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2.《石钟山记》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2.《石钟山记》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6 14:5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石 钟 山 记
----苏轼
素养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点,进一步提高翻译能力,准确背诵并默写
2.理清思路,把握结构;感受集记叙、描写、议论于一体的行文特点
3.学习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
苏东坡去拜望王安石,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开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心想:菊花生长于秋天,独耐风霜,即使老来枯憔,也是留香枝头,绝不落瓣的!提笔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后来,苏东坡遭贬到任黄州。时值秋季,一日,大风过后,苏东坡到花园赏菊,不禁目瞪口呆:眼前黄花纷纷凋落,果寘是“满地铺金”。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
“苏轼黄州菊花误”的故事,可以看出苏轼是个怎样的人?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苏轼的《石钟山记》。
导入新课
苏轼一生遭受政治磨难。入朝任职后,因不同意王安石推行新法,出任杭州通判,后改为知密州、徐州、湖州。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等弹劾他作诗讽刺新法,以“谤讪朝廷”罪被捕下狱,这就是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幸而未死,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三年(1080)到黄州。
元丰七年(1084)被调赴汝州(今属河南),这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径湖口,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
写作背景
走近作者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画: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历史上的全才
一贬再贬的人生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名动京城。宋神宗时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绍圣元年(1094年),因与守旧派发生分歧,被贬惠州。
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
散文:《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
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诗:《惠崇春江晚景》
《题西林壁》
《饮湖上初晴后雨》
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王士祯更将其与李白、曹植并称为汉魏以来,二千余年间的“三大仙才”。
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石钟山
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石钟山海拔61.8米,相对高度40米左右,面积0.2平方千米。石钟山,实际上不是一座山,而是两座山,都由石灰岩构成,下部均有洞穴,形如覆钟,
面临深潭。两山分据南北,相隔不到1 000米。
南面一座濒临鄱阳湖,称上钟山;北面
一座濒临长江,称下钟山,两山
合称“双钟山”。 
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石钟山
关于它命名的由来历来有三种意见。
(一)风水声如钟。认为山下缝隙洞穴“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的声音。北魏郦道元与北宋苏东坡持此说。
(二)石声如钟。由于此山是石灰岩质,内有石钟乳、石柱、石笋等,用槌敲打,也会发出声音。唐代李渤持此说。
(三)山形如钟。《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清代俞樾持此说。




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郦、李)表示怀疑。
通过实地考察去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真实缘由。
事实如果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就不能凭主观臆断去推断它的有无。
议论为主,提出问题
集中议论,抒发感想
叙议结合,解决问题
一篇带有考察性质的游记



第二部分(2):游历:解疑。
第一部分(1):游因:质疑。
第三部分(3):游感:总评。
文章主旨
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议论皆由探寻石钟山命名的来由而发,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再用“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的一叹一笑点明自己的写作意图。文章重在因事说理,表现了作者不迷信古人,不人云亦云的品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彭蠡:鄱阳湖的别称
焉:兼词,于此。
以为:认为
临:靠近
鼓:振动
搏:撞击,拍
洪:大
是:这
以:把
钟磬:古代打击乐器
虽:即使
鸣:使……发出声音,使动
而:递进,更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更何况是石头呢!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始:才 访:访寻
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得:找到
而:连词表承接
函胡:通“含糊”
越:高扬
桴:fú,鼓槌
腾:传播
韵:声音
徐歇:慢慢消失
得:找到
之:代“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
然:但是
尤:更加
而:却
名:n-v,命名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到了唐代李渤才访寻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那块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那块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有铿锵悦耳声音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却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段内容总结:叙述对石钟山命名的两种说法,然后提出质疑
得 名 由 来 作 者 态 度 作 者
依 据
郦 道 元
李 渤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人 常
疑 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
虽大风浪不能鸣
也,而况石乎!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
聆之,南声函胡,北
音清越,桴止响腾,
余韵徐歇。
余 尤
疑 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
所在皆是也,而
此独以钟名,何
哉?
舟:乘船,名-状 适:到
赴:赴任、就职
因:因而,于是
得:能够 扣:敲,击
焉:相当于“然”
固:本来
莫夜:晚上。
独:独自
侧:在旁边,名-状
森然:阴森、恐怖的样子
搏人:捉人、打人
磔磔:鸟鸣声
或:有人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kōng)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hú),闻人声亦惊起,磔磔(zhé)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kōng)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hú),闻人声亦惊起,磔磔(zhé)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本来就觉得可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乘着小船到绝壁下面。巨大的石头在旁边耸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扑过来)攻击人(似的);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
方:正 心动:心惊
噌吰:钟声洪亮 绝:停止
徐:慢 察:观察 之:代发声之处
则:同“乃”,就是,原来是
罅:裂缝 焉:于此
涵澹澎湃:波浪激荡
为:形成 此:代这种声音
当:处在 空中:中间是空的
窍:窟窿
与:可以理解为“把”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窾坎:击物声 镗鞳:钟鼓声
向:从前,先前 相:互相
作:兴起,翻译为演奏
焉:语气助词 因:于是
识:通“志”,记住,知道
之:代下文典故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chēnɡ hónɡ)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xià),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kuǎn kǎn)镗鞳(tānɡ tà)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周景王之无射(yì):《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 “无射 ”钟。
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
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却(听到)从水上发出巨大的声音,声音洪亮像(击)钟(敲)鼓一样连续不断。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它,原来是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水波激荡便形成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一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心,(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互相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一样)。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称这座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第二段内容总结:
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石钟山名由来的经过。
苏轼的实地考察分几个阶段?
白天:寺僧演示(他示)――“笑而不信”(嘲讽)
两个阶段
暮夜:夜泊绝壁(自察)――“笑谓迈曰”(自得)
夜游石钟山,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这段描写与下一段的哪句话照应?有什么作用?
大石――比喻绘形
栖鹘――直接绘声 ﹥阴森可怖-→烘托亲身探访的不易
鹳鹤――比喻拟声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是什么?
水石相搏说 声源 声音
微波-山下石穴罅 噌吰如钟鼓不绝
风水-中流之大石 有窾坎镗鞳之声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目、耳:名-状,亲眼,亲耳
臆断:主观推断
殆:大概
终:终究
夜: 在夜里,名-状
泊:停泊
莫:没有人
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
言:用文字表述、记载
(任何)事情不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推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把小船在夜里停泊在悬崖绝壁的下面(来考察),所以没有人能够了解(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至于那些)渔夫(和)船工,即使知道(这些)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述。
所以:……的原因
陋者:浅陋的人
乃:竟然 考:敲
求:寻求
之:指“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其实: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真相
是以:因此
盖:发语词
简:简单
陋:浅陋
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那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这件事,叹惜郦道元(记叙)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作者在探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后,悟出什么道理?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作者对以上做法各持什么态度?
①“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点明主旨:认识事物贵在“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
郦道元→不详 (“叹”之“简”)
士大夫―→不肯
渔工水师→不能
陋者(李渤)―→考击以求得其实 (“笑”之“陋”)
【指责】
【惋惜】
《石钟山记》文中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
这段描写有何作用?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鹤也。
作用:渲染阴森可怖的氛围,突出亲身探访的不易。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埋伏笔)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运用视觉、听觉,状形、摹声、绘态。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动静结合,有声有色。
自主思考
合作探究
后人认为苏轼对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也是片面的,清人曾国藩曾说:“东坡叹李渤之陋,不知坡亦陋也。”这真是“笑人者,人亦笑之”。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提示:
苏轼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的精神是可贵的。他的不主观臆断、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勇气也是值得倡导的,苏轼通过石钟山考察所得到的感悟对于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启迪意义。
在学术争呜的过程中要心平气和,以礼相待,不能为排除异见,恶言攻击,应允许不同的观点存在,抑或是对立的观点,在争鸣的过程中求同存异,最后达到统一。
1、语言生动形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以动衬静的手法,把大石、栖鹘、水波的形态和声音描绘得形象逼真。运用了“磔磔”“噌吰”“窾坎镗鞳”等拟声词,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且所用拟声词都是联绵词,韵律和谐。
2、结构独特。全文夹叙夹议又不同于一般游记,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
3、行文曲折,富于变化。文中写对旧说之疑共有三次,不仅每次写法不同,即便在同一次中,文笔也有曲折。
艺术手法探究
游因——质疑
游历——解疑
游感——结论:
郦说
李说
——人常疑之
—— 余尤疑之
1.访问时间,同伴和机缘
2.访问寺僧
3.亲访之见闻
4.访之所得
大石侧立
栖鹘惊飞
鹳鹤怪叫
水声轰鸣
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
议论为主
提出问题
叙议结合
解决问题
集中议论
抒发感想
石钟山记
课文结构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2B57A1C6B8F2C85CB0EAED40C4F82894BC2D39F64AE6627D776777574710C96A2982A5D0BB6553398D7E5F4D6303B11156A917EB4EF75F035612C03AD96E20
纪年法
王公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
干支纪年法:十天干十二地支,六十年一周期。
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淳熙丙申”。
文体知识:
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文体。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或即景抒情,或托物言志。一般的游记重在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但宋朝的游记往往在记游的基础上惊醒大量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记叙只是引子。
我国古代的杂记内容较多,具体类别常常不易截然划分。可将杂记大体分为四类:亭台名胜记、游览山水记、图画器物记、人物事件记。
如:《小石潭记》
知识拓展
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如:《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书: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等,如:《报任安书》(司马迁)、《与朱元思书》(吴均)、《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赋: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
论:古代论说文体中的一种,要求析理透辟。它也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分为政论和史论两种: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比如《过秦论》(贾谊)。
石钟山记 理解默写
1.《石钟山记》中以反问句阐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 , ?
2.《石钟山记》中,作者用一个宾语前置句表达自己得知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后轻松愉悦的心情的句子是: 。
3.《石钟山记》中作者认为石钟山命名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除了郦道元记录不详细和渔工水师不能用文字记载之外,还在于“ ,从而阐明了实践的重要性。
4.《石钟山记》中,作者用一个定语后置的句子认为能发出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有的句子是: , 。
5.标明作者写作本文意图的句子是: , 。
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
古之人不余欺也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石之铿然有声者 所在皆是也
盖叹郦元之简 而笑李渤之陋也
6.面对“寺僧使小童持斧, , ”的解释,《石钟山记》中,作者笑而不信,从而更加坚定了探明真相的决心。
7.文中提出郦道元认为石钟山命名的原因的句子是: , , , 。
8.文中写李渤自以为得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的句子
是: , , , , , 。
9.文中写作者质疑郦道元关于命名的原因的句子是: , , !
10.《石钟山记》文中写苏轼父子夜至绝壁之下所见所闻之景的句子是: , , ;
, , ;
, 。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硿硿焉
下临深潭 微风鼓浪 水石相搏 声如洪钟
得双石于潭上 扣而聆之 南声函胡 北音清越 桴止响腾 余韵徐歇
今以钟磬置水中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
大石侧立千尺 如猛兽奇鬼 森然欲搏人
而山上栖鹘 闻人声亦惊起 磔磔云霄间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或曰此鹳鹤也
课堂训练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 桴止响腾
B. 被发行吟泽畔
C.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D.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答案:A
解析:B. 被,同“披”,披散。C. 函胡,同“含糊”,重浊模糊。D. 孰,同“熟”,仔细。
2.下面对加色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考:考究
扣而聆之 扣:扣住
B. 虽大风浪不能鸣 也 鸣:使……鸣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访:探寻
C. 余韵徐歇 韵:韵味
余方心动欲还 动:动摇
D. 虽知而不能言 言:说出来
而笑李渤之陋 也 陋:粗野
答案:B
解析:A.“考”,敲击;“扣”,敲打。C 项,“韵”,声音;“动”,惊恐。D.“言”,用文字表述、记载;“陋”,浅陋。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色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B.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 来而记之者已少
而言之不详
D. 火尚足以明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答案:A
解析:A. 焉:语气词,不译。B. 然:① 连词,但是;② 代词,这样。C. 而:① 表并列,并且;② 表转折,但是。D. 以:① 连词,来;② 介词,用。
4.下列句中加色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 此世所以不传也
B. 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C. 自以为得其实
D.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答案:D
解析:A. 所以:古义,表原因,……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B.空中: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天空中。C. 其实:古义,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真相;今义,实际上,事实上。
5.下列句中都有名词作状语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
①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②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③ 余固笑而不信也 ④ 大石侧立千尺  ⑤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⑥ 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⑦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⑧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⑧ D.⑤⑥⑦⑧
答案:C
解析:① 中“舟”,② 中“目”“耳”,④ 中“侧”,⑧ 中“兄”,均为名词作状语。⑦ 中“箕畚”名词用作动词,用箕畚装土石。③⑤⑥三句中无词类活用现象。
6.下列文言句子的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 石之铿然有声者  ② 古之人不余欺也  ③ 此世所以不传也 ④ 荆州之民附操者 
⑤ 夫晋,何厌之有 ⑥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A.①④/②⑤/③⑥ B.①⑥/②⑤/③④
C.①③⑥/②④⑤ D.①③/②⑤/④⑥
答案:A
解析:分别为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答案: (1)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山那块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山那块山石的声音清脆而悠扬,鼓槌停止敲击,声音还在传扬,余音慢慢地消失。
(2)任何事情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只凭主观想象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