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谣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长城谣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14 21:57:59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情感,激发爱国热情。 2.学习朗读诗歌,在朗读中感悟诗情。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1.体会情感,把握意象。
2.理解诗歌咏物抒情的写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1.播放长城图片,请同学们说说,看到长城图片能想到什么?(祖国、故乡、中国、中华民族)
2.作者简介
席慕蓉:1943年出生,蒙古族女诗人,13岁时在日记里写诗,14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1964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毕业后任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副教授。
198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七里香》,一年内再版七次。席慕容诗多写爱情、人生、乡愁。清新易懂,使其拥有大量的读者。
3.正音正字
焉支隘口蹲踞荒莽山巅焚起敕勒
活动2【讲授】诗歌赏析
1.听老师朗诵《长城谣》。
2.全班齐读《长城谣》。
3.探究第一节
⑴齐读第一节。
⑵思考:从简洁质朴的文字里你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⑶要点:历史战争荣辱(夺、还)悲欢恩怨
⑷借助长城,再现历史沧桑。
⑸探究问题:“无情”、“蹲踞”、“冷眼”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无情”:指长城屹立不动面对历史的变迁和争战,成为历史的见证!蹲踞:突出了长城的雄伟的姿态!冷眼:长城冷静地对待面对人世间的一切是非、成败、荣辱!
⑹指导学生用深沉、舒缓、凝重的语调朗读第一节。
4.探究第二节
⑴齐读第二节。
⑵思考:长城为什么使诗人唱不成声,写不成篇,一提起就烈火焚起?
提示:长城是民族的象征、祖国的象征,也是作者灵魂的寄托,面对它,自然歌不成声,赋不成篇,又魂牵梦绕,挥之不去。
⑶思考:“总”,“一”和“便”的含义?
“总”字突出日夜牵挂故乡!“一”和“便”:再次地突出心系长城,心系故乡,视长城为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
⑷指导学生用高昂、热烈的语调朗读第二节。
5.探究第三节
⑴齐读第三节。
⑵探究以下问题:
①“应”指什么?
应:想象故乡的美景。
②“流进我不眠的梦中”一句既是“梦中”又为什么是“不眠”?说说你的理解。
诗人身居他乡,心系祖国,渴望梦园故乡,但好梦难成,正是浓浓的乡愁让她难以入睡。
③这是一首咏物抒情诗,最重要的意象是长城,作者用第几人称来写长城?为什么?。
提示:用了第二人称“你”来写长城;因为长城就是作者的家乡、祖国和日思夜想的爹娘!用第二人称“你”,便于更加直接倾泻内心激荡的思乡情感。
长城是这篇课文的主体意象,这是一首咏物抒情的诗。
6.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人流露的思乡之情。
7.小组朗读,合作探究。
每节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①以历史的视角,凸现长城的沧桑之感。②抒发作者对长城的依恋和赞美之情。③诗人借梦境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8.全班齐读《长城谣》,感受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9.全诗小结。《长城谣》是一首咏物抒怀、反观历史的抒情诗,主体意象是长城。抒情的主线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诗中也有对历史的观照和反思。
活动3【活动】拓展延伸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1.诗中用了哪些具体的形象来表现乡愁?
故乡的歌,故乡的面貌,古树的年轮。
2.“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家始终是每个人一生的守候,身在异乡,家始终是作者心中唯一的牵挂,思乡之情永远不会随时间而变淡。
活动4【作业】作业
(1)做《长城谣》练习一、二。
(2)收集你所喜爱的席慕容诗歌作品。
课件21张PPT。长 城 谣——席慕蓉学习目标:
1. 理解诗歌内容情感,激发爱国热情。 2. 学习朗读诗歌,在朗读中感悟诗情。 同学们对席慕蓉的了解有多少呢?席慕蓉:1943年出生,蒙古族女诗人,13岁时在日记里写诗,14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1964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毕业后任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副教授。
198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七里香》,一年内再版七次。席慕容诗多写爱情、人生、乡愁。清新易懂,使其拥有大量的读者。正音正字:
焉支
隘口
蹲踞
荒莽
山巅
焚起
敕勒.......yānàijùm?ngdiānfénchì长 城 谣
席 慕 蓉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
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 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写你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云 你的树 你的风 敕勒川 阴山下 今宵月色应如水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探究 第一节齐读第一节思考:从简洁质朴的文字里你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要点:历史 战争荣辱(夺、还)悲 欢 恩 怨借助长城,再现历史沧桑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 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的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 “无情” :指长城屹立不动面对历史的变迁和争战,成为历史的见证!探究问题:“无情”、“蹲踞”、“冷眼”的深刻含义是什么?蹲踞:突出了长城的雄伟的姿态!冷眼:长城冷静地对待面对人世间的一切是非、成败、荣辱!1齐读 第二节思考:长城为什么使诗人唱不成声,写不成篇,一提起就烈火焚起?提示:长城是民族的象征、祖国的象征,也是作者灵魂的寄托,面对它,自然歌不成声,赋不成篇,又魂牵梦绕,挥之不去。探究第二节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写你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云 你的树 你的风“总” 字突出日夜牵挂故乡!思考:“总”,“一”和“便”的含义?“一”和“便”:再次地突出心系长城,心系故乡,视长城为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
敕勒川 阴山下
今宵月色/应如水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齐读第三节并探究问题:2.“流进我不眠的梦中”一句既是“梦中”又为什么是“不眠”?说说你的理解。探究问题:
1.“应”指什么?
应:想象故乡的美景探究问题:
1.“应”指什么?2.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一句既是“梦中”又为什么是“不眠”?说说你的理解。答:诗人身居他乡,心系祖国,渴望梦园故乡,但好梦难成,正是浓浓的乡愁让她难以入睡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诗,最重要的意象是长城,作者用第几人称来写长城?为什么?提示:
用了第二人称“你”来写长城;因为长城就是作者的家乡、祖国和日思夜想的爹娘!用第二人称“你”,便于更加直接倾泻内心激荡的思乡情感。全班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诗人流露的思乡之情。 小组朗读,合作探究每节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 以历史的视角,凸现长城的沧桑之感。
2. 抒发作者对长城的依恋和赞美之情。3. 诗人借梦境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二、 《长城谣》是一首咏物抒怀 、反观历史的抒情诗,主体意象是长城。抒情的主线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但诗中也有对历史的观照和反思。全诗小结
乡 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拓展延伸1.诗中用了哪些具体的形象来表现乡愁? 故乡的歌,故乡的面貌,古树的年轮。2.“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家始终是每个人一生的守候,身在异乡,家始终是作者心中唯一的牵挂,思乡之情永远不会随时间而变淡。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