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迢 迢 牵 牛 星
渡 荆 门 送 别
春 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西江月
东汉以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就在民间流传。相传织女是玉皇大帝的女儿,爱上了人间的牛郎,结为夫妻,并生有一子一女。玉帝察觉此事,便派王母娘娘下凡押织女回天庭受审。
牛郎织女的传说
一对恩爱夫妻被活活拆散,牛郎悲痛万分,在老牛的帮助下追上天去,快追上时,王母娘娘拔下头上金簪一划,出现了天河,牛郎、织女被天河阻隔,只有对河而泣。
牛郎织女的传说
此事感动了玉帝,允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由喜鹊架桥,在天河相会。
牛郎织女的传说
之后,七月初七这一天就变成了民间的一个节日,被称为“乞巧节”。女子在这一天要摆设瓜果,在月下穿针引线,向织女乞求智巧、灵巧。
牛郎织女的传说
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选了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文选》,又称《昭明文选》。
书中收集了前代流传下来的大量诗文作品。萧统把其中十九首诗合为一组,题为《古诗十九首》。在题目下方注释说,不知道作者是谁。
如今一般认为是东汉末年无名文人的作品。《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五言诗的最高成就。钟嵘的《诗品》称赞它们说“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纤纤: xiān xiān
擢: zhuó,伸出
札札: zhá zhá
间: jiàn,间隔
章:布帛
去:距离
迢迢:
皎皎:
纤纤:
札扎:
盈盈:
脉脉:
形容距离遥远。
形容白而明亮。
形容手指细长柔美。
清澈、晶莹的样子。水的形态
含情凝视的样子。人的情态
指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声景并生
声情并生
叠音词的运用
巧用叠词,能增强文字的表现力,增添了婉转的音乐美,使诗歌更具有浓郁的抒情性。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诗经·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卷耳菜采啊采,采来采去装不满筐。
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唉,我心里想着远方的人呢,把箩筐放在大路边上。
终日不成章,侧面表现思念之深。
泣涕零如雨,正面表现思念之深。
作者为什么创作这样一首诗呢?它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同学们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社会背景讨论讨论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流离失所,妻离子散或家破人亡。天上牛郎织女的别离实际上就是人间妻离子散的写照,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
作者通过写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不得相见的故事,表现人间的离别相思之苦。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比较阅读
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
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二十五岁的李白第一次离开蜀地,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是一首_____言_______,押____韵。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五
律诗
ou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交代了出游的行踪与目的。
李白乘船从蜀地出发,过三峡,渡过荆门山,来到楚地。
目的是,游览。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写楚地平原的广阔景象。
起伏的山峦随着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一直流入那广阔辽远的原野尽头。
随字用得很精彩,把群山和平野的位置变换形象地表现出来,给人一种画面的流动感。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夜间俯视,近景
日间仰望,远景
月亮照在江水中,好像天上飞下来一面镜子;(白天)云气簇拥而至,升腾变幻,在海面上结成了一座座楼阁。
写月和云的奇丽风光。想象奇特,富有浪漫色彩。
比喻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我所怜爱的故乡的水啊,它不远万里送我乘船远游。
明明是诗人有思乡惜别的情绪,可诗人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恋恋不舍万里相随。这时水送人,人怜水,情意殷殷,难分难舍,把一份思乡之情写得曲折含蓄,耐人寻味。
抒发思乡情绪。
中心思想
诗歌描绘了平原壮丽秀美的景色,反映了诗人的开阔情怀,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
送别
叙事
抒情
写景
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结构严密。
谋篇布局
对写法
诗歌结尾采用的是古诗词里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法,叫对写法。诗人要表达自己思乡、怀念情绪的时候,不说自己,却从对方的角度下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形,从而委婉含蓄地抒发感情。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明]高启《客中忆二女》
每忆门前两候归,客中长夜梦魂飞。
料应此际犹依母,灯下看缝寄我衣。
你还记得李白的其他作品吗?
看图猜诗
杜甫,唐代诗人(712-770 )。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
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羌村,去投奔肃宗。不幸在路上被安史叛军所俘,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可是却被迫留在沦陷的都城里。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
草木深:
感时:
烽火: 短:
不胜:
国都,指当时的国都长安。
草木丛生,一片荒芜。
感伤国事。时,时事,时局。
战火。
稀疏。
禁不住。
1、本文题为《春望》,在花香鸟语的春天,诗人望见了什么?
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首联是写春望所见。
2、诗人触景生情,发出怎样的感慨?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如何度日……作者不由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颔联触景生情,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颈联承接颔联而来。
烽火连三月承“感时”,家书抵万金承“恨别”,由忧国转入思家。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尾联以诗人望后的情态结束,表达了诗人的忧国思家,感时伤己之情。
这首诗既写春望之景,又抒春望之情,全诗话语沉痛,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