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词句含义,品味词句中蕴含的诗人情感。
2、学习对比和用典这两种写法及其在词中的作用。
3、理解作者的情怀,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熏陶。
2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的语文素养不高,课内知识积累不够,课外阅读量也很少,这种现状给我的语文教学特别是古诗词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幸运的是学生们的学习语文的热情度比较高。因此,在教授古诗词时,我尽量将教学目标设置得稍简单一点,充分发挥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循循善诱,逐步提高他们的古诗文阅读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理解词句含义,品味词句中蕴含的诗人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对比和用典这两种写法及其在词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激趣导入
他的一生壮怀激烈,却坎坷曲折;在仕途上,他一心报国,却遭受忌恨而多次被贬;在爱情上,他崇尚专注,却事与愿违,被迫休了爱妻唐婉,并为此抱憾终生;有人说,他豪放得像李白;有人说,他忧郁得像杜甫。同学们,猜猜他是谁?
活动2【导入】二、作者简介,引出课题
1、填写陆游的信息卡:我们上学期已经学过陆游的诗歌,老师考考你们,看看你们对陆游了解多少。(出示课件)
2、引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学习陆游写的一首词《诉衷情》。(出示课题)
活动3【活动】三、初读,读出文本大意
1、听读:请听录音朗读,听准字音,并且在书上用“/”划出朗读节奏节奏。
2、自由朗读:请你按照自己划出的节奏大声读一读这首词。
3、齐读
4、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读出重点词语意思与全词大意。
活动4【讲授】四、悟读,读出文本情感
1、紧扣“梦”字读陆游的理想过渡语:大家知道词都有词牌名。《诉衷情》也是词牌名。“诉”是倾诉,“衷”是内心的,“情”是情感,“诉衷情”的意思就是倾诉内心的情感。这节课我们就是要重点感悟陆游在这首词里倾诉内心的情感。(1)结合文本用典感受陆游的理想你知道陆游写这首词时多大了吗?我们不妨想一下我们身边七十多岁的老人在家里应该做些什么呢?而陆游每天心里都在想什么呢
初步分析两处用典:“万里觅封侯”有个故事,请大家看到注释(出示课件):东汉班超说过,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后来他出使西域,使葱岭以东五十余国归附汉朝,因功封为定远侯。词人在这里用上班超的故事有什么用意呢?(是说自己年轻时也有像班超一样的壮志),这便是诗人在年近七旬还在做的“梦”,说到梦,我们来看陆游的另外一首诗(课件出示):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2)结合历史背景明确陆游的理想
提问:两名诗中都有一个“梦”字(板书),它仅仅是指诗人夜里做的梦吗?那指什么?诗人的梦想是什么?(结合历史背景及诗人生平经历领悟:南宋时,屡次遭到金兵入侵,大半壁江山都被沦为金人手中,当朝统治者被迫逃到黄河以南的地区,一味忍让,不敢反抗。而陆游坚决主张要抗击金兵,收复被夺去的中原地区)。所以,我们可知陆游的理想是想赶走金兵,北定中原,建功立业。(3)指导朗读
我们在读“当年万户觅封侯,匹马戍梁州”时应用怎样的语调来读?(应朗读得激昂一些),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陆游的报国梦。2、紧扣“泪”字悟情感(1)结合文本体会陆游的壮志未酬
提问:同学们,这是他为之追求一生的理想,可他的理想实现了吗?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
预设:“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尘暗旧貂裘”中也有个故事,请大家看到注释⑦)。梦醒时分,并未看到中原得到收复,甲胄尘封,发觉自己已多年没有机会披挂上阵了。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金兵尚未被驱赶出去,身已老,徒增滴滴泪水。
“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天山”一词也含有一个故事,请看注释⑨)。心里牵挂着边塞,自己的理想是北定中原,建功立业,而现实是自己被闲置在沧州,英雄无用武之地。(2)设身处地感受陆游心情
同学们,如果你是陆游,你日夜都在想赶走入侵者,收复中原,可现实却让你无法实现自己的这个抱负,你会有怎样的心情?
预设:气愤、悲痛、愁苦、不平......(板书:悲愤不平、愁苦)
(3)指导朗读
是呀,陆游晚年的壮志难酬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不平、愁苦的感情郁积在他那两鬓白发、满眼泪水里。所以我们在读这些凝结着陆游壮志未酬的泪水的词句时应用什么语调来读?又用什么语速来读?
金兵的铁蹄侵占了自己的家园,而统治者却偏安一隅,不敢反抗,可悲可叹呀,来,请读出这种悲哀。
金兵侵占了自己的家园,我想要赶走它可是却没有这个机会,可气可恨呀,来,请读出悲愤之感。(4)引入相关诗歌,再次引起情感共鸣
同学们,在当时的那个时代中,流泪的不仅仅是诗人陆游,我们再看看这首诗(课件出示)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提问:这又是谁的泪啊?你们从遗民的泪水中又读到了怎样的心情?
预设:遗民的。也就是沦陷区的老百姓的泪。这是老百姓痛苦的泪,失望的泪,愤恨的泪啊!
同学们,看到百姓的泪,看到陆游的泪(板书:泪),我们就能够理解陆游的心了。请你再读一读表达陆游壮志未酬的那些词句。3、配乐朗读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陆游一生追求的北定中原、建功立业的理想直到死的最后一刻还未得到实现,在临死之前,他给儿子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示儿》(课件出示)
收复中原,赶走金兵这个理想在陆游的漫漫人生中永远成为了一个梦,再也无法实现,这也许是人类最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遗嘱了。
请你和着老师给你们准备的音乐,再一块儿将整首词读一读。
课件出示:《诉衷情》(配乐读)
活动5【讲授】五、品读,读出文本写法
同学们,在我们体会了词人的感情之后,就让我们来探究一下这首词的写法。
1、用典
(1)复习用典含义
也叫用事,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引用前人诗句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修辞方式。
(2)具体解析文本的三处用典
“万里觅封侯”:
使用汉朝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写出了词人匹马远征万里,一派卓然不凡之气。
“尘暗旧貂裘”:
借用苏秦的典故,暗示自己长期闲置而功业未成。
“心在天山”:
借用霍去病在天山立功的典故,抒写自己北定中原、建功立业的志愿。
2、对比
小结对比写法在文本中的运用
(1)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过去对抗敌报国充满信心,雄心勃勃;现在烈士暮年,壮志成空。
(2)梦境与实际的对比。梦中驰骋沙场,精神抖擞,英勇杀敌;现实是身老沧州,空自嗟叹。
(3)理想和现实的对比。理想是驱除侵略者,收复中原,为国家建功立业;现实是当朝统治者不思恢复,偏安一隅,而自己只能终老荒村。
活动6【讲授】六、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陆游终究没有盼到祖国的统一,在他死后,忽必烈的铁骑就彻底地踏碎了没落的南宋王朝。同学们,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朝代的更替是历史的发展规律,可我们也要铭记在历史长河中,那一颗颗跳动着的像陆游一样火热赤诚的报国之心。那么,作为和平年代的中学生的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报效自己的祖国呢?
2、最后,让我们再次通过这首《诉衷情》去倾听陆游心声。
活动7【作业】七、作业设计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作者在词中描写了怎样的生活场景?
2、词人的“关河梦”指的是什么?3、请结合全词,赏析“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一句的佳妙。
活动8【活动】板书设计
活动9【活动】 教学反思:
《诉衷情》是宋代词人陆游晚年隐居山阴农村以后写的,词中回顾自己当年在梁州参军,企图为恢复中原、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往事,如今壮志未酬,却已年老体衰,反映了作者晚年悲愤不已,念念不忘国事的愁苦心情。
通过反复解读文本,我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反复诵读,理解词句含义,品味词句中蕴含的诗人情感”。为了实现这个重点教学目标,我将它分解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反复诵读感受出诗人的理想;第二层次是通过反复解读文本和拓展一些诗人与之相关的其他诗歌去领悟诗人的情感。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学习对比和用典这两种写法及其在词中的作用”。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在授课时也分解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在体会诗人壮志未酬的情感时初步了解几处用典蕴含的故事及用意;第二个层次是在领悟诗人感情之后带着学生一起去解析对比及用典的写法。
授课之后再来回顾这堂课,我发现这堂课有如下几个优点:第一,教学重点突出。整堂课我都反复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轻松地领悟到了蕴含在词句中诗人的情感。第二,将朗读贯穿整堂课的始终。“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反复诵读是学习古诗词的好方法,在理解诗人感情的同时,我能对学生们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这节课学生也是在不断诵读中越来越深刻地理解这首词的。第三,能结合历史知识来理解文本。诗词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要读出其中的韵味,光靠文本本身,远远不够,在课堂上我几次引领学生回顾历史,汇报资料,如陆游的为官之史,南宋的败落等资料,通过这些交流,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到陆游的心情,也使得学生更好地走进词人的内心。
一堂课,尽管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可总会留下一些遗憾之处。比如,我觉得在突破难点时,我讲得太多,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归纳,有些“越俎代庖”。此外,整堂课都是让学生朗读,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