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7张PPT)
师说韩愈1、结合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梳理文章,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目标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把握文言句式。
3、掌握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学习作者论证问题的方法。
4、把握文章观点,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与从师观。
在古代,教师往往受到人的尊重,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秦始皇出巡,看到荆条,起身就拜,并深情的说:“朕见荆条,如见恩师。”岳飞为离世的老师披麻戴孝,以父礼安葬;杨时程门立雪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代。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
导入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 qiè )而东,如是者数矣。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从魏、晋以来,人们更加不尊奉老师。在当今的时代,没听说还有老师;如果有,人们就会哗然讥笑他,把他看作狂人。只有韩愈奋然不顾时俗,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就严正不屈地当起老师来。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韩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声.他住在长安,煮饭都来不及煮熟,又被外放而匆匆忙忙地向东奔去。像这样的情况有好几次了。
韩愈
感谢子厚兄仗义执言!
我为教师代言!
你印象中韩愈是个怎样的人?
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岁中进士,三试吏部试不成,赴徐州。后回京任四门博士,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
祭酒是同列中的首席、主管。主要任务是掌大学之法与教学考试。
不顺的为官之路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作者介绍
“字”常常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互为表里的,所以它又叫“表字” 。“名”和“字”都有一定的联系,通常是相反或相同的意思。
古人称谓有以下几种:
称居所名
称官职
称为官之地
称谥号
称家中排行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
古文运动
提倡“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之风,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文学上主张“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
韩愈的文学主张
韩朝苏海: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师 说
议论文体,一般陈述自己对某事物的见解。如:《马说》《捕蛇者说》。
“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题解
先叙后议
夹叙夹议
篇幅短小
“说”古代的小议论文
“论”古代大议论文,如《过秦论》《六国论》
字音字形
句读 或不焉 经传
从师 读书 不能
传道 从容 老聃
蟠 苌弘 近谀
贻之 冉
长幼 须臾 贻
dòu
fǒu
zhuàn
cóng
dú
bù
chuán
cóng
dān
pán
cháng
yú
yí
rǎn
zhǎng
yú
yí
听音频
课文梳理:第一段
为什么要从师学习?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通“授”
传授
表承接
表转折
跟从
代词,那些
v,成为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用来…的、凭它(他)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疑难
疑问代词,谁,哪个。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依靠他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知识和道理,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困惑的问题,就最终不能解决。
第一段
判断
判断句
生 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 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 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相当“于”,在
无论
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名词意动,以之为师
发语词
哪里
因此
所+动词=名词,存在的地方。
动词,得知,懂得
本来
主谓之间,取独
乎相当“于”,比。
状后
状后
在我前面出生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随他学习;在我后面出生的人,(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比我早,我也(应该)跟随(他),以他为老师。我学习的是道,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因此,无论地位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1、中心论点是什么?
2、从师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正面论证
反面论证
3、该如何从师学习?(择师的标准)(怎么做)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课文梳理:第二段
韩愈接下来如何论证师道呢?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第二段
从师学习的风尚
取独
超出(一般人)
尚且,还
递进连词
n→v,低于
意动,
以……为耻
揣度语气副词,大约,大概
助词,的
形作名,圣人
圣明
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古义:一般人
今义:众多的人
古:……的原因
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唉!尊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也很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并向他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
状后
想要
通“否”
有的人
宾前标志
adj→n,明智
遗漏,舍弃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第二段
来
指示代
词,那些
并列
连词
意动,
以……为耻
对于
adj→n
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糊涂
人们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们;对于他们自己呢,却以从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 !那些孩子的老师,教给他书本的文字,(帮助他)学习句读,不是我所说的传授给他们道理、解答他们疑难问题的老师。不明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看出那种人的明智之处。
的
他
代词,书
文章的断句
指示代词,那些
判断句
使……学习
书本的文字
语气词,不译。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代词,这类人
以…为耻
这类人
①拜别人为师;②相,相互,师,n→v 学习
名作状,成群
竟
不屑与之同列
恢复
副词,加强反问语气,“这不是……吗?
取独
道德学问
说,与者合在一起,“诸如此类的说法”
adj→n,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adj→n,势盛位高的人
省略
巫医、乐师和各类工匠这些人,不以拜别人为师为耻。士大夫这类人,说谁是谁的老师、谁是谁的学生之类的话,就成群地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者为师,就感到十分耻辱,以官职高者为师,就觉得近乎谄媚。唉!尊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看不起,现在他们的见识竟然反而赶不上这些人,这不是非常奇怪吗!
1、本段的论点是?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思考:愚人为什么愚?
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
圣益圣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愚益愚
原因1
耻学于师
原本状况
从师的态度
取得的成就
论证方法?
简单说,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
正反对比论证
爱其子
于其身
择师而教之
授书、习句读
耻师
原因2
小学而大遗
惑矣
非传道受业解惑
不从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不耻相师
曰师曰弟
聚而笑之
原因3
士大夫之智
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正反对比论证
结果?
由此得出结论?
批判这一社会不良风气
课文梳理:第三段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第三段
同类的人
*今:徒弟
代词,代指郯子之徒
比得上
泛指多数
不一定 *今义:不需要
固定的老师
意动用法,以……为师
胜过,超过,形作动
才德
学术技艺
专门学习或研究
代词,此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那些人,他们的才德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胜过学生。懂得道理有早有晚,学术技艺上各有专门学习或研究,如此罢了。
1、第三段论点?
圣人无常师
2、从师学习该怎么做呢,孔子是怎么做的?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者必有师
圣人无常师
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根据孔子的言行,我们知道?
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论证方法?
课文梳理:第四段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学 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指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与骈文相对
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其中《乐》久已失传。
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全面
被动
状后
赞许
指古人从师之道
赠送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年纪十七(岁),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全面学习了,(他)不受时俗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风尚,(因此)写(这篇)《师说》来送给他。
经文
哦!原来李蟠是工具人哦!
1、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写一篇文章送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
好古文
不拘于时
嘉其能行古道
2、韩愈对李蟠的态度是怎样的?
3、李蟠“好”怎样的古文?
六艺经传 (先秦两汉)
他不愿被“时”拘束,不耻学于师
“嘉”:称赞、赞许,评价很高
4、为什么赞赏他?
批判耻于学师的不良风气
写作目的?
1、古今对比(纵比)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一段)
(二段)
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三段)
1、中心论点(是什么?)
2、从师原因(为什么?)
3、择师标准(怎么做?)
2、自己与孩子对比
3、巫医、乐师等与士大夫对比
(自比)
(横比)
以孔子为例,论证:圣人无常师
(四段)
交代写作的缘由,发出倡议:不拘于时,能行古道 !
(正面)
举例、引用论证(怎么做?)
(反面)
对比论证(为什么?)
结构梳理
阐释道理(是什么?)
主旨
本文针对当时社会士大夫“耻于相师”的不良风气,鲜明地提出了学者必有师的主张;通过反复论辩,申明了为师的性质与作用、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途径;明确阐述了“传道受业解惑”是为师的职责;深刻论证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等进步观点,表现出作者不合于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语言特色
顶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顶 真
作用:前后紧凑,气势通畅,前后事理有机联系,
充分阐明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3)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4)句读之不知
(5)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6)君将哀而生之乎
(7)蚓无爪牙之利
(8)吾欲之南海
代词,他
代词,这些
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
结构助词,的
代词,代“六艺经传”
代词,我
助词,定语 后置的标志
动词,到 往
一词多义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代词,他
代词,那些
代词,指圣人
代词,指“闻道先乎吾”的人
副词,大概
前指士大夫,后指“这”
一词多义
1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 吾师道也
3 道相似也
4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5 余嘉其能行古道
道理
道理
道德学问
风尚
风尚
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指不从师。
一词多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
吾师道也
吾从而师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十年春,齐师伐我
名词,老师
动词,学习
意动用法,以……为师
动词,从师
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名词,军队
一词多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六艺经传 皆通习之
朔气传金柝
舍相如广成传舍
动词,流传
动词,传授
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动词,传递,传送
名词,客舍
一词多义
其皆出于此乎
拜送书于庭
学于余(耻学于师)
于其身也
师不必贤于弟子
不拘于时
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从
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在
介词,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
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对象,对,对于
介词,表比较, 比
介词,表被动,被
一词多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
(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译为㈠用来……办法(方式、工具、依据等);㈡……的原因(或缘由)。
(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不论。
(今)没有。
古今异义
小学而大遗:
(古)①小的方面;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
(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今之众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许多的人。
古今异义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小学而大遗
位卑则足羞
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
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意动用法,以……为耻
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意动用法,以……为羞
意动用法,以……为师
名词作动词,学习
词类活用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判断句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
状语后置句
③句读之不知
宾语前置句
④不拘于时
被动句
文言句式
理解性默写
①文中阐述老师作用的句子是“ , ”。
②文中阐述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都会有困惑的观点的句子是“ , ”。
③文中说,从师与年纪大小无关,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前,要以之为师;而“ , ,__________
”。
④文中指出,选择老师时不要管他的地位和年龄,并用“ , ”两句说明谁懂得“道”谁就是自己的老师的道理。
师者
人非生而知之者
生乎吾后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孰能无惑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⑤韩愈认为,圣人之所以更加圣明,是因为他们“ ”;而愚人之所以更加愚昧,是因为他们“ ”。
⑥文中指出,由于从师的态度不同,圣人和愚人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即“ , ”。
⑦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从师学习的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 ”。
⑧文中抨击了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其中“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原因是“ ,
”。
犹且从师而问焉
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
小学而大遗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愚益愚
吾未见其明也
⑨韩愈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传统,并由此得出“ , ”的结论,这是对师生关系的概括。
⑩文中在阐述师生关系时,以“ , ”两句来说明掌握学识有早晚且各有所长的师生观。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
师不必贤于弟子
术业有专攻
论证方法
道理论证、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类比论证、因果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
归纳论证、演绎论证
道理论证VS引用论证
1. 直接引用权威言论。通过直接引述权威人士、专家、经典著作等的观点和见解来支持论点。例如,“正如某位名人所说,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因为时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2. 转述权威言论。将权威人士、专家、经典著作等的观点和见解进行转述,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和解释,从而证明论点。例如,“某位名人曾经说过,时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3. 引用权威机构或组织的结论。通过引用权威机构或组织的研究报告、结论等来支持论点。例如,“根据某权威机构的调查,80%的吸烟者都会患上肺癌,因此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4. 借助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通过引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因此我们不能将主观感受等同于客观存在。”
道理论证是一种常见的议论文论证方法,它通过引用权威性的言论或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来证明论点。
道理论证的论据是抽象的,主要可以通过逻辑分析等来进行论证
类比论证
这种论证方法通过客体事物与主体事物相同特点的比较,把客体事物的性质类推到主体事物上,由此揭示出主体事物具有客体事物同样的性质。
《邹忌讽齐王纳谏》
《拿来主义》太阳—尼采—中国
比喻
比喻是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相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形象性和生动性的修辞,一般由本体,喻体,喻词三部分组成。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如:好像,仿佛
比喻常见类型有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像”“好像”“仿佛”“犹如”等。
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深厚、含蓄、简洁)
2024新高考Ⅰ卷语言文字运用
①当你觉得劳累而懒得说话,情绪、胃口不佳且脑子不转时,往往是身体在提醒你;“电量已经触底,需要立即充电。”常用的充电方式,包括合理睡眠、适度运动、调整饮食等多种,其中睡眠最为重要。
18.文中第一段用“电”比喻人的精力体力,使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请以“云”为本体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完整,使用借喻;借喻贴切,表达流畅。(5分)
参考示例:天空中那一团团棉花糖,洁白、柔软,让人忍不住想要咬上一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正确运用修辞和仿写句子的能力。注意借喻不能有本体,不能有比喻词,喻体应恰当(语意、情感、形体),绵羊、波浪、棉花糖、游子均可。
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是指用比喻者之理去论证被比喻者之理的论证方法。
在两事物之间,只需要有类似之点,即可用一事物比喻另一事物,从而论证一个比较抽象的事理。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比喻论证与类比论证
比喻论证是指用比喻者之理去论证被比喻者之理的论证方法。在两事物之间,只需要有类似之点,即可用一事物比喻另一事物,从而论证一个比较抽象的事理。比喻论证就是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论证观点的正确。
类比论证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这种论证方法通过客体事物与主体事物相同特点的比较,把客体事物的性质类推到主体事物上,由此揭示出主体事物具有客体事物同样的性质,从而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
类比论证是通过已知推出未知,逻辑力量强。
比喻论证以“喻体”去证明“本体”。
比喻论证与类比论证
一、从属性上区别
类比论证是用两个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进行比较。甲事物(指客体)具有某种属性,从而论证乙事物(指主体)也具有某种属性。邹忌和齐王同为统治阶级,他们具有同样的阶级属性。邹忌通过自身的经历:妻私臣,妾畏臣,客有求于臣,故美于徐公。推出同为统治者的齐王也具有相似的属性:宫妇左右莫不四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王之蔽甚矣。
比喻论证是用人们熟悉的、易懂的具体事物证明人们较生疏的、难以理解的抽象道理的一种论证方法。喻体和主体两个事物属性不同(即不是同类),而只是有某些相似点。譬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由水成而寒于水”“木经輮而不复挺”的道理与“人经努力学习后可以进步提高,甚至可以成为一个全新自我”的道理属于不同属性的事物,只是存在相似点。这一点是基于比喻的修辞手法。
比喻论证与类比论证
二、从论证的基础不同上区别
类比论证的基础是类比推理,应从事实出发,又要回到事实,并受事实的检验。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如果邹忌不是以自身经历为事实基础,那么,类比推理就没有起点。又如齐威王没有和类比的事实有相同的属性,也不能推出“王之蔽甚矣”的正确结论。由此可见,客体事物(邹忌受到不切实际的赞美的事实)在论证中起着印证主体事物(齐王“蔽甚矣”)的作用。
比喻论证的基础是比喻辞格,不一定是实有其事的,可以合理地想象、虚构出某种情况或形象,如寓言、神话、小说等都可以作为比喻论证的材料。如《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中“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是在当作寓言中的一个典型形象出现在古籍中的,它具体形象地说明革命队伍中的某些不懂装懂的人。如孟子“缘木求鱼”“五十步笑百步”。
比喻论证与类比论证
三、从论证效果上区别
类比论证着重点在说理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如《邹忌讽齐王纳谏》里是通过相同的属性“妻私”、“妾畏”、“客求”和“宫妇私”、“朝臣畏”、“庶民求”的两两相比,令人信服地推论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从而有力地说服了齐王纳谏。因此,类比论证是在严密的说理中使人信服地承认某个道理。
比喻论证却侧重在说理的形象和具体化。譬如比如《劝学》开篇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提高、进步的道理。由于道理本身比较模糊,可能导致说理较抽象。所以就运用比喻论证,使得说理显得生动、形象,让人易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