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百合花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1 《百合花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4 18:42:07

文档简介

3.1 百合花(1)
(30分钟 100分)
班级       姓名       成绩     
【课时目标】
基础 达标 能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
素养 突破 审美鉴赏与创造
【课时必刷】
A级 基础训练题
阅读《百合花》,完成1~6题。
1.结合原文,分析以下句子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情况。(9分)
(1)我只好开口叫他,他这才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
(2)他听到这里,突然站住脚,呆了一会儿,说:“那!……那我们送回去吧!”
(3)“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
2.伏笔是文章中前文对后文的提示或暗示。关于新媳妇的身份,文中有多处伏笔,请找出两处。(9分)
3.简析下面的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10分)
前面的枪声,已响得稀落了。感觉上似乎天快亮了,其实还只是半夜。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悬得高。
4.“百合花”在文中有何象征意义 结尾对百合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10分)
5.“但我又莫名其妙地想问问谁,战地上会不会漏掉伤员。通讯员在战斗时,除了送信,还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些没意思的问题。”这段话如何理解 (10分)
6.“我”眼中的小通讯员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眼中的新媳妇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10分)
B级 素养提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文本一:
林英从袋子里掏出一个纸卷,慎重地放进靠窗台子的抽屉里,又慎重地把它推好。于是才靠了台子,微微地仰起头来,用右手掠她的头发,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我有信没有 ”她轻轻地问她表妹。
“有的,”她表妹把拿书的手垂下一边,“在这抽屉里。”林英拿出了信,是岑写的。
岑,她知道,是她叫作弟弟的那个同志。这时,一个可怕的幻影便袭上她的视境。这是一个青年,(1)在眉底的眼中,射出苦闷的光。他的唇颤抖着,仿佛有种尖锐的东西在磨砺着他的心,他的皮肉,以至他的每个细胞。
她能在什么时候,都想起他们初见的一次,这时是夏天,他穿着灰色的布衫,局促地、怯懦地看她,于是她便想:
“他是一个最受压迫的阶层里出来的吧 ……”
以后她和他熟了,“他是一个诚恳的青年,”她是这样印象着。
他现在作为一个幻影出现在林英眼前的,是多么可怜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 他恳求似的眼光,是在追求什么呢 他颤抖的嘴唇,是要讲什么可怕的字句呢 ……
“姊姊,我说过,我是缺乏一种发动的力,我的生命是愈趋愈下的一支病苇。我的理性,其实何尝有什么决口,只是我在情感上是狂风暴雨的牺牲。我夜不能睡,我白日坐着时,却梦着不可知的幻境,我走在马路上,仿佛是一个吃醉了酒的人,柏油的路面像棉絮似的蠕动着。
“我昨晚独自在D公园里徘徊,我突然感觉到死的诱惑,高耸的大树,鬼怪一般地伸上天空去,铁青的天空,只点缀了嘲弄似的几点星光,我面对着栏外的江面,无尽的水波,倒映着凌乱的灯影……
“我不是以前有句诗叫‘灯影乱水惹人哭’的吗 那是真的。我最怕见这景象,见了一定是悲伤,是追忆,是哭泣,是死的憧憬。
“我那时觉得,我为什么没有一个来扶持一下的人呢 为什么没有一个握着我生命之缰的人呢 再想,如果我放弃了我生命的占有,而勇敢地跃入无尽的碧波中去,一切会怎样呢 一切要依旧的,公园依旧是那么静美的,上海的夜依然是那么呻吟的,乱水灯影依然是那么凄凉的,一切都不会改变……
“但我终于是想起了你,我想你怕是我最后阶段中生命的握有者吧!”
沉重又压在她心头了。
但是学生们的喧声叫醒了她。她看着她们,呀,她们的脸,她们的脸!疲劳、兴奋,整个的都表现着一种向上的蓄意,她们仿佛是一列疾驰着的火车……
理性支配了她,她于是对自己说:
“我要回他一封信,我要打破他的幻灭!”
她坚决地握一握拳头。
(摘编自殷夫《小母亲》【注】)
【注】《小母亲》于1930年发表。小说塑造了一个走向成熟的女共产党员林英的形象,她出身于相当富有的家庭,本来可以“在华美的环境中,做她女性的春梦”,但她仍愿抛弃“好的享受,好的生活”,为了正义和真理,“准备迎受一切的苦难和不幸”。作者截取生活中的一天,描写她从清晨到夜晚的繁忙的革命活动,展示了她成长的经历和丰富复杂的内心情怀。
文本二:
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声。(2)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我强忍着眼泪,跟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
(节选自茹志鹃《百合花》)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
A.文本一中,岑的形象是作为林英的形象对照者而出现的,他是革命征程中的一个苦闷彷徨者。
B.读了岑的信之后,林英心情沉重,但看到学生们昂扬向上的精神,她决心写信打破岑的幻灭。
C.文本二中“破洞”的出现,印证了牺牲的就是小通讯员,也写出了新媳妇和“我”万分痛惜的心情。
D.《小母亲》表现了大革命失败后革命者奋勇前行的青春,与《百合花》的故事发生在同一背景下。
8.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
A.文本一中,林英与岑的第一次见面属于补叙法,林英当时感觉岑是一个从最受压迫的阶层出来的青年。
B.文本一的信中,作者多次运用疑问句式,极力表现了岑在现实面前的一种迷乱心境和内心的感伤、颓废。
C.“她坚决地握一握拳头”,表达了林英对继续走正确的革命道路的坚定信念,对打破岑的幻灭的信心。
D.文本二中,“缝破洞”这个动作细节描写表达了新媳妇对小通讯员的愧疚、疼爱以及敬重等复杂情感。
9.小说中,岑给林英写了封信。请简要分析这封信在小说中的作用。(12分)
10.请对两则文本画线处有关人物的描写手法进行简要分析,指出不同之处。(12分)
(1)在眉底的眼中,射出苦闷的光。他的唇颤抖着,仿佛有种尖锐的东西在磨砺着他的心,他的皮肉,以至他的每个细胞。
(2)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
C级 情境创新题
1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8分)
①中国的吉祥图案最早起源于原始图腾。②因为原始时期人们的生产力水平低,时常会受到自然灾害的伤害。③人们为了祈求上天怜爱、保佑,便会将与之生活密切相关的美好事物刻画出来,④进行祈求祷告仪式,以求得平安、富足生活的愿望。⑤在文明的发展、传承过程中,⑥人们更加注重家庭血缘的传承,希望实现天人和谐的景象。⑦在中国吉祥元素图案融入儒家的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思想后,使其形式更加丰富,⑧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在吉祥图案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⑨中国的吉祥图案以独有的方式,将安定、幸福、美满、和谐的精神境界代代相传。
答:(1)序号:     修改:  。
序号:     修改:  。
序号:     修改:  。
序号:     修改:  。
参 考 答 案
课时7 百合花(1)
1.(1)通讯员心里闹着别扭,既有对“我”的不服气,也有对新媳妇的一丝不满。(2)通讯员觉得很为难,心里过意不去。(3)表现了担架队员焦急、担忧、期盼的心理。
2.①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② “我刚才也是说的这几句话,她就是不借,你看怪吧!……”③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
3.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②调节叙事节奏。③具有暗示意味。
4.(1)百合花象征了通讯员和新媳妇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象征了军民间纯洁的感情。(2)赞美了普通人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人民对革命英雄的崇敬与热爱。以百合花为象征,赞颂人物的人性美、人情美。
5.由上文知道一个×营的通讯员负了伤被送到包扎所,“我”马上想到了“我”的同乡,“我”很担心他,所以“想问问谁,战地上会不会漏掉伤员”,想知道通讯员“除了送信,还干什么”。最后一句“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些没意思的问题”,其实暗示了“我”对那个通讯员的关心、牵挂、惦念。
6.小通讯员腼腆,纯朴,勇敢,热爱生活,善解人意。新媳妇害羞,腼腆,善良,深明大义,对革命战士有深厚的阶级感情。
7.D(“与《百合花》的故事发生在同一背景下”错误,从注释中的“1930年发表”可知,小说《小母亲》发表于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从对教材的学习中,我们可知《百合花》是以解放战争为背景的,因此,两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并不相同)
8.A(“林英与岑的第一次见面属于补叙法”错误,应该是插叙手法)
9.①推动情节发展。从林英收到信,到展开回忆,到回到信的内容,到林英决定回信,小说以信来推动情节发展。②暗示社会环境。从信中岑感觉高树是鬼怪的、天空是铁青的、“灯影乱水惹人哭”等处可推知当时社会环境的凶劣。③展现人物心理,形成对比。信中岑叙说了他在现实面前的迷乱、感伤与颓废,与“表现着一种向上的蓄意”的学生和革命意志坚定者林英形成对比。④表现小说主题。小说通过这封岑祈求林英能给他支撑力量的信,从侧面表现了20世纪30年代像林英这样的革命者对革命道路选择的坚定信念。⑤作为线索,贯穿节选部分。小说围绕这封信来组织情节,使结构严谨缜密。(能答对三点即可)
10.第(1)处运用了神态描写,表现了岑的苦闷与思想斗争的激烈,与下文“他颤抖的嘴唇,是要讲什么可怕的字句呢 ”形成前后照应。第(2)处运用外貌描写,从前后外貌的对比中显示出小通讯员牺牲的痛苦和战争的惨烈,以及人民付出的代价之大。
11.(1)② 因为原始时期的生产力水平低,人们时常会受到自然灾害的伤害 (2)④ 进行祈求祷告,以表达求得平安、富足生活的愿望 (3)⑤ 在文明的传承、发展过程中 (4)⑦ 中国吉祥元素图案在融入儒家的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思想后,形式更加丰富3.1百合花(2)
(30分钟 100分)
班级       姓名       成绩     
【课时目标】
基础 达标 能分析小说的艺术手法
素养 突破 审美鉴赏与创造
【课时必刷】
A级 素养提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静静的产院
茹志鹃
人民公社成立以后,杜书记说要组织一个产院,拨给了三间房子。谭婶婶在这房子里,自己做了一张办公桌,弄来了一张高脚产床,发展了五个床位。这三间房子,再也不是普通的三间房子了,这是一所幽静整洁的产院。
如今村里张大嫂的二丫头荷妹,已在城里培训毕业,刚派到产院里工作。此刻,谭婶婶正带荷妹参观产院:有橡皮手套,各种针药,补血的,止痛的,止血的,还有几针麻醉针剂。每一样东西,都标明着产院发展的各个阶段。
“婶婶,我们在哪里洗手呢 ”荷妹忽然问。
“二丫头,这里不能和城里那些大医院比。”谭婶婶有些生气了,话也加重了分量。
“婶婶,我们自己可以做土造自来水,人家托儿所都用自来水洗手了,我们产院里更需要这个。我看过了,井不远,只要墙上打一个洞……”
“荷妹,你刚来,还是看看再说吧!”谭婶婶心里有点不高兴。
可是第二天,谭婶婶回到产院,还没跨进屋子,就愣住了。办公室那雪白的墙上,已打了水桶大的一个洞,荷妹在洞边接竹管,一见谭婶婶回来,她立即欢呼起来:“谭婶婶快来看自来水!”
“自来水 对,自来水……”谭婶婶扶起一张凳子坐下,她觉得向她涌来的东西太多,她累极了。
荷妹突击了半天,料想婶婶见了一定会又惊又喜。她拭着汗,等了半天,婶婶却一声不响。她迷惘了。
荷妹收敛起笑容,认真地说道:“婶婶,乡下不是永远都是乡下,我们现在可以做到有自来水不去做,这可不是光荣,这是落后……”
“是啊!”谭婶婶答应着,心里猛地动了一下,这些话好熟啊!自己曾经说过的,三年前头,推广新法接生的时候,自己对许多人说过“又卫生,又科学”,对妇女说,对妇女的男人说,对婆婆说,对妈妈说。现在……谭婶婶看看刚做起来的自来水管,荷妹带来的氧气瓶,白色的护士帽,还有荷妹那对亮晶晶的眼睛……
仿佛有一股风暴席卷而来,它们气势磅礴,排山倒海地向前推,向前涌。天,骤然间阴了下来,树枝在空中乱舞。恰好这时竹管已接到井边,荷妹欢呼起来,阿玲她们也拍起了巴掌,谭婶婶竭力想在这时候也找一点事来忙一忙,跑一跑,以证明自己在这里的作用,可是什么也想不起来。真奇怪,平常匆匆而过的时间,今天却拉得那么长,那么长……
“谭婶婶,彩弟要生了!”下午,一个男人气喘喘地扶着一个快临盆的产妇走来。
谭婶婶跳起来,立刻浑身来了力气,手脚也利落了,荷妹也立即丢下那些竹管跑来帮忙。彩弟迅速地被安排上了产床,产院里,一切都恢复正常了。
谭婶婶像个身经百战的老战士,有把握地守卫在被保护人的旁边。她像一个正正式式的特种兵,在自己的战斗岗位上,守候那喜悦而又紧张的一刻。现在,谭婶婶面对这一切,无论自来水管也好,荷妹那熟练准确的动作也好,心里很安然。彩弟夫妻俩,使她记起了自己过去的光荣,她在新法接生上做过的种种努力。
忽然,彩弟打了一个呵欠,迷迷糊糊地要睡了。
无论是老法还是新法接生,都知道,产妇打呵欠要睡,这是一个十分头痛的现象,需要很快用钳子把婴儿钳出来,不然婴儿会闷死,产妇也会有生命的威胁。
风拼命地摇撼着树枝,电灯光一动不动,更耀眼地照着雪白的产床,照着沉沉欲睡的彩弟。手术是个小手术,只需要十多分钟,可是,谭婶婶不会。她飞似的向队部办公室奔去,风掀着她的衣裳,在她耳畔呜呜地叫。去给医院打电话,这不是第一次,可是今天,谭婶婶心里刮起了大风。
电灯,电灯下面雪白的产床,床上躺着产妇,一切都如理想中那样,可是她,她只能跑来打电话,前年是这样,去年也是这样,如今有了电灯,有了汽车,有了拖拉机,可她还是这样跑来打电话,眼看着救护车把产妇从雪亮的灯光下接走,而产妇需要的,只是一次十几分钟的手术,只要拿起剪刀和钳子。谭婶婶第一次感觉到,给医院打电话,竟是一件这样难受的事。奇怪的是,自己在这以前,打过多少次这样的电话,竟然会那么心安理得。
“荷妹!”谭婶婶站住了脚,清楚地记起来了,当自己跑来打电话的时候,荷妹那张年轻的脸上,确确实实是十分镇静的,并没有跑来打电话。产院有了自己的医生,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荷妹这一个年轻的医生,仿佛是在刚才那一霎间,才来到产院,才进入谭婶婶的心里。
风用一种巨大的、看不见的力量,在后推着她,拥着她,迫使她好像是脚不沾地地在向前走。
谭婶婶回到产院,荷妹正在穿一件消过毒的隔离衣,神情稍稍有些紧张,但并不慌乱。
“婶婶,我看不能等了。”荷妹急促地说道。
“快吧,孩子!”谭婶婶声音里带着无限的温存。
“荷妹,让我来学学吧!”
谭婶婶扭开自来水,又仔细地洗了手消过毒,走到产床边。
一切都如理想中一样。狂风开始畏缩退却了,夜,又恢复了她恬静的常态。马蹄钟上的时针已指向午夜十二点,这个静悄悄的产院,正走向明天——明天啊,将是一个多么灿烂、从古未有的明天!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8分) (  )
A.荷妹在洞边接竹管,一见谭婶婶回来,“立即欢呼起来:‘谭婶婶快来看自来水!’”此处表现了荷妹喜悦的心情。
B.“仿佛有一股风暴席卷而来,它们气势磅礴,排山倒海地向前推,向前涌”通过设喻,以有形写无形,形象地表现人物复杂的心理。
C.“谭婶婶扭开自来水,又仔细地洗了手消过毒,走到产床边”这一举动通过三个动作表明谭婶婶对新事物的抗拒。
D.“正走向明天——明天啊,将是一个多么灿烂、从古未有的明天!”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8分) (  )
A.荷妹是年轻一代的产科医生,致力改变;谭婶婶却满足于现状。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新事物不易取代旧事物的感慨。
B.小说的故事主要发生在一天一夜之中,人物的言谈、动作、心理等描写详略得当,重点写了谭婶婶的心理变化。
C.出色的细节描写是小说的显著特色,谭婶婶的心理变化与荷妹的思想作风都是通过一连串的细节描写来表现的。
D.小说构思精巧,通过日常生活的几个场景,在激烈的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时代潮流对人思想的影响。
3.小说标题“静静的产院”有何意蕴 请结合文本分析。(12分)
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风”有何作用 (15分)
B级 情境创设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37分)
是的,严寒为世界带来了灾难,却也造就了美。假如你看到被雪花覆盖的洁净辽阔的田野,看到北方人用巨大的冰块镂刻出千姿百态的冰雕,你一定会惊喜得说不出话来。而冰霜花,似乎是把严寒所创造的美全部凝集在它们那沉静而又精致的形象之中了。面对着它们,你也许再也不会诅咒寒冷。
看着窗上的冰霜花,我也曾经想起南国的那些花,那些在炎阳和热风中优雅而又坦然地绽开的奇葩:凤凰花、茉莉花、白兰花、美人蕉、米兰……以及许多我从未有机会见识的南国花卉。在难耐的酷暑中,它们微笑着,轻轻地吐出清幽的芳馨。我想,它们,和这里的冰霜花似乎有着共同的性格,一个在严寒中形成,一个在高温下吐苞,都曾经历了艰难、痛苦和搏斗,却一样美丽,一样赏心悦目。
无论在北方,还是在南方,我们的周围,总是有一些美好的东西在默默地生长着,不管世界对它们多么严酷。也许,正是因为形成在严酷之中,这些美,才不平庸,不俗气,才会有非同一般的魅力。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表达效果 请简要赏析。(12分)
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这些美”与“才不平庸”中间的逗号,能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文中还有两处相同的用法,请找出其中的一处。(12分)
7.请把这三段文字压缩成一个不超过45个字的单句。(1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9题。(20分)
你只要留心,在这个世界就好像每天都能听到花落的声音。像樱、梨、桃这样轻盈飘逸的花,我从不将它们的谢落看作一种死亡。它们在风的轻唤声中,觉悟到自己曾经是有翅膀的天使,便试着挣脱了枝头,试着飞,轻轻地就飞了出去……
最喜欢乡间那种朴素的小雏菊,开得不事张扬,谢得也含蓄无声。它的凋谢不是风暴,说来就来,它就那么安静地依偎在花托上,一点点地消瘦,一点点地憔悴,然后不露痕迹地在冬的萧瑟里,和整个季节一起老去。
8.“好像”常表示“不十分肯定的推测”,有时也表示“肯定与确认”。下列各句中的“好像”,与文中加点的“好像”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8分) (  )
A.说也怪,他背后好像长了眼睛似的,倒自动在路边站下了,但脸还是朝着前面,没看我一眼。
B.我只见他迅速地做着这一切,他说的什么我就没大听清,好像是说什么被子的事,要我们自己去借。
C.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皇起来,好像他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局促不安。
D.他也在远远的一块石头上坐下,把枪横搁在腿上,背向着我,好像没我这个人似的。
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能不能改成“谢得含蓄无声,开得也不事张扬” 请谈谈你的理由。(12分)
参 考 答 案
课时8 百合花(2)
1.C(这个举动表明谭婶婶的心里已经开始接受新事物)
2.D(小说在构思上没有设置激烈的冲突)
3.①幽静的新生儿降生的地方。②喻指新事物、新思想悄悄诞生的地方。③新旧冲突终将平息,新时代终将到来。
4.①衬托谭婶婶内心的不安(矛盾、心理转变)。②暗示(推动)情节发展。③渲染紧张的氛围。
5.拟人。“微笑着”“轻轻地吐出清幽的芳馨”赋予南国花卉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它们面对酷暑时的优雅和坦然。
6.(1)表达效果:这种主语和谓语之间的逗号,可以制造短暂的停顿,为后面的谓语蓄势,有强调突出的作用;还能增强节奏感,使表意更舒缓。(言之成理即可)(2)相同的用法:①而冰霜花,似乎是把严寒所创造的美全部凝集在它们那沉静而又精致的形象之中了。②它们,和这里的冰霜花似乎有着共同的性格。(找出其中的一处即可)
7.北方严寒创造的冰霜花和南方高温下绽开的花卉等美好的东西因形成在严酷之中而具有魅力。
8.D(文段中和A、C、D中的“好像”都表示“肯定与确认”,B中的“好像”表示“不十分肯定的推测”)
9.不能。①“开”和“谢”有先后逻辑关系。②该句后面的“它的凋谢”与“谢”衔接紧密。③语境需要强调“谢”,与“谢”相关的内容加“也”并放在后面,有强调效果。(言之成理即可,答对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