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以个人为中心,关联周围,体现差序格局亲疏有别的辐射状,符合。
  20.答案:A。
  简析:“阖第光临” 中 “第” 指宅第、大宅子,A 项 “书香门第” 中 “第” 指门第、家族,意思相近;B 项 “次第花开” 中 “第” 是次序;C 项 “状元及第” 中 “第” 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D 项 “品而第之” 中 “第” 是评定,A 项与题干最相近。
  21.答案:
  ①论证方法:此处运用比喻论证,将西洋社会组织比作田里捆柴,形象直观地展现团体格局特点,即界限分明、成员关系固定、层级明确,使抽象概念易于理解,让读者对西洋社会结构有清晰认知。
  ②论证严谨性:作者指出 “用捆柴来比拟,有一点不太合适”,考虑到人与柴不同,人可参加多个团体,展现严谨治学态度。不回避比喻局限,使论证更客观真实,让读者既能借助比喻把握核心,又了解其不足,增强论证可信度。
  作文
  22.答案:略。
  23.答案:略。
参考译文: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变得更长,但远处的人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更加劲疾,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非善于奔走,却能远达千里;借助船只的人,并非善于游泳,却能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窝所系的地方使它成为这样。西方有种叫“射干”的树,生长在高山之上,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树能长高,而是因为它所处的位置使它这样。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泥里,就会和黑泥一起变黑。兰槐的根叫香艾,一旦浸入臭水里,君子不靠近它,百姓不使用它。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所浸泡的臭水使它这样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必定要接近有学问品行的人,用来防止品行不端而接近正道。
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肉腐了生蛆,鱼干枯了生虫。懈怠疏忽忘记了做人准则,灾祸就会发生。太坚硬物体易断裂,太柔弱了又易被束缚。自身邪恶污秽,就会造成灾祸。柴是一样的,但燃烧起来火势总是往干燥的方向走,地是平的,但水流过来,总往有湿气的地方走。草木丛生,野兽成群,万物皆以类聚。所以靶子设置好了就会射来弓箭,树长成了森林就会引来斧头砍伐,树林繁茂荫凉众鸟就会来投宿,醋变酸了就会惹来蚊虫。所以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受辱,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
堆土成山,风雨就在这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这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品德,就会得到非凡的智慧,具备圣人的心怀。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用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集细流,就没有用来形成江海的办法。骏马跳跃一次,还没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功效来源于走个不停。拿刀刻东西,中途放弃,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蟹有六(实为“八”)条腿,还有两只钳,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它用心浮躁的缘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