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
(一)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四大发明”长期被视为中华文明的标志,但它还不足以全面展现中华民族的科技
成就,例如,水稻、大豆、茶等作物的栽培技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贡献并不逊色于“四
大发明”。基于科技史界的长期研究,我们评选出88项“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
并将它们大致分为科学发现与创造、技术发明、工程成就三类。
评估某项发明的原创性,要有可靠的考古或文献证据,能证明它是迄今所知世界上
最早的,或者属于最早之一且独具特色。为慎重起见,我们未推选那些因史料不足而不
易判断其科技内涵或原创性的发明。在推选的发明创造中,有些可能未持续发展或实用
功能有限,却体现出非凡的智慧和技艺;还有些在技术的复杂性方面不甚突出,却曾对
文明进程产生较大影响。
中华民族成就了诸多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水稻栽培、粟作、琢
玉等技术出现在史前,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先秦两汉是相当数量
重要科技发明的形成期。盛唐的科技创造不甚突出,反倒是长期被认为偏安积弱的宋代
却拥有辉煌的创造发明。大约从元末开始,我国传统科技进入缓慢发展阶段,鲜有重大
发明创造。这些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我国科技史界注重探讨知识的创造和传播以及科技与各种社会因素的互动
关系。我们希望以全球史视野考察中国传统科技,将古代中国与其他古代文明进行比较,
从而审慎地判断哪些发明创造是中国人做出的或具有鲜明的中国技术特点。纵观古代历
史,科技知识可能是多地起源的,也可能是通过传播而被不同文明分享的。中国人向世
界贡献了多种作物栽培方法,以及丝织、瓷器、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等方面的技
术,也引种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等作物。还有一些发明创造属于传播基础上的再次
创新,其创新成就依然堪称杰出。众所周知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与世界贸易交流
的通道,也是科技知识传播和互动的活跃区域,推动着人类文明的演进。
科技史学科为公众理解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我们期待,先贤发明创造的智慧能够成为激励当代国人持续创新的动力,透过悠远的历
史传递智慧的回响!
(摘编自《(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前言》)
材料二:
准确掌控船行方向是航行中首要的大事。在初期,由于船只比较小,一般利用篙和
桨直接控制船行方向。随着船只的活动范围扩大到深水区域,篙用不上了,而船只体积
增大,桨的数量增加,需要许多人来划,大的桨得几个人才能划动,这时候桨要兼负推
进和制导方向的职能,操纵起来就很不容易了。于是,桨分成两种,一种专管划行,一
种专管控制方向。专管控制方向的舵桨逐渐从船舷移到船尾中央,从划动改变为不离开
水面的左右摆动,是舵的前身。在广州西汉末年墓中出土的木船模型上,舵桨的形状跟
划行用的长桨不同,桨翼短而宽,增大桨翼伸入水中的面积,增强了控制方向的性能。
不过,舵桨还存在一些缺陷。例如,舵桨长长地伸在船尾的后面,在狭窄的航道或靠岸
的时候不容易操纵;又如,大型船舶舵桨的桨翼也要扩大,操纵起来很费力,尤其是遇
到大的风浪,操纵就更困难了。因此人们进一步改进了舵桨的形状和安装方式,真正的
舵终于产生了。
舵的作用原理跟桨不同。桨是通过划水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来推动船只前进的。舵不
划水,但是当船舶航行的时候,船尾所产生的水流会在舵面上形成水压—舵压。虽然
舵压很小,但是根据杠杆原理,它推动船舶转动的功效不小,即使是满载的大船也能转
换方向。
舵最迟在东汉已经出现和使用。由东汉墓中出土的陶船模型可知,舵面呈不规则的
四方形,面积比较大,跟舵桨已经没有相似之处。舵柱用十字状结构固定,从船尾斜伸
入船的后方,表明这已是一种转轴舵。在舵柱的顶端有个洞孔,可能是用来安装舵把的。
它应用杠杆原理,只要转动舵把就可以使桨面偏转,调节、控制船行的方向和路线」
早期的舵柱斜伸出船尾。后来人们又把舵柱改为垂直伸进水中,舵面跟舵柱的连接
位置也由舵面中部移到边上,这种舵称作垂直舵。中国船舶独特的尾部结构,正好便于
垂直舵的装置。中国船舶一般都是首尾翘起的,尾部后端边缘通常呈弯月形,成为安装
垂直舵的理想位置。由于航线上的水有深有浅,舵逐渐演进成可升可降的升降舵,依据
水的深浅随时调节舵的高低。宋代以后出现了平衡舵,把一部分舵面积分布在舵柱的前
方,缩短舵压力中心与舵轴的距离,减少转舵力矩,使操纵更加轻便;同时,还增大了
舵面面积,提高舵控制航向的能力。中国古代还有一种开孔舵,在舵面上打许多小孔,
这样不但转舵省力,而且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舵的性能也不会受到影响,是一种别具匠
心的发明。
我国是最早发明舵的国家。李约瑟认为:“中国的发明,在十世纪末叶以前已经被引
进阿拉伯文化区域。”欧洲使用的舵可能是十二世纪引入的。舵在欧洲的引入和使用,为
十五世纪开启大航海时代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金秋鹏《中国古代的造船和航海》)2025年八省高三适应性演练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和青海省份)
1.B2.B3.A
4.①有可靠的考古证据,如东汉墓中出土的陶船模型可证明其存在及形制等,能证明其原
创性。②虽经历了从舵桨不断改进发展的过程,但最终对船舶航行控制方向起到关键作用,
在航海领域有较大影响,推动了航海相关发展。
5.①研究内容:关注知识的创造和传播以及科技与各种社会因素的互动关系,考察不同时
期中国传统科技发明创造情况等。②研究方法:以全球史视野,将古代中国与其他古代文明
比较,审慎判断发明创造所属及特点,同时依据考古、文献证据等进行研究。③研究价值:
为公众理解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提供独特视角,激励当代国人持续创新。
6-7CC
8①儿童大都最富于同情心,不但及于人类,又自然地及于一切生物、无生物。②儿童能注
意大人们所不能注意的事,发现大人们所不能发现的点。③儿童的心灵未被阻碍或消磨,是
真切而自然的。
9①丰子恺将自已对古诗句的喜爱和感悟移入到漫画创作中,将诗意转化为画意。②丰子恺
将自己对儿童生活的僮憬和赞美移入到漫画创作中,在漫画中处处赞扬儿童。③丰子恺将自
己的悲悯和同情心移入到漫画创作中,描写社会上的苦痛相、悲惨相、丑恶相、残酷相,为
它们写照。
10.BDE
11.C
12.D
13.(1)不久,(白居易)进入翰林院,掌管起草诏令,接连上书谈论朝政得失。
(2)自从有了文章以来,没有像这样流传广泛的。
14.①作品创作情况(包含作品数量、创作历程等)。②作品流传情况。③命名原因(考虑
年号等因素)。
15.C
16.诗人通过描绘秋日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怀,表达了自己坚守节操、不信世道无知音的信念,
与孔子“德不孤,必有邻”的观点相呼应,强调了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必定有志同道合
者为伴。
17(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彩舟云淡,星河鹭起。
(③)示例:①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②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
18.A
19.“堵”改为“睹”,“托”改为“拖”
20.①凤毛麟角;②相得益彰。
21.指天文爱好者(或专门追看彗星的人)。加引号表示特殊含义,强调他们不同于一般人
的身份或行为(或表示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
22.晦,小朋友们,我是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我由冰、尘埃组成,每6万多年才来地球
一次。10月中下旬,你们抬头就能看到我亮亮的尾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