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之美》教学实录
湖北省荆州市郢都中学 冯大海
师:同学们,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我看过一部外国故事影片《桥》,影片中的桥凌空飞跨,把两岸险峻的山峰连在一起,构成了一道美丽的奇观.
(教师点击鼠标,屏幕映出一座美丽的桥,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游击队员历经艰险终于接近这座桥,他们正被这座桥的美丽所迷醉.这座桥的工程师也在深情地注视着这座自己设计的桥.
一游击队员:"美极了!还是那样."
工程师:"变样了,不完全一样.现在漂亮多了,和峡谷融为一体了!")
(桥被拉近、定格.桥乍现屏幕时,学生一阵惊喜,有几个同学也情不自禁地赞叹:"好漂亮的桥!")
师:自从看了这部电影后,我就喜爱上了桥.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每到一地,我就特别留意桥,体会各种样式的桥的美.今天,让我们跟随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去感受一下"桥之美"吧.
(点击鼠标,"桥之美"三字旋转着居于桥的中央,其中"美"字为艺术字体,比其他字略大.)
(教师配乐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并将不理解的生字词做好标记.)
师:请大家借助工具书查阅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还不能理解的请提出来共同解决.
(生查字典或词典.)
生1:第5段"高山峡谷间,凭铁索桥、竹索桥交通",这里的"交通"是什么意思
师:谁能够联系这个句子解释这个词
生2:"交通"在这里是往来通达的意思,不同于"交通运输"的"交通".
生3:第6段"脂粉颜色哪能左右结构之美呢 "中的"左右"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4(不假思索地):不就是左右的意思吗 与"上下"的意思差不多.
生5:不对!好像有"影响"的意味.老师,是这样吗
师:赞同.像"交通"、"左右"这类词一般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词用,但有时候在某个句子中会发生一些变化,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推断,不能凭过去的经验想当然.还有吗
生6:第4段最后一句"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中的"搏斗"是不是用错了,难道画家和摄影师还会在这里打架
(众笑.)
师:很欣赏你的怀疑精神.请你根据这个句子推断一下,"搏斗"在这里究竟作什么讲
生6(略加思索):是不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争斗"的意思 (似有所悟)噢,我明白了,联系前文看,作者是说,画家和摄影师想抢占"廊和亭"这样的"理想位置",欣赏桥下"急流"形成的"飞瀑流泉".
师:你很聪明,能结合前面的文字理解这个词.有时候,我们推断某个词的意思,还必须"瞻前顾后"、"左顾右盼".
师:下面请大家细读课文,看看在画家眼中,"桥"美在何处
(生读课文,并不时在书上作标记.)
生1:桥之美,美在形式.在第2段中,作者清楚地告诉我们:"美术工作者偏重于绘画的形式美."
生2:不是这样的!桥之美,美在与周围环 ( http: / / www.21cnjy.com )境的协调.在第3段中,作者说得再清楚不过了:"不过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师:现在有两种看法了,哪种看法准确呢 让我们深入课文,作进一步的探究.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然后推举代表发言,注意要言之有据.
(生分组讨论.师巡视,不时驻足与学生商讨.不多久,有部分同学举手.)
生3:我们小组赞成第2种看法,即桥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美,美在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这是不言而喻的.拿我们荆州新建的长江大桥来说,设计很美,但周围的环境不好,使桥的美打了折扣.今年春节期间,我乘车路过,就发现桥北端一带很乱,一座水泥厂的断墙残壁还没有清理……
生4(迫不及待地):那是春节,现在你再去看,美得多了!
师:你能够联系家乡的桥作说明,这很好.不过,最好在课文中寻找根据,课外的例子可作为补充.
(一阵沉默,生在继续思索.)
生5:我们组的意见还不统一,我个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赞同第二种意见.从作者所举的例子来看,主要还是说明桥应该和周围的环境协调才显得美.这从第4段所举的几个例子可以看出来.如第1个例子,作者是这样描述的:"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这个例子说的是石桥与它所处的环境——苇丛的对比之美.
师:你有自己的理解,这很好.请继续说.
生5:第2个例子是写石桥在细柳的轻拂下所呈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美景;第3个例子是写长桥以宽阔的水面作背景所呈现的史诗美;第4个例子是写风雨桥……我说不上来了,但感觉还是与环境有关.
师:第4个例子作者没有明说,我们读一读,体会体会.
(生齐读课文:广西、云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贵州等省山区往往碰到风雨桥,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
师(启发):从这段话描述的景象看,风雨桥所处的环境是什么
生(小声议论):建在"急流"形成的"飞瀑流泉"上……
师:桥面上的"廊和亭"为什么是"理想的位置"呢 让我们设想一下,当我们散步来到荆州的"三国公园",驻足在月桥上的亭子里时,我们感受到什么
(有的说"悠闲",有的说"闲情逸致".)
生5:我明白了,这段话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风雨桥上的廊和亭,让我们感受到闲适的情调,这与桥下"急流"形成的"飞瀑流泉"构成对比之美.这个例子还是说的桥与周围的环境构成了美丽的奇观.
师:现在大家大多赞同第二种意见,还有补充的吗
生6:第5段作者以《清明上河图》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虹桥"和乡间小桥作补充,说明桥普遍具有的形式作用,不过这种作用仍然离不开环境的帮助.如"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
生7:这一句也是:"画家们眼里的索桥却是一道线……一道孤立的线很难说有什么生命力,是险峻的环境孕育了桥之生命……"
师(点头赞同):你们刚才的发言,让我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了一个哲学家的名言:"美在关系"(板书).的确,美存在于各种关系之中,拿本文来讲,是桥与它所处的不同环境共同创造了美.这些美,比如大家刚才提到的对照美、映衬美、和谐美等不光适用于"桥之美",还适用于其他许多方面,它是我们人类通用的美学原则.因此,作者在结尾说——
生(齐读):"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师:刚才我们一起领略了画家眼中的"桥之美",这种美是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的.请大家再读课文,找出你最欣赏的一句话,说说好在哪里
(生读课文.)
生1:我最欣赏的是这样一句:"茅盾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这和我们夏天在水下憋气潜泳刚钻出水面的感觉太像了.
师(笑):你刚钻出水面的感觉是怎样的
生1:刚钻出水面时,我深吸一口气,感觉又 ( http: / / www.21cnjy.com )获得了新生,不然我就会在水下憋死.(众笑)我觉得在密不透风、死气沉沉的苇丛中建一座石桥,也使这里获得了新生——石桥劈开了一处苇丛,使苇丛找到了一个透气的地方.
师:你结合自己的体验来谈对这个句子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解,很真切.你的语言也很有表现力,特别是"石桥劈开了一处苇丛"这句中的"劈"字就很形象:桥的出现顿扫苇丛多年的死寂,多有气势呀!生2:他谈的是桥对环境的作用,其实反过来也成立,环境也赋予桥新的风姿,后面提到"险峻的环境"也可以"孕育"桥的生命.像银幕上那个幽静的峡谷上的桥,要是建在我们荆州就很普通了.
师:何以见得
生2:我们荆州多是平原,没有电影中那样险峻的环境,因而电影中的那座桥建在荆州就不美.
生3:可是作者在第6段末尾分明告诉我们:"美与险并不是一回事."
(生2一时语塞.)
师:请大家看前面的叙述,作者说自己"每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环形的山谷,前瞻后顾,许多桥的直线时时划断陡坡,有时显得险而美,有时却险而不美……"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 请大家再把这部分内容看一下.
(生默读、思索.)
生2:我明白了,美不美,关键是看桥的设计与周围的环境是不是协调.协调,就险而美;不协调,就险而不美.因此,险和美不是一回事.
师:噢,你悟出来了!我们也可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生命的角度去领悟这种现象.在画家眼中,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力的,不论桥也好,还是周围的景物也好,他们都是生命的构成部分,生命体当然得讲究和谐呀,所以中国古代的哲人说"天人合一"(板书)才是美的最高境界.这里的"天"指自然环境,这里的"人"是指人本身,还指人类生产的物质世界,如桥、塔等.
生4:我觉得这个句子中的"孕育"一词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好.在画家的眼里,桥不是人修建的,而是像哺乳动物的幼崽那样"孕育"出来的,这说明"险峻的环境"和"索桥"已经融为一体了,就像银幕上的桥和幽深的峡谷融为一体一样,非常亲密,非常和谐,同时也表现了桥梁工程师的设计水平之高.
师:的确如此.世界著名的美籍华人建筑大师贝 ( http: / / www.21cnjy.com )聿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的设计往往能与周围的环境形成惊人的和谐,让你觉得天然如此,所以成语里面有一个词语叫——
生(齐):巧夺天工!
师:对!巧夺天工!(板书.)
生5:我最欣赏这样一句:"早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在这里,柳丝的柔美与桥身的坚硬形成一种特殊的美感,特别是"销魂"一词把它的艺术效果充分表达出来了,这种美使画家的灵魂都离开了肉体!
生6:惊艳!
师(面向生6):你是从言情小说上看到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词的吧 不错,画家是有"惊艳"的感受在内,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连灵魂都出了窍,你看这乡间细柳下的桥多有魅力呀!
好,现在请同学们把这些句子连起来朗读一遍,注意把美感读出来.
(生大声读课文.)
师:刚才大家品析了本文的语言,感觉到这些句子情味很浓,意蕴也比较深.作者为什么把桥写得如此美呢
生1:画家善于观察,他为了画长江大桥,曾爬上南京狮子山反复察看.
生2:作者是一名画家,他将自己的感情完全倾注到了桥上.
生3:在画家的眼中,桥和它周围的景物不再是简单的点、线、面,而是具有独特生命的个体.
师:大家说得不错!现在我们就学习这篇文章的写法,用艺术家的眼光来说说我们家乡的桥.
(师点击鼠标,银幕上映出荆州长江大桥.生交头接耳,试着在说.准备约三分钟.)
生4:我说说我们荆州的长江大桥:荆州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江大桥在新世纪到来之时,犹如一道绚丽的彩虹,飞架在荆江南北.那高高的桥塔上密布的钢索,远远看去,就像一架巨大的竖琴,大风一吹,嗡嗡直响,仿佛在弹奏一首动听的乐曲.北岸的万寿宝塔,望着她娇美的身姿,默默无语,也许它在哀叹自己的生不逢时吧.(热烈的掌声响起.)
师:掌声已经说明了一切,你说得太好了!在你生动的描述中,融进了音乐的美感,还有万寿宝塔构成的反衬.还有谁说
生5:我说老家的小桥可以吗
师:完全可以.
生5:我最爱老家的石拱桥.老家的石拱桥躲 ( http: / / www.21cnjy.com )藏在一片丘陵地带的凹处.她十分害羞,你不走近她,是看不见她的美丽的面容的.桥下是淙淙流过的溪水,宽大的水草叶子在水流的冲刷下悠闲地摇着尾巴.深秋时节,正是桥两边的几丛野菊花盛开的时候,那散发的幽香格外地诱人(闭上眼作陶醉状),让你舍不得迈步.(掌声又起.)
师:多美的小桥流水呀!就差"人家"了.
生5:我爷爷奶奶家离桥不远.
师:真羡慕你爷爷奶奶呀,住在那么美的地方!(下课铃响.)
师(提高声音):同学们,桥的魅力真是言说不尽,相信你们走过的桥多了,一定会有许多新的发现.让我们用审美的眼光去不断地探寻桥之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