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劝学》助学清单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助学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并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并背诵全文。
2.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3.了解荀子的生平、成就,及其思想主张,积累文化常识。对荀子“思想”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4.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学法指导】
1.积累基础知识,熟读成诵。
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3.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助学清单】
一、预习 语言建构与运用
(一)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
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汉代著作因避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游学于齐,后三为祭酒(学长),继赴楚国,由春申君用为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令,后终老其地。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他虽属儒家学派,但也受到各家的影响,成为先秦时期的一集大成者。他批判和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肯定“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自然运行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
2.写作背景
荀子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善,是人为的。他从人性恶的观点出发,说明人的知识、道德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后天经过学习、教育,逐步培养的。只有懂得了礼仪,人性才能改变。因此,他特别强调后天的学习,把学习作为改造人性的根本方法。他写《劝学》就是为了勉励人们“积善成德”,成为君子。
3.相关知识
(1)古代的“劝学诗”
“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代颜真卿 《劝学》)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代刘过 《书院》)
“青春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古乐府”诗《长歌行》)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东晋陶渊明《杂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金缕衣》)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强调读书切戒慌忙,贵“涵泳”。(宋代陆九渊《读书》)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劝学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2)《荀子》
《荀子》是荀子及其门人弟子所著,现存32篇。该书是中国古代儒、法、道、墨等诸子学术思想的集大成之作,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论说文的进一步成熟。
主要内容:
“重人轻天”思想。《荀子》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理论,认为人不能决定自然规律的存亡,天也不能决定人类的治乱、吉凶和命运。天与人各有自己的功能和作用。
“隆礼重法”学说。这是基于人性恶的理论基础,强调发挥“礼义”的教化作用,借以改造生来不良的人性,同时还要用刑罚制服性情顽劣之人。
作品评价:
《荀子》一书的思想,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意识,在其处于进步和革命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的礼义伦理思想对于封建基础的巩固以及封建上层建筑的建立起了积极的作用。
(二)基础梳理
1.通假字
(1)以为轮 “”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 “有”同“又”;“暴”同“曝”,晒干;
(3)知明而行无过 “知”同“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 “生”同“性”,天赋,资质。
2.词类活用
(1)以为轮 动词使动用法,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其曲中规 形容词作名词,弯曲的弧度;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名词作状语,每天;
(4)知明而行无过矣 名词作动词,犯错误;
(5)登高之博见也 形容词作名词,高处;
(6)见者远 形容词作名词,远处;
(7)非利足也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
(8)非能水也 名词作动词,游泳;
(9)积善成德 形容词作名词,善行;
(10)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11)用心一也 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3.古今异义
(1)以为轮 古:把……做成;今:认为
(2)金就砺则利 古:金属的刀类;今:金钱,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广泛地学习;今:学识渊博
(4)假舆马者 古:凭借;今:与“真”相对
(5)而绝江河 古:特指长江与黄河;今:泛指河流
(6)下饮黄泉 古:地下的泉水;今:阴间
(7)蚓无爪牙之利 古:爪子和牙齿;今:比喻坏人的党羽或帮凶
(8)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藏身;今:托付
4.一词多义
(1)之:
取之于蓝 代词,代青
水为之 代词,代冰
须臾之所学/登高之博见 结构助词,的
锲而舍之 代词,代雕刻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前置的标志
蛇鳝之穴 结构助词,的
(2)于:
取之于蓝 介词,从
青于蓝/寒于水 介词,比
善假于物也 介词,向,引出对象
(3)者:
不复挺者 语气词,表停顿
见者远/闻者彰/假舆马者/假舟楫者 ……的人
无可寄托者 助词,表判断
(4)一:
骐骥一跃 数词,一次
用心一也 专一
(5)而: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为之而寒于水 表转折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递进
知明而行无过/蟹六跪而二螯 表并列
终日而思/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 表修饰
而见者远/而闻者彰/而致千里/而绝江河 表转折
而神明自得 表因果
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表承接
5.特殊句式
(1)省略句:
以(之)为轮
故木受绳(测)则直,金就砺(磨)则利
骐骥一跃,不能(跃)十步
(2)状语后置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善假于物也
(3)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原文解读
劝 学
荀 子
【讲解】思考:“劝学”的意思是什么?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劝”在本文是“劝勉、鼓励”的意思,题意是“劝勉、鼓励人们勤奋学习”。
【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译文】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讲解】思考:“君子曰”的用意何在?“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在当今演化为怎样的说法?
第一段总起,提出全文的中心论题。首先,《劝学》全文的许多段落都以“君子”作结。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作者意在强调学习可以成为君子。其次,作为间接引用,这是重申《论语》的观点。“学不可以已”即俗语说的“活到老学到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终身学习”理念。
【原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译文】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原文】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文】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把它烤弯做成车轮,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规了,即使又晒干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烤制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原文】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那么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讲解】这一段具体阐述学习的意义。运用比喻论证,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人通过学习可以不断提升自己、改变自己。
【原文】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译文】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原文】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译文】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别人听得很清楚。
【原文】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文】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远到千里之外;
【原文】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文】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
【原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讲解】这一段依然在论述学习的意义,运用比喻论证,通过几个生活中十分常见而又极有说服力的比喻,进一步说明学习不但可以提高和改变自己,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自身的不足。
【原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译文】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里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圣人的心怀便具备了。
【原文】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文】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圣人的心怀便具备了。
【原文】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水流,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原文】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译文】骏马跳跃一次,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
【原文】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文】(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属和石头也能雕刻成功。
【原文】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也没有)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
【原文】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心态浮躁啊。
【讲解】这一段在前文的基础上,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指出了学习应该采取的方法和态度,即告诉读者应该怎么学习。具体来说,可以分成三个小层次:第一,学习需要注重积累,“积土成山……无以成江海”;第二,学习贵在坚持,“骐骥一跃……金石可镂”;第三,学习时要用心专一,“蚓无爪牙之利……用心躁也”。
二、探究 思维发展与提升
(一)整体感知
1.结构图解
2.主旨探微
《劝学》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的比喻,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荀子强调学习的作用,提倡学无止境、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等,这些都是学习经验的总结,值得我们借鉴。
3.文本特色
(1)比喻的运用
形象地运用比喻,使深奥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明白,具体生动,引发读者深入思考,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从运用的比喻的形式看,可谓灵活多变。比如,用“青于蓝”“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学无止境,人们应该活到老,学到老,不断用人类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在“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之后,用了一连串比喻说明“善假于物”的重要性。再比如,用“骐骥”的比喻说明,主观条件虽好,如果不刻苦学习,也不会成功;用“驽马”的比喻说明,主观条件虽差,只要持之以恒,最终会成功。
(2)较多地运用了排比句
作者把相关并列和正反对比的比喻都写成排比句,句式对称,读起来音节和谐,朗朗上口,从而使文章气势充沛,语言整齐,更增强了说服力。
(3)语言锤炼精深,准确形象
文中有些警句一直流传至今,诸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仍在启迪人们学习和思考。
(二)文本探究
【任务一】理清论证思路。
活动1 作者是如何得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个结论的?
【答案】
开头作者先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来阐说,接着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彻,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四个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的学习。
活动2 《劝学》中,荀子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的?
【答案】
荀子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学不可以已”。
(1)从学习的意义方面论述。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的意义是重大的,所以“学不可以已”。
(2)从学习的作用方面论述。作者用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能够弥补不足,并得出结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利用学习的帮助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因而“学不可以已”。
(3)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方面论证,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因而“学不可以已”。
【任务二】联系作者的思想主张和写作背景,把握文章关于学习的主要观点。
活动1 《劝学》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设喻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水寒冷而成冰以及车轮的制造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以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骐骥”和“驽马”、“锲而不舍”和“锲而舍之”、“蚓”和“蟹”,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了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三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四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活动2 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说明他认为学习的目的是学会做人。你怎么认知这种观点?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观点一:同意荀子的观点。学习的本质其实是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学习是获得教养的途径,那种只为了提高某种能力或者本领、没有精神追求的学习是低级的学习,只能满足一般的生存需求。所以,学习者需要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学习做一个有德行、有操守的君子。
观点二:不同意荀子的观点。在现代社会,仅仅做一个有德行、有操守的人是不够的,学习者还要有能在社会上独立生存的能力,有社会所需要的健康的人生观、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任务三】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及表达技巧
活动1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荀子却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两人的说法谁对谁错?
【答案】
两位儒学大师的观点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相悖。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是学习需要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学与思要结合起来;荀子并没有否定思考,他反对的是只坐在房间里苦思冥想而不去学习的做法。“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体验,通过“终日而思”与“须臾之所学”的对比,论述了空想不如“善假于物”的学习方法。
君子的才德之所以能超过一般人,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推论可知,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就可以成为有才德的君子。荀子把“所学”和“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就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
活动2 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铺陈扬厉,说理透辟,精练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结合课文分析,荀子的这种特点表现在哪里。
【答案】
(1)深邃的思想美。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命意,揭示了客观事物内在的规律,使人对克服自身固有的缺欠、完善自己的品行充满信心,从而引人向善,这无疑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我们从《劝学》中不难看出,文中许多重要观点已超出了对学习本身的关注,充满了对人性的关怀。
(2)论证的逻辑美。在《劝学》中集中笔墨论述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态度,文章不枝不蔓,始终围绕学习展开论述。作者在首段亮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首段总揽全篇,而全篇各有侧重,又互为联系,全文浑然一体。文章不仅在整体安排上环环相扣,而且在单独的一段中也显示出逻辑的严密性。如第一段除首尾各有一句论断性的话外,其余全部由比喻组成。这段文字,从提出问题到进行小结,逻辑性是很强的。
(3)鲜活的语言美。本文的语言特点是多用对偶,夹用排比。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
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子文章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
(三)考点链接
考点链接
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劝学》一文中,出现了“劝”“学”“青”“疾” “致”“假”“绝”等一系列文言实词,正确地理解这些文言实词的意义,对于我们正确翻译和理解文句具有重要的作用。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也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文言文阅读难,不是难在虚词,而是难在实词。虚词的词汇意义相对虚化,语法意义更突出,易于归纳,也多有规律可循。而不明实词的意义,阅读做题时则会有障碍。
文言实词,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在词典中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而这些义项,又可以分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等。而文中的实词,确切的含义只有一个。阅读时,应根据该词的具体语境来断定其特定的含义。高考文言文阅读,多在翻译题中考查实词的含义,也有用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典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马如龙,字见五,陕西绥德州人。康熙十一年举人。十四年,陕西提督王辅臣据宁羌叛,其党朱龙寇绥德,陷之。如龙纠乡勇倚山立寨,寇至,屡退却之。王辅臣以伪札,斩其使。会平逆将军毕力图兵至,如龙渡河迎,呈伪札,并陈贼虚实,因率所部为前锋,克绥德。毕力图以闻,即便宜令摄州事。
。
技法攻略
探究诗歌情感主旨的途经
1.看题目――想缘由、想目的、想场景对象、想情感。
①表达作者写作的缘由。如2001年全国题,是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一看题目就知道是送别题材的诗,作者是因为朋友李胄要走这个缘由,才写的这首诗。当然,题目中还包含了作者当时写作时的场景,即在“暮雨”之中。
②表达作者写作的目的。如读唐人朱庆余的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单看这首诗的内容,好像是写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梳洗打扮的心理状态的,只有看了题目--《近试上张水部》,才知道是作者朱庆余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张水部,表现自己期待不安,并希望张水部帮助自己过关的心情的。
③直接表达作者的写作场景、写作对象。如刘禹锡的《望洞庭》,实际上“望洞庭”三个字,正是作者当时所处的场景,后面作者在诗中所感也正是作者面对洞庭湖水而发出的。
④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思”字正是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2.看作者――想作者常写内容,作者诗的一般风格。
高考命题在选诗上,其中很重要的一类就是“名家的非名诗”,既然是名家,在课本中也是经常出现的,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著名诗人,因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其诗歌往往有特定的内容,如陶渊明的归园之乐,李白的怀才不遇,杜甫的忧国忧民,另外,这一类的作家也往往有自己固定的风格,如王维诗含蓄生动,边塞诗(以高适、岑参为代表)雄浑奇拔。李白诗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 ;杜甫诗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乐天(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贺诗奇诡变幻,义山(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杜牧诗含蓄绰约,等等。所以,同学们在看到是这样的一些诗人的作品时,脑子里就要想象他们的宽泛意义上的写作内容,常表现出来的一般的风格。同时,平时要有意识的识记他们的写作内容和风格,以便在考试时直接套用。我们在后面也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便于大家的积累。
3.看意象、炼字
看意象炼字也就是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
读诗就是要抓关健词。实际上,这些关健词,也往往是一首诗的“诗眼”。这里的关健词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作者为表达感情所选取的外在的事物,即意象,一般是名词;一个是作者在组织意象的时候,一些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的使用。这两个方面都是读懂诗歌的要素,一首诗中,这些重点词,读不懂,就很难说读懂了诗歌,也就谈不上分析技巧,评价思想,同时,这两个方面又常常是高考命题者考查的地方,又是解题的要素。
4.看注释
注释是出题人为了消除学生答卷的障碍给的解释说明,必须阅读。
三、拓展 审美鉴赏与创造
(一)素材采撷
课内文本素材解读
【文本解读】
晚清学者王国维曾总结学习的三个境界:其一为志存高远,“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其二为持之以恒,“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其三为成功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古代思想家荀况也说过:“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些都说明了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必由之路。古今中外,不少成功人士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大科学家欧立希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在失败了几百次之后,终于和同事制出了药剂“606”。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少年时就立志摘下数学王冠上的宝石——哥德巴赫猜想。他勤奋钻研,算纸用了几麻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终于获得了重大成果。这样的例子真是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适用话题】
“学习之道”“持之以恒”“专注”“借鉴”“质疑”等。
【适用范例】
荀子有关终身教育的内容并未脱离儒家思想之范畴。孟子曰:“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此处所谓“学”是指国学,“共之”即指无差异,“人伦”在当时社会是指做人的根本,“明人伦”之教就是教人怎样做人,孟子是将人格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
荀子之后,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勉学篇》中说:“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亦勉励人们“终身学习”。宋代的欧阳修亦曰:“学之终身,有不能达者矣。”
即便终身学习,也不能穷尽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故人们要终生不懈地学习和实践。荀子强调学无止境,故应养成虚心求教、循序渐进、坚持不懈的品性。
课外补充素材积累
01
人物素材
荀子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学思精通则知明,学不思者则知不明。因此,他认为理想的“大儒”不只是博学多能,而最重要的是有超常的理性判断能力。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的过程是渐进的过程,因为知识是不断积累的过程,人的道德情操也是不断培养与提高的过程。
荀子认为用心专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进学修德的有效方法。学习是积累的过程,需要有恒心,有毅力。所谓“善假于物”,即善于学习利用前人已经积累的知识和工具,才能学有成效、学有创新。
【适用话题】
“专心”“坚持”“毅力”等。
02
句段素材
【句子一】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荀子·法行》
【句子二】
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荀子·成相》
【句子三】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荀子·修身》
【句子四】
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
——《荀子·天论》
【句子五】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修身》
【段落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累的力量是极其强大的,如果可以积累人生的每一步、每一天,那么蓦然回首间,我们可能已经顶峰相见。
一蹴而就只是极少数人的“侥幸”,也不一定能一直保有胜利的果实,而始终专心致志于一行一业,才是生命之花得以绽放的沃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不腻烦,不焦躁,那么持续就是成功的力量,千里之台,起于垒土,成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段落二】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成功的实现除却自身的能力,凭借外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正所谓“好风凭力借,送我上青云”。
遥想赤壁之战孙刘联盟巧借风势火烧曹兵,以弱胜强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贫民出身的刘邦善于识人用人,在张良、萧何、韩信的助力下,最终取得了天下大业;朱元璋借助农民起义军的力量打下根基,最终建立了王朝,这些都是善假于物的结果,我们也要在生活中学会思考,懂得借势而起。
素材运用
01
示例一
【范文节选】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学习要注意积累,要有持久力,除了时间上的持久,深度上的专注力也同样重要。
晚清学者王国维曾总结学习的三个境界:其一为志存高远,“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其二为持之以恒,“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其三为成功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古代思想家荀况也说过:“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些都说明了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必由之路。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少年时就立志摘下数学王冠上的宝石——哥德巴赫猜想。他勤奋钻研,算纸用了几麻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终于获得了重大成果。
02
示例二
【范文节选】
善于借物是一种智慧,恰当地借助外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快达到预期的目标。“物”的含义颇为广泛,可以指必要的器具、先进的技术、优秀的文化,也可以指人。善于借助外物者能够开辟捷径,借助精神力量、文化精髓而有所成就。
《劝学》一文告诫我们: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快不过马,飞不过鸟,眼锐不及鹰,嗅觉不如犬。但是聪明的人善于利用外物,从而使自己的能力百倍、千倍地延伸。
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总结出了一条经验,他之所以能够战胜项羽,主要是因为“善假于物”,他善用各种各样的人才。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03
示例三
【范文节选】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学识修养的过程。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学不可以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注重各种形式的学习,也留下了很多成语、古训,如勤能补拙、天道酬勤、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等。再如“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都是劝人勤奋、积累、学习要专心的名句。
对此文中有许多经典的论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讲积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讲坚持不懈;“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讲用心专一。
04
示例四
【范文节选】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失往往会伴随着人的一生,即自我反省能起到纠正和扼制过失的作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博学的君子是通过不断地反省,批判自我而最终成为道德的楷模。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缺陷谁都不可避免,不断地自我批评,拷问灵魂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我。
(二)群文阅读
导读:《劝学》一文,出自先秦儒家大师荀子之手,乃千古传诵之教育名篇。其文以精炼之语,深邃之理,阐述了学习之重要性、方法及态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文本解读——荀子《劝学》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所谓“劝学”就是劝勉学习的意思,这里选讲的是前半部分。作者在这一部分中旁征博引,对为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生动有力地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的态度、途径和方法,特别强调了后天的学习和实践,反映了作者在“学”的问题上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和辩证法思想。
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教使之然也”)提出全文的中心论题,论述学习的重要性。文章开始就紧扣篇名,开门见山地提出“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作为立论,接着用一连串比喻,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证。“青胜于蓝”和“冰寒于水”这两个比喻,说明通过学习可以增长知识,超过以前的自己。不仅如此,学习还可以改变人的才资本性,“鞣木为轮”的比喻说明学习可以改造人,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和品格,成为有用的人才。作者据此又推论,引出“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才的改造提高方面提出“学”“行”结合的命题,阐明了学习的最高要求,仍是在论证“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题。接着又从“博学”的问题生发开,用“不登高山”“不临深谿”“不闻先王之遗言”三组排比句式,说明“博学”可以减少不知天高地厚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更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客观世界。最后,作者用“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的事实,说明“人之初”是完全相同的,后天的差异是“教使之然也”,仍归结到学习的重要性上,由此小结了这一部分。
第二部分(从“吾尝终日而思矣”到“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论述学习的方法,强调要善于利用外界条件,讲究实践,注意排除客观坏境的消极影响。作者首先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提出“思”和“学”的问题,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呼应。“思”是脱离实践的冥思苦想,“学”是效法不依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客观事物。荀子认为认识始于感觉,须与外界事物接触,才能获得真知,所以空想无益,不如实际学习,并注意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文章接着就设譬论证,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四个比喻,既深化“思”不如“学”的道理,又说明利用外物所取得的显著效果,证明了“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论断。“假于物”就是学习并掌握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善假于物”。
“善假于物”就是要注意客观条件的影响,荀子接着就在“南方有鸟焉”一段用生动的例子论述这个问题。蒙鸠遭至“卵破子死”的恶果,是因为其巢“系之苇苕”;射干能“临百仞之渊”,是因为“生于高山之上”。这说明凭借的客观条件不同,产生的结果完全不同。不仅如此,客观环境还可以对人或事物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一事例形象地表明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为下文“居必择乡,游必就士”的结论提出了前提。“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则是从现象到本质进一步说明:污秽环境的影响侵蚀,可以使事物发生质的变化。上述五个比喻,作者从隐到明,从表及里,进而从物到人,推断出“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的结论,仍归结到“善假于物”。文章前呼后应,结构严密。
第三部分(从“物类之起”到结尾),揭示内因的决定作用,论述学习应持的正确态度。“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毛泽东《矛盾论》)客观条件和环境固然重要,但在同样的外在条件下,关键还在于人的主观态度。他说:“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从因果的相互关系,指出主观的思想意识对言行的决定作用,这是一种具有唯物辩证法因素的因果论观点。接着作者就用许多“因”决定“果”的比喻,论证这一观点,有物质变化的原因分析,有立身处世的经验教训,有物各从其类的申论,也有祸福自招的说教,最后由此得出“君子慎其所立”的结论。
既然主观因素起着决定作用,荀子接着就从立身处事推演到学习上来。他认为,学习的好坏,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亦即学习的态度,文章从三方面来论述这个问题。第一,要遵循学习的内部规律,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重视知识的积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两个比喻,导出“积善成德”,正面说明学习的过程就是由少到多由不知到知的积累过程,知识积累多了,人的精神和才智才会得到发展,品性才会得到改造。接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个比喻,又从反面说明学习不积累就不会有好成绩,如此正反对比设譬,行文变化多姿,文意越加分明。第二要持久不懈,持之以恒。骐骥和驽马的对照,锲而不舍和锲而舍之的比较,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学非一日之功,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刻金镂石,攻无不克;若三心二意,知难而退,必然是半途而废,一事无成。第三,要精诚专一,不能浮躁。作者引用蚯蚓和螃蟹的比喻进行正反对照,称赞蚯蚓用心专一,指出螃蟹用心浮躁。树立正面,批判反面,说明是否精诚专一,效果大不一样。接着作者把这喻意归结到学习上,指出:“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悟悟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强调在学习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埋头苦干,坚持不懈,才能学到丰富的知识,收到显著的效果。作者又用“衢道”“事两君”“目两视”“耳两听”“鼫鼠五技而穷”等一连串比喻,来加强他的这一论证,说明用心不专,见异思迁,是办不好事情的。最后又引《诗》为证,得出“君子结于一”的结论。文章多方设譬,道理寓于比喻之中,发人深省。
重视积累,持久不懈,精诚专一,这都是主观上对待学习所应取的态度。这一部分是从学习态度上论证了“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题。
荀子所阐发的关于学习的重要性、方法、态度,归纳而言,下述两点是有进步意义的:
第一,承认人的个性可以改变,反对“生而知之”的唯心主义说教,强调后天的学习和个人主观努力对个性的改造作用。旬子认为“君子生非异也”,禀性相同,人的才智品行的差异,是“教使之然也”,是后天教育的结果。
第二,肯定世界的可知性,认为事物是可以认识的,人必须接触外界事物才能有所认识,荀子特别注重实际学习,强调善于利用外界客观条件,讲究认真求实的学习方法。而且,在内因与外因、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上,他基本上阐明了两者的辩证关系,这些都反映了荀子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包含有辩证法的因素。
当然,荀子的学习观不可解免地带有局限性。他从性恶论出发,提倡把“先王之遗言”做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其目的是改恶为善,“积善成圣”,培养封建进主阶级的“君子”“圣人”,以此来证明封建教育和封建道德规范的合理性。他所谓的“善”“德”“圣心”,都打上了剥削阶级的烙印。他还宣扬了“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认为“强自取柱,柔自取束”。“言有招祸,行有招辱”,要人们不偏不倚,谨小慎微,回避矛盾,才能避灾免祸。这种理论是以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驯服工具为目的的。
荀子的散文,论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推理严密,结构完整,体制宏伟,已经是形式完备的据题抒论的专题论说文,做到了所谓“反又推详,务明其旨趣”(王先谦《荀子集解自序》),为先秦论说文的说理艺术增添了新的经验,使之发展到成熟的最高阶段。他的《劝学》篇以标题概括论旨,中心突出,结构严谨,说理精密,是当时立论文章的代表作。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己”,以下各段就用大量的自然界和日常生活的事例作为论据,从各个角度层层推衍,由浅入深,从正反两面反复加以论证,把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态度论述得十分透辟,道理说得相当深刻。在每段论述分论点时,或先摆事实,使人得到启发,最后再点明本意,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一段;或先抽象立论,使人掌握要领,然后举例实说,最后再呼以结语,如“物类之起”一段。多样的论证手法都围绕着文章中心,在层层剖析中向纵深发展,文思精深绵密。
比喻手法的运用是本文写作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文章大半篇幅是用新巧的比喻联缀而成,全篇比喻引类连翩,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比喻虽多但用法灵活,富于变化,毫无繁复板滞之感。有正面设喻,以物喻人,如“青,取之于蓝”一段;有反面设喻,如“故不登高山”一段;有正反比喻对照显示喻意,如“骐骥“和“驽马”、“朽木”和“金石”、“蚓”和“蟹”这三组比喻构成的对比;有先说比喻后揭示出喻意的,如“南方有鸟焉……所系者然也”;有用比喻引出道理后再连续用比喻进一步阐述的,如“积土成山……无以成江海”。这种寓理于喻,喻理结合的手法,用浅显的事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深刻的道理,增强了说理的力量。有的比喻因其深蕴哲理而成为格言成语,如“青出于蓝”“锲而不舍”等。明人王世贞就赞扬《劝学》一文“取喻最明惬”,“佳言格论,层见迭出。如太牢之悦口,夜月之夺目”(《金卫公汇选》范介卿评《荀子》引)。在句法上,这些比喻又重迭排列,构成了不少对偶和排比句式,文句整齐而流畅,显得紧凑详赡,辞彩缤纷,气势充沛,已具有明显的赋化倾向。有的排偶句长短相间,肯定与否定句式交叉为用,并用“也”字煞句,有一种圆和流转的音韵美,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一段,读起来音节铿锵,琅琅上口。
四、积累 文化传承与理解
【国学经典】
1.“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出处】《荀子·不苟》
【大意】君子修身养性,没有比真诚更好的了。
【感悟】真诚待人不代表毫无防备,而是光明磊落,自然百毒不侵。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贵的人品,所有的套路,都敌不过“真诚”。
2.“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出处】《荀子·修身》
【大意】君子可以控制对物质的追求,小人只能被物质所左右。
【感悟】有智慧的人能够使用外物的力量,但是不被外物所劳役。比如金钱是方便人的工具,挣钱是为更好生活。但是不能被金钱迷了心窍,为了金钱而去做一些违背原则的事情。
3.“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出处】《荀子·非十二子》
【大意】不被荣誉所诱惑,不为诽谤中伤之言所吓倒。
【感悟】不求虚荣、不做亏德之事,自然可以堂堂正正、问心无愧地做人。
4.“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
【出处】《荀子·非相》
【大意】赠人以有益之言,比赠人以金石珠玉更显珍贵。
【感悟】他人口中能教会我们反省自身缺点,能督促我们保持良好的品德,能激励我们发奋上进的言语,于我们而言是弥足珍贵的。
5.“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出处】《荀子·劝学》
【大意】定居一定要选择适当的邻里,交游一定要接近贤士。说明要加强道德修养,就应该注意周围环境。
【感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着苍蝇会找到臭水沟,跟着蜜蜂会找到花朵,跟着蝴蝶会闻到花香。与勤奋的人在一起,你将不再懒惰;与积极的人在一起,你就不会消极怠慢;与智者同行,你将收获人生的大智慧;与强者为伍,你将出类拔萃。
6.“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出处】《荀子·解蔽》
【大意】大凡是人,往往都有惑于枝节问题而看不清大局的毛病。
【感悟】有智慧的人不仅要注意细节,还要纵观全局。常人易犯的一个错误:看问题不全面,往往惑于表面现象,结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7.“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
【出处】《荀子·解蔽》
【大意】如果心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要想求全就学得不精,一心二用就会学不明白。
【感悟】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人最忌讳把心思浪费在虚无缥缈的幻想当中,纵欲放荡、消极怠慢,这样是成不了事的。
8.“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
【出处】《荀子·修身》
【大意】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那么即使是六匹千里马拉车也无法抵达目的地。
【感悟】要想成功,就得紧盯目标,心无旁骛,全力以赴。高效率的人根本没工夫去三心二意、左顾右盼。
9.“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出处】《荀子·修身》
【大意】指出我的缺点而批评又中肯的人,就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而赞赏又恰当的人,就是我的朋友;阿谀奉承我的人,就是害我的寇贼。
【感悟】当你得势时,身边的人都来奉承,失势时却无人往来。人生起起落落,所有的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真正值得交往的朋友,不在乎身份高低,不在乎钱财利益,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爱贪小便宜,懂得尊重、包容他人。酒肉朋友易得,真心知己难求。
10.“不慕往,不闵来,无邑怜之心。当时则动,物至而应。”
【出处】《荀子·解蔽》
【大意】不羡慕过去,不担忧未来,没有忧愁怜悯的心情,适合时势就行动,问题来了就处理。
【感悟】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通过不断地反省,已然明晰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需精心去处世”,心无杂念,顺时施宜,自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助学练案】
【基础测评】
1.下列各句中,画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C.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规:规则
D.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假:借助,利用
2.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中的“而”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吾尝跂而望矣
C.蟹六跪而二螯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甚矣,汝之不惠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以为轮,其曲中规
阅读《劝学》第三、四段,完成4~7题。
4.下列句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就砺则利 金:金属
B.而闻者彰 彰:清楚
C.而致千里 致:到达
D.锲而舍之 舍:停止、舍弃
5.下列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须臾,表时间的词语,表示一段很短的时间,片刻之间。形容时间短的词语还有:顷之、俄而、未几、少时等。
B.朔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晦,农历每月初一。望日,农历每月十五那天。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C.跂,抬起脚后跟站着。跂望,抬起脚跟远望;跂踵,踮起脚跟,形容盼望或仰慕之切。
D.舆,象形字,车的周围有四只手,合力造车的样子,原指造车的工匠。后多指车厢,车中装载东西的部分,后泛指车。
6.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种生活体验阐明“善假于物”的重要性。
B.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时也需要后天努力。
D.作者在最后一段论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强调了学贵积累、学贵坚持以及用心专一的道理。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阅读提升】
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荀子以主张“人性恶”而著名,这与孟子所主张的“人性本善”正好相反。表面上看,荀子对人性的评价很低,而事实上恰好相反,荀子的理论可以称之为一种文化哲学。他的理论主旨是认为,一切良善和有价值的事物都是人所创造的。价值来自文化,而文化则是人的创造性成就。因此,在宇宙中,人和天地同等重要。
荀子认为,天、地、人构成宇宙的三个力量,它们又各有自己的作用。“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这是天、地的作用。至于人的作用,则是运用天时地利以创造自身的文化。
按照荀子的看法,人性也应当受到教养,没有经过教养就不可能成善。在《性恶》篇中,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就是人为。荀子的人性论虽然与孟子的正好相反,但是他也同意孟子所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他自己也说过“涂(途)之人可以为禹”,即路上的普通人也可以成为禹。这种一致,让有些人认为这两位儒家并无根本的不同,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在孟子看来,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善端”,人只要充分发展这四善端,就能成为圣人。而荀子的看法是:人生来不仅没有善端,相反地倒是具有恶端。在《性恶》篇中,荀子一方面认定人生来就有贪图利益和感官享受的欲望,另一方面也肯定人生来又有智性,可以使人成善:“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也就是说,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因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而荀子认为涂之人皆可以为禹,是因为人有智性。
沿着荀子的思路,势必要引导出这样一个问题:人怎样才能够在道德上达到善呢?既然人生来就有恶端,那善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荀子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首先,荀子指出,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组织。若没有在社会组织中的合作和互相支持,人就无法改善自己的生活。荀子认为,从个人生存的角度来说,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靠各种行业的物品供养,但是一个人不可能兼通各种技艺,一个人也不可能同时管理各种事物,所以人不能脱离社会,否则就会陷入困境。荀子还从人需要在竞争中求生存的角度指出,人们需要联合起来,才能制服其他动物,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
由于这两种原因,人们需要社会组织。为了使社会组织起来,人们需要有共同的行为准则。这就是“礼”。儒家一般都重视礼,荀子则特别强调礼。“礼”是由何而来的呢?荀子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这就是说,先王制定礼(个人行为准则)义(道德),就是为了杜绝社会和思想的混乱。
荀子还说:“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在这里,荀子指出人类社会各种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人们所爱的和所恨的都是同样的东西。假如有一个人喜欢征服别人,而另一个人喜欢被征服,那么这两个人和睦共处便不成问题;或者人们所喜爱的东西十分丰富,如同空气那么多,那也就不成问题,又或者人们在生活中隔得很远,互不相干,彼此之间的问题也会简单得多。但是,世界并不是如此理想。人们必须在一起生活,又无法避免竞争,于是对每个人的欲望都不能不加以节制。“礼”的作用就是规定应有的节制。有礼,才有道德。遵“礼”而行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违“礼”而行的人就是没有道德的人。
荀子还提出了另一方面的论证。他认为禽兽有父子,有雌雄,这是自然。在人类社会里,有父子关系、夫妻关系,这是文化和文明的产物。这不是自然的恩赐,而是人类的精神成就。人应当有社会关系和“礼”,因为只有它们才使人异于禽兽。从这个方面的论证看来,人的道德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由于人的需要。
在儒家思想中,“礼”的含义十分广泛,它可以指仪式、礼节,也可以指社会行为准则。在上述有关荀子的论证中,“礼”更多的是指后者。这时,“礼”所起的是规范作用,在人满足欲望时,对人的行为加以规范。而在用于礼节、礼仪时,“礼”有另一种作用,就是文化教养,即净化人的情感,使它纯洁、典雅。在这一方面,荀子也做出了重大贡献。
(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8.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的人性观对人性给予了很低的评价,但却比孟子的人性观更有文化哲学上的价值。
B.孟子和荀子都认为人皆可以成为尧舜禹那样的人,但他们观念的立足点其实并不相同。
C.在荀子看来,人类各方面的能力都无法与其他动物相提并论,所以才需要联合起来。
D.荀子论证了人类道德的起源,即由于人类不同于禽兽,所以才需要道德和“礼”的约束。
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论述荀子人性主张而时时与孟子思想相参照,在优劣对比中使论点更鲜明。
B.文中引述观点时或摘取《荀子》原文,或仅转述文意,显出论据剪裁上的灵活。
C.文中时现举例论证,借助读者熟悉的生活现象,将深刻的道理阐述得简易明了。
D.文章围绕荀子性恶论展开论述,既正本清源,又纠错指谬,思路明晰,层次井然。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强调人的地位,将人与天、地并列为构成宇宙的三个力量,并认为人的作用是运用天时地利以创造自身的文化。
B.孟子认为,人只要充分发展“四善端”就能成为圣人,成为圣人不仅要具有善的本性,还要积极地行善、扬善、发展善。
C.“礼”是人类为了组织社会而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组织,因此人必须遵“礼”而行,做有德之人。
D.既然“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是人类社会出现问题的根源,那么当物质满足人的需要时,很多社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1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荀子对人性看法的一项是( )
A.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
B.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C.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D.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
12.孔子《论语·为政》中讲对百姓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所谓“齐之以礼”就是要用“礼”来规范人民的行为。荀子更丰富完善了这一观点,请结合上文说明荀子是怎样阐释“礼”的作用和意义的。
---答案与解析---
【基础测评】
1.
答案:C解析:规,圆规。
2.
答案:B解析:B连词,与例句都是修饰关系。A连词,表递进。C连词,表并列。D连词,表假设。
3.
答案:A解析:例句和A项都是定语后置句。B项是主谓倒装句;C项是判断句,也是状语后置句;D项是省略句。
4.
答案:A解析:指金属制的刀斧等。
5.
答案:B解析:朔日,农历每月初一。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6.
答案:C解析:“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错,原文是“君子生非异也”,即君子的本性与一般人没什么差别。
7.
答案:
(1)我曾经踮起脚跟往远处看,不如登上高处看的范围广。(得分点:尝,曾经;跂,踮起脚后跟;高,形容词作名词,高处;博见,见得广。)
(2)所以不累积每一小步,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外;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办法形成江河大海。(得分点:故,所以;跬步,一小步;无以,固定结构,没有用来……的办法,没有办法……;至,到达。)
【阅读提升】
8.答案:B解析:A“比孟子的人性观更有文化哲学上的价值”没有根据;C“人类各方面的能力都无法与其他动物相提并论”曲解文意,也不符合事实;D“由于人类不同于禽兽,所以才需要道德和‘礼’的约束”颠倒因果,应该是有了道德和“礼”的约束,才使人异于禽兽。
9.答案:A解析:“在优劣对比中使论点更鲜明”错误。文章只是比较异同,并未对比优劣。
10.答案:D解析:“当物质满足人的需要时,很多社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的推断片面。
11.答案:B解析:体现了孟子人性本善的观点。
12.答案:①人需要社会组织,为使社会组织起来,必须建立共同的行为准则(礼),杜绝社会和思想的混乱;②人生活在一起,欲多物少,存在竞争,必须用“礼”对每个人的欲望加以节制;③“礼”的意义在于可以将人与禽兽区别开来,它还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是人类的精神成就。(6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