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 镜》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节选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透镜,透镜是望远镜、显微镜、投影仪等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本节课为后面学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镜的各种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教材内容上来看,本节内容不拘泥于有关透镜知识的逻辑体系,而是通过让学生经历两个递进的活动: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 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由观察、了解 区别、比较),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问题解决、交流与合作的环节,学习有关知识和方法。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八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多动手,多体验,在做中学。
学生在先前的学习中已经多次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并且在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过许多有关透镜的例子,比如放大镜、近视镜、远视镜等,这都为本节课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1)能说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概念,建立物理概念。
(2)能说出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3)通过分组实验作图,能画出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4)通过作图,能分析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原因
(5)经历用不同方法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过程,初步掌握利用事物特点来区分物体的方法,体现科学探究的过程。
(6)通过对森林公园竖立“禁止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原因的解释,激发学生保护环境,防止火灾的意识,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态度和物理责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作图,能分析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2分钟) 大家去森林公园游玩的时候,会看到这样的一条标语“禁止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样的标语除了引导游客保护环境之外,还可以起到防止森林火灾的作用。说到这儿,有同学就会问了,“一个透明的饮料瓶怎么就和火灾联系起来了呢?”。接下来我们通过一则短片了解一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看完视频同学们明白为什么有那样一条标语了吗?这也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透镜。 以问题和视频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教学 师:在大家的桌子上都有一盒透镜,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动手动脑,看有什么不同?给大家明确两个任务:①将透镜分类;②说出出它们的特征。提醒学生:我们桌子上是实验用的是透镜,可以用手摸。但实际光学仪器镜头一定不能用手直接去摸,隔着面巾纸或者眼镜布摸。!学生仔细观察、讨论,并进行比较。师:通过观察和讨论,概括出它们的特征。生甲:透镜可以分为两类。生乙:透镜有两面往里凹的,也有往外凸的。……找一两名学生汇报观察的结果。总结: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师:看投影,看看它们中哪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 生:①③⑤是凸透镜,②④⑥是凹透镜。小结并过渡:根据他们的结构的不同,我们便掌握了第一种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摸。那么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了?下面请大家结合课本活动4.3,通过探究总结出第二种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认识透镜用眼睛观察的同时,也可以用手摸一摸。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书上的文字(透镜距书要近) 联系旧知,引入新知。让学生动手实践,在做中学。
(一)透镜
(二)探究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三)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用凸透镜靠近书本观察时,课本上的字发生了什么变化?正立的还是倒立的?总结:凸透镜能成正立的放大的像。生活当中应用凸透镜最广泛的例子莫过于放大镜了。想一下,放大镜在我们生活当中都有哪些应用?用凹透镜观察课本上的字时,字发什么了什么变化?总结:凹透镜能成正立的缩小的像刚才在说到放大镜的应用的例子时,用放大镜烧纸,这个游戏大家小时候都玩过吧!其实,许多物理学原理还真的是玩出来的,通过玩,发现现象,通过现象去发现本质原理。大家能不能从放大镜烧纸的现象中找到其中所蕴含的科学原理? 学生分别将一凸透镜和凹透镜正对着平行光,观察光的路径发生怎样的变化,请同学们把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作用的光路图画出来 ,并总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课件展示,师生总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引导学生理解会聚: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向中间偏折,中间的位置其实就是主光轴。因此,会聚就是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靠近主光轴。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并指导学生用作图法把上面的实验画出来。结合学生实验引导学生解释发散: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远离主光轴。过渡:正是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物理学家为了进一步探究的需要,定义了这样几个术语。引出光心、主光轴、焦点、焦距的概念以及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F”字母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字母表示。以凸透镜为例,学习透镜相关名词:完成下列光路图,熟悉三条特殊光线的画法。下面大家能不能利用我们所找到的方法来辨别一下桌子上放着的近视眼镜的镜片和远视眼镜的镜片,它们是什么透镜 学生鉴别后回答:远视镜的镜片是凸透镜,近视镜的镜片是凹透镜。我们的眼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变大了正立的爷爷奶奶看报纸,考古、鉴别瓷器等正立的缩小放大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设计实验,分别用摸、看、照的方法 通过实验,让学生在做中学物理联系实际,物理走向生活
(四)会聚与发散的奥秘的教学 既然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那么这一过程是怎么发生的了?这其中的奥秘又是什么了?我们不妨先从我们学过的最简单的知识入手,来探寻一下这其中的秘密。这是一个三棱镜,假设有一束光线沿着这个方向入射,请同学们画出这一束光线被三棱镜折射后的最终的折射光线。再画出光线入射下面三棱镜时的折射光线。把两个三棱镜按两种方式组合在一起,当平行光通过它们后,会出现会聚和发散两种不同的情况。其实两种透镜都可以看成是由一些相似的棱镜组成的,只是它们的组合方式不同而已。因此,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将会会聚与某一点,而通过凹透镜将会分散开来。。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并练习师: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些什么收获?1、了解了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而且知道了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2、通过实验,知道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知道了凸透镜会聚和凹透镜发散的奥秘。其次,我们更进一步体验了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最后大家能否回答我们开课之前的问题,“森林公园禁止随地丢弃透明饮料瓶”可以用来防火灾。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有答案了吗?课后小实验: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师:怎样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测量方法:将凸透镜上正对太阳光(或手电筒的光),调节光屏(白纸)的位置,使上面的光斑最亮、最小,再用刻度尺测出这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就是焦距。换另一各凸透镜,重做上面实验。师:由于时间原因,这一实验请同学们带回家完成。拍成小视频讲解,下节课大家交流讨论。 画出折射光线学生温故而知新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线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能导致森林火灾。实验型作业 学以致用,巩固提高前后呼应,提倡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动手性作业,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