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设计】8.2 海水“晒盐” 课时作业--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设计】8.2 海水“晒盐” 课时作业--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1-03 14:37:2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2 海水“晒盐” 课时作业
(一)课堂作业
(1)关于海水“晒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海水降温析出晶体
B.海水晒盐后的母液因食盐减少而变成不饱和溶液
C.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D.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分解得到食盐晶体
【答案】C
【解析】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主要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掉,使氯化钠结晶出来,利用的是蒸发结晶的原理。故选:C。
(2)食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质。下列有关食盐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加碘食盐配制生理盐水 B.用食盐水除铁锈
C.用食盐水腌制咸鸭蛋 D.用食盐代替小苏打蒸馒头
【答案】C
【解析】生理盐水是由氯化钠配制而成的,A 错误;食盐水与铁锈不反应B 错误;食盐不能与馒头发酵产生的酸反应,D错误。故选C。
(3)在海水晒盐过程中,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y)与时间(t)的关系为( )
【答案】D
【解析】海水开始风吹日晒时,浓度逐渐增大,到饱和状态时,质量分数不变,对照选项,只有D符合.
(4)下列关于海水晒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结晶池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大于海水中氯化钠质量分数
B.由于水分蒸发,蒸发池中氯化钠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到一定数值
C.母液是NaCl的饱和溶液,也是所含杂质MgCl2、CaCl2的饱和溶液
D.气温高、湿度低、风力大、雨量少、阳光充足有利于海水晒盐
【答案】D
【解析】在海水“晒盐”过程中,水因不断蒸发而质量减少,氯化钠的质量相对不变,在蒸发池中溶液逐渐由不饱和变为接近饱和,进入结晶池中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逐渐变成食盐的饱和溶液,由于温度为常温,故水分再蒸发时,可析出食盐晶体,溶液仍是食盐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达到最大,A、B正确;母液是 NaCl的饱和溶液,但不一定是MgCl_2、CaCl_2的饱和溶液,C错D 项中描述的条件有利于食盐晶体析出,D正确。
(5)“粗盐提纯"实验不需要的仪器是( )
【答案】D
【解析】A.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过滤时用于盛放液体,故选项错误。
B.蒸发皿用于完成蒸发操作,故选项错误。
C.酒精灯用于完成蒸发操作,故选项错误。
D.溶解、过滤、蒸发时均不需要使用试管夹,故选项正确。
故选:D。
(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t1℃时若从甲和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相等量的固体,需蒸发水较多的是甲
B.除去甲物质中少量乙物质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
C.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甲析出晶体
的质量不一定大于乙析出晶体的质量
D.t1℃时,甲溶液恒温蒸发10g水析出1g晶体,再恒温蒸发2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或等于2g
【答案】D
【解析】A、t1℃时若从甲和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相等量的固体,需蒸发水较多的是甲正确,因为在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小于乙,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错误;
B、除去甲物质中少量乙物质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正确,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错误;
C、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甲析出晶体的质量不一定大于乙析出晶体的质量正确,因为没有指明饱和溶液质量的大小,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错误;
D、t1℃时,甲溶液恒温蒸发10g水析出1g晶体,再恒温蒸发2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等于4g,大于或等于2g错误,错误符合题意,正确。
(二)课后作业
(1)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石油分馏 C.汽油挥发 D.粗盐中除去硫酸钠等可溶性杂质
【答案】D
【解析】A、海水晒盐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石油分馏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除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2)海水晒盐是( )
A.利用日晒,使海水分解
B.利用日晒,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C.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
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
【答案】C
【解析】A、水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只有在通电时才发生分解,A不正确.
B、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变化不大,不会减小,所以B不正确.
C、利用阳光的照射和风力,加速海水中水分的蒸发,是海水的浓度越来越大,最后氯化钠结品析出.所以C正确.
D、氯化钠熔点、沸点很高,不会气化,所以D不正确.
故选C.
(3)我国的海岸线幅员辽阔,有充足的海水资源。人们常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吹日晒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获得粗盐。在此过程中( )
A.溶剂的质量不变
B.氯化钠的质量不变
C.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始终不变
D.氯化钠的溶液质量保持不变
【答案】B
【解析】人们常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吹日晒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获得粗盐,在此过程中水分蒸发,溶剂的质量减少,氯化钠的质量不变,溶液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且饱和后不再改变,溶液达到饱和后,有氣化钠品体析出,氯化钠的溶液质量减少。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 B。
(4)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
B.t2℃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相等
C.t3℃时,若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D.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所得甲、乙的溶液仍都是饱和溶液
【答案】C
【解析】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乙>甲,错误;
B、t2℃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因为没有指明是否饱和溶液,无法比较溶剂质量,错误;
C、t3℃时,若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即要求在温度不变情况下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正确;
D、因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因此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所得甲、乙的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错误。
(5)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经过第①步操作,海水中的成分基本不变
B.蒸发池中,氯化钠溶液逐渐变浓
C.经过第③步的操作,进入结晶池后,继续蒸发水,有氯化钠晶体析出
D.析出食盐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答案】D
【解析】A、第①步操作,是将海水引入贮水池,经过第①步操作,海水中的成分基本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蒸发池中水分逐渐被蒸发掉,氯化钠溶液逐渐变浓故选项说法正确。
C、经过第③步的操作,进入结晶池后,继续发水,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后,有氯化钠晶体析出,故选项说法正确。
D、析出食盐晶体后的母液,不能继溶解氯化钠,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6)选择下列部分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乙实验为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实验在操作③时,若俯视读数,会使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B.甲实验三步骤中都要用到玻璃棒,且①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相同的
C.甲实验和乙实验都要用到的实验操作
D.甲实验在操作⑤时,将水全部蒸发后停止加热
【答案】C
【解析】解:A、乙实验在操作③时,若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B、粗盐提纯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操作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三步骤中都要用到玻璃棒,操作①和⑤分别是溶解、蒸发操作,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搅拌,防止液体飞溅:玻璃棒的作用是不完全相同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粗盐提纯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操作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甲实验和乙实验都要用到的实验操作①,故选项说法正确。D、甲实验在操作⑤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7)小吴在“粗盐提纯”实验考核时,完成了系列操作,如下几步操作中老师只给了一步正确的分,这一步是( )
A.过滤时玻璃棒靠在单层滤纸的一边
B.过滤时用玻璃棒对漏斗中液体搅拌
C.蒸发时对蒸发皿中的液体搅拌
D.蒸发时等到全部水蒸发完后再停止加热
【答案】C
【解析】A.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故错误:
B.过滤时,应沿着玻璃棒倒入待过滤的液体,不能用玻璃棒对漏斗中液体搅拌,故错误:蒸发时对蒸发皿中的液体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局部受热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正确:C.D.蒸发时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品体时即可停止加热,依靠蒸发皿的余热即可将水分蒸干,故错误。
故选:C。
(8)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Y的溶解度比X的溶解度大
B.t1℃时,X、Y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是20%
C.若烧杯内有晶体析出,则烧杯中饱和溶液的溶质为Y
D.t2℃时,若X、Y 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X<Y
【答案】D
【解析】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错误;
B、t1℃时,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20g,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是20g/120g×100%≠20%,错误;
C、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若烧杯内有晶体析出,X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烧杯中饱和溶液的溶质为X,错误;
D、t2℃时,Y物质的溶解度大于X物质的溶解度,所以若X、Y 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X<Y,正确。
(9)用“不变”“增加”或“减少”填空。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 NaCl 溶液中进行如下操作:
(1)加入少量NaC1后,溶液的质量_________。
(2)若向其中加入少量水,则溶质的质量_________,溶液的质量_________。
(3)若温度不变,蒸发掉少量水,则溶质的质量_________,溶液的质量_________。
【答案】(1)不变(2)不变;增加;(3)减少;减少
【解析】 (1)饱和溶液是指温度一定、溶剂一定的条件下,加入该种溶质不会再溶解,所以溶液的质量不变;
(2)加入水后,溶剂的质量增大,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会增大;
(3)当温度不变时,蒸发少量水,因为水的质量减少,会有溶质析出,所以溶质的质量会减少,溶液的质量也减少;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不变(2)不变;增加;(3)减少;减少。
(10)含有蔗糖品体的溶液A,从冰箱里取出放置一段时间后,晶体慢慢消失,形成溶液B。对于溶液A和B,一定处于饱和状态的是_________,两者相比,较浓的溶液是_________。
【答案】(1)A(2)B
【解析】因在冰箱里的A溶液中有没溶解的品体,所以A为饱和溶液。当将A溶液从冰箱里拿出来后,没溶解的溶质继续溶解,得到了溶液B,所以B的溶质质量分数比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即浓度更大。故答案为 A;B。
(11)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总结归纳大多数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并将结果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将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加溶剂(2)升高温度(3)加溶质(4)降温(5)蒸发溶剂
【解析】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一般是加入溶剂或升高温度,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一般是加入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12)海水中有着丰富的化学资源,人们可以从海水中提取出很多的物质,如:氯化钠、镁等。下图就是利用海水提取氯化钠的大致过程:
图中①是____________(填“蒸发池"或“冷却池”);
(2)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____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3)实验室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实验步骤有:
I 溶解 Ⅱ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Ⅲ 蒸发
上述三个步骤中,用到的同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在步骤Ⅱ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提取粗盐后的母液中含有较多氯化镁,从母液中提取金属镁的过程大致如下:
该过程中反应工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反应亚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蒸发池:(2).饱和溶液:(3).过滤 玻璃棒 引流(4).复分解反应
(5)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图中①是.蒸发池:(2)析出品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3)实验室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实验步骤有:1 溶解,Ⅱ过滤,亚 蒸发。上述三个步骤中,用到的同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是玻璃棒,该玻璃仪器在步骤Ⅱ中的作用是引流。(4)提取粗盐后的母液中含有较多氯化镁,从母液中提取金属镁。该过程中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2 海水“晒盐” 课时作业
(一)课堂作业
(1)关于海水“晒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海水降温析出晶体
B.海水晒盐后的母液因食盐减少而变成不饱和溶液
C.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D.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分解得到食盐晶体
(2)食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质。下列有关食盐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加碘食盐配制生理盐水 B.用食盐水除铁锈
C.用食盐水腌制咸鸭蛋 D.用食盐代替小苏打蒸馒头
(3)在海水晒盐过程中,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y)与时间(t)的关系为( )
(4)下列关于海水晒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结晶池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大于海水中氯化钠质量分数
B.由于水分蒸发,蒸发池中氯化钠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到一定数值
C.母液是NaCl的饱和溶液,也是所含杂质MgCl2、CaCl2的饱和溶液
D.气温高、湿度低、风力大、雨量少、阳光充足有利于海水晒盐
(5)“粗盐提纯"实验不需要的仪器是( )
(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t1℃时若从甲和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相等量的固体,需蒸发水较多的是甲
B.除去甲物质中少量乙物质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
C.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甲析出晶体
的质量不一定大于乙析出晶体的质量
D.t1℃时,甲溶液恒温蒸发10g水析出1g晶体,再恒温蒸发2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或等于2g
(二)课后作业
(1)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石油分馏 C.汽油挥发 D.粗盐中除去硫酸钠等可溶性杂质
(2)海水晒盐是( )
A.利用日晒,使海水分解
B.利用日晒,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C.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
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
(3)我国的海岸线幅员辽阔,有充足的海水资源。人们常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吹日晒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获得粗盐。在此过程中( )
A.溶剂的质量不变
B.氯化钠的质量不变
C.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始终不变
D.氯化钠的溶液质量保持不变
(4)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
B.t2℃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相等
C.t3℃时,若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D.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所得甲、乙的溶液仍都是饱和溶液
(5)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经过第①步操作,海水中的成分基本不变
B.蒸发池中,氯化钠溶液逐渐变浓
C.经过第③步的操作,进入结晶池后,继续蒸发水,有氯化钠晶体析出
D.析出食盐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6)选择下列部分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乙实验为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实验在操作③时,若俯视读数,会使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B.甲实验三步骤中都要用到玻璃棒,且①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相同的
C.甲实验和乙实验都要用到的实验操作
D.甲实验在操作⑤时,将水全部蒸发后停止加热
(7)小吴在“粗盐提纯”实验考核时,完成了系列操作,如下几步操作中老师只给了一步正确的分,这一步是( )
A.过滤时玻璃棒靠在单层滤纸的一边
B.过滤时用玻璃棒对漏斗中液体搅拌
C.蒸发时对蒸发皿中的液体搅拌
D.蒸发时等到全部水蒸发完后再停止加热
(8)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Y的溶解度比X的溶解度大
B.t1℃时,X、Y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是20%
C.若烧杯内有晶体析出,则烧杯中饱和溶液的溶质为Y
D.t2℃时,若X、Y 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X<Y
(9)用“不变”“增加”或“减少”填空。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 NaCl 溶液中进行如下操作:
(1)加入少量NaC1后,溶液的质量_________。
(2)若向其中加入少量水,则溶质的质量_________,溶液的质量_________。
(3)若温度不变,蒸发掉少量水,则溶质的质量_________,溶液的质量_________。
(10)含有蔗糖品体的溶液A,从冰箱里取出放置一段时间后,晶体慢慢消失,形成溶液B。对于溶液A和B,一定处于饱和状态的是_________,两者相比,较浓的溶液是_________。
(11)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总结归纳大多数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并将结果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将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12)海水中有着丰富的化学资源,人们可以从海水中提取出很多的物质,如:氯化钠、镁等。下图就是利用海水提取氯化钠的大致过程:
图中①是____________(填“蒸发池"或“冷却池”);
(2)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____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3)实验室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实验步骤有:
I 溶解 Ⅱ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Ⅲ 蒸发
上述三个步骤中,用到的同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在步骤Ⅱ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提取粗盐后的母液中含有较多氯化镁,从母液中提取金属镁的过程大致如下:
该过程中反应工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反应亚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