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之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 课件(共9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之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 课件(共9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6 09:2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92张PPT)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
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
2025 届高三一轮复习
重要的词语可能是“文眼”,可能是表明作者情感的关键词,可能是指明聚材特点的核心词,还有可能是表明描写景物特点的中心词。
重要的语句,有表明主旨的中心句,承接过渡的结构句,还有警策句、修辞句、双关句、含蓄句等。
这些词语、句子没有准确理解,就很难说读懂了文本。这方面的命题角度有:赏析“文眼”,赏析用词,理解词语含义,理解句子含意,理解人物语言含意等。
直击高考
01
放牛记
徐则臣
我现在想不起我何时开始了放牛娃的生涯,又在哪一天彻底结束了这种生活。我很小就羡慕那些吆喝牛马的孩子,觉得他们是豪放粗犷的英雄。而我只是个温顺的可怜虫,总是衣裤整齐,指甲干净,不剃光头,站在他们身边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我想和他们一样,只穿一条小裤衩,光着上身和脚,晒成黑铁蛋,坐在光溜溜的水牛背上挥舞自制的长鞭,雄赳赳气昂昂向野地里进发。能够大喊大叫,可以随地撒尿,无视课堂和作业,遇到仇人要打的架一个都不落下,轻易就能滚出来一身泥。我想当个野孩子,所以,很早我就怂恿父亲买一头牛。
我家的确需要一头牛,父亲是医生,农忙时经常搭不上手;祖父祖母年纪大了,体力活儿也都帮不上忙;我和姐姐都小,还要念书;十亩田都要母亲一个人对付,运粮食时都没个帮手。父亲决定买牛,哪怕只用来拉车。
【2024年新高考Ⅰ卷】
买牛的那天我记得,你能想象我的激动。 在下午,我和父亲去两里外的邻村牵牛,已经提前谈好了价,在邻村的中心路边,我头一次见到锯木厂,在一间大屋里,电锯冲开木料的声音在午后的热空气里格外尖利,几乎能看见那声音在闪耀着银光。我停下来看阴影里的锯木厂,横七竖八堆满了木料,新鲜的木头味道和锯末一起飞溅出来。
那头小母牛还小,吃奶的时候还要哼哼唧唧地叫,长得慈厚天真,我很喜欢。主人是个中年男人,说:回去调教半年,就能干活。他给小牛结了一个简单的辔头,缰绳递给我们,我们就把牛牵出了门。
小牛屁颠屁颠跟着我们走,出了村才感觉不对,开始茫然地叫,表情如同迷途的小孩。一路仄着身子走,拧巴着被牵到我家。这一路走得我兴奋又纠结,想牵不敢,摸它一下,摸完了赶紧撇,怕它踢。当然后来我知道,再没有比水牛更温驯的动物了。
我经历了把一头小牛训练成壮劳力的全过程。换辔头,套车,驾辕,用声音和缰绳指挥行止,扎鼻眼,犁地,耙地。几年以后,我基本上成了老把式,可以一个人铡草、套车、驾辕,运送满满一车粮食走在窄路上。我知道它回头看我是什么意思,知道它抬尾巴摇屁股想干什么。当然,这对我来说是副产品,我想说的还是放牛。
在当时,放牛部分地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让一个必须规整地生活的少年有了一个旁逸斜出的机会。就算现在,我也不认为整天和一头牛走在野地里是件苦叽叽的事,相反,我以为那是我少年时代最快乐的生活之一。
放牛都在夏天,放了暑假我才有时间。三伏天的午后太阳高悬,蚂蚁都被晒蒙了,晕晕乎乎爬出的全是曲线;如果要去远处找水草丰茂的地方,那我就得早早地从午睡中爬起来,戴上草帽出门。我直犯困,遇到树荫就不想再动,尤其经过河边,看那些戏水的同伴,你真觉得放牛实在是个负担。让人烦的还有一个,大雨天。这不是放牛的好时候,但牛出不去你得出去,割草,干不干活你都得让它每天吃饱;家里自也备了干草,只是大夏天的芳草萋萋,你不让它吃新鲜的,不人道也不牛道。还是得穿雨衣戴斗笠挎篮子割草去。漫天雨雾,汤汤水水的野地里就你一个人,蹲在草丛里形同消失,像我这种动不动就悲观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遗弃了,那感觉也不太好。
不过这样的时候毕竟少,英雄主义的少年时代总体上是乐观向上的——放牛的确是件好玩的事。野地自由,有种无所事事的、透明的自然与放松。放牛通常是集体行动,几个放牛娃排成队伍往村外走,大家都坐在牛背上,屁股底下垫条麻袋。水牛走起来浑身都在动,骑牛更像坐轿子。后面的人打前面的牛屁股,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六七头牛,都在撅着屁股跑,那队伍看起来很壮观。牛一跑,大肚子就扑扇扑扇地抖,活像巨大的金鱼鳃在鼓鼓瘪瘪地呼吸。如果你是新手,最好抓住缰绳,夹紧两腿,能抱住牛脖子更好,否则你随时可能掉下去。有天黄昏,牧童晚归,我骑在牛背上慢悠悠往家走,有人对着牛屁股猛的一巴掌,受了惊的牛撅起屁股就跑,我手里还抱着自己做的一根竹笛在专心地找音,连缰绳都没抓,牛一屁股把我送到了右前方的水沟里,半个脑袋扎进了淤泥。
如果真要找一点和其他放牛娃的不同,可能就是我放牛经常带本书,很多武侠小说都是在坟地里看的。乱坟岗子里草好,把缰绳缠到牛角上让它们自己吃去,我们找个形状合适的坟堆,铺上麻袋就着坟势躺下来,跷起二郎腿。想睡觉的睡觉,想唱歌的唱歌,想发呆的发呆;我想看书,从兜里拽出一本武侠小说来。清风徐来,头顶有松树遮阴,天上流云飞动,此时看武侠,几等于尘嚣皆忘,那一个白衣飘飘的侠义世界美不胜收——大虚乃是大实,大无中有大有。
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放松,自由,融入野地里,跟自然和大地曾经如此贴近。我在放牛时没能让自己成为一个野孩子,或者说没能成为我希望的那样的野孩子,不知道这个结果是好还是坏。往事总在回忆时被赋予意义,在放牛这个经历上,我更愿意就事论事,返回到当年的心境里,看一看当时的悲欢和忧乐。
(有删改)
8. 文章为何说“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 (4分)
【试题分析】
“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是《放牛记》的关键句子,出现在最后一段的开头,带有一种“总结”的意味。这句话很平实,也有层次感。
第一层,这是一个事实的认定,即少年时代的放牛生活很快乐,“几近完美”,如文中多处所写,放牛实现了“我”打小就有的“吆喝牛马”的愿望,使“我”更接近自我想象中那个“野孩子”形象,“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是“我少年时代最快乐的生活之一”。
8. 文章为何说“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 (4分)
【试题分析】
第二层,这是“我”在回首往事时作出的一个价值判断,从一个成年人的角度审视,承认自己有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而这样一个少年时代是放牛生活带来的。这里包含的,是一个成年人对“什么样的少年时代才是完美的”这一问题的理解,是对自己成长之路的梳理,因此,放牛生活的“完美”之处就是放牛带给“我”的生活历练,如自由感,如人与“野地”、与“自然”的无间融合,都是“我”人生的滋养,甚至那些当年放牛的烦恼,也都带着回忆中的“回甘”,弥足珍贵。这两层意思的交织,就是这篇散文不散的“神”。
8. 文章为何说“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 (4分)
【参考答案】
①少年时代,放牛部分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也让“我”拥有一些自由自在的好时光。
②回首往事,感慨放牛生活曾使“我”那样亲近自然与大地,滋养了“我”的成长。
霜降夜
周蓬桦
白露过后,乌乡的风里就已平添了寒意。早晨醒来,阳光刺眼,推开栅门,发现脚下的草叶上布满晶莹的霜,薄簿的一层,把路边的花打蔫,桦树的枝条似乎萧索了些许,树木上的一只只眼睛长出了睫毛,无意间仰头,但见几粒寒星正在向山顶以南的方向悄悄隐逝。镇上某一户人家屋顶上的烟囱,已经开始忙活,突突地冒青烟。烟柱是笔直的,上升到一米多高后遇到了风,才变得凌乱,像一块被扯断的丝绸。
有人说,乌乡的风里,流动着一股特别的味道,也只有亲临现场的人才会知道。这种特别的味道让人难忘,在鼻间萦绕,以至于割舍不下,成了人们再来乌乡的理由。
【2024年全国甲卷】
我提着满满一大铁桶草木灰,把它们倾倒在大路边潮湿的水洼里——这是房东阿姨安排给我的任务。昨天晚上,我约了几个养桑蚕与种植薰衣草的农户,到院子里攀谈,大家吃着草原黄膘烤牛肉,品尝着新摘的巨峰葡萄,黑色的冻梨,喝着自酿的桑葚酒,交谈内容涉猎宽泛,没有明确的主题。基本围绕农事收成,动物保护和挖掘过冬的地窖打转。当然,我最感兴趣的,是他们讲述过往亲身经历的事件,兴许口吻轻描淡写,但对我十分有用。一些亮点像阵雨打湿心头,渗入静夜植物的根须,我急忙拿出记事本,在马灯的光线下一一做了记录。牛圈在屋后,小牛犊不时制造一点骚动,从那里飘来丝丝淡淡的尿臊气,但这并没影响大家浓酽的谈兴。叶子稀疏的板栗树梢上,始终挑着一弯残月。
聊到10点多钟时,霜降开始了,夜幕陡然拉向纵深,只听得周围的芦苇秆在瑟瑟作响,白桦树枝在轻轻摇动,我身上很快起了一层细小的鸡皮疙瘩。这时,善良的房东阿姨送来了羊毛毯和羊毛披肩,以抵抗霜降带来的微妙变化。
“天要落露了,大伙儿小心着凉。”她说。
阿姨端来一小筐被冰冻过的无花果,果子个头大,已经在冰柜里冻成了一个个小冰球。阿姨从厨房提来了铁皮桶,点燃了软草和木柴,很快就将冻浆果烤软了,冰渣子化成了水,杂糅着果实的汁液。取一个放在嘴里,觉得冻过后的无花果有一股山楂饼的味道。少顷,桌上又摆满了甜点美食——大列巴面包、哈尔滨红肠、咖啡、奶茶、干果仁,还有烤得香喷喷的草原红糖焙子,吃得大家直打饱嗝。
这是一个特别的霜降夜,让人感觉到生命与节气之间发生了某种密切的联系,有很强烈的体验感。从这个夜晚起始,我正式走进乌乡人的生活,自此与之呼吸同一种空气,吃一锅同样的黑米乌饭,喝新碾的大楂子粥。我并不觉得我与乌乡的人和动物有什么不同,我们是对等的。他们在日子艰辛面前所持有的积极态度,和对幸福目标的追寻姿态,都让我感同身受,嘘唏或喜悦。如果可能,我愿意做乌乡山野中的一株树或一片霜冻的叶子。
我还记下了燃烧时呲呲作响的松油灯,以及灯下的笑脸,火光中明亮的瞳仁,以及整整一个晚上都在谈论的接地气的话题——如何与枯草丛中的野物们一道,度过暴风雪即将来临的严冬:需要粮食、木柴、胡萝卜和大白菜,需要棉衣棉被,需要一个大火炉。哟,对我这样长年奔波的外乡人来说,这是一个多么难忘的夜晚。
早晨的光线重叠移动,越升越高,把山脉的阴影投射到地面上。我手扶栅栏,将空空的铁皮桶放回到了板栗树下,却见房东阿姨的小儿子背了行囊,走下台阶,似乎要离乡远行。阿姨从灶间走出来,腰间系着粗布白围裙。她搓着手,一边抬手拭泪,脸上难掩担忧和凄惶的表情。
她的小儿子目光淡定,飞快地走出院落,又回过头来朝我们挥手笑笑,然后大步踩过路边的草木灰,在阳光下缩小成一个移动的墨点,在远山的背景下渐渐消失。返回屋内,我以树墩做书案,在稿纸上飞快地记下一句话:“霜降后,一些植物枯萎,一些事物到来,一些人又把双脚踩在了泥泞的路上。”
(有删改)
8. 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作者记下的那句话 (6分)
【试题分析】
《霜降夜》篇幅短小,内容并不厚重,文风追求亲切自然,写得也较为松散。这样的写作,收尾时就更需要能够“收得住”的文句。前文的基本叙述,可以概括为:在乌乡,我观察,我倾听,我感知,我记录;那么以我“在稿纸上飞快地记下”的一句话来收束,文气上自然不突兀。
这句话显然是作者在一瞬间的有感而发,触动他的是什么?是房东阿姨小儿子的离家远行。这时的“我”,正在乌乡的清晨回味刚刚过去的霜降夜,沉浸在霜降夜带给自己的身心触动里,感受到“节气与生命”紧密相连,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外乡人正在融人乌乡,成为一个乌乡人,“如果可能,我愿意做乌乡山野中的一株树或一片霜冻的叶子”。
8. 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作者记下的那句话 (6分)
【试题分析】
然而就在此时,一个真正的乌乡人却正要离开。无论他离开的原因是什么,他淡定的目光、自信的笑容和在阳光中奔向远方的样子,都表现出一个乌乡人追寻幸福目标的向上感,并没有离别时的伤感。年轻一代的勇敢追寻、作者在霜降夜的深切感受,都是乌乡生活的真谛,两者相汇,触发了作者的灵感。作者感动于万物更迭、四时变化,霜降已至,虽然看似植物枯萎,严寒即将来临,但同时也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一些事物到来”;作者也感动于更深地理解了乌乡和乌乡人,热爱并不仅仅是安守,更是不断地勇敢追寻,“一些人又把双脚踩在了泥泞的路上”,奔向希望和远方。
8. 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作者记下的那句话 (6分)
【参考答案】
①这句话是作者在乌乡的深切感触,由清晨的所见所感及对霜降夜的回味共同引发;
②既写出了大自然新旧更替的运行,也写出了身边生活的律动;
③同时还传达出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寻态度,不畏艰辛,包含希望。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千里江山图(节选)
孙甘露
叶桃离开上海去了南京。那时候陈千里还不明白,为什么她那么不喜欢父亲叶启年做的事情,自己却又加入进去。后来他才知道,叶桃去的地方是国民党党务调查科,在叶启年的安排下,她成了机要室干事。
当时他反复问过自己:难道在上海,兆丰花园、夕阳、早春的湖水、水面上一对天鹅,这些都是他在做梦?难道他们手握着手、心怦怦跳时说的话,都只是分别前一时的冲动?他一直都很清楚,在他们两个人当中,叶桃总是先离去的那一个。
新闸路楼上的厢房,他坐在窗下,她坐在梳妆台前,他们在说话,他看见两个她,一个在面前,一个在镜子里。他完全沉浸在话题中,可说着说着,她忽然站起身,急匆匆奔出了家门。他心里总是隐隐觉得,别处某个地方,必定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在等着她。
【2024年新高考Ⅱ卷】
一年以后,陈千里也去了南京。
他在石婆婆巷租了一间小屋。白天他给书局做翻译,等着叶桃下班。有时她给他打电话(巷口烟纸店有一台公用电话),让他去她上班的地方,她也会支使他做一点事情,到哪家铺子买一包点心,或者去裁缝店取几件衣服。
只要叶启年不在南京,瞻园对叶桃来说就是一个十分自由自在的地方。那是个大园子,据说从前是座王府,门前有影壁,园里有假山。机要室在园子最北面,过了假山就能看见那排平房。他到了那里,让门房打个电话,叶桃就会出来接他,有时候也会让门房送他,到后来门房索性让他自己进去。在记忆里,那几个月过得特别安宁,叶桃也特别快乐。她好像找到了真正有意思的工作。
他们去梅花山,正是早春二月,虬枝上开满梅花,山坡上像笼罩了粉色云雾。他们心心相印,觉得整个世界退却到远处,眼前只剩下梅树、蓝天和那张脸庞。他们满心喜悦,一起背诵着涅克拉索夫:“他们说暴风雨即将来临,我不禁露出微笑。”
但是世界仍旧在这里,叶桃置身其中的环境十分危险,瞻园里有许多阴鸷的壮汉、狼狗、枪支、不许人碰的文件和禁止入内的警示牌。从园北假山后面偶尔会传出一两声惨叫。后来在栖霞山上,叶桃告诉他,那里是党务调查科,是叶启年参与搭建、充斥着阴谋和杀戮的世界。
直到最后那个月,他才知道她究竟在做什么工作,虽然他早些时候就猜到了一些。现在想来,说不定她一直都在暗示他:她真正在做的是一些秘密工作,这些工作对她意义重大。而他心里很明白,她所做的那些事情,很可能是去破坏她父亲的工作。但在让他知道真相前,她就为他指明了方向,让他了解了一个人应该投身于什么样的事业,才会让人生变得更有意义。
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他。即便去了南京,她也每隔几天就给他写信,这些信件延续了先前的思想碰撞。现在他才理解,写那些信她多少冒了一点风险,幸亏她在瞻园上班,有办法不让这些信落到邮电检查人员手中。她还托人给他捎书和杂志:《共产党宣言》《远方来信》《布尔什维克》,还有她喜欢的涅克拉索夫诗集。
端午节的前一天,叶桃给石婆婆巷烟纸店打了个电话。那些日子他很少见到叶桃,她好像整天都非常忙碌,就算见到他也很沉默,问多了,她会忽然发火。在电话里叶桃让他去瞻园,去之前先到秦淮河边的城南茶食铺,帮她买一包闽南橘红糕。叶桃一直喜欢吃零食,在上海时他就常帮她跑腿,到了南京,她的很多旧习惯都消失了,但喜欢吃零食这一样依然如故。除了这家的橘红糕和酥糖,她还喜欢一个挑担小贩的桂花糖芋苗,总是在瞻园门口那一带叫卖。
他买了橘红糕,却在瞻园门口被人拦住了。几个月来,南前北后两道门,几班门房都认识他了,见他进门,连忙打电话到机要室找叶干事。叶桃告诉门房,今天她不能离开保密区域,叫门房登记一下,让陈千里自己进去。
陈千里在机要室那一排平房里见到了叶桃。她吃了一粒橘红糕,说,今天这个橘红糕怎么那么干?这放了多久呀?生气地扔到一边,冷冷地半天不理他,机要室里另外两个女人同情地朝他微笑。过了一阵,叶桃又叫他:“帮我到门口买碗桂花糖芋苗。”
刚刚进来时陈千里并没有看见瞻园门口有挑担叫卖的小贩。但他没说什么,每次叶桃让他到门口买桂花糖芋苗,那个小贩总会出现在那里。
“如果没看见,你就往前跑到马府街,他一般就在这几个地方。”
他提着保温筒出来,门房朝他笑。出了瞻园,果然看见担子在那里。小贩揭开盖子搁在一边,从大锅里舀了几勺红艳艳、香喷喷的芋羹,装进提筒,往里撒了点桂花末子,又拿起抹布擦了擦盖子,盖上,收钱。陈千里把糖芋苗拿进机要室,叶桃喝了一口,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几天后他才知道,保温筒盖子下面有一张字条,上面有紧急情报。他在不知不觉中把情报送了出去。叶启年在广州破获了共产党地下组织,逮捕了广东的负责人欧阳民。由于情报送出及时,与欧阳民有联系的上级党组织全都撤离了。
他知道这情况时,叶桃已身负重伤。牺牲前,她告诉陈千里自己是共产党员,从前没有告诉他,是因为她受党组织派遣潜伏在国民党党务调查科,必须保守秘密,但现在她可以说了。她说她一直打算发展他入党,党组织也认为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考验,已经可以接受陈千里入党,可她现在没有时间了,她希望他将来能成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有删改)
8.文中画线处说“在他们两个人当中,叶桃总是先离去的那一个”,又说“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他”,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试题分析】
小说中的关键语句对于理解小说的主题非常重要。本题就是考查考生对小说关键语句丰富含意的理解和分析。考生不能孤立地对待关键语句,就事论事,而是要注意局部和整体的贯通,联系前后情节,作出合理分析与推断。
8.文中画线处说“在他们两个人当中,叶桃总是先离去的那一个”,又说“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他”,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试题分析】
从情节角度看:“先离去” “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他”是日常交往中可以确证的事实。
从思想觉悟和走向革命道路的角度看:思想上叶桃率先接受马克思主义,更早参加革命,在两人中是先行者;叶桃始终在引导陈千里,把他引上与自己相同的正确道路。
从情感角度看:陈千里对叶桃感情非常深,心里一直怀念叶桃,后来也如叶桃所愿,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可以说陈千里继承发扬了叶桃的革命精神。
8.文中画线处说“在他们两个人当中,叶桃总是先离去的那一个”,又说“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他”,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
①两人日常交往中,叶桃总是先离开,但依然通过多种方式和陈千里保持联系;
②叶桃思想上更早觉悟,先于陈千里参加革命,又引导他走上革命道路;
③虽然叶桃后来在斗争中牺牲,但她永远活在陈千里心中,她的革命精神为陈千里所继承。
[每点 2 分,答出 2 点即可。如果考生从其他角度理解这两句话,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方法指津
02
分类确定语句含意
含蓄句要直接转换句意,它可能运用了象征、暗示等手法,或者运用了比喻、双关等修辞,常常有弦外之音、辞近旨远,言在此而意在彼。理解时一要注意联系语境,仔细揣摩,把含蓄意思转换成直接表达;二要联系文章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态度,把准感彩。
结构句依位置灵活确定,是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等。理解时一要定位置,找准“管辖范围”和“承担职责”,整合信息,结合所起作用,确定具体含意。
分析词句含意,要坚持“由表及里”。先理解表层意义,次分析语境意义,后挖掘词句的隐含意义。
答题模式为“表层意义+语境意义+隐含意义”。
特别提示
典题示范
03
社戏(节选)
沈从文
萝卜溪邀约的浦市戏班子,赶到了吕家坪,是九月二十二。一行十四个人,八个笨大衣箱,坐了只辰溪县装石灰的空船,到地时,便把船靠泊在码头边。掌班依照老规矩,带了个八寸大的朱红拜帖,来拜会本村首事滕长顺,商量看是在什么地方搭台,哪一天起始开锣。
半月来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已传遍了吕家坪。不过商会会长却拿定了主意:照原来计划装了五船货物向下游放去。长顺因为儿子三黑子的船已到地卸货,听会长亲家出主意,也预备装一船橘子下常德府。空船停泊在河边,随时有人把黄澄澄的橘子挑上船,倒进舱里去。戏班子乘坐那只大空船,就停靠在橘子园边不多远。
【2023年新高考Ⅱ卷】
两个做丑角的浦市人,扳着船篷和三黑子说笑话,以为古来仙人坐在斗大橘子中下棋,如今仙人坐在碗口大橘子堆上吸烟,世界既变了,什么都得变。可是三黑子却想起保安队队长向家中讹诈事情,因此只向那个做丑角的戏子苦笑。
长顺约集本村人在伏波宫开会,商量看这戏演不演出。时局既不大好,集众唱戏是不是影响治安?末了依照多数主张,班子既然接来了,酬神戏还是在伏波宫前空坪中举行。凡事依照往年成例,出公份子演戏六天,定二十五开锣。并由本村出名,具全红帖子请了吕家坪的商会会长,和其他庄口上的有名人物,并保安队队长 、排长、师爷、税局主任、督察等,到时前来看戏。还每天特别备办两桌四盘四碗酒席,款待这些人物。
到开锣那天,本村和附近村子里的人,都换了浆洗过的新衣服,荷包中装满零用钱,赶到萝卜溪伏波宫看大戏。因为一有戏,照习惯吕家坪镇上卖大面的、卖豆糕米粉的、油炸饼和其他干湿甜酸熟食冷食的,无不挑了锅罐来搭棚子,竞争招揽买卖。妇女们且多戴上满头新洗过的首饰,或镀金首饰,发蓝点翠首饰,扛一条高脚长板凳,成群结伴跑来看戏,必到把入晚最后一幕杂戏看完,把荷包中零用钱花完,方又扛起那条凳子回家。有的来时还带了饭箩和针线,有的又带了香烛纸张顺便敬神还愿。平时单纯沉静的萝卜溪,于是忽然显得空前活泼热闹起来。
长顺一家正忙着把橘子下树上船,还要为款待远来看戏亲友,准备茶饭,因此更见得热闹而忙乱。家中每天必为镇上和其他村子里来的客人,办一顿过午面饭。又另外烧了几缸热茶,供给普通乡下人。长顺自己且换了件大船主穿的大袖短摆蓝宁绸长衫,罩一件玄青羽绫马褂,舞着那个挂有镶银老虎爪的紫竹马鞭长烟杆,到处走动拜客。
第一天开锣时,由长顺和其他三个上年纪的首事人,在伏波爷爷神像前磕头焚香,杀了一只白羊,一只雄鸡,烧了个申神黄表。戏还未开场,空坪中即已填满了观众,吕家坪的官商要人,都已就座。开锣后即照例“打加官”,由一个套白面具的判官,舞着个肮脏的红缎巾幅,台上打小锣的检场人叫一声:“某大老爷禄位高升!”那判官即将巾幅展开,露出字面。被尊敬颂祝的,即照例赏个红包封。有的把包封派人送去,有的表示豪爽,便把那个赏金用力直向台上惯去,惹得一片喝彩。当天第一个叫保安队队长。第一出戏象征吉祥性质,对神示敬,对人颂祷。第二出戏与劝忠教孝有关。到中午休息,匀出时间大吃大喝。休息时间,一些戏子头上都罩着发网子,脸上颜料油腻也未去净,争到台边熟食棚子去喝酒,引得观众包围了棚子看热闹。妇女们把扣双凤桃梅大花鞋的两脚,搁在高台子踏板上,口中嘘嘘的吃辣子羊肉面,或一面剥葵花子,一面谈做梦绩麻琐碎事情。下午开锣重唱,戏文转趋热闹活泼。
掌班走到几位要人身边来请求赏脸,在排定戏目外额外点戏。
大家都客气谦让,不肯开口。经过一阵撺掇,队长和税局主任是远客,少不了各点一出,会长也被迫点一出。队长点“武松打虎”,因为武人点英雄,短而热闹,且合身份;会长却点“王大娘补缸”,戏是趣剧,用意在于与民同乐。戏文经点定后,照例也在台柱边水牌上写明白,给看戏人知道。开锣后正角上场,又是包封赏号,这个包封却照例早由萝卜溪办会的预备好,不用贵客另外破钞。
最末一出杂戏多是短打,三个穿红裤子的小花脸,在台上不住翻跟斗,说浑话。
收锣时已天近黄昏,天上一片霞,照得人特别好看。一切人影子都被斜阳拉得长长的,脸庞被夕阳照炙得红红的。到处是笑语嘈杂,过吕家坪去的渡头,尤其热闹。方头平底大渡船,装满了从戏场回家的人,慢慢在平静河水中移动,两岸小山都成一片紫色,天上云影也逐渐在由黄而变红,由红而变紫。太空无云处但见一片深青,秋天来特有的澄清。在淡青色天末,一颗长庚星白金似的放着煜煜光亮,慢慢地向上升起。远山野烧,因逼近薄暮,背景既转成深蓝色,已由一片白烟变成点点红火。……一切光景无不神奇而动人。可是人人都融和在这种光景中,带点快乐和疲倦的心情,等待还家。无一个人能远离这个社会的快乐和疲倦,声音与颜色,来领会赞赏这耳目官觉所感受的新奇。
(有删改)
9.文中记述社戏的筹备及演出过程,多处使用“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含有哪些意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试题分析】
本文写萝卜溪的社戏,多次出现“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这样的字眼,未免有重复之感。重复,意味着强调;强调,就说明有意味存乎其间。有什么意味呢?
首先,我们把“照例”落实到社戏过程中。可以看到,社戏的全过程是没有所谓创新出奇之处的,任一个环节、步骤,都可以照例进行。跟《边城》中的端午节一样,历来如此,“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这说明,端午也好,社戏也罢,都是古老的习俗,传承已久。
9.文中记述社戏的筹备及演出过程,多处使用“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含有哪些意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试题分析】
其次,我们可以从社戏再扩展到萝卜溪这个乡村社会。仪式化的社戏沿袭惯例这么演着,人们年年岁岁这么看着,萝卜溪人们的生活也就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平安无事,岁月静好,构成了生活的常态。
最后,需要将思考扩展到“照例”的外延层面。刻意强调“照例”其实隐含着对“例外”的审视,也就是说,“例外”或将、甚至已经出现了。如前文分析过的保安队队长的讹诈,“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都属“例外”。这些“例外”打破了“照例”之“常”,彰显了“变”的出现。
9.文中记述社戏的筹备及演出过程,多处使用“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含有哪些意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①社戏作为当地民俗活动,民间仪式,传承久远,各个步骤都有例可循。
②社戏各步骤循例展开,代表着一种秩序井然,安稳平和的生活常态。
③多次强调“照例”,也暗示“例外”或将出现。
我们的裁缝店
李 娟
在城市里,裁缝和裁缝店越来越少了。但在喀吾图,生活迥然不同。这是游牧地区,人们体格普遍高大宽厚,再加上常年的繁重劳动,很多人身体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形,只有量身定做的衣服才能穿得平展。
我们租的店面实在太小了,十来个平方,中间拉块布帘子,前半截做生意,后半截睡觉、做饭。但这样的房间一烧起炉子来便会特别暖和。很多个那样的日子,狂风呼啸,昏天暗地,小碎石子和冰雹砸在玻璃窗上,“啪啪啪啪”响个没完没了……但我们的房子里却温暖和平,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香气一波一波地滚动,墙皮似乎都给香得酥掉了。
【2017年全国Ⅲ卷】
我们还养了金鱼,每当和顾客讨价还价相持不下时,我们就请他们看金鱼。这样的精灵实在是这偏远荒寒地带的最不可思议的尤物——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美艳在清洁的玻璃缸里曼妙地闪动,透明的尾翼和双鳍缓缓在水中张开、收拢,携着音乐一般……
这样,等他们回过神来,再谈价钱,口气往往会软下来许多。
当地男人们很少进屋,最固执的是一些老头儿,偶尔来一次,取了衣服却死活不愿试穿,即使穿了也死活不肯照镜子,你开玩笑地拽着他往镜子跟前拖,让他亲眼看一看这身衣服多“拍兹”(漂亮),可越这样他越害羞,双手死死捂着脸,快要哭出来似的。
女人们就热闹多了,三三两两,不做衣服也时常过来瞅一瞅,看我们有没有进新的布料,如果有了中意的一块布,未来三个月就一边努力攒钱,一边再三提醒我们,一定要给她留一块够做一条裙子的。
库尔马罕的儿媳妇也来做裙子了,她的婆婆拎只编织袋跟在后面,量完尺寸我们让她先付订金,这个漂亮女人二话不说,从婆婆拎着的袋子里抓出三只鸡来——“三只鸡嘛,换条裙子,够不够?”
她订的是我们最新进的晃着金色碎点的布料,这块布料一挂出来,村子里几乎所有的年轻媳妇都跑来做了一条裙子。
她说:“不要让公公知道啊!公公嘛,小气嘛。给他知道了嘛,要当当(唠叨、责怪)嘛!”
“婆婆知道就没事了?”
“婆婆嘛,好得很嘛!”她说着揽过旁边那矮小的老妇人,“叭”地亲一口:“裙子做好了嘛,我们两个嘛,你一天我一天,轮流换着穿嘛!”
她的婆婆轻轻嘟囔一句什么,露出长辈才有的笑容。
但是我们要鸡干什么?但是我们还是要了。
还有的人自己送布来做,衣服做好后却凑不够钱来取,只好挂在我家店里,一有空就来看一看,试穿一下,再叹着气脱下来挂回原处。
有个小姑娘的一件小花衬衣也在我们这儿挂着,加工费也就八元钱,可她妈妈始终凑不出来,小姑娘每天放学路过我家店,都会进来捏着新衣服摸了又摸,不厌其烦地给同伴介绍:“这就是我的!”穿衬衣的季节都快过去了,可它还在我们店里挂着!最后,我们先受不了了。有一天,这孩子再来看望她的衣服时,我们就取下来让她拿走,小姑娘惊喜得不敢相信,在那儿不知所措地站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挪出房子,然后转身飞快跑掉。
裁缝的活不算劳累,就是太麻烦,量体、排料、剪裁、锁边、配零件、烫粘合衬、合缝……做成后,还得开扣眼、钉扣子、缝垫肩、缲裤边。浅色衣服还得洗一洗,缝纫机经常加油,难免会染脏一点,而且烙铁也没有电熨斗那么干净,一不小心,黑黑的煤灰就从气孔漾出来,沾得到处都是。
是呀,从我们当裁缝的第一天起,就发誓一旦有别的出路,死也不会再干这个了。但假如有一天不做裁缝,我们还是得想办法赚钱过日子,过同样辛苦的生活。——可能干什么都一样的吧?
是这样的,帕孜依拉来做衬衣,我们给她弄得漂漂亮亮的,她穿上以后高兴得在镜子面前转来转去地看。但是我立刻发现袖子那里有一点不平,就殷勤地劝她脱下来,烧好烙铁,“滋——”地一家伙下去……烫糊一大片……
怎么办呢?我们商量了半天,把糊的地方裁掉,用同样的布接了一截子,将袖口做大,呈小喇叭的样式敞开,还钉上了漂亮的扣子。最后又给它取了个名字:“马蹄袖”。
但是后来……几乎全村的年轻女人都把衬衣袖子裁掉一截,跑来要求我们给她们加工“马蹄袖”。
干裁缝真的很辛苦,但那么多事情,一针一线的,不是说拆就能拆得掉。当我再一次把一股线平稳准确地穿进一个针孔,总会在一刹那想通很多事情。
(有删改)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5分)
【试题分析】
题干要求“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这是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意的能力。先找出画线句,“可能干什么都一样的吧”,句子处于段末,且句子中没有修辞,又极为短小,故可以采取关键词分析加语境分析来解答本题。句中的关键词是“干什么”“都一样”,再回归文本,找出这句话的语境,前文说“从我们当裁缝的第一天起,就发誓一旦有别的出路,死也不会再干这个了。但假如有一天不做裁缝,我们还是得想办法赚钱过日子,过同样辛苦的生活”,“干什么”应是指谋生的职业,“都一样”指的是在“辛苦”这一点上,裁缝与其他职业一样,再结合下文在做裁缝的时候,那种难忘的体会让“我”对裁缝这种职业有了独特的感情。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5分)
【参考答案】
①裁缝作为辛苦的谋生行当,看起来与其他行当一样;
②但在做裁缝的过程中,对生活有了难忘的经验和体会,不由得对这一行当产生了特殊感情,感到它有独特意义。
这城市已融入我的生命
初到北京,我对这座城市非常生疏。那时内城和外城的城楼和城墙都还完好,有轨电车就在几座城门之间穿行。电车的铃声悦耳而浑厚,从西直门高高的城门洞里穿越而过,一路响过西内大街,响过西四和西单——那时牌楼已没有了,只留下这永恒的名字供人凭吊——直抵天桥。城楼高耸,白云蓝天,北方萧瑟的秋风,凝重而庄严。电车进了城,两旁一例灰色的胡同,胡同里一例苍劲的古槐。一切都说明这城市的悠久。
【2022年北京卷】
这城市让我这个生长在温暖而潮湿的东南海滨的人感到了一种神秘。我知道它的历史,我只能遥遥地怀着几分敬意望着它,那时的北京对我来说的确是生疏的。我觉得它离我很远,不仅是离我南国的家乡的距离很远,也不仅是它作为辽金以来的故都与我此际所处的时空相隔绵邈,还有一种心灵和情感的阻隔:那是灵动而飘逸的南方与古朴浑重的北方之间存在着的巨大的反差所造成的心理阻隔。那时的北京,对我来说是遥远的。
我对北京从初来乍到的“生分”,到如今的亲切的认同,用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时光。北京接受了我,我也接受了北京。这包括它的语言、它的气候、它的居住、它的饮食、它的情调,都和我的生命密不可分。
以饮食为例,在北京住久了,在国内外也跑了不少地方,比来比去,北京的烤鸭和北京的涮羊肉还是最好,不谦虚地说,也还是天下第一。烤鸭的外焦里嫩,裹着吃的那蒸饼和甜面酱都是很有讲究的——我常感外地做的烤鸭总不对味。至于涮羊肉,羊肉的质量,那薄得纸般透明的羊肉片,还有它的作料,芝麻酱、韭菜花,普天下找不到那种地道的感觉,真的是,一出北京城,味道就变了。
老北京有很多食品是我所怀念的。最怀念天桥街边的卤煮火烧。记得是五十年代吧,去天桥看戏,在街边摊上吃卤煮火烧。昏黄的油灯、冒油的墩板、冒着热气的大海碗,使北京严寒的冬夜也变得充满了人间的温情。那气氛、那情调,现在是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让人怀念的当然不只卤煮火烧这一端,还有北京的打卤面、羊杂碎汤,还有三分钱一只的大火烧。这些让人怀想的北京土产,是最本色、最民的廉价食品,现在都找不到了。现今即使在郑重标出“老北京”的哪家食肆里发现它们的痕迹,那多半也是“搽了雪花膏”的,它们早已失去了那种粗放的、不加修饰的平民本色和传统韵味了。
在我的家乡,秀丽的闽江流过我的城市。那江水滋润着两岸的沃野,亚热带的花卉开得茂盛。福建是花乡,又是茶乡,茉莉花、白玉兰花,还有珠兰和含笑,这些都是熏花茶的原料。花多了,就缀满了妇女们的发间和衣襟。记得当年,母亲的发髻最美丽。那时母亲年轻,她每天都要用很多的时间梳理她的头发。梳毕上了头油,她总要用当日买到的新鲜茉莉花串成一个花环,围在她的发髻上。姐姐也是,她不梳发髻,那些花就缀上了她的旗袍的衣襟。这就是南方,南方有它的情调。而北方就不同了,北京带卷舌的儿化音,胡同里悠长的吆喝声,风铃叮当的宫殿下面夏日慵懒的亭午,还有在凛冽的冰雪和漫天的风沙中挺立的松槐和白杨。南方的秀丽和北方的豪放,南方的温情和北方的坚定,南方的委婉和北方的强悍,其间存在着许多难以调和的差异,需要用极大的毅力和恒久的耐心去适应。幸运的是,我适应了并爱上了北京。
北京是一本读不尽的书。我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光阅读它,也只是一种似是还非的懵懂。我生得晚,来不及赶上在北大红楼的教室里找一张书桌,也没能赶上用稚弱的声音参加民主广场上的呐喊。但我认定我是属于它的。百年前,巴黎和会所引发的抗议掀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那一场为维护民族尊严而展开的抗议运动,最终触及了对于文学乃至文化的变革,从而为中国在新世纪的再生写下了壮丽的篇章。这一切气贯长虹的思考和行动,就是生发在我如今处身其中的这座城市的。由此上溯,十九世纪末叶,也是在这座城市里,有了一次要求变革而爆发的维新运动。那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惨痛的流血事件,康梁出走,六君子弃市,这一切,我都未曾亲历,却都是我幼小心灵上的一抹壮烈和绮丽。
后来,我从东南海滨风尘仆仆地赶来,在北大燕园的一角找到一片土,我把细小的根须伸向那片土,我吸取它的养分。我不能选择母亲,我却能选择我的精神家园。在半个世纪不长也不短的时间里,我朝夕呼吸着这座城市的气息。北海波光摇曳的湖面,留下了我的影子;东华门那条覆盖着丁香的御河边的林荫道,留下了我的足迹;居庸关险峻的隘口,天坛美轮美奂的穹顶下,都是我曾经流连的地方。北京以它的博大,以它的沉厚,以它的开阔,以它的悠远铸造了我,不,是再造了我!它在我多汁液的南方的性格中渗进了一份粗放、一份激烈、一份坚定。我曾说过,我只是一粒蒲公英的种子,我从遥远的东南海滨被命运的小女孩吹到了这干涸而寒冷的北方。这里濒临沙漠,然而,这里是无尽的原野,这里给了我一片土,给了我柔韧的枝条和伸往地层深处的长长的根须。
(取材于谢冕的同名散文)
19.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结尾画线句的内涵及表达效果。(6分)
【试题分析】
本题两问两答,分别来答题。
该题理解句子的内涵可采用关键词法,分别抓住“无尽的原野”和“地层深处”“柔韧的枝条”和“长长的根须”各指的内容;同时该句话处于文章的结尾处,一定要沿着线索着眼于全文来思考。
19.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结尾画线句的内涵及表达效果。(6分)
【试题分析】
“这里”指的是“北京”这座城市;“无尽的原野”不仅指北方地域辽阔,更指北京“历史悠久”“古朴厚重”,饮食地道而丰富等,指北京广阔的文化空间;而“地层深处”指的是北京深厚的历史底蕴,戊戌变法、“五四”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让它底蕴丰厚;“给了我柔韧的……根须”运用比喻手法,“柔韧的枝条”和“长长的根须”表明作者不仅在北京扎下根,而且还得到了成长和发展。正如前文所说,“北京接受了我,我也接受了北京”,这组比喻展现出作者融入北京、北京也融入了他生命的过程。
效果:这段话运用比喻手法表达内容和情感,使之形象生动;很多词句含义深刻,意味深长;作者不是直接抒发自己与北京的深厚情感,而是采用比喻的表达,使得情感表达得格外深沉;作为文章结尾的句子,此句提炼和升华了文章主题。
19.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结尾画线句的内涵及表达效果。(6分)
【参考答案】
内涵:
①“无尽的原野”和“地层深处”喻指北京广阔的文化空间和深厚的历史底蕴;②“柔韧的枝条”和“长长的根须”喻指作者在北京得到的成长和发展;
③这组比喻展现出作者融入北京、北京也融入了他生命的过程。
效果:
这段话形象生动,意味深长,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得格外深沉,提炼和升华了文章主题。
即时训练
04
我在寻找那颗星
江宛柳
假如不是她那双忧郁的大眼睛,我也许不会去注意她。我在西藏军区招待所的餐厅里见到了她,她的眼睛里藏着一汪泪水,泪水很深,里面不知包容了多少痛苦。这双眼睛使我不安和好奇。
很快我便知道,原来她就是刚刚因公牺牲的西藏军区边防二团团长高明诚的妻子。
那死而撼动了这古老高原的人,竟是她的丈夫。我找不出更好的言辞去安慰,我提议她谈谈自己的生活。①沉默了很久,她才用手背抹去泪水,笑笑说:“没什么可讲的,真的,没什么。只是想起那些,就觉得他还活着,就在我身边。”
【2025届杭州市高三年级教学检测】
她流着眼泪给我讲述了她和他认识后二十多年来的经历。
他是班上的学习尖子,这个学习好又善良的穷孩子,身上有一种很特别的东西,让人总想去接近他。有一天晚上,我们俩并排躺在火车顶棚上,看着满天繁星,他问我:“你喜欢哪颗星 ”我说:“当然是那颗最亮的。”
执行巡逻任务,在他十八年的戍边生涯中已经数不清有多少次了。但这一次,他却感到任务比以往艰巨。他已经一个月没有好好休息了。这最后一次出巡,本来决定是副参谋长带队,可是副参谋长不如他对地形熟悉。他坚持要去。又因为考虑到频繁的巡逻使战士们过于疲劳,于是他决定只带一个连长、一个参谋、一个警卫员。
1972年,他参军四年,终于盼到他带着盖了部队大红印章的结婚证明信回家来。可是那年,我的工作单位推荐我去上大学。就这样,他又等了我四年。十年是一条漫长的路,我们走过来了。不过,要说我们总算盼到了头,那就错了。那种盼望和等,还只是个开始。我慢慢体会到,②当个军人家属是多么难……
6月30日早晨八点,四个人的小分队从边防点出发了。蒙蒙雨幕罩着山林和峡谷,云雾裹着山峰,天地间一片浑沌。他们沿着湍急的河水朝山上攀登。没有路,所到之处全是杂木、灌木组成的原始丛林。脚下是砺石和泥泞,身上背着武器和其他军用仪器,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到达预定地点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原始丛林就像是迷宫,亮光很快就从浓雾中消失了。他们迷路了。他们手拉着手,凭着记忆往回走,几乎是摸索着下山。晚上10点,他们仍然在海拔4500米的山顶上。饥饿、寒冷、疲劳,不可能再继续走下去,只得宿营。
那是一片被杜鹃花林覆盖的洼地。他们互相紧紧地抱在一起,以彼此的体温来度过寒冷的高山之夜。雨越下越大,身子下面淌着水。每个人的牙齿都拼命地发出响声,每个人的身体都在颤抖。没有人睡得着,却也没有人呻吟。
和他脸贴脸抱在一起的张参谋忽然感到对方的脸很烫:“团长,你是不是发烧了 ”
“不要紧,有点感冒,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可是..... ”
“你看,我这有个好东西。”他突然从兜里掏出一根五六厘米长的人参,那是他为了防止胃寒,常常装在兜里的。“来,咱们四个人分着吃了吧。”说着,他把人参撅成了四段。
小伙子们哪肯分吃团长治病的药呢,谁都不接。他强行把人参分别塞进了三个小伙子的嘴里,“好好给我含着,一会儿身体会热的。”
结婚十年,我们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过两年多一点,孩子长大了都不认得爸爸。上学后,有时候哭着回家来,说:“他们都瞧不起我,说我爸爸不管我。”我就安慰她说:“等你爸爸回来,叫他送你去上学,让他们看看你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安慰孩子,也安慰我自己。我常常很欣慰地想,那颗最亮的星星是属于我的。
第二天早上7点,天还漆黑,雨没有停。他们醒来的时候,腿像木棍子一样僵硬。没有食物,他们嚼了一大把野草后又开始出发。中午12点,他们过一条小河的时候,团长突然跌倒了,“我的眼睛怎么有点模糊 ”说着,他就晕了过去。
“团长未归!”这个消息当天晚上就传遍了边防连队,传到了团里。大家都为找不到团长而焦急。自打团长到二团以来,三十三个月,在我们一线连队就蹲了六百多天。你和我们一起洗澡,你指挥我们唱歌,你和我们一起下棋,和我们吃一样的饭菜,和我们一起摸爬滚打……有人说你“抠”,可是炊事班的小徐去年7月母亲病重,家里还有四个年幼的弟弟,是你找小徐谈心,给小徐家寄去了50元钱……高原寒冷,可有你在,我们心里温暖。其实,你给我们的何止这些,你让我们懂得了“军人”这两个字有那么丰富的含义。③如今你在哪里呢,团长 你可有地方避雨 你带的干粮可够吃 你的胃病没有犯吧
两天两夜了,团长仍无音讯。去寻找的人一批又一批,就连驻地附近的藏民也主动帮忙寻找。
太阳出来了,严寒的山顶上几天来第一次有了暖意。浓雾从杜鹃花林中飘散开来,阳光缓缓地照射到团长身上。然而,团长感受不到这来得太迟的温暖了。他从来没有睡得这样沉,他太累了。
④ 那天中午11点50分,他的脉搏停止了跳动。
那是7月6日,单位书记突然来通知我说,部队来了长途电话,老高病得很厉害,叫我立刻赶去。到了团里,团领导们带我去了烈士陵园。我怎么也不相信,那一堆黄土下面就是他。
他,就留在这儿吧。他在这儿十八年,这里有他的战友。他爱高原,他爱这儿的人,这儿的人也爱他。
也许回家后我还会像以前那样盼着,盼着他下一次探家回来。
(有删改)
8.文中加点处的“军人”具有哪些丰富的含义 请结合全文分析。(4分)
【试题分析】
本题旨在通过解读文中“军人”一词的丰富含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题和人物形象。
理解语境:首先,需要仔细阅读全文,特别是与“军人”形象相关的部分,如团长的行为、态度、言语等,以理解“军人”在文中的具体表现。
提炼关键信息:在理解语境的基础上,从文中提炼出与“军人”形象相关的关键信息,如团长的忠诚、无私、坚韧等品质,以及他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牺牲。
分析丰富含义:结合提炼出的关键信息,对“军人”一词的丰富含义进行分析。
总结归纳:最后,将分析出的“军人”的丰富含义进行总结归纳,形成完整的答案。注意答案要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能够准确反映文章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8.文中加点处的“军人”具有哪些丰富的含义 请结合全文分析。(4分)
【参考答案】
①“军人”是为人着想、温暖善良的人。高团长主动选择出巡,对有困难的战士给予帮助和温暖。
②“军人”是不畏艰险、坚忍不拔的人。高团长带领大家在恶劣的环境中巡逻,发烧时轻描淡写不多叙说 。
③ “军人”是无私奉献、为大家舍小家的人。高团长为国戍边,长期不能照顾家庭, 最后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④“军人”是热爱祖国也深受大家爱戴的人。高团长爱祖国的青藏高原和高原上的人们,人们也热爱着他。
[4 分,答出一点得2 分,答出两点得 3 分,答出三点得4 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 有理可酌情给分]
假装是一棵桃树(节选)
蔡测海
①那个时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村里住进几个陌生人,有一个戴眼镜的大学生,说是学医的,会看病。他脖子上挂着听筒,村里人挤过来让他看病。那听筒,会听见身体里的虫子说话。听到虫子说话,病根子就找到了。
②我们古树村有很多虫子。虫子也是要过日子的,它们兴旺,日子就坏不到哪里去。它们也是生机。它们不会被赶走,也不会绝灭。戴眼镜的大学生,与我们不同,他怕虫子。
③能给人看病治病的人,是个好人。我们这些小孩子就跟他成了朋友。
【2025届杭州市高三年级教学检测】
④我们有好吃的食物,会和他分享。我们也领他认识一些草木、虫和鸟。和我们相熟的,也要与他相熟,这样才算好朋友。他说,以后不要叫他四眼,这是人身攻击。我们都有不好听的名字。板凳、巴篓、猪鼻孔、卷舌头……叫你四眼,算是好听的。我们叫他四眼,是为了记住他。一张缺腿的桌子比一张完好的桌子更能让人记住。我们容易记住一些残缺,与记忆里的恶意一起永世长存。
⑤我们古树村人,有善心,爱房屋,爱土地,爱邻人,也爱过客。爱牛和农具,爱果木和庄稼。我们的屋不漏雨,火塘里有千年不断的火种,我们爱屋,虫和鸟也爱古树村的木屋。蜘蛛在壁上结网,燕子在檐下筑巢,麻雀在屋顶下躲雨。也有老鼠和蜈蚣,水缸底下会有几只蟋蟀。我们爱土地,把坡土变成梯土。一道一道的土坎,是一代又一代的人砌成的。石砌的土坎,牢实。种庄稼,也蓄树木,水土不会流失。水丰土厚,在这样的地方,插根扁担也会发芽。农历四月八,是牛节,给牛吃放了盐的青草,还洒上一些甜酒。大年三十,用刀给果树切一个嘴巴,喂米饭,一个人问果树,一个装作果树的人答。结不结?结。多不多?多。大不大?大。甜不甜?甜。
⑥戴眼镜的大学生装过一回果树,他和别的几个知青还演了一出果树戏,有说有唱有扮相,有花有果,有香有甜。离开古树村那天,他们在一棵梨树下同我们合影,还哭了一场。梨树开花,离开的意思。分梨就是分离。我做了树叶盒子,棕叶编织的,放了一只金甲虫,叫凤凰,很漂亮,我还在盒子里放了几块柏脂和桃树脂,那是金甲虫的粮食。戴眼镜的大学生很喜欢,他让金甲虫在手上爬了一会儿,让它飞走了。他说,金甲虫吃完盒子里的食物,找不到吃的,会饿死。他只带了那只棕树叶盒子。他走了好远,回头向我们招手。我们一齐喊他:四眼——
⑦几年过去,古树村没人进来,有路过的手艺人、算命先生、牛客,一年也只来过几次。古树村出去的人,也杳无音讯。这天,我在路边看蚂蚁搬家,一群黑蚂蚁,由一只大蚂蚁领头,从一个地方去另一个地方,很长的蚂蚁队伍。想象它们的目的地很遥远,像是从一个国度到另一个国度。有的蚂蚁还托着一粒蚂蚁蛋,那是它未出生的孩子。它将获得蚂蚁知识,成为蚂蚁先生。扶老携幼,蚂蚁艰难地行走,去哪里便去哪里,没有争论。
⑧这时候,来了个邮递员,他从邮包里取出一封信,还有几本书,说是我的。
⑨信和书,是四眼从省城寄来的。那封信写了什么,我早忘记了,但收到信的感觉,就像他当初来到古树村一样,忽然多出来了一个人。寄来的书叫《昆虫记》,是一个叫法布尔的人写的。是法国人还是英国人?我读过小学,上过地理课。老师把地球仪放在讲台上,讲五大洲四大洋,讲地球是圆的。我还是认为地球是平的,和我的祖先一样,人站在地上,房屋立在地上,山河生在地上,月亮是圆的,太阳也是圆的。地理老师转动地球仪,世界分许多国家,给不同的人住,像不同的村落。出了中国,就是外国,出了古树村,就是别的村。
⑩小学语文课,学汉语拼音,我们用古树村的方言,把“中国”的国,念成gué,四眼费了好大的力气,纠正我的汉语发音。他教我查字典,到他离开古树村,我认识字典里所有的字,和他在一起,我会讲标准普通话。他离开时,把翻烂了的字典留给我。他离开不久,我又说起古树村的方言,普通话在古树村不流行。
那个时候,古树村还没通电,《昆虫记》损害了我的眼睛。四眼寄给我《昆虫记》的时候,还寄了一只大号手电筒,装四节大号电池。等电池用完,我再没用过它。它慢慢变暗,后来熄了。我不知道换新电池,以为它死了。机器也有寿命。再说,我也没钱买电池。能在夜里发光的都贵。星星很值钱。
一开始,我以为《昆虫记》是讲蚂蚁打架的故事,或者讲虫子的交配、争食、开会、历险、攻击,有时说谎,让一些虫子信以为真,或者复仇、相害。我要读让人着迷的故事。应该有一只叫凤凰的金甲虫,有一只从古树村出去而又回来的蚂蚁。这些,《昆虫记》没写,这是一本让我失望的书。我读这样一本书,损害了眼睛。我总也读不完满天的星星。
不过,在省城几年,我一直在找四眼。怎么能找到四眼?如果他是一位成功人士,在报纸上、电视上能见到他,至少也有些蛛丝马迹。他不是。到处都是人,四眼在哪里?
我回到古树村的时候,发现一棵新桃树。我不记得那粒桃核是不是我吐的。它发芽,长成一棵桃树,开花,结果。黄桃又大又甜。等四眼回到古树村,我要让他先吃一个大桃子。
不管他变成什么样子,桃子是甜的。给桃树喂饭的时候,你假装是一棵桃树。
(有删改)
8.第 段画线句有怎样的意蕴?请结合全文分析。(4分)
【试题分析】
“给桃树喂饭的时候,你假装是一棵桃树”,出现在文章结尾带有一种“总结”的意味。
该题理解句子的意蕴可采用关键词法,分别抓住“给桃树喂饭的时候”和“你”“假装是一棵桃树”各指的内容;同时该句话处于文章的结尾处,一定要沿着线索着眼于全文来思考。
8.第 段画线句有怎样的意蕴?请结合全文分析。(4分)
【试题分析】
结合第⑤段“大年三十,用刀给果树切一个嘴巴,喂米饭,一个人问果树,一个装作果树的人答。结不结?结。多不多?多。大不大?大。甜不甜?甜。”可知,“给桃树喂饭”为古树村旧俗;
结合第 段“等四眼回到古树村,我要让他先吃一个大桃子。”可知,“你”可能是我所怀念的四眼;
古树村风俗将人与动物同等看待,体现了乡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万物有灵,众生平等。
8.第 段画线句有怎样的意蕴?请结合全文分析。(4分)
【参考答案】
①“给桃树喂饭”为古树村旧俗, 表现“我”对古树村传统农耕文化的眷恋。②“你”或为“四眼”, 想象将来与四眼相聚时二人为桃树喂饭的场景, 表达“我”对四眼的挂念。
③强调“你假装是一棵桃树”, 凸显“我”对古树村尊重自然、万物平等的朴素价值观的肯定。
(4分。一点2分, 写出两点即可)
伴 宴
鲁 敏
她姓宋,名琛。琛,“珍宝”之意,这位珍宝姑娘是琵琶手,业务好,从省市到国家,能拿的奖都拿过。她的私人状况,却从来只字不提。
直到碰上她拒绝“伴宴”,仲熙才意识到,宋琛,是个问题。
何为“伴宴”?这是团里约定俗成的“给宴会伴奏”的简称。就是重要宴请,主办者邀请民乐团现场演奏一台音乐会,以助清雅之兴,使吃饭成为更艺术的娱乐、更高档的社交。
近年因体制改革,民乐团得自己“找饭吃”,“伴宴”就成为乐团的“饭食”之一种。伴宴一旦落到此等地步,对乐手们的自尊,便有了普遍意义上的打击。曾有乐手为之冲冠一怒、抱琴而去;但隔几天还要捏着鼻子上台。只有宋琛,一直固执地不肯“伴宴”。
【无锡市2025届高三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目前的问题是:周五的伴宴,负责付钱的女客户点明要宋琛登台参演。
“客户 ”坐在仲熙的办公室,才听了半句,宋琛就冷笑起来,“反正我不会去的。”
仲熙劝道:“宋琛,民乐你得先让她活才对,她活了你才能活。什么伴宴不伴宴,不必钻牛角尖,你再考虑考虑吧!”
宋琛已走到门口,听了这话,停了一下,却没回头。
要有机会,仲熙真想与她好好长谈一下,他仲某对民乐的爱之深、痛之切,并不比她少。当初在艺院,仲熙的方向是音乐史与理论研究,对民乐的喜欢,已深入骨髓。尤其这几年,经过了婚姻之变、事业之变,仲熙的心境越发沉郁,越觉得民乐的好,与自己的人生哲学颇为贴合,其妙处,难与人细说。
所以,他一直拼命接洽各种商演,表面上是为了生存与经济;实际上,也是一种恐惧与抵抗,他宁可民乐这样粗俗泼辣、不尽如人意地活着,也好过于在孤芳自赏中凄惨地死去!
很意外,宋琛主动约了仲熙。宋琛正襟危坐:“其实,你到我们团之前,我就听过你一曲《苏武》,曲风纯正。这器乐,有三相:声、音、韵。这三者,有境界上的递进关系,可谓发乎心、忘乎情、得乎性。但你让他们整日去敷衍那些闹哄哄的场面,能弹出来什么?下面又能听到什么?只能是‘声’,连‘音’都谈不上,更不要讲‘韵’了!这哪里对得起祖宗传到我们手里的器!” “你说的都对。若你是团长,一团人的工资福利摆在跟前,你还可以这样以乐为食?民乐团如果解体,我们恐怕连白日梦都无处寄托!”
宋琛虚虚地盯着仲熙,似有一点小小震动。走之前,仲熙把列有宋琛节目的伴宴节目单递给了她 。
整个下午,他都在想宋琛那段话。她所讲的器之“三相”,像一根小肉刺,让他百般地感到不适……他忽然觉得,宋琛去不去伴宴,此一步甚为关键,是关乎气节、关于精神的大事,有巨大的隐喻与象征。
好吧,不管后果如何、支持她不去,永远不参加任何商演,就让她作为最后一朵自由的小白花,孤傲地别在民乐团寒凉的衣襟上!
哪知,仲熙刚艰难转身,宋琛却兀自回头了。仲熙没有勇气再往深里追问——宋琛的决定,究竟是为重温民乐古风还是为了帮他一把
晚宴开始,看着宋琛似乎轻松的背影,仲熙一阵难过。从此,宋琛也会成为一个伴宴的乐手吗
他打量那女老总,并没有多留意宋琛的演奏,只忙着与客人应酬。本以为这一晚大概就这样无话下去,忽听得前台有人急急走来:“老总说,她有个重要客人刚到,只要宋琛再登台,还弹《十面埋伏》,整个团出场费翻倍。”
宋琛没有半点犹豫,就开始戴指套。“叮叮叮”一串清冽而凄绝的拨弦出来了,那刚到的男子正泥塑般盯着台上的宋琛,脸色发白,且那表情全然不是欣赏与陶醉,而是无法形容的痛心。仲熙忽然感到不妙,他回头看台上的宋琛,她全不知情,超逸尘世……
《十面理伏》的七分十四秒过去了,宋琛仍闭着眼,照经验,这应是掌声响起之时,当然现在没有。但掌声这时突兀地响起,一看,竟然是女老总,她一个人站了起来。
台上的宋琛,表情有异,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下那新来的客人。后者也与她呆呆地对看,半是哀告半是绝望。显然,这位姗姗迟来的“贵客”,并不欣赏女老总安排的这个“惊喜”。
仲熙移开目光,心中叹息一声,此人一定就是宋琛一直隐而不揭的“男女”事……这是意料中的存在,可他仍感到莫大的苦涩,最后的幻想被打破了!
那男子穿过一桌桌酒席,祈求般地对女老总说了一句什么。女老总却随意而坚决地摇头,反而一把拉住他,面带幸福微笑,用半倚半挽的方式绑架着他,把他逐一介绍给主桌上的客人。那些客人立刻满面堆笑地向二人敬酒,而女老总,则亲昵地把自己的酒杯替男子一直端到嘴边……
这时,谜底才算真正揭开。仲熙不敢再看宋琛一眼!
这女老总准确地抓住了要害啊,知道用什么最具破坏性的方式来对付宋琛……而他仲熙,又是个多么愚蠢的同谋,以拯救民乐的名义,以顾全大局的暗示,并央缠着欲说还休的暖昧情意,一趟一趟地,最终把宋琛拉到这里,让她这样低下头颅,为心上人的妻子伴宴!
深夜的大街,行人稀少。仲熙陪着宋琛默默地走。关于晚上的一切,她什么都没说。而他,也更是什么也不好说了,难道说“对不起”?世上还有比这更没用的话吗?长长的地下过街通道,仍有几个乞讨者在坚守,竟还有一个拉二胡的,手法极为流俗,拉的像是刀郎的什么歌,在带有回声的通道中撕扯,几近刺耳。这让仲熙感到很沮丧,好像那个拉琴的是他自己,如此委地成泥、令人羞耻!
想想今晚,他们品尝了什么 某种程度上,她与他,也都是乞讨者吧?乞讨爱,乞讨尊严,乞讨知音,以及一些不可能的幻梦……
宋琛默默陪他站着,听那响亮的弦音,慢慢开口:“古器乐的材质,取于天地自然,比如,笛与箫,乃竹;埙与缶,用的是土;鼓用了皮革;磬,为玉石;而响板,仅是两片脆木而已,此外,还有苇膜、螂皮、马鬃…… ”
仲熙不知宋琛意在何指,但也不禁顺着往下想:也是,声无哀乐呀,这些古器,从来就是这么自在的,高居庙堂,或低在陋巷,都与它本身无关,正所谓近者自近,远者自远……推而言之,与物、与情、与人,世间万物,皆当如此。这样看来,宋琛的平静竟是真的。她日日与民乐厮磨,心智的弹性,已得其一二了。
念及此,倒让仲熙有一种苦涩的欣慰。直听那二胡拉完一整支曲子,他们才走过去,淡然地走进混沌的夜色,跟别人一样,没有任何施舍。
(有删改)
8.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结尾“淡然地走进混沌的夜色,跟别人一样,没有任何施舍”的内涵。(4分)
【试题分析】
这道题要求考生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人物性格、情节发展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从而准确把握小说结尾所蕴含的深层意义。这涉及到对小说整体结构的把握、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理解、对情节发展逻辑的推理,以及对作者意图的揣测等多个方面。
具体解题时,可抓住关键词“淡然”“混沌”“跟别人一样”等具体分析。
8.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结尾“淡然地走进混沌的夜色,跟别人一样,没有任何施舍”的内涵。(4分)
【参考答案】
① 他们理解了民乐与流行乐曲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认知变得通透了,所以变得淡然了。
② 他们跟别人一样没有施舍,但二者原因不同:别人是无视、不屑,他们则明白拉二胡的人的流俗与自己是不同的,自己的伴宴不是乞讨,心中依然有对高雅艺术的坚守,而拉二胡的人纯粹为了生活讨好路人,如果给钱就违背了自己的心志。(他们没有把艺术当做乞讨的工具,所以也不会给这样做的人以施舍)
祝你成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