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2.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3、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2学情分析: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学生喜欢诗歌,但惧怕对诗歌的学习。诗歌高度集中的语言,给积累不多的学习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可以说,学生对诗歌是又爱又怕。所以,本节课教师将以反复的朗读和吟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诗歌的兴趣。
3重点难点: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4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反复朗读、吟诵,感知诗歌的声韵美,通过想像与联想,把握诗的景与情。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穿越时空,走进历史的隧道,去感受历史上一位苦难诗人、人民诗人、伟大诗人——杜甫的心理历程。
活动2【讲授】二、 关于作者:
1、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是唐代最伟大现实主义的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文学史上称之为“诗圣”。他的诗歌反映历史,又被称为“诗史”。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
2.请同学们回忆学过的杜甫的诗:
过渡句:大家学过杜甫的诗,对杜甫已经有了初步了解,为了更进一步走进杜甫,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杜甫的坎坷人生的四个阶段。
3、了解杜甫人生的四个阶段:
第一是(三十五岁以前)读书和漫游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游历祖国的大号河山,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写了《望岳》共有三首。
第二是(三十五至四十四岁)困居长安时期
这一时期,杜甫在长安得到一个看兵器库的小官。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写了《兵车行》、《丽人行》
第三是(四十五至四十八岁)陷贼和为官时期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被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等诗。逃难期间又完成不朽的作品“三吏”、“三别”
第四是(四十八至五十八岁)在西南飘泊时期
面对战乱,饥荒,杜甫不得不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飘泊,最终病死湘江!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大量名作。
过渡语:从杜甫的人生经历来看,他的一生苦不苦啊?好,了大家来看看杜甫的塑像。
诗圣杜甫啊,你为什么这样忧郁,紧皱着你的眉头呢?我要读懂你那颗诗心!我们通过学习《春望》来读懂杜甫的心吧。(教师板书:春望——杜甫)
活动3【讲授】三、新授《春望》
(一)、听读:读准字音、节奏,初步领会诗歌内容。
1、首先我们先来听一遍朗读录音。听之前我想问问大家,听读古诗应该注意听什么?
[生:听准字音、停顿,注意句子的语气,语调。]好,大家尽力做到这几点,别忘了做标记哦![放范读视频,学生标记。]
2、同学们听得很认真。朗读古诗的技巧包括节奏、停连、重音、语气。请大家看大屏幕,你的节奏划对了吗?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节奏是221式或212式。意思连贯的时候可以停顿短一些,如“山河在”。关键的词读重一些,如破、深。语气依据内容、感情确定。本诗的感情是低沉的。
活动4【活动】(二)、初读。自读、展示。
请大家大声地、自由地朗读,用自己的声音来诠释古诗无与伦比的美吧![学生自由读]
哪位同学先展示一下?喜欢哪句就读哪句。
[学生个人展示读,师生共同评价朗读。]
来,大家拿起书,抬头挺胸,我们全班一起朗读,读出诗的韵味来 [学生齐读]
活动5【活动】(三)、品读:读懂内容,理解诗意 (主旨)
1、解题:读诗,首先要读懂题,题目是什么?(生齐读)——春望”是什么意思呢?诗人在长安的街头看到的是什么景象呢?看到了这样的景象有什么样的感受呢?结合注释理解全诗。
2、你能用四个字来概括每一联诗的内容吗?
首联:国破城荒
颔联:花鸟泪惊
颈联:烽火家书
尾联:白头更短
3、如果你当导演,把《春望》拍成电视短剧,你选择拍什么内容?说说你选择的依据和理由。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研究,然后各组拍代表来展示。学生小组学习,教师适当指点.
预设:我们选择拍摄国破城荒的景象,依据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这两句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遍地杂草丛生,林木苍苍。勾画了战乱后首都凄凉的景象。“国破”和城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这在文学上的写作手法叫“对比反衬”)
(教师板书:凄)怎么把这种凄凉感情读出来?自己练练看。谁来读一读?(小组推荐,生读)感情有了。看到这国破家亡凄惨的景象,诗人心里是无比悲痛的。语调要低沉一些,速度要慢一点。谁再来读。大家一起读这两句)
预设:我们选择拍摄花鸟泪惊的一幕,依据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应该是个近景,诗人看花而流泪,听鸟而心惊,特写花上的泪珠和诗人痛苦的表情。
写了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伤流泪;听到鸟儿的叫声,也禁不住心惊胆寒。通过花与鸟这两种具有特征性的春天的景物表明诗人对事实和离别的感伤。这种写作手法叫做: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更突出诗人忧国忧民,思念亲人之情。
(想到原来的长安城是那么的繁华昌盛,可是今日,一夜之间,长安城变得这样破败不堪,草木丛生,他流下了伤心的、痛苦的、感伤的、悲愤的泪水。(教师板书:悲)谁能把这种悲的感情读出来)自己练练看。谁来读一读?(小组推荐,生读) 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听到鸟儿的叫声,也禁不住魂悸惊心。
诗的这前四句,都被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预设:我们选择拍摄烽火家书这一段,依据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用长时间的镜头展现战火纷飞、战马奔腾、战争中的废墟、流离失所的百姓,体现出“连三月”之长。特写在战火中焚毁的家信,诗人盼望得到一封家书,然而终归是失望的表情,体现家信难得,思念之苦。“连三月”写出了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与珍贵。真切的表达了在战乱中诗人对家中亲人的担忧、思念之苦。
盼而不得,内心很痛苦啊,(教师板书:苦)那么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这种思家之苦呢?谁来读一读?(小组推荐,生读)
预设:我们选择拍摄白头更愁。具体表现诗人满头白发如霜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头发越搔越短,连发簪都快要别不上了。反映诗人饱经忧患,强烈的忧国思家之情。“白头’因愁而生,”“搔“的动作是为了解愁,“更短”可见愁的程度之深。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添一层愁。(教师板书:愁)杜甫人到中年,为国家而担忧,为亲人的离别而忧愁,“那么应该怎样都才能表达出这种忧国之愁呢?谁来读一读?(小组推荐,生读)
4. 小结主题:
我们来总结一下:在同学们导演的短剧中,我们看到了城墙、荒草、废墟上的野花,战火中的家信以及诗人满头的白发。鉴赏诗歌,就是要抓住诗歌所描写的形象,在感受形象的过程中体会感情。
这首诗写诗人在春天的长安街头看到的景象,写了他的所望、所感、所思、所忧,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在理解了诗歌的主题的基础上,更有感情的来朗读这首诗。(全班齐读一遍)
活动6【活动】(三)精彩读:模拟诗人,表演朗读。
过渡语:此时此刻,我感觉我们真实地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了,和诗人的心一起跳动,关心国家,关注人民,那就让我们再通过模拟诗人,来表演朗读以表达对诗歌和诗人的理解。
(三)精彩读:模拟诗人,表演朗读。
请同学们根据揣摩诗人的形象,模拟诗人,可以设计朗诵时的动作眼神、手势,个别声音的特殊处理。投入自己的感情朗读,把诗人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行吗?(学生先自己练练看,生纷纷在座位上大声地练读全诗。)(请一位同学上台表演)评价:同学们的创意真棒,我们班既有优秀导演,又有优秀演员。你们不愧为未来的艺术家!
活动7【活动】(四)、吟诵读
那么古人是怎样读诗歌呢?古人啊,是用吟诵,请大家听一听吟诵录音。(听吟诵录音)你们想不想学?教师教一遍,学生自吟诵一遍。教师给予适时鼓励。
活动8【讲授】四、拓展比较:
我们感受到杜甫中年时期的忧国思家的情怀,上学期我们还学过他的《望岳》,那是他青年时期写的作品。回顾一下《望岳》的主题,对比感受这两首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的。以及杜甫年轻时与中年时期的思想有什么变化。齐读《望岳》,说说主题。
诗圣杜甫:少年《望岳》书壮志,中年《春望》忧黎民。“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活动9【活动】五、小结:
小结1: 古人借诗言志,今人论诗识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我了解了一个 的杜甫。
是啊,诗人怀着伟大的政治理想,用悲悯的目光观察现实,用写实的笔法进行艺术创造,再现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全过程,也传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诗人因国破而忧伤;因民生而落泪,这就是诗圣杜甫。
他为我们后人树起的,既是文学的丰碑,亦是人格的丰碑。怀着对诗人的敬仰,我们再一齐背诵《春望》
活动10【活动】小结2:
小结2: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我学会如何读诗了!
读出诗心: 通过字词,以自己的体验和思想去揣摩诗人的情思。“ 以 意 逆 志”
读出诗意:以诗人的人生阅历去论证创造的意境,情感倾向。 “知人论世”
活动11【作业】七、作业:
背诵、默写《春望》
活动12【活动】结束语:人生就是一部电视连续剧,你既是导演又是演员,祝愿每位同学都能把自己的人生演绎得丰富而精彩!
活动13【活动】板书:
春望杜甫 首联: 国破城荒 凄 忧 对比反衬 颔联: 花鸟泪惊 悲 国 触景生情 颈联: 烽火家书 苦 思 寓情于景 尾联: 白头更短 愁 家
课件27张PPT。吟诵《春望》品 杜甫语文版初中语文
回忆学过的杜甫诗《绝句》
《春夜喜雨》
?《江畔独步寻花》
《望岳》? 杜甫(712—770),字( ),自号( ) 唐代伟大的( )诗人,生活在盛唐到中唐时期,历史上称之为( )。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故被誉为“( )”。他与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作者子美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现实主义诗史诗圣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 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 和齐、赵 ,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
《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走近杜甫坎坷的人生经历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 才得到一个看兵器库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fū)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等诗。后来他独自逃脱找到唐肃宗。后来因与肃宗政见不合而弃官,逃难期间又完成不朽的作品“三吏”、“三别”。奠定他“诗史”的位置。“三吏”:《石壕吏 》《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由于战乱和饥荒,杜甫不得不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最终病死湘江!
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秋兴》等大量名作。诗圣杜甫啊,你为什么这样忧郁,紧皱着眉头?我要读懂你那颗诗心!(一)听读:听准字音、节奏 春望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二)初读:读准字音、节奏 春望国破 山河 在,
城春 草木 深。
感时 花 溅泪,
恨别 鸟 惊心。
烽火 连 三月,
家书 抵 万金。
白头 搔更短,
浑欲 不胜簪//////////////(三)品读:读懂内容,理解诗意 (主旨)解题:春 望 结合注释理解全诗重要词语:
国:国都。 城:这里指长安
深:草木茂盛。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书:信。 抵:值。
搔:抓。 短:少。
浑:简直。你能抓住诗句的关键字词,用四个字来概括每一联诗的内容吗?
(三)品读:读懂内容,理解诗意 (主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如果你当导演,把《春望》拍成电视短剧,你选择拍什么内容?说说你选择的依据和理由。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研究,然后展示。示例:我们选择拍摄国破城荒的景象,依据画面上突出对比,由壮丽的山河到破败不堪的都城,由繁华时长安城的春景到眼前的荒草遍地,不见一人。解读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这两句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遍地杂草丛生,林木苍苍。勾画了战乱后首都凄凉的景象。“国破”和城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这在文学上的写作手法叫“对比反衬”) 解读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应该是个近景,诗人看花而流泪,听鸟而心惊,特写花上的泪珠和诗人痛苦的表情。写了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伤流泪;听到鸟儿的叫声,也禁不住心惊胆寒。通过花与鸟这两种具有特征性的春天的景物表明诗人对事实和离别的感伤。这种写作手法叫做: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更突出诗人忧国忧民,思念亲人之情。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解读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用长时间的镜头展现战火纷飞、战马奔腾、战争中的废墟、流离失所的百姓,体现出“连三月”之长。特写在战火中焚毁的家信,诗人盼望得到一封家书,然而终归是失望的表情,体现家信难得,思念之苦。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满头白发如霜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头发越搔越短,连发簪都快要别不上了。反映诗人饱经忧患,强烈的忧国思家之情。“白头’因愁而生,”“搔“的动作是为了解愁,“更短”可见愁的程度之深。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添一层愁。 解读4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春天的长安城街头看到的景象,写了他的所望、所感、所思、所忧,充分表达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 。主旨本诗塑造了一位面对春城败象,心念国家兴衰,思家恋亲,老泪纵横,白发萧疏,忧心如焚的诗人形象;是感时恨别的形象,是忧国思亲的形象。(四)精彩读:揣摩诗人形象,模拟诗人,表演朗读。设计朗诵时的动作眼神 ?手势? 个别声音的特殊处理? 一位稀疏白发的诗人,站在残破的长安城头,面对遍地草木,心想远方亲人,老泪纵横,忧心忡忡,这怎不叫人 怆然涕下!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五)特色吟诵 拓展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与《望岳》进行阅读比较诗的主旨:借写高大巍峨和神奇壮丽的泰山来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和赞美,表达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顶峰,俯瞰一切的雄心壮志和伟大的政治抱负
比较阅读《望岳》与《春望》两首诗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作者、五言律诗,写景抒情、都有“望”字。不同点……..少年望岳书壮志中年春望忧黎民诗圣杜甫“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古人借诗言志,今人论诗识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我了解了一个 ? 的杜甫。耶!我学会如何读诗了!作业 :背诵、默写《春望》人生就是一部电视连续剧你既是导演又是演员祝愿每位同学都能把自己得人生演绎的丰富而精彩!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