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发展性评价与自测试卷[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发展性评价与自测试卷[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4.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05-08 23:04:00

文档简介

课件中心精品资料 www. 找精品资料 到课件中心
第四单元A卷答案
一、基础知识。(20分)
1.xǐnɡ chán jī kànɡ 穆 蓦 惬 灼 2. C
3.(1)比喻 (2)排比 (3)引用 (4)反问 4略5.⑴不会还有没交作业的同学吧? ⑵我没有交作业,明天交可以吗?6。略
二、阅读。(40分)
(一)7.“轻松”和“舒展”,表现了“我”的欢喜轻快的心情。8. 拔、点、磕、退、上、架。(至少4个,)。刻画了这群少年朋友驾船时熟练敏捷、勤劳能干的特点和去看戏的愉快心情。 9.侧面描写。写船行之快,衬托出“我”想看戏的急切心情。10.嗅觉、触觉、听觉。11.月夜行船,或月夜行船去看戏。12略
(二)13.实际人生。真诚、平和、超脱、对人怀有深刻的同情和爱。14.是从读者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这一角度评析的。 15.墨不入纸,画挂起来像是飘浮在纸上,没有生根。与丰子恺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丰子恺的画沉稳、坚实。 16.“我想得力于他纯朴执着的性格,他的木刻训练和他在书法上所下的功夫。”
(三)17略,18(1)妙处(2)其中夹杂着(3)拉(4)扬起(5)喂奶(6)坐,通“座” 。(7)打鼾,打呼噜。(8)说出19略20.善字总领全文,充分表现了口技人的技艺高超。
2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把口技人表演刻画的淋漓尽致。22.如:一张巧嘴乱真假
三、略(40 分)
第四单元B卷答案
一、1、冗杂(rǒng ) 闭塞(sè ) 缥缈 ( piāo miǎo)  颦蹙(pín cù )
恬 怠 眷 粲 2、 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朝花夕拾》《呐喊》《彷徨》 冰心 〈繁星〉〈春水〉 画家 散文家 3、略 4、例:如果我是个舞蹈家,我就要用最美的舞姿,表现出老师们课堂上循循善诱又充满活力的身影。(句式相同、言之有物即可)
5、诸葛亮、徐庶、李逵、猪八戒 6、(1)去掉“渐渐”或“突然” (2)去掉“不”,把“经验”改为“教训” (3)删去“能否” (4)删去“通过”或者“使”
二、7、用江南衬托黄土高原是那样的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力量。、8、提示:本文在写游戏与艺术的关系时,处理得十分自然,因为二者的关系很微妙。9、“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
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出作者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10、真正的舞蹈是心灵之舞,而非技巧之舞。11、有必要。为了衬托口技艺人表演艺术的高超,结构上形成首尾呼应。
三、(一)、12.赞美了黄土高原养育了有无穷无尽力量的劳动人民。13.不能,因为原句赞叹的语气强烈,有尽情赞美之意,而改句只是一般的说好,表达效果远比不上原句好。
14.有力 疾速 生命的活力(意思对即可)15.将黄土高原人格化,能更直接、更强烈地抒发感情。充分表达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深情和眷恋。16.多次使用,形成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情节向高潮发展,且以饱满的激情歌颂了“安塞腰鼓”的雄壮美。
17.反义词突出腰鼓的力量。18.写出了陕北高原人们的性格特征,是粗犷、豪迈、开放的。19.①场面 ②风格 ③气氛
(二)20.①轻歌曼舞 ②眼花缭乱③目瞪口呆 ④情不自禁 21.座无虚席,人头攒动; 春雷般的掌声,在剧场内一次次滚动 22.乐曲声:清脆激扬 武打:精彩,出神入化 舞蹈:优美 唱腔:圆润动听23.比喻和反复 写出演出现场的热烈气氛24.如:金发碧眼女郎被武打所吸引,不由自主地抓紧男友的手;几位鹤发童颜的外国老人陶醉其中,动情地伴着轻歌曼舞用脚打拍子;等等。这些描写生动再现了演出时的盛况,把外国观众对中国京剧艺术的陶醉及京剧的魅力表达出来。
(三)25.①欲/自缚请死②俗言/鼠啮衣不吉 26.①告诉、报告②因此③苦恼、烦恼④刺破、刺烂 27.D  28.C 29.我儿(曹冲)的衣服放在身边尚且被老鼠咬坏,更何况马鞍是悬挂在梁柱上。30.从聪明、机智等方面答即可。
四、31.略
课件中心精品资料 www. 版权所有@课件中心 第 1 页 共 2 页课件中心精品资料 www. 找精品资料 到课件中心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发展性评价与自测试卷(七)
第四单元A卷(闭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归省( ) 潺潺( ) 羁绊( ) 亢奋( )
静mù( ) mò( )然 qiè( )意 烧zhuó( )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 的嘱咐我,万不能装模装样。
②被称为“可吸入颗粒物”的扬尘是杭州空气的 污染物。
③三峡导流明渠截流成功,长江巨龙将被彻底 。
A.努力 重要 折服 B.用力 监测 降服
C.竭力 主要 降服 D. 奋力 重要 折服
3、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2分)
⑴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
⑵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 )
⑶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我总不懂。( ) ⑷强刺激的河北梆子,这不就是我们自己土生土长的“滚石乐”吗?( )
4、默写下列古诗。(3分)
⑴鸟向檐上飞,_____________。
⑵峨眉山月半轮秋, 。
⑶正是江南好风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
⑸写几重青山外,远行人渐行渐远的诗句: ,------------------。
5、体会下面一段话中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回答文后问题。(4分)
老师催促学生交作业,他扬了扬手上的作业本,问:“都交齐了吗?不会有漏网之鱼吧?”有位学生怯怯地说:“老师,那条鱼明天自投罗网可以吗?”
(1)老师话中的意思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话里的意思又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诗人以《微笑》为题写了两句诗,请你按他的句式续写下去。(4分)
微笑,是一缕和煦的阳光,让生活五彩缤纷;是一点柔嫩的绿草,给大地无限生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社戏》(15分)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7、第①段中的“轻松”和“舒展”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2分)
8、请从第一段中找出描写少年朋友们开船动作的动词(至少4个),它们对于刻画这群少年朋友起到怎样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②段中的划线句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第②、③两段中,作者从哪些感官角度来写景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四个字或一句简短的话,概括这三段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你的童年也一定有过不少趣事,请用简洁的文字叙述其中的一件。(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 朱光潜(9分)
①我对于子恺的人品说这么多的话,因为要了解他的画品,必先了解他的人品。一个人须先是一个艺术家,才能创造真正的艺术。子恺从顶至踵是一个艺术家,他的胸襟,他的言动笑貌,全都是艺术的。他的作品有一点与时下一般画家不同的,就在他有至性深情的流露。子恺本来习过西画,在中国他最早作木刻,这两点对于他的作风都有显著的影响。但是这些只是浮面的形相,他的基本精神还是中国的,或者说,东方的。我知道他尝玩味前人诗词,但是我不尝看见他临摹中国旧画。他的底本大半是实际人生一片段,他看得准,察觉其中情趣,立时铺纸挥毫,一挥而就。他的题材变化极多,可是每一幅都有一点令人永久不忘的东西。我二十年前看过他的一些画稿——例如《指冷玉笙寒》,《月上柳梢头》,《花生米不满足》,《病车》之类,至今脑里还有很清晰的印象,而我素来是一个健忘的人。他的画里有诗意,有谐趣,有悲天悯人的意味;它有时使你悠然物外,有时使你置身市尘,也有时使你啼笑皆非,肃然起敬。他的人物装饰都是现代的,没有模拟古画仅得其形似的呆板气;可是他的境界与粗劣的现实始终维持着适当的距离。他的画极家常,造境着笔都不求奇特古怪,却于平实中寓深永之致。他的画就像他的人。
②书画在中国本有同源之说。子恺在书法上曾经下过很久的工夫。他近来告诉我,他在习章草,每遇在画方面长进停滞时,他便写字,写了一些时候之后,再丢开来作画,发现画就有长进。讲书法的人都知道笔力须经过一番艰苦的训练才能沉着稳重,墨才能入纸,字挂起来看时才显得生动而坚实,虽像是龙飞凤舞,却仍能站得稳。画也是如此。时下一般画家的毛病就在墨不入纸,画挂起来看时,好像是飘浮在纸上,没有生根;他们自以为超逸生灵,其实是画家所谓“败笔”,像患虚症的人的浮脉,是生命力微弱的症候。我们常感觉近代画的意味太薄,这也是一个原因。子恺的画却没有这种毛病。他用笔尽管疾如飘风,但笔笔稳重沉着,像箭头钉入坚石似的。在这方面,我想他得力于他的性格,他的木刻训练和他在书法上所下功夫。 (《中学生》复刊后第六六期,1943年8月)
13、读第①节,思考:丰子恺的画大半取材于什么?他的画有有哪些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它有时使你悠然物外,有时使你置身市尘,也有时使你啼笑皆非,肃然起敬。”这一句话是从什么角度评价丰子恺的绘画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第②段划线句,作者认为当时一般画家的“败笔”是什么?作者写这点用意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丰子恺的画为什么能“笔笔稳重沉着,像箭头钉入坚石似的” (用原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口技(16分)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②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③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④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⑤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7、《口技》的作者是( )朝的 ( ) ,这篇文章节选自( )朝( ) 编选的笔记小说 ( )。(3分)
18、解释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众妙毕备( )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3)曳屋许许声( ) (4)奋袖出臂( )
(5)妇抚儿乳 ( ) (6)满坐宾客 ( )
(7)夫齁声起( ) (8)不能名其一处也( )
19、翻译下列句子:(3分)
⑴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联系全文,说说善字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用什么手法把口技描摹得淋漓尽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根据上面的文段内容填写对联。(2分)
上联:千种声响惊宾客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三、表达与交流(40 分)
23、你们当地的最有名的地方戏曲是什么?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受到极大的冲击,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你认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如何摆脱困境,获得新生?(10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作文(30 分)
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在受挫折时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在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耐;在受到别人犯忌时,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别人伤害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
请以“我学会了       ”为题写一篇记叙
作文要求:
(1)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课件中心精品资料 www. 版权所有@课件中心 第 1 页 共 4 页课件中心精品资料 www. 找精品资料 到课件中心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发展性评价与自测试卷(八)
第四单元B卷(开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给带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冗杂( ) 闭塞( ) 缥缈 ( ) 颦蹙( )(  )
 tián  静dài   慢   家juàn    càn 然
2.文学常识填空(4分)
《社戏》的作者是__________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中篇小说_______,散文集_______小说集_______。
《观舞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表作有_______。
《竹影》的作者丰子恺是现代_________家,_________家。
3.古诗文填空(4分)
《江南逢李龟年》中写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的诗句是
③ ,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
④江山代有才人出, 。《论诗》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 ,
, 。
4.课文《观舞记》用下列句子形容卡拉玛姐妹的舞蹈,请你模仿这个句式写一句话。(3分)(可以另选话题,但不能重复课文中的句子)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彩色,点染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5.走进名著:填人名,补足歇后语。(2分)
①( )借东风——巧用天时 ②( )进曹营——一言不发
③( )打宋江——过后赔礼 ④( )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6.修改下列病句。(3分)
(1)外边的吵闹声突然渐渐消失了。 (2)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3)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二、品味与探究(10分)*
⒎联系上下文,说说“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这个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认为《竹影》主要是为了写游戏,还是写游戏与艺术的关系,或者还有别的(2分)
9.如何理解结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这句话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卡拉玛的这种表现说明真正的舞蹈是怎样的?(2分)
———————————————————————————————————————11.口技中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你认为这种重复有必要吗?为什么?(2分)
———————————————————————————————————————
三、阅读理解(40分)
(一)《安塞腰鼓》选段(17分)
①好一个安塞腰鼓!
②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③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④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⑤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⑥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12.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1分)
———————————————————————————————————————
13.“好一个安塞腰鼓!”能否改为“安塞腰鼓好啊!”为什么?(2分)
—————————————————————————————————————
14.第②段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起大落三个词语形容后生们擂鼓的动作,突出的是后生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5.第③段中运用了两个人称代词“你”,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16.“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使用,有何表达作用?(2分)
—————————————————————————————————————
17.“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画“ ”的形成三组反义词,有何作用?(2分)
—————————————————————————————————————
18.如何理解“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段话表现了什么?(2分)
—————————————————————————————————————
19.“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中“壮阔”“豪放”“火烈”各是从哪些方面来说的?(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看 京 剧(11分)
晚7时15分,能容纳上千名观众的梨园剧场演出大厅已是座无虚席,人头攒动。来自五大洲的各国游客,正翘首以待,等待着观赏今晚的剧目。
7时30分,开场的锣鼓骤然响起,观众席上灯光暗了下去。在清脆激扬的乐曲声中,身穿中国民族服装的演员出现在舞台上。《三岔口》、《秋江》、《水漫金山》等一出出京剧传统保留剧目展现在观众面前。精彩的’武打、优美的舞蹈和圆润动听的唱腔紧紧地扣住了观众的心弦,显示出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记者身处观众席中,偷眼向四周看去,只见不远处,一位金发碧眼的女郎已被《三岔口》那出神入化的武打所吸引,每当打到紧要处,就不由自主地抓紧身边的男友的手。而当《秋江》的男女主人公出现在舞台上时,记者身边几位鹤发童颜的外国老人便陶醉在悠扬的旋律和美妙的舞蹈中,情动处,甚至伴着台上的① ,用脚打起了拍子。
《水漫金山》的演出开始了,剧场内_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白娘子、小青大战法海,那英武俊美的亮相,令人② 的花枪,还有一连串的毽子小翻,都博得了满场叫好声。特别是白娘子力战群敌时的踢枪绝技,更是惊得“老外”们③ ,情绪高涨。
掌声,春雷般的掌声,在剧场内一次次滚动。观众席里,接连不断亮起闪光灯的白光。一位中年男子④ 地跑到台口,不住地按动照相机的快门。一些观众随身携带的摄像机也开始运转……
20.为文中四个空格处选填恰当的词语( ) (2分)
A.轻歌曼舞 B.歌舞升平 C.眼花缭乱 D.目瞪口呆
E.瞠目结舌 F.情不自禁 G.不由自主 H.应接不暇
21.在文中用横线画出表现剧场内观众很多的语句。(2分)
22.本文是如何描绘这场演出的 请按原文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横线上。(2分)
乐曲声: 武打:
舞 蹈: 唱腔:
23.“掌声,春雷般的掌声”一句所用的修辞方法有 ,其作用是 。(2分)
24.作者是怎样描写观众观看京剧表演时的表现的 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
(三)文言文阅读 (12分)
曹公有马鞍在库
曹公有马鞍在库,为鼠所伤,库吏惧,欲自缚请死。冲谓曰:“待三日”。冲乃以刀穿其单衣,若鼠所啮,人见,谬为愁状。公问之,对曰:“俗言鼠啮衣不吉。今儿衣见啮,是以忧。”公曰:“妄言耳,无苦。”俄而库吏以啮鞍白,公笑曰:“儿衣在侧且啮,况鞍悬柱乎”。竟不问。
25.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时的语音停顿处。(每句只要标一处)(2分)
①欲 自 缚 请 死 ②俗 言 鼠 啮 衣 不 吉
2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2分)
①以啮鞍白:          ②是以忧:         
③无苦:            ④以刀穿其单衣:      
27.下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为鼠所伤(被) 谬为愁状(做出)  B、人见(看到、遇见) 今儿衣见啮(被)
C、是以忧(因为)库吏以啮鞍白(把) D、公问之(询问)    竟不问(询问)
28.下列句中括号内的文字是补充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马鞍)为鼠所伤         B、冲谓(库吏)曰
C、人见,(人)谬为愁状       D、(曹公)竟不问(库吏)
29.“儿衣在侧且啮,况鞍悬柱乎”的正确理解应该是:
                 (2分)
30.读懂这则小故事,用一句话概括曹冲是怎样的孩子?(2分)
四、表达与交流(30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表演者正因为有了辛勤的付出,才有了在舞台上的挥洒自如。请你用手中的笔展现你所观看过的精彩表演。要求:题目自拟,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课件中心精品资料 www. 版权所有@课件中心 第 1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