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教案:第4章 第2节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和无机盐(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教案:第4章 第2节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和无机盐(表格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4-13 21:3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
生物
课题
第2节 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案例背景
教材分析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教材通过介绍“无土栽培”技术,让学生分析无土栽培成功的原因,验证无土栽培液和土壤溶液中含有无机盐,得出“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的结论。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没有看到过的无土栽培很感性兴趣,因此,可通过录象资料,介绍无土栽培技术,然后分析无土栽培成功的原因,在通过相关的实验验证无土栽培液和土壤溶液中含有无机盐,得出“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的结论。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过程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关注生物科学技术的应用。
情感价值
参与实验和探究活动的设计或操作,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策略
采用播放无土栽培的视频、图片和分析无土栽培的实验录像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观看、分析得出结论,自主构建新知识。通过多联系生产实际中的例子,使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的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和图片分析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教学难点
分析无土栽培成功的原因。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第1课时来自土壤里的养料)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有人把大地比作是植物的“母亲”。你对此句有什么理解?
那么,植物离开了土壤,能不能长得好呢?
交流看法
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习惯。
探索新知
一、分析无土栽培成功的原因出示无土栽培的图片
无土栽培的方法介绍
播放视频: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问:
为什么植物离开了土壤也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奥妙全在培养液里。
播放实验视频
把三株大小相似的植株,分别放入土壤浸出液、无土栽培营养液和蒸馏水中,在光照和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周后观察。
问:为什么蒸馏水和其他的2种液体中的植物生长出现差异?
播放实验视频
分别检验土壤浸出液、无土栽培液、蒸馏水中的物质。
组织学生交流 评价
总结 板书
过渡: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就是由于肥料中含有很多的无机盐。
二、无机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展示几种植物生长中缺乏无机盐现象的图片。
观察
阅读
观看
观看
回答:三株植物生长有什么差异?
猜想
思考:
为什么每种溶液的滴管必须专用,不能相互混淆?
回答:玻片上留下的白色结晶物是什么?
讨论:无土栽培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观察图片和《导学练》P62 15题资料,讨论:
1.氮、磷、钾 肥对植物生长有什么作用?
2.各种植物所需的无机盐的量一样吗?
通过我市无土栽培的例子,使学生关注现代农业技术,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关注生产中问题的意识,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知识应用
补充习题 作业
评价
完成作业
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拓展延伸
怎样给花卉施肥?
花卉施肥较复杂,一般掌握的原则是:施肥量宜少量多次;无机化肥不能撒施或接触茎基部;有机肥要经堆沤腐熟再使用;夏日高温高湿天气植株生长旺盛时宜多施;冬季低温光照弱植株生长缓慢时宜少施;大雨过后或植株叶色黄绿暗淡缺肥时要及时补施等等。
在盆土不能维持花卉正常生长时,会出现叶片发黄、枝条细弱、花稀果小等状况,这样就需要施肥。但施肥须根据花卉品种、习性、施肥目的、所缺元素来决定肥料的种类、份量、次数、和施肥方法。
植物习性也有喜肥耐瘠之分,如柑橘、南天竹、石榴、令箭荷花等喜肥植物应较多施肥;而杜鹃耐瘠植物应施薄肥
合理施肥的要求:
根据植物的需要种类的不同、植物生长发育时期的不同。
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防止过多施用化肥出现土壤的硬化和酸碱化,甚至大量残留,危害人类和健康。
阅读
分析《导学练》P66 22题得出。
阅读信息库:化肥的使用和环境保护
拓展知识面,激发探究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回顾反思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交流
通过同学们自己归纳,不断思考及反省,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表达能力。
分层作业
布置 《导学练》1—14、 16、17必做 19选做
反馈纠错
完成作业
不同能力的学生获取相应的知识,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板书设计
一、分析无土栽培成功的原因
培养液和土壤溶液成分相似,含有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
二、无机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氮:促进枝叶的生长。
磷:促进果实、种子的提早成熟,增加植物的抗旱和抗寒性。
钾:使茎长得粗壮,抗倒伏,促进淀粉的形成和运输。增强对病虫害和寒、热的抵抗力。
大量元素(三要素):氮、磷、钾
中量营养元素:钙、镁、硫
微量营养元素:硼、氯、铜、铁、锰、钼和锌等。
学科
生物
课题
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案例背景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从根吸水的原理到部位和过程进行教学安排的。先通过学生探究溶液浓度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的实验,亲身体验,认识到植物吸水或失水与溶液浓度有关,再通过补充细胞结构的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植物吸水还与细胞液的浓度大小有关,从而得出细胞吸水的原因,然后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巩固所学知识。接着通过学生观察根毛的实验,认识到根毛是根吸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最后通过图片观察介绍根吸水的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没有细胞只是听说过,但没有任何知识准备,在教学中,对细胞的结构知识,需要教师讲解。运用动画可以帮助学生观察细胞吸水和失水的过程和结构,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细胞吸水的原因还与细胞液浓度有关,这样能较好地化解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了解植物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原理和过程。
过程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
情感价值
参与实验和探究活动的设计或操作,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教学策略
采用老师课前准备部分实验,再组织学生课上进一步探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自主构建新知识。通过多联系生活或生产实际中的例子,使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和观察,植物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部位和过程。
教学难点
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教学准备
土豆吸水和失水实验、培养小麦根毛实验,放大镜,课件。
教学过程(第2课时)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展示图片:
问题:移栽植物时,根部往往要带土,这是为什么?
展示图片:几种植物的根
补充 小结
引入新课:植物需要的水和无机盐通过根从土壤溶液中吸收的。
大胆猜想
说一说:根的其他作用
1. 固着植物
2.有些具有储藏、繁殖等功能。
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
探索新知
那么根是如何吸收水分的呢?
就让我们一起合作探究。
1.探究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
1.溶液的浓度 2.课本实验方案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方案的合理性 小结 布置实验
组织学生交流结果
出示植物细胞结构图,播放动画:细胞吸水和失水
引导学生分析
评价 补充
过渡:
根吸水的部位在哪里?
2.观察根尖的结构
从根的尖端向上约3cm的部分,称为根尖。
出示根尖的结构模式图
小结:成熟区的根毛是吸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引导学生观察根毛。
评价
总结
设疑:土壤溶液里的水分如何通过根毛吸收进入根内部的呢?
出示模式图
评价
总结
阅读资料和课本实验方案
完善实验设计
学生实验:
用手触摸,用尺量,观察土豆条的变化。完成填表
回答:
三种环境中土豆条的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细胞吸水与溶液浓度有关吗?
观看图片和动画,回答
植物细胞失去的水分来自细胞的哪个结构?
1.在示意图中用箭头表示水分进出的方向。
讨论
2.当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
(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在根尖)
观察,猜想:
1.根尖吸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在哪里?
2.根毛与吸收功能有关吗?
用放大镜观察小麦幼苗的根毛的着生颜色、位置、密度、长度。
讨论:
1.根毛与根的吸收功能有什么关系?
2.与土壤接触的表面积是怎样扩大的?
观察图,回答
1.说说水分从土壤进入根部过程。
2.根毛细胞为什么能从土壤溶液里吸水?
阅读信息库,回答:导管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观察能力,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精神,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新知识。
由于学生缺乏相应知识储备,细胞吸水的原因是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图片和动画很好地化解学生学习的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
知识应用
展示图片:
用糖拌西红柿时,西红柿会流出大量的汁液的原因?
回答
分析生活的现象,认识到生物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拓展延伸
菜农在菜上洒水、烧苗的原因?。
帮助农民解决问题、平时种花时施肥多了后解决方法。
回答
分析生产实际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学会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回顾反思
本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
适当引导
交流
通过同学们自己归纳,不断思考及反省,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表达能力。
分层作业
导学练 1—21必做,
其余选做
反馈 纠错
完成作业
不同能力的学生获取相应的知识,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板书设计
1.探究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
当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2.观察根尖的结构
成熟区的根毛是吸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教后小记:
本节课从根吸水的原理到部位和过程进行教学安排的。先通过学生探究溶液浓度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的实验,亲身体验,认识到植物吸水或失水与溶液浓度有关,再通过补充细胞结构的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植物吸水还与细胞液的浓度大小有关,从而得出细胞吸水的原因,然后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巩固所学知识。接着通过学生观察根毛的实验,认识到根毛是根吸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最后通过图片观察介绍根吸水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