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喜看稻菽千重浪》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1 《喜看稻菽千重浪》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4 18:4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 喜看稻菽千重浪
(30分钟 100分)
班级       姓名       成绩     
【课时目标】
基础 达标 能读懂人物通讯,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素养 突破 思维发展与提升
【课时必刷】
A级 基础训练题
  阅读《喜看稻菽千重浪》,完成1~4题。
1.标题引用了谁的诗句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0分)
2.本文写了哪几件事 分别体现了科学家袁隆平哪些方面的品质 (12分)
3.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这样选材有何艺术效果 (9分)
4.本文属于什么新闻体裁 在结构上有哪些特点 (9分)
B级 素养提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
材料一:
5月22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他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从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产量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来,袁隆平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目前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全年亩产达到1530.76公斤。杂交水稻现在已在印度、美国、巴西等多个国家大面积种植。
袁隆平院士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不断攀登杂交水稻研究的高峰,用行动践行担负国家粮食安全的赤诚初心和使命责任。
(摘编自科技部官网2021年5月23日)
材料二:
5月24日,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人们来到这里,与袁隆平告别。
上午10时,“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遗体送别仪式在铭德厅开始。
铭德厅门口,写着挽联。哀乐低回。袁隆平躺在鲜花翠柏中,面容安详。阳光透过天花板的玻璃洒落在他身上。他穿着红蓝格子衬衫和深蓝色西装外套,这是他生前最喜欢的衣服。
10时15分,铭德厅内开始默哀。
铭德厅外,长沙明阳山仿佛被人潮淹没。拥挤的人群中,许多人看不清面容,一眼望去,只能见到一朵朵明黄和雪白的菊花——人们把手中的鲜花举过头顶。
前往殡仪馆的柏油路被人群挤满。
年轻的外卖骑手,骑着摩托车缓慢穿行。外卖箱里,有满满一箱金色稻穗。下单的人来自广东、福建、重庆……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武说:“袁老没有留下任何遗言。”“袁老一直相信,我们会把杂交水稻事业好好干下去。我想,他是放心的。”
这一天,长沙气温23℃。科研工作者说,这是适宜杂交水稻生长的温度。
(摘编自新华网2021年5月24日)
材料三:
袁隆平先生离开这个世界已近半年。11月15日,袁隆平骨灰安葬仪式在湖南长沙唐人万寿园陵墓举行。在袁先生遗像背后的巨石上,镌刻着他生前写的一句话:“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杂交水稻是世界性科技难题,但在我国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一名普普通通的青年教师袁隆平,没有经费,没有设备,更没有科研团队,誓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彼时,农学界认为“水稻没有杂交优势”,流传着“三系三系,三代人搞不成器”的谣言。不受外界影响,1964年,袁隆平和助手们先后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实验,“死磕”9年,直到1973年,袁隆平团队才成功实现了“三系配套”。三系法研究成功了,袁隆平又出发,向两系法进军。
随着三系法、两系法研究的接连成功,袁隆平的头脑中开始思考:杂交水稻要实现超高产,理想株型应该是怎样的
他开始瞄准世界水稻研究另一个重大难题——培育“超级杂交稻”。
那时,袁隆平已经59岁。他设计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株型模式,很难满足试验条件,直到有一天,他到江苏省农科院考察,看到了培矮64S/E32的试验田,顿时思想火花不断闪现,“这不就是我日思夜想的、超高产的理想株型吗 ”
返湘后,袁隆平立即设计出了超级杂交水稻的理想株型模式。
正是在这一株型模式技术路线的指导下,我国超级水稻的研究捷报频传。4年后,第一期每亩700公斤目标实现,随后便是2004年800公斤、2011年900公斤、2014年1000公斤的“三连跳”。
到了2020年,已经90岁高龄的他,又提出了更高、更难、更新的冲击目标:研究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杂交水稻和耐盐碱水稻,确保我国杂交水稻持续领跑世界。
“有生之年,我要实现20吨/公顷(亩产1333公斤)的目标,我很有信心!”袁隆平说。一粒好种子足以改变世界。如今,袁隆平生前的“禾下乘凉梦”,正通过一代代人努力实现。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介绍,目前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达到90亿亩,累计增产稻谷8000多亿公斤。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逐渐走向了世界,年种植面积超过800万公顷。“他为实现中国饭碗端在自己手上,为保障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吴孔明说。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邓华凤说,在袁隆平自己的书房里,一直挂着一首自题的小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21年11月16日)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8分) (  )
A.袁隆平荣誉等身,既是他不懈努力的明证,也是国家对劳动者的赞美与肯定。
B.袁隆平没有遗言,是因为涌现出了一大批科技工作者继承了他未完成的事业。
C.袁隆平践行了“做一粒好种子”的铮铮誓言,穷其一生力求实现“禾下乘凉梦”。
D.袁隆平书房里的小诗,既激励着他自己,也勉励着邓华凤等人永无止境去探索。
6.下列对三则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8分) (  )
A.袁隆平成功选育的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已推广到全国应用,并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大面积种植。
B.明阳山送行的人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袁隆平的追思,也彰显了我们的社会尊重劳动者的传统美德。
C.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近60年,不为私利,不计得失,可以说他与中国杂交水稻的发展息息相关。
D.袁隆平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精神影响一代代科研人刷新着我国杂交水稻产量的记录。
7.下列关于三则材料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8分) (  )
A.材料一是消息,真实、及时、简明地介绍了袁隆平的逝世,概括介绍了他一生的功绩,给予他高度评价。
B.材料二是特写,选取人们与袁隆平“告别”的几个镜头,再现当时的场景,表达对袁隆平的崇敬缅怀之情。
C.材料三是通讯,多角度、分层次地叙述了袁隆平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他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
D.三则材料都围绕袁隆平逝世这一事件展开报道,运用记叙、抒情等表达方式,具有真实性、抒情性。
8.请理解材料二画线句子的丰富意蕴。(12分)
9.假如你是报刊编辑,欲推荐材料三参加《中国青年报》年度优秀新闻作品评选,请阐述推荐理由。(12分)
C级 情境创新题
1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12分)
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可以通过杂交让农作物产量更高、更抗病虫害、口味更好。20世纪50年代,当时世界三大主粮中玉米和小麦都已经实现了产业化杂交优势品种的育种,但水稻杂交的项目都失败了,人们一度认为  ①  。袁隆平在中国上千个水稻品种中寻找可以作为保持系的稻种,进行了3000多次试验,花了将近8年时间,然而试验全部失败了。但  ②  ,他下定决心,开始转变思路,寻找野生的雄性不孕株水稻作为不孕系,进行杂交试验。通过几年的寻找,袁隆平团队成员发现了一株野生的雄性不孕株水稻,将其作为不孕系,并命名为“野败”。随后袁隆平与全国几十个科研单位合作,用“野败”与上千个品种的水稻进行杂交,在1973年才找到了IR24这个品种的水稻,将其作为恢复系。之后他们获得了南优2号、籼优2号等具有明显杂交优势的几个水稻新品种。袁隆平  ③  ,终于取得了水稻杂交的成功,正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此后,我国水稻的亩产量和质量不断地提高,我国也成了当之无愧的世界杂交水稻强国。答:①            12字
②            12字
③            12字
参 考 答 案
课时1 喜看稻菽千重浪
1.引用了毛泽东《七律·到韶山》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原诗为:
七律·到韶山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2.①2001年春节后第二天,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热爱并献身于农业科研事业)②1961年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勇于实践,敢于探索)③1964年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④1992年发表文章驳斥贬低杂交稻的文章。(坚持真理,实事求是)⑤1986年以来,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矢志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做贡献)
3.选取具体、典型的事例。围绕主题,选取可以突出人物个性的事例,使人物生动,个性丰满,如立面前。
4.人物通讯。使用小标题,条理清晰明白,重点突出,能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中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
5.B(“袁隆平没有遗言,是因为……”强加因果,原文的表述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武说:‘袁老没有留下任何遗言。’‘袁老一直相信,我们会把杂交水稻事业好好干下去。我想,他是放心的。’”, “袁老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与“袁老一直相信,我们会把杂交水稻事业好好干下去。我想,他是放心的”之间并无因果关系)
6.A(“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错误,曲解文意,材料一说杂交水稻在印度、美国、巴西等多个国家大面积种植,此前已有了第三代杂交稻,不能表明是“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
7.D(“三则材料都……运用记叙、抒情等表达方式,具有真实性、抒情性”错误。第一则材料是消息,篇幅短,重事实,讲时效,基本表达方式是记叙。它没有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也没有抒情性)
8.①交代人们送别袁隆平时的天气情况。②科研工作者关注杂交水稻生长的条件,决心把杂交水稻事业干好,体现了人们对袁隆平的深切怀念和崇敬之情。
9.示例:①内容:细节突出,事件典型;内容完整,主题鲜明。②结构:采用纵式结构,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事件,脉络清晰,层次分明。③表达方式:融记叙、说明、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为一体,富有感彩。④语言: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10.示例:①水稻杂交不大可能成功 ②袁隆平并未气馁 ③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