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信息类阅读——立足文本,学会迁移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信息类阅读——立足文本,学会迁移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6 09:1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2025届高三语文
立足文本,借题发挥
——信息类文本阅读简答题
2025
汇报人:耕耘者
二轮复习
2025届高三语文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
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
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图》
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
老木寒云满故城。




积累导入
年份 题号 分值 题目 考点
2024 第5题 6分 5.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论持久战》为例,指出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请根据材料谈谈《论持久战》对我们“看问题、想问题”有什么启示。 文本内容与实际应用
2022 第4题 4分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 文本挖掘与现象思考
高考考情
由题内到题外,由文本到实际
迁移、发挥
周练考情
6分3人;5分6人,4分10人,3分15人。
0分1人;1分2人;2分13人
5.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下面这一案例的看法。(6分)
“老俞闲话”系列直播中,俞敏洪、董宇辉、余华、蔡志忠等嘉宾开启对谈,采用与作品作者面对面交流的形式,让网友大呼“过瘾”。每场直播都有上万人“路过”并围观,几万册书在相互点评和对话中销售一空,获得众多读者青睐。
以典例,明题型
文本观点的迁移运用是2021年新高考卷出现的一种新型探究题。它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文本内的观点去分析、评价文本外的现象或材料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考查的是考生真正读懂文本、把握文本观点运用的能力。
命题思路——
将材料中的理论(观点)运用到题目中的新事例(论据)中。
理类型,知方向
类型:学以致用型
——将材料中的理论(观点)运用到题目中的新事例(论据)中。
(22年新Ⅰ卷,第4题。如何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处理国际关系)
类型:知识迁移型
——材料中事例(特殊),提炼出共性的理论(一般),再运用到其他领域的事例(特殊)
(本周周练考试,第5题,“老俞闲话”系列直播……你对案例看法)
类型:生活情境型
——设置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注意身份要求、任务要求对应2022届T8联考第一次考试,第5题。)
任务一
重读试题答案,初探答题切点
周练试题
(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5. 借鉴两则材料中“史学与哲学”“数学与哲学”的关系,分析下面这首诗体现出的“文学与哲学”的关系。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周练试题
5. 借鉴两则材料中“史学与哲学”“数学与哲学”的关系,分析下面这首诗体现出的“文学与哲学”的关系。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参考答案】
①用文学的形式表现哲学,以源头活水比喻人要不断读书学习汲取新知,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②哲学的思考让文学作品更深刻,本诗因渗透了作者的哲思而更耐人寻味。
周练试题
类型:学以致用型 如何建构答题策略?
(分析朱熹诗体现出的“文学与哲学”的关系)
【解析】材料中辩证地分析了“史学与哲学”“数学与哲学”的关系,指出了二者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
1.厘清文本核心词关系;
2.剖析新材料内容主旨;
3.按逻辑互证分析答题。
周练试题
任务二
回顾已做试题,再思答题策略
周练试题
5.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下面这一案例的看法。(6分)
“老俞闲话”系列直播中,俞敏洪、董宇辉、余华、蔡志忠等嘉宾开启对谈,采用与作品作者面对面交流的形式,让网友大呼“过瘾”。每场直播都有上万人“路过”并围观,几万册书在相互点评和对话中销售一空,获得众多读者青睐。
周练试题
5.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下面这一案例的看法。(6分)
“老俞闲话”系列直播中,俞敏洪、董宇辉、余华、蔡志忠等嘉宾开启对谈,采用与作品作者面对面交流的形式,让网友大呼“过瘾”。每场直播都有上万人“路过”并围观,几万册书在相互点评和对话中销售一空,获得众多读者青睐。
材料一中提到“对话批评”的批评方式,并且说明“真正有效的对话批评在批评家和文学作品之间。而本案例中,嘉宾与作品真正构建了和谐的对话关系,才能收获诸多网友的肯定。
材料二中提到“在这种相对浮躁的阅读环境下,评点式批评可帮助读者平心静气阅读作品”“当代小说评点除了可以对文学实践发挥批评与指引功能以外,更能在新型文化环境中促进小说作品的传播。而本案例中、嘉宾对谈等新颖的文学批评方式与传播方式,真正促进了作品的传播。
周练试题
周练试题
材料一中提到“对话批评”的批评方式,并且说明“真正有效的对话批评在批评家和文学作品之间。而本案例中,嘉宾与作品真正构建了和谐的对话关系,才能收获诸多网友的肯定。
材料二中提到“在这种相对浮躁的阅读环境下,评点式批评可帮助读者平心静气阅读作品”“当代小说评点除了可以对文学实践发挥批评与指引功能以外,更能在新型文化环境中促进小说作品的传播。而本案例中、嘉宾对谈等新颖的文学批评方式与传播方式,真正促进了作品的传播。
相互点评和对话能够将科学性和文学性统一,同时构建和谐对话关系;
几位嘉宾将文学批评中抽象的结论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可以帮助读者平心静气阅读作品;
嘉宾们用对话的形式在新型文化环境中促进小说作品的传播。
周练试题
类型:知识迁移型 如何建构答题策略?
(本周周练考试,第5题,“老俞闲话”系列直播……你对案例看法)
1.梳理概括文本核心内容;
2.匹配新材料的内容分析;
3.关联同步内容组织表达。
任务三
比对学友答案,再探高分策略
补充材料
类型:生活情境型 (信息补充材料,第5题,“富春山居图”)
5.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山水画《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在一次大型画展上,某博物馆展出了这幅价值连城的名画。请根据材料一、而的观点,以该博物馆讲解员的身份向观众作推介。(6分)
补充材料
比对学友答案,再探高分策略(信息补充材料,第5题,“富春山居图”)
0
1
补充材料
比对学友答案,再探高分策略(信息补充材料,第5题,“富春山居图”)
0
1
4
比对学友答案,再探高分策略(信息补充材料,第5题,“富春山居图”)
各位观众,大家好!
你们现在有幸看到的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山水画《富春山居图》,它被誉为“画中之兰亭”,是我馆的镇馆之宝。下面我给大家隆重推介这幅传世名画。
这幅画注重意境营造,是山水画上品:画作描绘了初秋时节富春江一带的山川景色,抒发出画家宁静淡泊的情怀,营造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它的文学趣味浓厚,是文人画精品:画作不注重对山水实景的形模,而是强调画家的主观意兴心绪的表现,意在表达一种超然脱俗的精神。
笔墨运用精美,是水墨画妙品:借线条的流动转折、墨色的浓淡位置绘山川美景,并传达情感意兴,笔墨苍健清润,雅洁淡逸,极具审美意义。
画上题字作文,是中国画珍品:文和画直接配合,成为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书、画的线条美相得益彰,也加重了画面的文学趣味和诗情画意。
(体现身份意识1分,表达的条理性1分,每个特点1分,共6分)
补充材料
补充材料
类型:生活情境型 如何建构答题策略?
((信息补充材料,第5题,“富春山居图”))
1.看清情境任务,身份意识鲜明;
2.梳理文本内容,概括要点推介;
3.条理分明齐全,语言准确灵动。
课堂小结
审清题干要求,有情境身份意识
梳理文本内容,有借题发挥思想
整合答案要点,有勾连迁移表达
5.24年文学诺奖获得者作品《素食者》中,主人公英惠秉承“反抗从吃素开始,直至成为一棵树。”她的母亲却说,“你不吃肉,世人就会吃你!”对于其母亲的“借题发挥”,你是怎样理解的?(6分)
学思提升
作业:《青于蓝》小蓝本专题集训
p7袁行霈《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
题目:假如你在进行关于盛唐文化的研究性学习,要针对“盛唐气象的成因”写一份报告,请结合材料二,列出报告的要点。(6分)
立足
迁移
祝你成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