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6张PPT)
1.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作品,了解《复活》的主要内容。
2.探究题目“复活”的含义,了解“托尔斯泰主义”。
3.鉴赏小说通过语言、神态及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分析并概括人物形象。
4.体会作者在人物身上寄寓的人性理想,加深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与思考。
学习目标
你有没有因为某件事而心灰意冷过?
有没有因为什么事儿而“摆烂”过?
你可曾丢失过最炽热的自己?
如果有,我们该怎么做呢?
情景导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寻找下答案。
知人论世
列夫·托尔斯泰
1844年进入大学,在校期间对哲学和道德哲学产生兴趣,对俄国的农奴制度表示不满。
1847年退学后,在自己的领地上作农奴制改革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1856年退役。晚年致力于“平民化”,希望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从而引发了家庭矛盾。
1910年冬,他离家出走,因受风寒而去世。
(1828—1910)
19世纪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出身于贵族家庭。
知人论世
以亲身经历和见闻为素材,显示了他歌颂人民、批判贵族的思想和擅长心理分析的才能。
早期主要作品
《童年》《少年》《青年》等
知人论世
前者以其新颖宏大的艺术结构、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获得广泛赞誉,被屠格涅夫称赞为“一部集叙事诗、历史小说和风习志之大成的、独树一帜的、多方面的作品”。
后者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历史特点和深刻矛盾,被陀思妥耶夫斯基评价为“一部尽善尽美的艺术杰作,现代欧洲文学中没有一部同类的东西可以和它相比”。
中期主要作品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
知人论世
反映了托尔斯泰抨击贵族阶级的虚伪、政府机关的暴虐、官办教会的伪善,宣传“道德上的自我修养”“不以暴力抗恶”和“爱的宗教”的思想观念。
《复活》对俄国社会的批判最全面、最深刻,因而列宁称他为“激烈的抗议者、愤怒的揭发者和伟大的批评家”。
晚期主要作品
《魔鬼》《复活》等
托尔斯泰是俄国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多、影响非常深远的作家。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19世纪后期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他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并说由于托尔斯泰的“天才描述,一个被农奴主压迫的国家的革命准备时期,竟成为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跨进的一步”。
鲁迅称他是十九世纪俄国的巨人;
知人论世
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俄国的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农村遭到巨大的破坏,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日趋赤贫。当时俄土战争的重负,连年饥馑给人民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
这时托尔斯泰越发地关心人民的困苦。他积极地参加当时的救灾工作,目睹了农民和城市贫民的可怕处境,在他多年探索、思考的基础上终于看清了沙皇专制制度的反动本质。作者参加1891至1892年的赈灾工作,体会农民与地主之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农民贫困的根源是地主土地私有制。
知人论世
时代背景
托尔斯泰在相继完成了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之后,进入晚年的他世界观发生了根本转变,他的艺术批判力量达到了高峰,达到了“撕毁一切假面具”的“清醒现实主义”。
这无疑是他艺术探索的结果,同时更是他精神探索的结果。以广大农民的眼光观察俄国现实生活,代表农民阶级发表意见,这是他晚期创作巨大批判力量的主要源泉。这在他的各种作品中,特别是长篇小说《复活》中表现得最鲜明、也最为突出。
知人论世
个人背景
《复活》中的故事,源于作者的法官朋友柯尼为他提供的一个真实的事件:一个贵族青年引诱了他姑姑家的女仆,女仆怀孕后被赶出家门,后来沦为妓女,因被指控偷钱而遭受审判;这个贵族青年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席法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过的女人,良心深受谴责;他向法官申请准许自己同她结婚以赎罪,不幸女仆在狱中因伤寒去世。
作者以这个故事为主线,用了10年时间,六易其稿,终于完成了《复活》这部著作。
知人论世
创作过程
整体感知
小说主人公玛丝洛娃本是一个贵族地主家的女仆,她被主人的侄子、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后遗弃,由此陷入了苦难的生活。她怀着身孕被主人赶走,四处漂泊,沦为妓女。后来她被人诬陷谋财害命而被捕入狱。
玛丝洛娃与聂赫留朵夫
故事梗概
十年后,聂赫留朵夫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审理玛丝洛娃的案件,他认出了被告就是十年前被他遗弃的玛丝洛娃,他的良心受到了谴责。为了给自己的灵魂赎罪,他四处奔走为她减刑。
聂赫留朵夫渴望灵魂赎罪
故事梗概
当所有的努力都无效时,玛丝洛娃被押送去西伯利亚,聂赫留朵夫与她同行。途中,传来了玛丝洛娃减刑的通知,苦役改为流放。这时的玛丝洛娃尽管还爱着聂赫留朵夫,但为了他的前途,拒绝了他的求婚,与政治犯西蒙结合。这两个主人公的经历,表现了他们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复活。
陪同玛丝洛娃流放西伯利亚
故事梗概
本课节选的是第一部第四十三章。
小说前面的情节是:玛丝洛娃无辜卷入一起谋财害命官司,蒙冤受屈,即将去服苦役。担任陪审员的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发现玛丝洛娃正是自己年轻时抛弃了的姑娘,良心深受谴责,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决定去监狱探望玛丝洛娃,祈求宽恕。
故事梗概
节选内容
节选部分视频片段
前置学习,梳理文章情节。
写聂赫留朵夫到监狱见玛丝洛娃,迈出自我救赎的第一步。
第一部分(第1-21段)
梳理情节
第二部分(第22—43段)
第三部分(第44—64段)
第四部分(第65-78段)
写玛丝洛娃跟聂赫留朵夫见面后说出自己的遭遇及其心理活动。
写玛丝洛娃想法子从聂赫留朵夫那里要钱,而聂赫留朵夫经过思想斗争,仍想求她宽恕。
写聂赫留朵夫察觉玛丝洛娃已没了灵魂,但仍坚持请她饶恕,帮助她觉醒,走向复活。
文本研读
1.聂赫留朵夫是在什么情形下找到的玛丝洛娃?
文本研读
玛丝洛娃被赶出姑母家后,沦为妓女,无辜卷入一起谋财害命官司,在法庭上担任陪审员的聂赫留朵夫意外发现她。
2.聂赫留朵夫见到玛丝洛娃后为什么在称呼上犹豫?语言又断断续续?
文本研读
“我想见见……”聂赫留朵夫不知道该用“您”还是“你”,但随即决定用“您”。他说话的声音并不比平时高。
“我想见见您……我……”
原文:
2.聂赫留朵夫见到玛丝洛娃后为什么在称呼上犹豫?语言又断断续续?
文本研读
“你”用于熟悉、亲切的人,“您”用于尊敬的人或表达庄重之意。他曾与玛丝洛娃很熟悉,而面前的她已不是当年的“卡秋莎”,而她也未认出他,两人之间没有了以往的亲切、熟悉感;他是带着“严肃、庄重和爱怜的心情”来请求她饶恕的。在往日的亲切和眼前的严肃之间,他犹豫了。
当面承认自己的罪恶需要很大的勇气,他在犹豫,在退缩。语言的断续正是这种矛盾心理的体现。
3.在玛丝洛娃认出聂赫留朵夫后,作者是如何表现聂赫留朵夫请求饶恕的内心挣扎的?这一过程有何意义?
文本研读
表现手法
简练的动作描写(往四下泪里张望了一下);微妙的神态描写(竭力忍住翻腾着的泪水);富有变化的语言及语调描写(音调平得像背书一样、他又叫道);恰切的内心独白(要是他觉得羞耻,那倒是好事,因为他是可耻的)。
意义
这是聂赫留朵夫自我觉醒的开始,是他迈向“复活”的重要一步。
4.从本段来看,玛丝洛娃为何对聂赫留朵夫“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
文本研读
“没有什么罪可赎的。过去的事都过去了,全完了。”玛丝洛娃说。接着,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她忽然瞟了他一眼,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
原文:
4.从本段来看,玛丝洛娃为何对聂赫留朵夫“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
文本研读
“嫌恶”是因为聂赫留朵夫的赎罪,“使她回想起她从不回想的往事”,让她想到了他给她带来的“接二连三的屈辱和苦难”。
“妖媚”是因为她还在自我麻醉,不想回想往事,只想把他当作有钱的老爷,“利用他弄到些好处”,所以用媚笑来对待他。
“可怜”是因为她想利用他的内疚,想通过博取他的同情来为自己多弄些好处。
5.聂赫留朵夫的内心为什么“刹那间发生了动摇”?
文本研读
“这个女人已经丧失生命了。”他心里想,同时望着这张原来亲切可爱、如今饱经风霜的浮肿的脸,以及那双妖媚的乌黑发亮的斜睨眼睛——这双眼睛紧盯着副典狱长和聂赫留朵夫那只紧捏着钞票的手。他的内心刹那间发生了动摇。
原文:
5.聂赫留朵夫的内心为什么“刹那间发生了动摇”?
文本研读
当原来亲切可爱的脸,如今因饱经风霜而浮肿,当原本妖媚的乌黑发亮的眼睛在紧盯着自己捏着钞票的手,今昔的巨大反差,让聂赫留朵夫内心产生了厌恶,他觉得这个女人灵魂已死,所以对是否拯救玛丝洛娃“刹那间发生了动摇”。
6.聂赫留朵夫诚心赎罪却未能走进玛丝洛娃的内心,告别时他又作了哪些努力?
文本研读
“伸出一只手”,表示“我还要来的”。
表明他已经完全消除了保持自己贵族身份的顾虑,坚定地走向与玛丝洛娃的救赎之路。面对玛丝洛娃的疏远和拒绝,他并未退缩和放弃。
重新使用“您”这一称呼。表现了他对玛丝洛娃的尊重和对这件事情的郑重、严肃的态度。
7.课文中的环境是一座监狱,极具典型性,人物也因而有特别的内涵。试分析课文选取监狱作为典型环境的作用
文本研读
课文选取的典型环境——监狱,这一环境的特点是:混乱、嘈杂。
托尔斯泰把监狱作为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相认的背景,目的是以环境的混乱、嘈杂映衬玛丝洛娃精神世界的混乱,映衬社会执法的混乱不清;暗示人物命运的波折。
探究鉴赏
思考1:小说刻画了处于心灵转变关键时刻的聂赫留朵夫形象,展现他内心的复杂多变。请找出文中对他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描写的语段,品味他内心具体的复杂多变。
提示:
(1)语言描写(对玛丝洛娃称呼的变化)
(2)心理描写(内心独白)
探究:核心人物之聂赫留朵夫
思考1:小说刻画了处于心灵转变关键时刻的聂赫留朵夫形象,展现他内心的复杂多变。请找出文中对他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描写的语段,品味他内心具体的复杂多变。
(1)对玛丝洛娃称呼的变化:
①第一次对话时,聂赫留朵夫不知道用“您”还是“你”,随即决定用“您”
②当玛丝洛娃突然向他要钱时,他意识到“这个女人已经丧失生命了”,但他直呼玛丝洛娃的小名“卡秋莎”,而且改称“你”
③当他把想赎罪的话说完了,玛丝洛娃表现出极度的冷漠和“粗野可怕、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色”,而且准备回牢房时,他又改称“您”
探究:核心人物之聂赫留朵夫
①第一次对话时,聂赫留朵夫不知道用“您”还是“你”,随即决定用“您”——他们之间没有以往的亲切熟悉感;他是带着“严肃、庄重和爱怜的心情”来请求玛丝洛娃的饶恕的,所以用“您”。
②当玛丝洛娃突然向他要钱时,他意识到“这个女人已经丧失生命了”,但他直呼玛丝洛娃的小名“卡秋莎”,而且改称“你”——玛丝洛娃不让他闯进自己的内心世界,反而让他“产生一种特殊的新的力量”,让他不再嫌恶她,也不只是怜悯、同情她的处境,而是决定在精神上唤醒她,“恢复她的本性”。所以称呼她的小名,又改用“你”
③当他把想赎罪的话说完了,玛丝洛娃表现出极度的冷漠和“粗野可怕、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色”,而且准备回牢房时,他又改称“您”——玛丝洛娃的冷漠让他意识到她对自己的距离感,让他决定还是用“您”这种庄重的敬称;他想用这种态度表达请求饶恕和救赎玛丝洛娃的决心。
探究:核心人物之聂赫留朵夫
(2)内心独白
12段:“对,我在做我该做的事,我在认罪。”聂赫留朵夫想。他一想到这里,眼泪就夺眶而出,喉咙也哽住了。他用手指抓住铁栅栏,说不下去,竭力控制住情感,免得哭出来。
聂赫留朵夫的情绪激动,认为玛丝洛娃的遭遇的根源在自己,自己应该赎罪,他急于想得到玛丝洛娃的谅解,同意自己赎罪的想法。“说不下去”,说明他的内心充满了伤悲,自己给对方造成的伤害如此之大,表现了他深切的悔恨。
探究:核心人物之聂赫留朵夫
(2)内心独白
60-61段: 昨晚迷惑过聂赫留朵夫的魔鬼,此刻又在他心里说话,又竭力阻止他思考该怎样行动,却让他去考虑他的行动会有什么后果,怎样才能对他有利。
“这个女人已经无药可救了。”魔鬼说,“你只会把石头吊在自己脖子上.活活淹死,再也不能做什么对别人有益的事了。……就会向这边或者那边倾斜。他决定此刻把所有的话全向她说出来。
一个利己的聂赫留朵夫和一个想要实现自我救赎的聂赫留朵夫之间展开了斗争;聂赫留朵夫看到了玛丝洛娃已经完全变了个人,当年的纯洁美好不复存在,行为举止间流露出风尘女子的放荡,这一切让他质疑自己对她的拯救是否有意义。最终他还是坚定了要帮助玛丝洛娃的想法。
探究:核心人物之聂赫留朵夫
(3)心理描写
67段:不过,说也奇怪,这种情况不仅没有使他疏远她,反而产生一种特殊的新的力量,使他去同她接近他……他对她豪无所求,只希望她不要像现在这样,希望她能觉醒,能恢复她的本性。
此时,他想要帮助她,并且不带任何私心,表明聂赫留朵夫克服了自私,决心从精神上拯救玛丝洛娃,这也是他迈出自己精神复活的第一步。
探究:核心人物之聂赫留朵夫
心灵辩证法
在刻画聂赫留朵夫时,作者成功运用了“心灵辩证法”。他将人物放在特定的矛盾处境中,用内心独白、对话,以及全知视角的直接分析等手法细细展现,体现人物心灵的辩证发展过程,使人物的感情变化能够顺应自身性格的逻辑,自然而真实。
探究:核心人物之聂赫留朵夫
思考2:联系整部小说,结合本文,概括聂赫留朵夫的主要形象特征。
聂赫留朵夫是一个内心矛盾、灵魂痛苦,艰难迈出忏悔第一步的青年贵族形象。他青年时期单纯善良,追求真挚的爱情。后来在上层腐朽社会的熏染下,他由“精神的人”堕落为“兽性的人”,为寻求自己的快乐而牺牲别人的幸福。当他在法庭上重遇玛丝洛娃时,他意识到自己是造成她堕落和不幸的罪魁祸首,因此想要忏悔,从而为玛丝洛娃辩护、奔波、上诉,请求宽恕。这是一个从正直青年变成花花公子,进而转变为忏悔贵族的人物形象。
探究:核心人物之聂赫留朵夫
“托尔斯泰主义”是列夫·托尔斯泰的重要思想的结晶,一方面,它体现为对现实的无情批判;另一方面,它宣扬了赎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
思考3:结合“托尔斯泰主义”思考,作者塑造聂赫留朵夫这一人物用意何在?
探究:核心人物之聂赫留朵夫
思考3:结合“托尔斯泰主义”思考,作者塑造聂赫留朵夫这一人物用意何在?
聂赫留朵夫是一个“忏悔贵族”形象,是一个理想的贵族知识分子。他的“忏悔”达到了人性的复活、道德的复活、精神的复活,完成了从“兽性的人”到“精神的人”的本质飞跃。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在于,在他身上,体现了托尔斯泰宣扬的解决社会矛盾的思想——“托尔斯泰主义”,即悔罪赎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
探究:核心人物之聂赫留朵夫
探究:核心人物之玛丝洛娃
思考1:找出文中对玛丝洛娃的描写语句,体会玛丝洛娃的内心状态。
提示:
(1)神态描写(多次“笑”、眼神刻画)
(2)语言描写
(3)心理描写
探究:核心人物之玛丝洛娃
思考1:找出文中对玛丝洛娃的描写语句,体会玛丝洛娃的内心状态。
神态描写:“笑” 原文 内心状态
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2) 把她那张眼睛斜睨的笑盈盈的脸凑近铁栅栏。(3)
她忽然瞟了他一眼,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43) 她向他妖媚地笑了笑。(44) 她又像刚才那样微微一笑。(53)
“您的话真怪。”她鄙夷不屑地——他有这样的感觉——微笑着说。(65) “好的……”她说,做出一种要讨男人喜欢的媚笑。(76)
探究:核心人物之玛丝洛娃
思考1:找出文中对玛丝洛娃的描写语句,体会玛丝洛娃的内心状态。
神态描写:“笑” 原文 内心状态
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2) 把她那张眼睛斜睨的笑盈盈的脸凑近铁栅栏。(3) 此时,她是以妓女的身份审视周围的人,看到眼前是个有钱人就露出习惯性的讨好的笑容。
她忽然瞟了他一眼,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43) 她向他妖媚地笑了笑。(44) 她又像刚才那样微微一笑。(53) “嫌恶”应该是她的真实情绪,正是眼前这个男人,对她始乱终弃,给自己带来了深重的痛苦和灾难。“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则是她故意为之,装出的一副妖媚可怜相,其目的是“利用他弄到些好处”。
“您的话真怪。”她鄙夷不屑地——他有这样的感觉——微笑着说。(65) “好的……”她说,做出一种要讨男人喜欢的媚笑。(76) 她根本不在意对方的想法。面对聂赫留朵夫的赎罪,玛丝洛娃鄙夷、不屑、不信任,觉得聂赫留朵夫所说的话是骗人的。
探究:核心人物之玛丝洛娃
思考1:找出文中对玛丝洛娃的描写语句,体会玛丝洛娃的内心状态。
神态描写:眼神 原文 内心状态
眯细眼睛,眉头皱得更紧了。(10) 眼睛不看他,叫道。她那涨红的脸突然变得阴沉了。(16) 斜睨的目光盯住他不放。(20)
皱着眉头看了他一眼,她那双乌黑发亮的斜睨眼睛在浮肿的眼皮下显得特别有神。(27) 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又像在瞧他,又像不在瞧他。(32) 她气愤地简单回答,转过眼睛不去看他。(37)
探究:核心人物之玛丝洛娃
思考1:找出文中对玛丝洛娃的描写语句,体会玛丝洛娃的内心状态。
神态描写:眼神 原文 内心状态
这双眼睛紧盯着副典狱长和聂赫留朵夫那只紧捏着钞票的手(59) 她没有听他说话,却一会儿瞧瞧他那只手,一会儿瞧瞧副典狱长。(64)
本来还想说他要同她结婚,但接触到她的目光,发觉其中有种粗野可怕、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色,他不敢开口了。(70)
探究:核心人物之玛丝洛娃
思考1:找出文中对玛丝洛娃的描写语句,体会玛丝洛娃的内心状态。
神态描写:眼神 原文 内心状态
眯细眼睛,眉头皱得更紧了。(10) 眼睛不看他,叫道。她那涨红的脸突然变得阴沉了。(16) 斜睨的目光盯住他不放。(20) 痛苦、蔑视、愤怒、抵抗
皱着眉头看了他一眼,她那双乌黑发亮的斜睨眼睛在浮肿的眼皮下显得特别有神。(27) 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又像在瞧他,又像不在瞧他。(32) 她气愤地简单回答,转过眼睛不去看他。(37) 冷漠置之、痛苦愤恨、鄙夷不屑
探究:核心人物之玛丝洛娃
思考1:找出文中对玛丝洛娃的描写语句,体会玛丝洛娃的内心状态。
神态描写:眼神 原文 内心状态
这双眼睛紧盯着副典狱长和聂赫留朵夫那只紧捏着钞票的手(59) 她没有听他说话,却一会儿瞧瞧他那只手,一会儿瞧瞧副典狱长。(64) 贪婪急迫地渴望捞到好处
本来还想说他要同她结婚,但接触到她的目光,发觉其中有种粗野可怕、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色,他不敢开口了。(70) 冷漠拒绝,不相信对方
探究:核心人物之玛丝洛娃
思考1:找出文中对玛丝洛娃的描写语句,体会玛丝洛娃的内心状态。
语言描写
原文:“不是有过一个孩子吗?”聂赫留朵夫问,感到脸红了。
“谢天谢地,他当时就死了。”她气愤地简单回答,转过眼睛不去看他。(37)
“……说这些干什么呀!我什么都不记得,全都忘了。那事早完了。”(41)
“没有什么罪可赎的。过去的事都过去了,全完了。”(43)
“您的话真怪!”她鄙夷不屑地——他有这样的感觉——微笑着说。(65)
“何必提那些旧事。”她冷冷地说。(69)
【内心状态】表明聂赫留朵夫过去给她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她不想再触及那段痛苦的回忆。面对聂赫留朵夫的赎罪,玛丝洛娃鄙夷不屑、不信任。
探究:核心人物之玛丝洛娃
思考1:找出文中对玛丝洛娃的描写语句,体会玛丝洛娃的内心状态。
心理描写(44段)
原文:最初一刹那,她模模糊糊地想起那个充满感情和理想的新奇天地,这是那个热爱她并为她所热爱的迷人青年给她打开的。然后她想到了他那难以理解的残酷,想到了接二连三的屈辱和苦难,这都是紧接着那些醉人的幸福降临和由此而产生的。她感到痛苦,但她无法理解这事。她就照例把这些往事从头脑里驱除,竭力用堕落生活的特种迷雾把它遮住。此刻她就是这样做的……
【内心状态】勾起往昔的回忆,内心十分痛苦,竭力用堕落的生活麻痹自己。
思考2:根据本文概括,玛丝洛娃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探究:核心人物之玛丝洛娃
玛丝洛娃原本是个善良、纯朴、天真无邪的少女,自从被聂赫留朵夫引诱和抛弃后,她沦落为妓女,又不幸被诬告为毒害他人的凶手,陷于冤狱之中。从玛丝洛娃的“笑”和眼神表情中可以看出,遭受了被抛弃、被侮辱、被伤害的经历之后,心灵的痛苦,生活的磨难,已经使她丧失了原本的善良纯朴、天真无邪。文中所展现的是她堕落的时期,这时的她唯利是图,善于讨好献媚,自私自利,且倔强无情的俄国下层群众。
思考3:阅读补充文本,思考作者塑造玛丝洛娃这一人物用意何在?
探究:核心人物之玛丝洛娃
玛丝洛娃作为俄国下层群众的典型代表,经历了由天真烂漫逐步走向堕落,又从天昏地暗中良知觉醒,最终实现精神复活的曲折历程。
《复活》以玛丝洛娃的人生经历与思想沉浮为主线索,深入探讨了其精神复活的必然性,不仅凸显了其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更突出了这一形象对俄国底层人民实现精神复活的重大意义。
思考4:作者在两个主人公身上寄托了什么样的人性理想?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品,托尔斯泰在两个主人公身上寄托了美好的人性理想。小说的两个主人公一路走来爱恨情仇,历尽坎坷最终都实现了精神灵魂的“复活”,在两个主人公身上寄托了赎罪、宽恕、拯救灵魂、“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美好人性,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的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深度探究
思考:小说以“复活”为题,有何含义?
深度探究
①“复活”是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人性、道德和精神的“复活”。他曾是一个沉迷声色的花花公子,生活看似光鲜,实则充满空虚。直到他再次看到玛丝洛娃,他开始审视自己的经历,直面过去的错误。那一刻,他内心中善良的人性在压迫中终于开始苏醒。他忏悔自己曾经犯下的罪恶,祈求获得宽恕,这一刻,他曾经沦丧的道德感再次回归,他走上了自己的赎罪之路,他的精神也走向了复活。
②“复活”也是玛丝洛娃的灵魂在聂赫留朵夫道德光辉的照耀下的“复活”。青年时期的玛丝洛娃善良纯朴,被深深伤害后她过上了堕落生活,但最终被聂赫留朵夫感动,与他和解,原谅对方,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她的灵魂也得到了拯救。
总结
本文写聂赫留朵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表现了被侮辱、被侵害、走入迷途的玛丝洛娃依然对那段生活感到痛苦,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的忏悔和赎罪的心理,这些都暗示了两人开始走向精神的、灵魂的“复活”,托尔斯泰通过这一事件表达了对贵族社会的揭露和批判,并寄寓了美好的人性理想。
深度探究
课文通过写聂赫留朵夫鼓起勇气面对曾被自己深深伤害的玛丝洛娃,忏悔当年的罪恶,祈求宽恕的故事,塑造了正处于心灵转变关键时刻、内心激烈震荡的聂赫留朵夫和因遭受欺骗、欺凌而精神沉沦的玛丝洛娃这两个人物形象,反映了司法不公、贵族特权等社会问题,揭示了沙皇俄国社会现实的腐朽与黑暗,表现出作者对底层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展示出人性的光辉。
主旨意蕴
托尔斯泰的小说深刻揭示了沙皇俄国的社会现实,请继续阅读《复活》小说,感受和了解小说反映的当时的社会历史风貌,写一则读书札记。(单元研习任务一2)
课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