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课件+教案 (5)

文档属性

名称 30.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课件+教案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14 20:19:05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运用联想和想象赏析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感受诗人热爱农村、关心农事的质朴情怀。
2学情分析
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差异很大,虽然小学学了不少古诗,但对古诗词的赏析还没有的当的方法。另外,还应加强对诗词的诵读。
3重点难点
运用联想和想象赏析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西江月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更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唐诗宋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广为传诵。今天,我们走进南宋,与一位著名豪放派词人相约。他与苏轼齐名。他是谁?
活动2【讲授】西江月
1、作者简介: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写的许多词都跟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有关。由于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跟当政的投降派发生矛盾,曾两次罢官。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多媒体出示 ) 2、写作背景:这首词是他罢官后隐居的一次夜行经历,比较容易读懂。词牌下原有小题:“夜行黄沙道众”。黄沙,即黄沙岭,在上饶西部。诗中描写农村夏夜的优美景象,抒发诗人的闲适心情。作者长期的农村闲居生活,更使他接近了农村,和农民建立了较深的感情。他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同情民间疾苦,因而才写出了这样轻快活泼的农村词。了解这些,我们才能深刻体会到词的妙处。(多媒体出示) 3、出示课题,从这首词的题目中,你有什么发现?今夜,作者在黄沙岭散步,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
(1)、下面先听别人怎么朗读这首词(多媒体出示这首词,放MP3朗读录音。)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另外注意节奏停顿,请看屏幕。 (3)、 指名朗读,教师评价。
活动3【活动】西江月
4、多层次赛读:男生读上阙,女生读下阕。一二大组读上阙,三四大组读下阕。老师读上阙,学生读下阕。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后,教师明确解答:
(1)、这首词分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答:上片:写景。明月初升,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上栖息的山鹊和蝉;清风吹拂,把它们的叫声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间弥漫着稻花的香气,水中的青蛙不断地鸣叫;一路上都可以听到出来纳凉的人们在笑谈着今年的丰收。 下片:避雨。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当词人走到山前时,雨点飘落下来,他知道骤雨将至,想要找个地方避雨。说来也巧,当他急急忙忙转过溪头时,一眼就看到了他过去曾经见过的那家茅店,依然在社林边。)
(2)、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答:这首词描写了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发词人的闲适心情。) (3)、词人为什么夜行?夜行的时间长不长?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答:“蝉鸣”可见天酷热,所以夜行;夜行的时间长,从天气的变可以看出:开始有“明月”“清风”后来乌云四合,下了几滴雨,又从诗人找避雨地可看出雨有下大的趋势。 (4)、“说丰年”的是谁? 答: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是词人和他的同伴,沿途可能还有三三两两出来纳凉的农民在谈论今年的丰收,而另一种则认为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青蛙也为今年的丰收年景而高兴,在呱呱地谈论着呢!可引导学生自由谈论自己的见解,见仁见智,不必要求统一。 (5)、“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夜行遇雨,要寻找避雨之处,避雨之处“忽见”,想什么就有什么,能不高兴?表达了作者喜出望外之情。 教师分析全诗:先以惊鹊写明月,明月出来了,树枝上的鹊儿一见到光惊飞不定。次写鸣蝉,半夜还有蝉鸣,可见天热,为下片写雨伏笔。 这两句点明了季节是在夏天,正是稻谷扬花的时候。稻花飘香,蛙声一片,又闹又静,乡土气息更浓厚了。词人为农家感到由衷的喜悦。在这作者把蛙拟人化了,写蛙懂得“说丰年”,既生动地渲染了连蛙也为之欢唱的丰年景象,使之更为突出鲜明,也映托出人逢丰年的喜悦。 上片写晴,下片写雨。这两句描写一场骤雨即将瓢泼而下的气象。词人写明星而不写乌云,只用七八个星星来暗示乌云布满天空。“两三点雨”说明雨点很大,不紧,疏朗,将骤雨的前奏写得逼真。 大雨将至,急忙避雨,本来很熟悉茅店的位置,一时竟找不到了,可见词人刚才是怎样的沉浸在“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意境之中怡然自得,路转了一转,嘿,茅店不就在眼前吗?“忽现”把夜行人急寻茅店不着而突然见到的惊喜神态全都表现出来了(喜出望外)。
活动4【练习】西江月
1、《西江月》描写了江南夏末秋初月夜的景色,抒发了词人 的感情。其中最能表现词人这一心情的句子是“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采用了 烘托的写法。词中描写的天气由 发生了变化,变成 的天气。 2、 这首诗词采用了 、 的手法,通过炼字,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内心 的感情。
活动5【导入】西江月
背诵、默写
课件14张PPT。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上阕下阕 辛弃疾,南宋杰出的豪放派词人。
他的词 以沉雄激越著称。但也有清新自然的词作。
宋孝宗淳熙八年,词人被奸佞中伤、弹劾以致罢官后闲居上饶,有机会充分领略黄沙道上的风景。写了一组清新俊逸、绰约自然的词。
《西江月》便是其中之一。1、请给这首词划分节奏: 注意:不能划破句。

2、划出词的韵脚。边读边做:3、找出词中的对偶句。明 月 / 别 枝 / 惊 鹊
清 风 / 半 夜 / 鸣 蝉
稻 花 香 里 / 说 丰 年
听 取 / 蛙 声 / 一 片
七 八 个 星 / 天 外
两 三 点 雨 / 山 前
旧 时/ 茅店 / 社 林 边
路 转 / 溪 头 / 忽 见 西江月 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时间是什么时候?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夏末秋初半夜 1、天气情况是怎样的?月明天晴 2、怎样理解“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惊鸣视觉、听觉、触觉动静结合 3、没有到秋收的季节,为什么作者说是“丰年”?稻花香蛙 声嗅觉、听觉1、天气有何变化?云起雨将至2、词人避雨赶路的行踪如何?心情怎样?忽见 惊喜、高兴 整首词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心情?上
阕下
阕 清新、欢跃的乡村夜景 稻花飘香,丰收在望雨将来时急忙赶路愉快 喜悦主题思想 这首词写了农村夏夜清新景象,表现了词人被美妙的夜色所陶醉以及对丰收前景的喜悦之情。
写作特点:1、从多个角度写景2、动静相映3、细节描写,侧面烘托“惊” 、“鸣”衬夜的幽静以蛙声烘托丰收的喜悦达标检测 1、《西江月》描写了江南夏末秋初月夜的景色,抒发了词人 的感情。其中最能表现词人这一心情的句子是“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 ” ,采用了 烘托的写法。词中描写的天气由 发生了变化,变成 的天气。愉快侧面月明天晴云起雨将至达标检测 2、 这首诗词采用了 、 的手法,通过炼字,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内心 的感情。多个角度动静结合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