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学习一条河流
基本信息:
流经的区域:
资源和问题:
名称:
长江
水量、长度、流域面积等水文特征
省区以及地形区干湿地区气候区
能开发利用的资源
需要治理的问题及措施
友谊号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第一关:“长江万里行”
任务1:画出长江干流,找出长江的发源地、最终注入的海洋。
任务2:找出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流经的11个省级行政区。
任务3:找出长江流经的主要地形区及干湿地区。
任务4:找出长江上中下游界分界城市名称及主要支流、湖泊。
沱沱河
通天河
金沙江
川 江
荆江
扬子江
V + W
1.从源头到入海口描出长江干流
勾画长江
河流 长度(千米) 流域面积(平方千米) 平均流量
(立方米/秒)
长江 6300 1807199 31060
黑龙江 3420 1620170 8600
黄河 5464 752443 1820
淮河 1000 185700 1110
珠江 2197 452616 11070
全国主要河流比较表
思考一下长江为什么是我国“第一大河”?
第一站:寻根
东海
长江三角洲
“你从雪山走来”,“雪山”是指长江的发源地 山脉;
“你向东海奔去”,“东海”是指长江注入 海。
唐古拉
东
安徽
江西
湖 南
湖 北
四 川
西藏自治区
青 海
3.说出长江干流流经省级行政区
11个
云 南
重庆
江苏
上海
长江干流流经哪些山脉和地形区?
青藏高原
横断山脉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巫山
A
B
C
D
E
F
湖北宜昌
江西湖口
5.河段划分
洞庭湖
鄱阳湖
1
2
3
4
5
6
7
6.主要支流、湖泊
A
B
雅岷嘉汉,乌湘赣
雅砻江
岷江
嘉陵江
汉江
乌江
湘江
赣江
洞庭湖
鄱阳湖--第一大淡水湖
巢湖
太湖
调节河流水位和流量,防洪蓄洪,灌溉等
第二站:探秘长江主要湖泊
基本信息组:长江主要的水文特征
1.长江流域主要位于____________气候区,年降水量超过______毫米,所以长江水量大,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2.长江干支流大部分位于亚热带,没有__________。
3.读三地的降水量柱状图,长江流域雨季较长,降水季节变化大,由此可推测,长江水位季节变化________、汛期________。
亚热带季风
800
结冰期
大
长
1.归纳长江上、中、下游河段自然特征。
2.长江有“母亲”之称,因为提供沿线城市生产生活用水;
有“ ”之称,因为 。
结合课本46页-47页文字和图,讨论:
3.长江是我国东西运输大动脉,有“ ”之称,
因为 。
第二关:“长江探宝”
长江上游流经第一、二级阶梯,支流____,水量____,落差____,多峡谷急流
多
丰富
大
第三站:虎跳峡
水能宝库
4600千米
6500米
长江三峡水电站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长江上游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
长江中游进入平原,流速____,支流和湖泊____,河道____
平缓
多
弯曲
中下游河段水流平稳,江阔水深,便于航运。
第四站:中国魔都——上海
——我国东西运输大动脉,有“黄金水道”之称
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南北广大地区
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干支流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3
长江的开发
“水能宝库”
“黄金水道”
集中在上游河段
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小组探究:长江各河段存在哪些生态问题?
它们之间有联系吗?应该如何治理和保护长江?
第三关:“群英献策”
宜昌
宜宾
川
江
滩多流急
三峡水利枢纽
长江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
——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旅游等
城陵矶
枝城
荆
江
“九曲回肠”
“洪涝”
退田还湖
唐古拉山
东海
宜昌
湖口
上游
中游
下游
青藏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水能宝库
黄金水道
你的收获
河流弯曲、
泥沙淤积、
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
水污染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加强生态环境在保护和建设
兴修水利工程、
退田还湖、防灾减灾
整治污染源,
立法保护
问题:水土流失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能为母亲河的保护做哪些贡献?
“建设美丽中国”
希望,由我们来实现,奇迹,由我们来创造
“练练不忘”
1、长江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分别是( )
A.巴颜喀拉山、渤海 B.巴颜喀拉山、黄海
C.唐古拉山、东海 D.唐古拉山、南海
2、有关长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最长的河流 B. 我国水量最大、流域最广的河流
C.流经10个省级行政区 D.流经我国的第一、二、三阶梯
3、划分长江中游和下游分界城市是( )
A.河口 B.孟津 C.宜昌 D.湖口
4、下列支流位于长江以南的是( )
A.嘉陵江 B.汉江 C.雅砻江 D.乌江
5、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这是因为( )
A.航运价值巨大 B.为农田灌溉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C.地理位置重要 D.水能资源丰富,建了许多大型水电站
C
c
D
D
A
课后作业:
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江,
根据学习长江的方法分析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