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一. 了解作者,把握诗歌基本内容和思想。
二. 体会诗歌中寄托的游子挥之不去的乡愁和思乡之情。
三. 感受诗歌意象,领悟诗歌意境。
2学情分析
我的教学对象是乡村八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不是太好或者说比较差。但他们对诗歌并不陌生。在学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余光中的《乡愁》、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等现代诗歌,感受过现代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和思想美。但是,这首诗歌,作者并不是直抒胸臆,而是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寄托在长城上来表达,因而理解起来需要一定的过渡。学生在理解长城的象征性意义上有一定的困难,但是,若用富有感情的朗诵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可能要好得多。
3重点难点
一. 反复朗读,把握两首诗的中心思想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为教学重点
二. 理解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是教学的难点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华夏数千年文明,很多日常可见的事物,成为了中华文明的凝聚和积淀,它们是中国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它们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
请同学们说出有哪些象征中国的事物?如长城等。(点明这便是游子思乡的载体)
(用幻灯片展示长城图片并配上董文华《长城长》的片段音乐)
教师边播放边解说:长城,一个萦绕了几个世纪的梦想,一个凝聚了万千沧桑的奇迹,一个似乎永远沉睡又永远充溢着激情的建筑。在华夏儿女心中,长城早已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无论是身在祖国,还是身在异乡,长城始终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无可替代地成为华夏儿女心中的永恒。谁说起长城,都会热血沸腾,隔海相望,与祖国大陆同根生,血肉相连的台湾同胞更是如此。今天,就让我们在台湾著名女诗人席慕蓉的《长城谣》里再次仰望历史的苍穹,谛听游子的心音。
活动2【讲授】导学达标
1. 作者简介
说起席慕蓉,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但是在老师的中学时代,她曾是我们膜拜的偶像。她的诗和散文都写得极美,下面我们先来看看作者的有关介绍。席慕容,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1943年出生于重庆,之后随父亲定居台湾。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再后来入比利时布鲁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多次获多种绘画奖。第一本诗集《七里香》一年之内再版七次,其他诗集也是一版再版。她的故乡,是她诗中的“刺勒川,阴山下”的那个莽莽苍苍的大草原。可是因为命运的安排,她不在那出生,也不在那长大,更从未回故乡看看。可是,作为多情的诗人,她与故乡有着割不断的血脉关系,故乡是她精神的归宿,灵魂的家园,她只有在梦中、在诗中尽情抒发自己的乡思乡愁。此诗就是在此种情境下写成的。她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清新、易懂、好读是她拥有大量读者的原因。
2.听录音,整体感知(用多媒体插入朗读源文件)
正音正字:焉支 隘口 蹲踞 荒莽 山巅 焚起 敕 (注音略)
3 .这首诗选取了那哪些意象来寄托情感?
(1)诗人抒写自己思念祖国思念家乡,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2)间接抒情要借助具体的物来寄托和抒发心中的感情,这个物就叫意象。“意”是作者表达的中心,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体可感的事物。“意象”合指作家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也指传达于作品中,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形象。在这首诗里主要的意象有哪些?(长城、黄河、月色)这首诗,最重要的意象是长城。(课题《长城谣》就是抒写长城的一首歌谣)
4 理清结构,追寻作者的情感历程。
全诗分三节①审视历史,凸显长城的沧桑。
②借助长城,倾诉满腔的热忱。
③依托梦境,流露深沉的乡思。
5深读诗歌,疑点解析。
⑴ 讲授第一节
男生齐读第一节。
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悲欢、无情、冷眼)
明确:写一部浩浩荡荡的长城史,两千多年的争战和杀伐。长城作为历史的证人历尽沧桑,见证了千古的悲欢离合。使诗歌的气势一下子显得大气磅礴。
全班齐读第一节。
⑵ 讲析第二节
女生齐读第二节
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总、一……就……)
明确:抒发作者对长城的依恋之情和赞美。(唱、写)
追问:诗人如何抒情?
“总”字写出诗人日夜牵挂故乡;“一……就……”写出诗人心系长城以及长城在诗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更体现情感的不可控制,而这情感不是涓涓流水在心中流淌的感觉,而是像烈焰熊熊燃烧,那么火热,那么炽烈,诗人把长城当成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之所,所以才有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情结。
全班有感情朗诵第二节
⑶ 讲析第三节
全班齐读第三节,感受作者浓烈的思乡情怀。
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不眠)
明确:梦回长城
思考:为何以地名“敕勒”、“阴山”、“黄河”抒情?
“敕勒”、“阴山”是作者的故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由此可见诗人身居他乡,心系故园。诗人希望有梦,好梦回故乡。但好梦难成,因为浓浓的思乡情使诗人夜不能寐!
⑷ 再读,感悟《长城谣》的思乡情绪
6当场成诵!
7 老师小结
诗人从小生长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而且对于故乡,她是“少小离家老大难回”。因此,在诗人的心中,长城除了是民族的象征,还是诗人寄托乡愁乡思的意象.。这是一首咏物抒情,反观历史的抒情诗,具有民歌风味,意境悠远,感情真挚.。
活动3【活动】拓展训练
诗人借用长城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和故乡的一片深情,你认为还有哪些意象可以用来表达类似的情感?
灵活机动
诵读席慕容的《乡愁》,进一步体会他的思乡情怀。
活动4【作业】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二’。
3.阅读诗人其它诗歌作品,了解诗人写作风格,开拓视野。
课件26张PPT。 欢迎莅临指导!请您欣赏长城印象长城谣席慕容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把握诗歌基本 内容和思想。
2:体会诗歌中寄托的游子挥 之不去的乡愁和思乡之情。
3:感受诗歌意象,领悟诗歌 意境。二、作者简介??? 席慕容, 蒙古族女诗人,生于四川,是王族公主之后,十三岁起在日记中写诗,十四岁入台北师范学艺术。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毕业回台湾任美术教授。席慕容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唯美的文字清新易懂,拥有大量读者。三、朗读课文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
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写你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云 你的树 你的风敕勒川 阴山下
今宵月色应如水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长 城 谣席 慕 蓉朗读感知yānàijùmǎngchì四、品读课文每节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以历史的视角,凸现长城的沧桑之感。
2、抒发作者对长城的依恋和赞美之情。3、诗人借梦境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五、细读课文男同学齐读第一节思考:第一节写了什么?你读时想到了什么?找出修饰长城这个抒情意象的词语。无情 冷眼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
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写你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云 你的树 你的风长城为什么使诗人唱不成声,写不成篇,一提起就烈火焚起?提示:
1、长城在诗人自己心中的地位和影响。
2、长城的象征意义。敕勒川 阴山下
今宵月色应如水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根据内容和表达方式,诗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和哲理诗。这首诗属于那一类?抒情诗抒情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抒情。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总结全文提示:(主题)这是一首借物抒怀、反观历史的抒情诗,表达诗人思恋故乡的情怀,也有对历史的审视和反思。
拓展延伸: 诗人借用长城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
祖国和故乡的一片深情,你认为还有哪些意象可以用来表达类似的情感?
乡 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的:
第一节:对故乡月夜笛声的描写,有一种喜悦、
有一丝忧愁。
第二节:写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
第三节:写离别后对故乡绵绵无期的思念。
●新奇的比喻:
首先,把故乡的面貌比喻成一种模糊的怅惘。
然后,把故乡的“面貌”和那种“怅惘”的心情比作“雾里的挥手别离”。
最后,把“乡愁”比作“一棵没有年轮的树”。《乡愁》——席慕蓉作业:1、熟读并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二”。
3、阅读诗人其它诗歌作品,了 解诗人写作风格,开拓视野。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