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谣 教学设计 (4)

文档属性

名称 长城谣 教学设计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14 20:5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情感,激发爱国热情。
2.学习朗读诗歌,在朗读中感悟诗情。
2学情分析
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表达思乡之情的现代诗歌并不陌生,在七年级下册我们已经学过了余光中的《乡愁》,对于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思念也不难理解,所以,我更注重学生对诗歌的诵读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诗歌鉴赏水平。
3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内容,体悟诗人情感。
2.学习朗读诗歌。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
配乐播放有关乡愁意境的画面,情景渲染,导入新课。
活动2【活动】作者简介
学生介绍作者席慕蓉(席慕容的简介资料来自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
活动3【活动】美美的听读
(朗读录音资料来自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
1.听课文配乐朗读,初步感知诗歌所蕴含的深情。
2.字词检测。
3.谁来说说听完这首诗后给你带来怎样的心理感受?
4.指名读,学生点评。
5.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朗读,注意把诗歌的语言变为自己的心声。
活动4【活动】美美的品读(看谁最懂诗人的心)
过渡:大家已经能把诗歌读得不错了,但是,要读好一首诗,还需要深入理解、体悟诗人的情感。当我们与诗人产生感情共鸣的时候,才是我们学习进入佳境的时候。
品读角度:请同学们从词语、修辞、句子等方面赏析诗歌,反复品味作者蕴含的丰富的情感。(课件背景图片来自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
学生品析交流质疑各抒己见。
第一节解读:只要学生能理解作者借助“长城”这个意象来凸现历史的本来面貌的意图,初步感知诗歌借助形象来抒情的特点就行。可让学生理解“无情”、“冷眼”等词语的含义,了解作者是怎样以历史的视角、现实的笔法来写长城的。看似无情的建筑,作者却采用拟人的手法把它当人来写,“蹲踞”的姿态里隐藏了超乎寻常的客观与冷静,曾经的发光剑影,鼓角争鸣都已经湮没于历史的烟尘,一个“泠眼”亦瞥尽长城上下的千年恩怨与荣辱,唯有长城悬卧天地间成为历史的见证。诗人这里与其说是怨恨长城,不如说是怨恨人世的离别。
第二节解读:在第一节客观呈现长城的历史面貌后,诗人并没有直接倾诉对长城的赞美依恋之情,而是非常含蓄地写出了古老的长城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唱你时总不能成声”、“写你不能成篇”、“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长城已成为民族的象征、祖国的象征,作者心系长城、心系故乡,视古老的长城为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之所,面对它,自然歌不成声、赋不成篇,又魂牵梦绕、挥之不去,和种思乡情结便借助长城的“躯体”、“面容”、长城的“云”、“树”、“风”传递出来。
第三节解读:有所思,夜有所梦。情感发展至极点便演化为梦境,于是,诗人梦到了记忆与想象中的故乡—“敕勒川阴山下”月色如水,乡愁似海。同样象征中华民族的黄河,此时也不知不觉流进了诗人的梦、不眠的夜。
在交流质疑活动中落实“无情”“蹲踞”“冷眼”“不眠的梦中”等重点词语的品读,让学生在反复涵咏品味中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第一节:我怨长城
第二节:我赞(念)长城
第三节:我梦长城
活动5【活动】美美的演读
此时,长城已不是一个“无情的建筑”,而是祖国的象征,长城“千年的面容”“万里的躯体”,加上“云”“树”“风”……共同构成一副莽莽苍苍的山河画卷,那是诗人朝思暮想的故乡啊!作者的思念之情如黄河水般汹涌,让他彻夜难眠。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应该以怎样的语气语调朗读才能传达出诗人如此深沉的情感感情呢?
1.学生交流
(我会用这样的语气来朗诵诗歌……)
明确:
第一节:我怨长城 舒缓 深沉
第二节:我赞(念)长城 高昂 热烈
第三节:我梦长城 舒缓 悠长
2.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诵读
3.指名演读
4.教师示范配乐朗诵。
5. 全班配乐朗诵(全体起立)
在同学们深情的诵读中,我相信大家都读懂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倦鸟思巢,落叶归根,我们祝愿在外漂泊的游子能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会到亲人身边!也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活动6【活动】巩固拓展
1.填空:
《长城谣》的主题意象是 ,也有对黄河的思念。抒情主线既有对 ,也有对历史的观照和反思。
2.指名在黑板上板书本课重点板书。
我怨长城
我赞(念)长城 → 主题意象(长城)
我梦长城
3.课外阅读席慕容的《乡愁》,进一步体会她的思乡之情怀。(《乡愁》的文本资料来自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朗读为教学主线,将教学过程分为“美美的听读”“美美的品读”“美美的演读”三个主要环节,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赏析诗歌,感悟诗歌蕴含的丰富的情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品读环节,我教给学生品读诗歌的角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师生共同交流、质疑、解疑,挖掘出文本更深层次的内涵,从而更好的把握文章的主题。尤其是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使抽象的诗歌变的具体可感,通过湖南基础教育资源网音频及图片的运用,如导入时乡愁氛围的渲染,配乐诗朗诵等,使学生形象地感知课文,更快的掌握诵读技巧,提高了朗读水平,更容易理解和体会作者对祖国大陆的思念眷恋之情,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