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4 15:1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诗词诵读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尚书·尧典》曰:“诗言志。”这三个字被朱自清先生称为中国诗学“开山的纲领”。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诗言志的传统①____________,诗歌也由此得到升华,成为传达理想价值、展现中华文化的重要艺术载体。
诗词文化有着极为深刻的内涵。我们的先贤,那些伟大的灵魂,他们经历再多的磨难,也能够凭借诗词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紧紧相连,实现对生命价值的内在超越。现代人也可以借由中华诗词,对②____________的价值与信仰做出坚定而有诗意的全新表达:民族危难,“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改革开放,“弄潮儿向涛头立”;复兴征程,“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在③____________的新时代,用中华优秀诗词涵养创新进取的民族文化气质十分必要。就如中国人的“月亮”情结,“言志”中蕴含个人和民族鲜明的价值追求。通过品读这些流传至今的古典诗词,我们感受来自历史深处的家国之思,走进先贤伟大的心灵,感动先人们探索宇宙的伟大梦想。那一刻,诗词文化与我们的时代精神和谐共振,“言志”的传统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大众媒介为传播诗词文化提供了有效助力。比如《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诗意中国》等文化节目,激发了诗词文化热,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选手从节目中④____________,在同龄人中产生一定的示范效应,热爱诗词在当代青少年中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为提高文化素养、坚定文化自信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1.(4分)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4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分)下列四处引号的用法,和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袁隆平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使我想起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称谓。
B.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
C.野象喜欢把杂草老藤滚成草球,然后用象牙“踢”草球。
D.每次大扫除,他都有理由不参加,可是让人“佩服”啊!
二、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4.(8分)《登岳阳楼》
(1)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烟波浩渺无边的雄浑景象。
(3)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生活窘迫之境,他在《登岳阳楼》中对此进行直接描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登岳阳楼》中,杜甫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不禁感伤涕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分)《桂枝香·金陵怀古》
(1)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写远望中的江和山:长江在金陵城外流过,像一匹白绢;远山青翠可爱,围绕着主峰聚集起来。
(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词人关注到江上的征帆和江边的酒家等人文景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朝诗人杜牧曾在《台城曲》中讽刺说:“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用这个典故表达亡国之恨的。
(4)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说六朝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此时只剩凄凉秋色,反映词人吊古伤今情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0分)《念奴娇·过洞庭》
(1)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衬托出词人的豪迈气概。
(2)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明点月华星辉,暗写波光水色,表现了上下通明的境地,仿佛是一片琉璃世界。
(3)洞庭湖是澄澈的,张孝祥的内心也是澄澈的,其《念奴娇·过洞庭》中,表达物境与词人心境相会,妙处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的光明磊落、襟怀坦白。
(5)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写因夜气清冷,所以觉得头发稀疏,如今被免职了,不免带有几分萧条与冷落;但词人的气概却丝毫不减,“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现出词人不管处境如何,自己心神毫不动摇的气度。
7.(9分)《游园(皂罗袍)》
(1)汤显祖《游园(皂罗袍)》开头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园中景色,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情波澜,蕴含着无限的感叹和惋惜。
(2)汤显祖《游园(皂罗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谢灵运的“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句意,写出杜丽娘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以后,从胸中涌出无限哀怨。
(3)汤显祖《游园(皂罗袍)》中,以合唱的形式,展现了一幅绚丽而略带迷惘色彩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汤显祖《游园(皂罗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是春心的萌动,更是追求美好生活和自由人性的觉醒。这样的呼声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三、课外拓展练
(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白 马
杜 甫
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
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
近时主将戮,中夜商于战。
丧乱死多门,呜呼涕如霰。
8.(3分)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岳阳楼》首联今昔对照,写早年耳闻洞庭湖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
B.《登岳阳楼》一诗摒弃对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写洞庭湖分断吴楚、吐纳日月,壮阔浩荡,为抒情蓄势。
C.《白马》首联中“空”字,与颔联中“可怜”“今谁见”相呼应,暗示白马主人可能在战争中遭遇不测。
D.《白马》一诗构思巧妙,通过一匹受伤的白马引出人物,实则写战争;诗歌以虚写结尾,意味深远。
9.(6分)这两首诗末句都写到了诗人之“涕”,请简析诗人流“涕”原因的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水调歌头·台城游①
贺 铸
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台城游冶,襞笺②能赋属宫娃。云观登临清夏,璧月流连长夜,吟醉送年华。回首飞鸳瓦③,却羡井中蛙。
访乌衣,成白社④,不容车。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
注 ①本词作于宋哲宗年间,贺铸时任管界巡检,是一个供人驱遣的武官。台城在六朝时多为台省(中央政府)及宫殿所在地。隋军攻陷金陵时,南朝陈后主藏身于台城景阳宫胭脂井,后被擒。②襞(bì)笺:折彩笺作诗。③鸳瓦:华丽建筑物上覆瓦的美称。飞鸳瓦,喻指陈宫门被毁。④白社:地名,代指穷人居所。
10.(3分)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开篇从大处落笔写六代,看到古都金陵,思及六朝君主豪奢之旧事,着一“浸”字,蕴含无限感慨。
B.上片“台城游冶”五句用冷静的笔触特写陈后主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回首”两句,与前五句形成强烈对比。
C.下片化用典故写昔日簪缨聚居之地,如今竟成了荆扉白屋,狭不容车,反诘可见词人对历史沧桑巨变的叹惋。
D.本词下片和杜牧《泊秦淮》都选取星斗、月光、寒沙等意象描绘出秦淮河夜色迷蒙冷寂、高远空灵的特点。
11.(6分)本词与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同为金陵怀古之作,请比较两位词人情感的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段曲词,完成后面题目。
游 园
[明]汤显祖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12.(3分)下列对这段曲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原来姹紫嫣红开遍”,用借代手法表现鲜花开遍的园中迷人的春色,也暗示了杜丽娘美好的青春生命。
B.“断井颓垣”与“姹紫嫣红”形成了鲜明的比照,“原来”“似这般”“都付与”带有无限的叹惋之情。
C.“锦屏人”指深闺中的女子,“忒看的这韶光贱”写出了杜丽娘内心的怨和悔,这是她青春生命的觉醒。
D.这段曲词对仗工整,语言华美,通过想象美丽春景,细腻生动地描摹了一位少女青春萌动的微妙心理。
13.(6分)《红楼梦》中,林黛玉走到梨香院外听到墙内传来《游园》这段曲词,又听见“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想起“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等句,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请结合曲词简要分析林黛玉落泪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1.(示例)①一以贯之/始终如一 ②薪火相传/一脉相传 ③朝气蓬勃/欣欣向荣 ④脱颖而出/崭露头角
解析 第①处,由前文“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诗言志的传统……”可知,此处突出该传统始终未变的特点,故可填“一以贯之/始终如一”。一以贯之:用一种思想理论贯穿于始终。始终如一:自始至终都一样;形容人能坚持,做事从不间断。第②处,由前文“现代人也可以借由中华诗词”以及后文“做出坚定而有诗意的全新表达”可知,此处强调“价值与信仰”的传承,故可填“薪火相传/一脉相传”。薪火相传:前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烧着,火永远不熄,比喻师生传授,学问和技艺一代代地继承下去;也比喻种族、文化等代代相传。一脉相传:由一个血统或一个派别传下来。第③处,此处修饰“新时代”,突出“新时代”的生机和昌盛,故可填“朝气蓬勃/欣欣向荣”。朝气蓬勃:形容充满了生气和活力的样子。欣欣向荣:形容草木茂盛,也形容事业蓬勃发展。第④处,由前文“比如《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诗意中国》等文化节目,激发了诗词文化热,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选手从节目中……”可知,此处表达“青少年”更好地展露了自己的才能,故可填“脱颖而出/崭露头角”。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
2.(示例)通过品读这些流传至今的古典诗词,我们走进先贤伟大的心灵,感受来自历史深处的家国之思,感动于先人们探索宇宙的伟大梦想。
解析 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应把“我们感受来自历史深处的家国之思,走进先贤伟大的心灵”改为“我们走进先贤伟大的心灵,感受来自历史深处的家国之思”;二是不合逻辑,应把“感动先人们探索宇宙的伟大梦想”改为“感动于先人们探索宇宙的伟大梦想”。
3.A [画波浪线句子的引号表特定称谓。A项表特定称谓。B项表引用。C项表特殊含义。D项表讽刺。]
4.(1)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2)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3)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4)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5.(1)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2)归帆去棹残阳里 背西风 酒旗斜矗 (3)叹门外楼头 悲恨相续 (4)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
6.(1)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 (2)素月分辉 明河共影 (3)悠然心会 妙处难与君说 (4)孤光自照 肝肺皆冰雪 (5)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浪空阔
7.(1)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2)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3)朝飞暮卷 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 烟波画船 (4)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8.D [“诗歌以虚写结尾”错。尾联“丧乱死多门,呜呼涕如霰”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将士战死沙场的同情。]
9.(1)同:均为国家动荡、战乱频生的悲痛而落泪。
(2)异:①《登岳阳楼》是因举目无亲,年老多病,以孤舟为伴,不禁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晚景凄凉而落泪。②《白马》是因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和无奈而落泪。
10.D [杜牧《泊秦淮》一诗中没有“星斗”意象,也没有体现“高远空灵”的特点。]
11.(1)同:①两首词都借六朝旧事感慨历史兴亡。②借古讽今,表达了对统治者的劝诫、对国事的担忧和关切。
(2)异:①王词借壮美景象抒发了对金陵的喜爱与赞美之情。②贺词由抒写后主荒淫亡国之事思及自身,在凄清冷寂的景象之中融入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12.D [“通过想象”错。曲词融情于景,“景”有实景有虚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是眼前实景,“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有实景又有想象之景。]
13.①感叹美好春色无人欣赏,随时光消逝。园子里“姹紫嫣红开遍”,但花开无人赏,花落无人怜,只能付与断井颓垣。②哀叹美好青春无人理解,在流年中虚度。“姹紫嫣红”“韶光”既指美好春色,又指一切美好的青春生命,如花般青春繁华的生命,年复一年地只能在无人理解的苦闷中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