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运动和力
8.1 牛顿第一定律
主备人:龚树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知道惯性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重点
牛纯第一定律及惯性
●教学难点
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教学方法
一、探究法: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正确推理,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
二、分析法:在学习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们的讨论分析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理解惯性的概念,学会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设计
一、自主学习方案
(一)温故
1、力的作用效果有 和 。
2、物体的运动状态是指 和 。
(二)知新
1、阅读教材的图,完成下列问题:
关闭发动机的火车会停下来是因为 。自由摆动的秋千会停下来是因为 。打出去的球会停下来是因为 。
亚里斯多德通过分析以上现象,他认为物体的运动 力来维持。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 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 。那么你的观点是什么呢?并举例证明你的观点。
2、阅读课本“牛顿第一定律”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一个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它将保持 。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它将保持 。
3、阅读课本“惯性”的相关内容。完成下例问题。
分析牛顿第一定律内容得知:一切物体都有保持 性质。
如何利用惯性把锤头套紧呢?
二、课堂导学方案
教学点1 维持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
1、阅读教材的图,火车关闭发动机后会停下来,自由摆动的秋千会停下来,打出去的球会停下来。这些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呢?
2、早在2000多年以前,亚里斯多德和伽利略都对物体的运动和受力关系进行了研究,你比较同意谁的观点?并举出能证明你的观点的例子。
【学点训练】
1、物体的运动是不是一定需要力来维持?结合生活中具体的例子谈一谈。
教学建议:
教学点2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回忆以前做过的“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实验中,我们能使玻璃罩内达到绝对真空吗?我们又是怎样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的?
2、类比“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如何探究物体不受任何阻力时的运动状态呢?
3、设计实验:该实验的设计要用到控制变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阅读课本45页的探究实验相关内容。思考问题:控制什么变量?如何控制?改变什么变量?如何改变?显示什么变量?如何显示?
4、进行实验,记录结果,分析结论:
接触面材料 摩擦力的大小f/N 滑动的距离s/m
毛巾
棉布
木板
5、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物体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 ;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物体将 。由此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 。
【学点训练】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静止的物体牛顿第一定律是适用的,对运动的物体不适用
B、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状态
C、物体不受外力,一定保持静止
D、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状态,一定不受外力作用
教学建议:
教学点3 惯性
观看老师演示图1和图2实验,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为了使实验1的实验效果更明显,应该如何打击硬纸板?
(2)在图2中,当小车碰到木块时,小车和车上的木块的运动状态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得知:一切物体都有保持 的性质叫做惯性。
3、阅读课本的内容,思考想想议议和图中如何把锤头套紧的。
【学点训练】
3、下列现象与惯性无关的是( )
A、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B、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
C、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上来
D、踢出去的足球继续向前飞行
教学建议:
三、当堂评价方案
1、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方法是( )
A、纯实验方法 B、纯推理方法
C、实验加推理的方法 D、数学推导法
2、(最新中考题)我国交管部门规定,坐在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必须系上安全带。这是为了在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减轻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
A、缓慢加速 B、缓慢减速 C、紧急刹车 D、突然起动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受到外力作用的物体运动状态可能不变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行驶的汽车在刹车后能静止,这是因为( )
A、汽车的惯性消失了
B、汽车的惯性小于汽车的阻力
C、阻力作用改变了汽车的运动状态
D、汽车受到重力的作用而静止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