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初步把握乐府诗的语言特点。2、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3、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2重点难点
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 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初步把握乐府诗的语言特点。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十五从军征
活动2【讲授】十五从军征
二、初读
1、这首诗中有很多生字比较难读,咱们一起看看这些容易读错的字。
出示课件指生读齐读。 。
3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明白,提出来大家交流 。
4.知道了词语的意思,再读古诗,能否把这首诗的意思简单说说。
5.古诗语言的含韵,意境悠远,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古诗。
三、深入诵读
1、同学们这是一首叙事诗,诗中的主人翁是谁?
哪一句给我们介绍了他一生的经历?
出示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从这句中,你知道了什么?从哪个字知道的??
一个“始”字可看出他从军历程之长, 盼家之心已久。
这位在战场上征战了65年的老兵,此时他最渴望最盼望的是什么?
再读诗,看他的愿望能否实现?
2.是啊,80岁的老兵满怀希望返回家乡,他是多么的希望亲人早已路旁迎接可他的亲人呢?
引出: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假如你是乡人,你会怎样告诉他这个消息呢?你用这种语气读一读。
不仅是乡里人,连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悲伤。让我们怀着悲伤的心情齐读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师述?毕竟是65年了, 家中有亲人离我而去也是正常的。 可这一座座坟墓都是谁的?我的兄弟姐们吗? 难道, 难道是他们? 他们是何时离我而去的? 我的亲人啊!时间仿佛定格在这里, 这位老兵怔怔的看着眼前郁郁葱葱的松柏 ,想起儿时父母的呵护,与兄弟姐们的嬉戏。家, 我的家呢?老人拄着拐杖,?踉踉跄跄的往前走,他在寻找昔日温馨而又热闹的家园。近了,走近了,可他看到了什么?指生说
3、引出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屏幕出示学生自由读,体会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你能把这种景象读出来吗?
评价我听出了悲伤。我看到了一片狼藉。
板书悲。
此时此刻,老人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再也看不到熟悉的亲人,感受不到热闹的家园了。我65年思念的家啊!竟成了---------------------------------------
我65年苦苦期盼的家啊!如今竟成了-------------------------------------
我65 年魂牵梦的家啊!竟成了 ------------------------------------------
。 一切的一切都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
65年的思念,65年的期盼,就这样化作了满目苍凉。
让我们一齐用诵读表现出来吧 !
这真是久而不归,归而不见啊 !
同学们,这位老兵65年九死一生的付出与等待,并没有换来他所期待的----
而现实给予他的却是
出示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自由读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这样的饭菜,吃起来是什么味?
他的苦,不仅是生活上的艰苦,更是失去亲人,无依无靠的心理的痛苦。
板书苦。
在当时的朝代,是不是只有老兵一人忍受这些痛苦呢?还有哪些人像老兵一样孤独呢?
学生想象失去孩子的老人,妻子失去了丈夫,孩子失去了父母?..
教师口述仅仅是汉武帝在位时,他五次讨伐匈奴,就导致全国有一半的人死亡,无数个家庭过着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的生活,无数个家庭忍受着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的痛苦 .
分角色朗读?女生读生活上的苦,?男生读精神上的苦 .
4、失去了亲人,无依无靠的老兵面对着一切,?他又能怎样?
引出?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
这是怎样的一个看啊!把它读出来。
他或许看到了乡邻,或许他看到了希望,此时,这位老人无论看到什么,他都潸然泪下。他只能是老泪纵横。无声的哭泣啊!他会哭什么呢?
板书泣
情景诵读?当老兵思念自己朝思暮想的亲人时他只能是—————————————
当老兵思念他和蔼可亲的乡邻时他只能是———————————————-----------
当老兵思念那些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战友时他还是——————————-------------
当老兵想到自己的孤苦无依时他更是—————————————————-----------
人世沧桑的老泪,落在他破旧的征衣上。
四、升华
1、 这就是80岁老兵回家的经历,让我们用读来表现他的凄苦与悲凉吧。
2. 古诗重在诵读,下面让我们自由诵读,再次走进老人的内心。
3、 通过这首诗,你对战争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4. 是的,战争是残酷的,老人的悲苦经历只是当时遭受战争苦难的人们的一个缩影。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家庭因为战争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即使在崇尚和平的今天,世界上仍有人在忍受着战争的痛苦。
5、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始终有战争在相随,无论哪一个朝代都有战争的刀痕。让我们珍惜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吧!
活动3【作业】十五从军征
改写:把《十五从军征》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课件19张PPT。 我国古典诗词中,反映战争的作品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中有吟诵边塞风光的,有叙述边关战事的,有借以倾述思乡之情的、更有畅谈从军壮志抒发爱国之情的。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乐府诗集》,共同感受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与悲伤。SHIWUCONGJUNZHENG
(汉)《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诗歌总集,北宋郭茂倩编。一百卷,分十二类。其中有民间歌谣,也有文人作品。
“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乐府搜集演唱的诗歌被称为乐府诗。 一、关于“乐府”: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
ēzhǒngdòuzhìkuíchōnggēngyí十 五 从 军 征(汉)《乐府诗集》朗读注意读音理解诗意 十五从军征,
八十始得归。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
八十岁才退伍回家乡。“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路上碰到一个乡邻,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远远望去,松柏之下坟茔相连的地方,便是你的
家。茔:yíng 坟地遥看是君家,
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
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
井上生旅葵。 近前看,兔子从狗洞里进进出出,野鸡在屋梁上飞来飞去。院子里生长着野生的谷子,井台周围长满了野菜 。舂谷持作饭,
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
不知贻阿谁。 采些野谷来舂米来做饭,摘下野菜用来做汤。饭和汤不一会儿就做好了,却不知道给谁一起吃。出门东向看,
泪落沾我衣。 手拄拐杖走出大门向东望去,伤心的眼泪夺眶而出,一滴滴洒落在征衣上。十五从军征
—(汉)《乐府诗集》思考题这首诗描绘了那几个画面?
沙场久归图
* 道逢乡邻图
萧瑟家园图
形单影只图
黯然神伤图
总结全文 《十五从军征》通过一个久别家乡重归故里的老兵回家时所见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他的孤单和凄凉,反映出战争的残酷无情,体现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课后练习一、按要求填空:
诗歌中表现战争时间之长的诗句是 。
表现老兵的家人大多死于战乱之中的诗句是 。
老兵走到家中看到的荒凉、狼藉、破败的景象的诗句是 。
二、解释加点的字。
八十始得归( ) 松柏冢累累()不知贻阿谁()
三、回答问题。
本诗中主人公的年龄是多少?从哪一句诗可以看出来? ···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暗指主人公的家境怎么样?他的感受又怎么样呢?
拓展题:
另外写一首与战争有关的古诗。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老兵在哭泣什么?他为什么而泣?请发挥想象,写几句话。作业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故事。和谐世界世界需要和平
人民反对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