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三明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三明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4 12:5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劳模精神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劳模精神以特定的时代内涵与形象表征回应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现实需求,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底色。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这一时期的劳模选树也因此集中于工农业生产领域,并与组织劳动竞赛、完成生产任务紧密结合,在全社会形成了积极生产、人人争当劳动模范的氛围。如耿长锁、王治俭等农业领域劳模,王进喜、时传祥等工业领域劳模,焦裕禄、雷锋等先进模范代表,均以其团结苦干、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激励各地区广泛开展劳动竞赛,不断创造新的生产纪录,并最终凝练成具有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精神特质的劳模精神。
改革开放后,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力迅速提升,劳动形态日益多元,社会生产亦由物质生产领域向非物质生产领域扩展。在“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时代基调下,人们对劳动内涵的认知变化直接扩展了劳动者的主体构成,凡是通过合法劳动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生产力发展者都被纳入劳动者范畴。劳模群体也突破了物质生产领域,知识分子、技术人员、私营企业家、体育明星等类型的劳模不断涌现。如孔祥瑞、包起帆等生产劳模,袁隆平、吴大观等科技工作者,姚明、刘翔等体育明星,王顺友、吴登云等服务业劳模,不仅具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还以锐意进取、巧干实干的精神风貌继承并发展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劳模的精神品质,刻画出具有特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女排精神等内涵特质的新时期劳模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基础,为人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此背景下,劳动内涵进一步更新和拓展,不仅需要辛勤劳动、诚实劳动,还需要创造性劳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大会评选出包括一线工人、企业技术人员、农民工、科教等专业技术人员、科级以下干部等多个群体,基本涵盖了各个行业领域,劳模队伍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由“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科学家精神”等特定劳模群体凝塑的精神品质进一步丰富了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形成了以精益求精、创新创造为表征的新时代劳模精神,激励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劳动内涵的认识逐渐深入,劳动形态日益多元,劳模精神的具体内涵也在新的历史主题下被赋予相应的时代元素,但其基本内涵与精神所指却始终如一。
(摘编自崔延强、孟亚男《劳模精神的时代传承与当代高校劳动教育路径创新》)
材料二:
“5月是结婚旺季,各位小姐姐们一定要在最美的时节做最美丽的新娘……”
4月16日,一场名为“星婚庆星耀眼”的直播在进行,这次“带货”的两位主播均是劳模。在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劳模直播已不是新鲜事,镜头中的他们服务贴心、带货可靠,被网友们称为“劳模天团”。
从80年代的“劳模服务”到如今的“劳模带货”,在南京新百,老典型群星璀璨,新劳模层出不穷,唯一不变的是劳模们在平凡岗位上守正笃实、锐意创新。
“劳模天团”的带头人正是202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的吕雪瑾。
“我能成为劳模,都是向商场里的劳模师傅们学习的。”吕雪瑾笑着传授经验。
南京新百善“出”劳模。1983年,陶佩芬被评为全国劳模。柜台里有300多种小商品,白天忙,她就把商品的价格、品名、产地、用途等抄下来带回家背,业余时间到牙膏厂、肥皂厂和口腔医院向专业人士请教专业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陶佩芬成了洗化用品行家,蒙住眼睛的她随便拿块香皂一闻,就能准确地报出其品牌、产地、价格和特征。
陶佩芬时常将自己的服务秘诀讲述给同事听。在她的传帮带下,大批从业人员懂得了什么是“匠心”。陶佩芬还组织编写《新百劳模服务艺术》手册,帮助青年员工找到通往劳模舞台的“钥匙”。
2018年7月,吕雪瑾省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6位一线劳模共同探索新零售时代变化下的创新服务营销方式。经过一年的摸索,逐步探索出“老字号商业信誉+劳模品牌资源+场景化购物体验”的新型服务模式。
确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每一代劳模都有着自己的使命。
陶佩芬工作的20世纪80年代初,没人在意服务态度,她自己买东西时遭过“白眼”。当上营业员后,她温暖的笑容、处处为顾客考虑的态度让顾客如沐春风。
迈入新时代,一批年轻劳模脱颖而出,劳模精神也被赋予更多内容,一方面要将专业化做到极致,另一方面还要能把握时代脉搏。
吕雪瑾深知光靠之前的“两把刷子”在当下已行不通。她开始带着工作室的小伙伴们试水“直播带货”。如今,“劳模带货”已发展成“全员直播”,在劳模的垂范作用下,南京新百的每一位营业员都拥有了直播带货的能力。
“我看到网上有人说劳模已经过时了,我不这么认为。”吕雪瑾说。
劳模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摘编自苏雁、王菲《南京新百的“劳模天团”》)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集中在工农业生产领域选树劳模,有利于组织劳动竞赛,有利于形成积极生产、人人争当劳动模范的氛围。
B.随着社会生产由物质生产领域向非物质生产领域扩展,劳动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劳动者的外延也随之扩大。
C.劳模精神以两种方式来进行形象表征,要么以著名个体的名称,要么以具有代表性的地名来进行形象表征。
D.南京新百频频出现新劳模,主要是因为南京新百提供了有老字号信誉的平台,以及老一辈劳模的垂范指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劳动形态日益多元,劳模队伍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但物质生产领域劳模的比重保持不变。
B.“工匠精神”“女排精神”等精神是中国人民面对不同挑战凝练出来的精神标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劳动者奋勇前行。
C.在新零售时代变化形势下对新型服务模式的探索,是南京新百的劳模们对“守正笃实、锐意创新”精神的践行与诠释。
D.南京新百的劳模们青蓝相接、薪火相传,在他们之间代代传接的财富不但有服务秘诀,更有永远不会过时的劳模精神。
3.下列与人物通讯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二以网友的赞美之词“劳模天团”构成的标题,和《“探界者”钟扬》这一标题一样,都具有标题醒目、简洁的特征,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材料二的开头叙写“星婚庆星耀眼”直播的场景,与《心中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的开头一样都采用了“亲历者”的视角,使文章具有“在场”感。
C.和《喜看稻菽千重浪》中写袁隆平“一边甩去手上泥巴一边对我说”一样,材料二也用访谈中得到的细节来表现人物,如“吕雪瑾笑着传授经验”。
D.人物通讯虽时效性不及消息,但其注重多角度表现人物,使人物形象能更全面具体地展现,材料二通过多渠道的采访来再现人物就体现了这个特点。
4.陶佩芬的“匠心”和《心中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中张秉贵的“一团火”的含义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说明。
5.新中国成立至今,劳模精神分别以哪些具有时代内涵的精神品质回应了我国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嫂
沈从文
厨房中忽然热闹起来,一问,才知道帮工王嫂的女儿来了。年纪十八岁,眼睛明亮亮的。梳一饼大大的发髻。脸圆圆的,嘴唇缩小如一个小荷包。头上搭了一片月蓝布,围裙上绣了一朵大红花,还钉上一些小小红绿镜片。说话时脸就发红,十分羞涩,在生人面前总显得不知如何是好。问王嫂,才知道女儿刚出嫁五个月,丈夫在乡下做田,住在离昆明四十里的乡下,穿的还是新娘子衣服。主人说:“王嫂,你大姑娘到这里来是客,炒几个鸡蛋,留她吃饭去!”王嫂就望着那女儿痴笑:“太太说留你吃饭,不要走!”女儿也笑着。一家大小知道王嫂有个好女儿,都来看看,都交口称赞王嫂福气真好,闺女可长得俊俏逗人爱。
王嫂不特有个好女儿,还有个好儿子!儿子十二岁,已到城西区茶叶局服务当差,净挣十五块钱一个月。王嫂怕他不学好,一来就骂骂,装成生气样子,要孩子赶快回去。王嫂在这一家中的工作是洗衣烧饭,间或同卖鸡蛋清茅房的乡下人嚷嚷,一切动机无不出于护主。
有一天,另外一个乡下妇人来了,带了些新蚕豆来看王嫂,两人一面说一面抽抽咽咽。来人去后,问起原因才知道一年前王嫂作新媳妇的女儿,已在两个月前死掉了。来的就是那女儿的婆婆。女儿因为生产,在乡下得不到医药照料,孩子生下地两天,女儿流血不止,家里人全下了田,想喝水不得水喝,喝了些水缸脚沉淀,第二天腹痛就死去了。孩子活了两个月,也死去了。①经过这样大变故的王嫂,竟还是一切照常,用来稳定她的生命或感情的,原来是古人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八个字。她相信八字。
说起女儿死去情形时,她说:“他们忙着收麦子,大麦稞麦,用车子装满一车一车马拖着走,下田去了。我女儿要喝水,喝不到,把水缸脚脚喝下肚,可怜,她嚷痛也痛,就死了!死了她男人哭,不许棺材抬出门。自己可要去做壮丁,抽签到头上,过盘龙寺当兵去!生死有命。”说的话不到十句,可包括了多少动人的内容!
这家里同别的人家一样,有鸡,有狗,有猫儿。这一切却统由王嫂照管。
王嫂每天照例先喂狗,后喂鸡。狗吃饱后就去廊下睡觉。下半天是她洗衣的时间,天气好时,王嫂更忙。院子中有两大盆待洗的衣服:老先生的,先生的,太太的,小姐的,学生的,小娃子的,还加上自己在茶叶局作小勤务十二岁小儿子的。衣服虽不少,她倒不慌不忙的做去。事情永远做不完,可并不使她懊恼。一面搓衣一面间或还用本地调子唱唱歌,喉咙窄,声调十分悦耳。
三月后天气转好,镇日长晴,城区经常有空袭警报。警报来时,家中长幼照例分成两组,一组外出,一组不动。王嫂对外出最匆忙的照例要笑笑,但她自己并不怕。为什么不怕?孔子遗教在这颗简单的心上有了影响,“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疏散的出门去后,不出门的照例还是各在房中做事读书。②院中静静的,剩下王嫂一个人,她还是洗衣,一面洗衣一面点数空中飞机数目,好等等报告给主人。哲学教授老金,照例每天午后四点来看看大公鸡。“王嫂,你怕不怕?”王嫂听来带点羞涩神气笑着:“我不怕,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俨然知道对面是教哲学的先生,就援引两句大哲人的话语,表示酬答。“圣贤说的,哪里会错!”
这件事也就过去了。第二天到了下午,天气还是很好,并无警报,到两点左右,她正一面洗衣一面用眼睛耳朵去搜索高空中自家飞机的方位。③小狗忽然狂吠起来。原来那个在茶叶局当差的小儿子来了。
小孩子脸黑黑的,裤子已破裂,要他母亲给缝补缝补。
“昨天警报你在哪里?”
孩子说:“我在河甸营。”
这一来王嫂呆住了。“你怎么到飞机场去。日本飞机不是把河甸营炸平了吗?炸死好多好多人。你去看热闹!有什么好看的!”
“我有事去。飞机来了,丢下十二个炸弹,三个燃烧弹,房子烧了,倒了,我前前后后是人手人脚,有三匹马也炸个碎烂。机关枪答答答答乱打。最后我也死了,土把我埋了。有人摸我心子,还有一点气,汽车装我到甘美医院。……”
孩子把事情叙述得清清楚楚,毫不觉得可怕,也毫不觉得这次经验有何得意处。坐在他母亲洗衣盆边,裤子破了一个大裂口,瘦瘦的腿子全裸露出来了。王嫂声哑了,“咦,咦,咦,你不炸死!你看到死人?看到房子倒了烧起来?你看到人手人脚朝天上飞?人家抬你到医院去,九点钟才醒。回去主人骂不骂你?来,我看看你裤子!”
小孩子走到她身边去,她把破裤子一拉,在孩子精光光的瘦臀上巴巴的打了三下。“你不怕死?我自己打死你!”小孩子却嘻嘻笑着,看看母亲的眼睛,已湿莹莹的了。
孩子说:“我不怕日本,我长大了还要当兵去!”
她看看天,天上蓝蓝的,有一团团白云镶在空间。恰有三只老鸦飞到院中尤加利树高枝上停下来,孩子一拍掌,老鸦又飞去了。王嫂把裤子缝好后,用口咬下那点线头,把针别到头髻上去,拉住孩子脏耳朵说:“你当兵去,老鸦就叼你到树上去。福寿,你能当兵?”
孩子不作声,只快乐的微笑。他心想:“我怎么不能当兵?人长大了,什么都做得好。”
孩子走后,家中人知道了这件事,都以为王嫂人好,心好,命好。王嫂不作声,只是微笑。到晚上,却悄悄的买了些香纸,拿到北门外去烧化。她想起死去的女儿,死得太苦了,命可不好,有点伤心,躲在自己房中去哭了好一会,不曾吃晚饭。这件事一家人谁也不知道,因为她怕人知道要笑她,要问她,要安慰她。这一切她都不需要。
(一九四零年初作,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嫂的女儿来看王嫂,大家都来看她并称赞她可爱俊俏,就连主人也热情地留她吃饭,这说明王嫂的生活环境纯洁朴素。
B.文章两处述及女儿死去的情形,内容基本相同,王嫂的再述不仅无重复之感,反而让文章内容具备了更触动人心的力量。
C.文章描写了儿子归家时裤子裂口之大,露出大腿之瘦,看似闲笔实则着意,暗示出战事的激烈和儿子的弱小。
D.王嫂对儿子扬言:“你不怕死?我自己打死你!”体现了王嫂作为母亲对儿子不好好工作的不满和愤怒。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划线句①引用了古语“生死有命”,并反复出现,串联起王嫂悲惨一生,突显了王嫂对命运的深刻哲思。
B.文中划线句②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以王嫂为代表的部分民众对空袭事件的习以为常,可映射出他们对战争的泰然。
C.文中划线句③掀起情节微澜,王嫂的注意力从搜寻飞机转到听见小狗狂吠,可见儿子回家在王嫂的意料之外。
D.《王嫂》与《百合花》两篇小说描写战争的角度颇为相似,都借助小说中次要人物的口吻来勾勒战争的场景。
8.小说在刻画王嫂这一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9.小说故事发生在抗战背景之下,但并未正面书写战争场景,而是贴着小人物的日常经历来写,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效果。
二、文言小题(本大题共5小题)
10.下列各句中不全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一尊还酹江月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列缺霹雳
C.或师焉,或不焉 虽有槁暴
D.梦啼妆泪红阑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②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④吾师道也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⑥小学而大遗 ⑦栗深林兮惊层巅
⑧粪土当年万户侯 ⑨浔阳江头夜送客
A.①④⑤⑨\②⑥\③\⑦\⑧ B.①⑤⑨\②⑥\③④\⑦\⑧
C.①④⑤⑨\②⑥\③⑧\⑦ D.①⑤⑨\②⑥\③④⑦\⑧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
A.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B.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C.暮去朝来颜色故 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吾尝终日而思矣 ②则群聚而笑之
B.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②或师焉,或不焉
C.①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②郯子之徒
D.①其皆出于此乎 ②其出人也远矣
14.下列有关文言句式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转徙于江湖间 ②蚓无爪牙之利 ③何以解忧 ④青取之于蓝
⑤ 以为轮 ⑥不拘于时 ⑦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⑧居庙堂之高
A.①④⑥/②⑤/③⑦/⑧ B.①⑤⑥/②④/③⑦/⑧
C.①④/②⑧/③⑦/⑤/⑥ D.①⑤/②⑦/⑥⑧/③/④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天地之所贵者人也,圣人之所尚者义也,德义之所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学问也。虽有至圣,不生而知;虽有至材,不生而能。文、武师姜尚,周公师庶秀,孔子师老聃。人不可以不就师矣。夫此皆上圣也犹待学问其智乃博其德乃硕而况于凡人乎 是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易》曰:“君子以多志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是以人之有学也,犹物之有治也。故夏后之璜,楚和之璧,虽有玉璞卞和之资,不琢不错,不离砾石。而况君子敦贞之质,察敏之才,摄之以良朋,教之以明师,文之以《礼》《乐》,导之以《诗》《书》,赞之以《周易》,明之以《春秋》,其不有济乎 《诗》云:“题彼鹡鸰,载飞载鸣。我日斯迈,而月斯征。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是以君子终日乾乾进德修业者,非直为博己而已也,盖乃思述祖考之令闻,而以显父母也。夫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是故董仲舒终身不问家事,景君明经年不出户庭,得锐精其学而显昭其业者,家富也;富佚若彼,而能勤精若此者,材子也。倪宽卖力于都巷,匡衡自鬻于保徒者,身贫也;贫厄若彼,而能进学若此者,秀士也。当世学士恒以万计,而究涂者无数十焉,其故何也 夫此四子者,耳目聪明,忠信廉勇,未必无俦也,而及其成名立绩,德音令闻不已,而有所以然,夫何故哉 徒以其能自托于先圣之典经,结心于夫子之遗训也。
(节选自王符《潜夫论·赞学》,有删改)
材料二:
国子先生①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节选自韩愈《进学解》)
【注】①国子先生:韩愈自称。
1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夫此A皆上B圣也C犹待D学问E其智F乃博G其德H乃硕
1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是故工欲善其事”中的“善”,指“做好”,与《劝学》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善”意思不同。
B.材料一“盖乃思述祖考之令闻”中的“乃”,指“是”,与《师说》中“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的“乃”意思不同。
C.材料二“名一艺者无不庸”中的“庸”,指“任用”,与《师说》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的“庸”意思不同。
D.材料二“无患有司之不明”中的“患”,指“担忧”,与《送东阳马生序》中“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的“患”意思不同。
17.下列对两则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符认为虽然世上有极其圣明有才的人生来就智慧能干,但普通人还是应该像文王、武王等人一样跟从老师学习。
B.王符认为人如璞玉需要雕琢,资质才能兼备的君子,若想成功还需要良师益友帮助教导以及大量阅读儒家经典。
C.王符列举董仲舒、景君明、倪宽、匡衡四人的事例意在阐明“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的道理。
D.韩愈认为方今圣主贤臣注重选用人才,诸生只需在“业”和“行”两方面刻苦努力,无须担忧主管部门不明不公。
18.把下面的句子和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当世学士恒以万计,而究涂者无数十焉,其故何也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19.两则材料均勉励学生进德修业,但关于研修的目的,二者观点却不相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四、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①。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注】①谢将军,东晋谢尚,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乘月泛舟,听到袁宏在船上吟诗,大为赞赏,邀请袁宏过船长谈达旦。
2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开篇点题,写了牛渚夜景,从大处落墨,展现出一片碧海青天、万里无云的画面。
B.颔联由“望月”过渡到“怀古”,联想到谢尚在牛渚泛舟时遇见袁宏月下吟诗的往事。
C.尾联写明早挂帆离去的情景。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离开,枫叶纷纷飘落。
D.全诗结构层次分明,写景疏朗有致,刻画细腻,迹近写意;用语自然清新,对仗工整。
21.本诗写情含蓄不露,不道破说尽,那么诗人是怎样表达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五、名篇名句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两句化用了《诗经》中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句,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
(2)《归园田居》中透过“,”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通过谢灵运游山的故事,烘托梦游,写开始登山。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两句,回顾刘裕生平,揭示他生活在蓬门陋巷,出身低微。
(5)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于心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6)《琵琶行并序》中作者多次寄情于月,以月传情。“”这一句衬托了送别时的感伤之情,“”这一句渲染了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孤寂之情。
(7)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这一句以曹军惨败来突出周瑜英气勃发的形象。
六、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费孝通先生写《乡土中国》的时候,正是中国历史上内忧外患到达极致的时候,当时 A 已经沦陷于日寇,这本书也是在敌机轰炸的间歇中完成的,我们由此可以想见费先生在这种环境下讨论中国社会结构时的心境。当时的中国社会 B ,中国文化在列强侵略下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和自信,许多知识分子都以为中国积贫积弱的根源就是延续几千年的历史传统,恨不能与之彻底决裂。因而在思想观念上,将乡村与城市、中国与西方的关系视为传统与现代、落后与先进的“社会进化论”的概念范畴。费先生虽然也是运用中西、古今的比较视角, 甲 ,费先生在书中处处透露出维护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心态。他指出我们今天指责的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缺陷,正是昨日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辉煌,因而缺陷之所以为缺陷,与我们使用的比较和参考标准有关,所以也未必是永远的、绝对的缺陷。 乙 ,很多时候是嘲笑乡下人缺乏城市生活的知识,比如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不知所措,结果被司机骂成“笨蛋”。(1)这并非是乡下人的智力不足,而是城里人的偏见。(2)费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展现的正是社会学所具有的超越偏见、超越时代的家国情怀以及爱之弥切、寄望弥深的智慧。
23.请在文中A、B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4.请在文中甲、乙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5.文中画波浪线的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表述不当,请修改。
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质疑一件事比相信一件事更困难。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
请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及简析
  1.答案:AB
  简析:A 项,由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 这一时期的劳模选树也因此集中于工农业生产领域,并与组织劳动竞赛、完成生产任务紧密结合,在全社会形成了积极生产、人人争当劳动模范的氛围” 可知该项正确;B 项,根据 “改革开放后…… 社会生产亦由物质生产领域向非物质生产领域扩展…… 人们对劳动内涵的认知变化直接扩展了劳动者的主体构成” 可知该项正确;C 项,“要么以著名个体的名称,要么以具有代表性的地名来进行形象表征” 说法错误,劳模精神是以特定时代内涵与形象表征,如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等是依据劳模人物精神凝练,并非局限于所说两种方式;D 项,南京新百频频出现新劳模,主要原因是劳模们自身守正笃实、锐意创新,以及代代传承的劳模精神引领,题干原因表述片面。综上,答案选 AB。
  2.答案:A
  简析:A 项,“物质生产领域劳模的比重保持不变” 错误,随着时代发展,劳动形态多元,劳模群体突破物质生产领域,非物质生产领域劳模不断涌现,比重有变化;B 项,由材料一可知 “工匠精神”“女排精神” 等激励劳动者,该项正确;C 项,从材料二 “吕雪瑾省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 探索出‘老字号商业信誉 + 劳模品牌资源 + 场景化购物体验’的新型服务模式” 能看出劳模践行 “守正笃实、锐意创新”,该项正确;D 项,从陶佩芬传帮带同事,到吕雪瑾工作室传承创新,体现劳模精神代代相传,该项正确。综上,答案选 A。
  3.答案:B
  简析:B 项,《心中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开头采用顾客视角,材料二开头是直接描述直播场景,并非 “亲历者” 视角;A 项,两个标题都简洁醒目,引发阅读兴趣,该项正确;C 项,两篇文章都用访谈细节展现人物,该项正确;D 项,材料二通过多方面展现劳模,体现人物通讯多角度刻画人物特点,该项正确。综上,答案选 B。
  4.答案:
  ①都体现对工作的专注热情:张秉贵将服务顾客视为使命,心中有 “一团火”,热情服务;陶佩芬为熟悉业务,背商品信息,向专业人士请教,成为行家,专注投入工作。
  ②都蕴含敬业精神:张秉贵无论面对何种顾客都耐心服务,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陶佩芬精心钻研洗化用品知识,认真对待工作,将服务做到极致,尽显敬业。
  ③都有传承精神:张秉贵的服务精神感染同事,成为榜样;陶佩芬将服务秘诀传授同事,编写手册帮助青年员工,传承劳模精神。
  5.答案:
  ①新中国成立后:劳模精神以团结苦干、无私奉献回应需求,如耿长锁、王进喜等在工农业领域,通过劳动竞赛创造生产纪录,激励人们积极投身生产,推动国家建设。
  ②改革开放后:以锐意进取、巧干实干适应发展,像孔祥瑞、袁隆平、姚明等不同领域劳模,凭借专业精神与创新实干,推动生产力提升,助力社会多元发展。
  ③党的十八大以后:以精益求精、创新创造为内涵,各行业劳模在科技创新驱动下,辛勤、诚实、创造性劳动,为迈向制造强国、实现中国梦凝聚力量。
  6.答案:D
  简析:D 项,王嫂说这话是出于对儿子的疼爱与担心,害怕儿子遭遇危险,并非对儿子工作不满愤怒,该项理解错误;A 项,从众人对王嫂女儿的态度能看出生活环境氛围,该项正确;B 项,两次描述从不同角度强化悲剧色彩,触动人心,该项正确;C 项,对儿子外貌描写暗示战争状况,该项正确。综上,答案选 D。
  7.答案:A
  简析:A 项,“生死有命” 是王嫂在苦难面前的无奈慰藉,并非深刻哲思,该项分析过度;B 项,通过王嫂空袭时表现可看出民众对空袭习以为常,映射对战争泰然,该项正确;C 项,小狗狂吠使情节转折,体现儿子回家意外,该项正确;D 项,两篇小说都借次要人物展现战争场景,该项正确。综上,答案选 A。
  8.答案:
  ①勤劳能干:承担洗衣、喂鸡狗等诸多家务,面对大量衣服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完成。
  ②善良质朴:女儿、婆婆来访热情相待,听闻女儿悲惨遭遇默默承受,对他人遭遇富有同情心。
  ③坚强乐观:面对女儿、外孙离世,空袭警报等苦难,仍坚守生活,用歌声、笑容面对。
  ④护主忠诚:工作中一切动机为护主,与卖鸡蛋清茅房的乡下人理论,维护主家利益。
  9.答案:
  ①展现真实战争图景:从王嫂视角,借儿子讲述河甸营被炸,侧面呈现战争残酷、百姓苦难,真实可感。
  ②凸显人性光辉:在战争阴霾下,王嫂勤劳、善良、坚强,小人物坚韧精神更打动人心,升华主题。
  ③引发深层思考:不着重宏大战争叙事,聚焦个体日常,引发对战争影响、生命意义、人性坚韧的思考。
  10.答案:D
  简析:A 项,“契阔谈讌” 中 “讌” 通 “宴”,“一尊还酹江月” 中 “尊” 通 “樽”,均为通假字;B 项,“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中 “受” 通 “授”,“列缺霹雳” 中 “列” 通 “裂”,均为通假字;C 项,“或师焉,或不焉” 中 “不” 通 “否”,“虽有槁暴” 中 “有” 通 “又”,“暴” 通 “曝”,均为通假字;D 项,“梦啼妆泪红阑干” 无通假字,“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中 “知” 通 “智”。综上,答案选 D。
  11.答案:B
  简析:①“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中 “上”“下”,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中 “日”,⑨“浔阳江头夜送客” 中 “夜”,均为名词作状语;②“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中 “圣”“愚”,⑥“小学而大遗” 中 “小”“大”,均为形容词作名词;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中 “水”,④“吾师道也” 中 “师”,均为名词作动词;⑦“栗深林兮惊层巅” 中 “栗”“惊”,为使动用法;⑧“粪土当年万户侯” 中 “粪土”,为意动用法。综上,答案选 B。
  12.答案:B
  简析:A 项,“寄托” 古义为藏身,今义为托付等,古今异义;B 项,“骐骥” 古今均指骏马,不含古今异义词;C 项,“颜色” 古义为容颜,今义为色彩,古今异义;D 项,“不必” 古义为不一定,今义为不需要,古今异义。综上,答案选 B。
  13.答案:A
  简析:A 项,①“吾尝终日而思矣” 与②“则群聚而笑之” 中 “而” 均表修饰;B 项,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中 “焉” 为兼词,“于此”,②“或师焉,或不焉” 中 “焉” 为语气助词;C 项,①“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中 “之”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郯子之徒” 中 “之” 为指示代词,“这”;D 项,①“其皆出于此乎” 中 “其” 表揣测语气,“大概”,②“其出人也远矣” 中 “其” 指代 “古之圣人”。综上,答案选 A。
  14.答案:C
  简析:①“转徙于江湖间”,④“青取之于蓝”,为状语后置句;②“蚓无爪牙之利”,⑧“居庙堂之高”,为定语后置句;③“何以解忧”,⑦“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为宾语前置句;⑤“ 以为轮”,为省略句;⑥“不拘于时”,为被动句。综上,答案选 C。
  15.答案:B、C、G
  简析:“夫此皆上圣也,犹待学问,其智乃博,其德乃硕”,意思是这些都是上圣之人,尚且需要学习,他们的智慧才能渊博,他们的品德才能高大。所以在 B、C、G 处断句。
  16.答案:D
  简析:A 项,“是故工欲善其事” 中 “善” 为 “做好”,“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中 “善” 为 “善于”,意思不同,该项正确;B 项,“盖乃思述祖考之令闻” 中 “乃” 为 “是”,“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中 “乃” 为 “竟然”,意思不同,该项正确;C 项,“名一艺者无不庸” 中 “庸” 为 “任用”,“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中 “庸” 为 “岂,哪”,意思不同,该项正确;D 项,“无患有司之不明” 中 “患” 为 “担忧”,“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中 “患” 为 “担忧”,意思相同,该项错误。综上,答案选 D。
  17.答案:A
  简析:A 项,由 “虽有至圣,不生而知;虽有至材,不生而能…… 人不可以不就师矣” 可知,世上没有生来就智慧能干的人,该项错误;B 项,根据 “而况君子敦贞之质…… 其不有济乎” 可知该项正确;C 项,从 “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 倪宽卖力于都巷…… 秀士也” 能看出举例用意,该项正确;D 项,由 “诸生业患不能精…… 无患有司之不公” 可知该项正确。综上,答案选 A。
  18.答案:
  (1)当今世上的学者常常数以万计,可是钻研学问的人却没有几十个,这是什么缘故呢?
  (2)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19.答案:
  ①王符观点:君子进德修业,不仅为丰富自身,更是为继承发扬祖先美德,显耀父母。如文中提到 “是以君子终日乾乾进德修业者…… 盖乃思述祖考之令闻,而以显父母也”,强调对家族传承的责任。
  ②韩愈观点:诸生进德修业应专注于自身学业精通、德行养成,不必担忧外在选拔不公。“诸生业患不能精…… 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体现其重视自我提升,以适应时代选拔。
  20.答案:D
  简析:D 项,“对仗工整” 错误,此诗有古体诗特点,格律不严,并非对仗工整;A 项,首联写牛渚夜景画面,该项正确;B 项,颔联从望月过渡怀古,联系谢尚、袁宏事,该项正确;C 项,尾联写挂帆离去、枫叶飘落情景,该项正确。综上,答案选 D。
  21.答案:
  ①借景抒情:首联描绘牛渚西江夜的青天无云之景,营造空旷孤寂氛围,抒发知音难觅、怀才不遇之感;尾联以 “枫叶落纷纷” 秋景,烘托落寞惆怅之情。
  ②用典抒情:颔联、颈联借谢尚赏识袁宏典故,联想自身境遇,“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含蓄表达渴望遇知音赏识却不得的无奈落寞。
  22.答案: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3)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4)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5)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别时茫茫江浸月;绕船月明江水寒
  (7)樯橹灰飞烟灭
  23.答案:A:半壁江山;B:风雨飘摇
  简析:A 处,当时中国部分领土被日寇侵占,“半壁江山” 指国土的一半,符合语境;B 处,中国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安,“风雨飘摇” 形容局势不稳定,恰当。
  24.答案:甲:但却与之不同;乙:乡下人常被城里人嘲笑
  简析:甲处,前文说费先生与其他知识分子比较视角相同但心态不同,此处应填体现差异的语句;乙处,后文举例说明乡下人被城里人嘲笑,此处应总领该内容。
  25.答案:
  (1)句 “这并非是乡下人的智力不足”,“并非是” 语义重复,可改为 “这并非乡下人的智力不足”;
  (2)句 “费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展现的正是社会学所具有的超越偏见、超越时代的家国情怀以及爱之弥切、寄望弥深的智慧”,句式杂糅,可改为 “费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展现的正是社会学超越偏见、超越时代的家国情怀以及爱之弥切、寄望弥深的智慧”。
  26.答案:略。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天地之间人为贵,圣人所崇尚的是义,德义所成就的是智慧,明智所追求的是学问。虽然世上有极其圣明的人,他们也不是生来就有智慧的;虽然有非常能干的人,他们亦非生来就有才能的。文王、武王以姜尚为师,周公旦以庶秀为师,孔子以老聃为师。人不可以不跟从老师学习。上述这些人都是上等的圣哲,尚且要等到问学求教之后,他们的知识才渊博,他们的德行才广大,更何况是普通的人呢?因而,工匠若要做好他的事情,就应当先磨利自己的工具;士人要宣扬他的道义,就应当先读他的书。《周易》上说:“君子应当通过多记住前人的言行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因此,人需要学习,就如同事物需要修治一样。因此夏朝帝王的玉磺,楚国和氏的玉璧,虽然有了宝玉的资质以及卞和的呈献,但如果不雕琢不磨光,就和小石头没有什么差别。更何况君子有敦厚坚贞的资质,有明察聪敏的才能,(如果再)由品德优良的朋友辅佐他,由贤明的老师教导他,用《礼》《乐》来修养他,用《诗经》《尚书》来引导他,用《周易》来帮助他,用《春秋》来启发他,哪有不成功的呢?《诗经》中说:“看那鹡鸰鸟,边飞边欢鸣。你我天天在奔波,月月都远行。早起晚睡不停息,不要辱没父母名。”所以,君子整天勤恳提升道德研修学业,并不只是为了使自己学识渊博,大概是还想继承祖先的美好声望,并以此来显扬自己的父母。道义隐藏在书本中,因学习而有所成就,学问因发奋而长进,因停止而荒废。所以董仲舒终生不过问家事,景君明常年不出家门,使自己的学问日渐精深、学业愈加显著,是因为他们家境富裕;像他们那样富裕闲逸而又能如此勤奋努力,是品德才能过人之士。倪宽出卖劳力做厨工,匡衡把自己卖给富人家做佣工,是因为他们家境贫困;像他们那样家境贫困而又能如此钻研学业,是品德才华优秀之人。现在求学的人常常数以万计,可是穷尽学问之途的人还没有几十个,这是什么原因呢?以上四人,耳聪目明,忠义诚实,廉正勇敢,未必没有能与之比肩的人,然而他们树立名望,建立功业,美好的声誉没有穷尽,终于达到这样的境地,这是什么原因呢?只不过是因为他们依托于先圣的经典,专心谨记孔夫子的遗训罢了。
材料二:
国子先生早上走进太学,召集学生们站立在学舍下面,教导他们说:“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当今圣君与贤臣相遇合,各种法律全部实施。除去凶恶奸邪之人,提拔优秀人才。具备一点优点的人全部被录取,拥有一种才艺的人没有不被任用的。选拔优秀人才,培养造就人才。大概也有才行不高的侥幸被选拔,谁说才行优秀者却不蒙提举呢?诸位学生只要担心学业不能精进,不要担心主管部门官吏不够英明;只要担心德行不能有所成就,不要担心有关官员对你们不公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