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 学习目标 】
1、了解诗歌大意,通过反复诵读,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直至背诵。
2、通过学习,了解两首诗在表现方法上的不同。
3、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在学习中感受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喜爱。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有一定学习古诗的基础,朗诵水平较好,通过诵读,能感受诗中情感。
3重点难点
【 重点难点 】
反复诵读,领会诗情,能背诵诗歌。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检测导入
默写我们学过的与战争相关的两句古诗词。
活动2【活动】自学探究
二、自学探究
1、查阅资料,了解作品相关内容。
①《采薇》选自________。《诗经》是我国第一部_____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共305篇,又叫“______”。从内容上分为____、雅、____三个部分,按表现手法分为____、____、兴,合称“六义”。
②《十五从军征》选自_____代_______所编的________。“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词,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乐府双璧为《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
活动3【活动】诵读活动1
2、〔读准字音〕
自读古诗,初步感知内容,读准字音,揣摩停顿。
①注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
雨雪霏霏( )( ) 载渴载饥( ) 松柏冢累累( )( )
窦( ) 雉( ) 舂( ) 羹( ) 贻( )
②将停顿有疑问的诗句标记出来,留待合作交流时解决。
活动4【活动】诵读活动2
3、〔读懂诗意〕
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文下注解,了解诗歌内容。
①解释下列词语。
昔:_________________;思:________________;
霏霏:________________;载渴载饥:_____________;
累累:_______________; 贻:_________________;
②理解诗句意思。
活动5【讲授】合作交流并展示
三、合作交流并展示
1、商讨难读诗句的停顿,齐读课文。
2、每一小组的成员上台来,讲解对本诗的理解,其它组的学生可能讨论补充,教师随时补充。
活动6【练习】结合题目,读出诗情
〔读出诗情〕
结合以下题目,把握诗歌情感,有感情的朗读。
《采薇》
①“昔我往矣”,应是离别之悲伤,作者写其景,为什么用“杨柳依依”的美景?
②“雨雪霏霏”烘托了“我”归来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③“行道迟迟”句抒写了戍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
④《采薇》中直抒胸臆的是哪一句?全诗抒发了什么情感?
《十五从军征》
⑤《十五从军征》中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当时兵役制度的极端不合理的句子是哪句?
⑥找出老兵与乡里人的问答。老兵会带着什么心情问“家中有阿谁?”,假如你是乡里人,你会带着什么心情回答老兵呢?
⑦《十五从军征》中描写归家老兵家中情景的句子是哪句?这些句子写出了老兵家的什么情况?
⑧在这样的一个家中,老兵是怎么生活的?“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他在泣什么?他为什么而泣呢?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并提笔写下来。
⑨《十五从军征》表现了久经征战的老兵回家后___________的处境和_____________
的心情,提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7【活动】梳理拓展
〔比较阅读〕《采薇》和《十五从军征》写的都是久经征战的士兵还乡的感受,它们在表现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活动8【测试】达标检测
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课件14张PPT。 《采薇》
《十五从军征》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读准字音·读懂诗意·读出诗情自学 合作采 薇
《诗经》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采薇》戍卒归乡途中悲伤
痛苦的心情,以及浓烈的思乡之情。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
泪落沾我衣。 《十五从军征》主要表现了
久经征战的老兵还家后的凄凉
处境,悲苦心情。
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人民
带来的深重灾难。比较阅读采 薇十五从军征《采薇》主要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十五从军征》则以叙述为主,借老翁
所见所感,抒写他的悲凉凄楚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