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9讲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讲义
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主要态势是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同时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民族解放运动纵深发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历史的潮流,全球化、多极化、多样化、信息化的趋势不断增强。
具体表现:
1.政治:
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美苏两国为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了长时间的冷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崩溃;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等仍然威胁着人类的和平与安全
2.经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面临一系列挑战。
3.思想文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获得新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人口流动,多元文化交融与冲突;文物保护取得更多共识。
4.民族解放运动: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各国民族民主意识增强;1961年,不结盟运动;20世纪9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课标要求:
1.了解苏联模式及改革的利与弊,认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缘由及本质;
2.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意义,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近几年的全国和地方高考题:
年份 试卷 考点
2024 无
2023 辽宁卷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恢复
2022 重庆卷 70年代的苏联工业
河北卷 苏美的文化交流
江苏卷 苏美的文化交流
海南卷 苏美冷战
命题分析:
20世纪以来的资本主义是高考的常规话题点,高考方向基本是考察社会主义发展曲折的原因和教训等。突出核心素养,主客题兼有。
备考建议:
1.新教材在这一部分并未做过多调整,增加了东欧的社会主义发展相关简介。核心问题依旧是理解社会主义发展曲折的原因和教训;
2.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掌握苏联改革的过程、经验教训及解体的原因;东欧剧变的含义及原因;结合中国史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绩,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的成绩。
时空定位及主要线索:
主要内容:
考点1: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考点2: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考点3: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教学过程:
永恒的追问: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阵营:
(1)苏联
(2)东欧8国:
波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
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
(3)亚洲4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蒙古、朝鲜、越南。
二战结束前后,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到多国,形成了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
2.当今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朝鲜、越南、老挝、古巴。
考点1: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一)苏联的发展:
材料一 1946年3月,苏联通过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四个五年计划,计划要求首先恢复、发展重工业和铁路运输业,其次大量生产主要消费品,并使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不断取得进步。到1950年,苏联共恢复和新建成6200个大企业,工业总产值比1940年增加73%,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轻工业的生产只增加了22%,农业总产值恢复到1940年的99%,其中籽棉、甜菜、肉、蛋、奶的产量超过战前。5年中,国家3次降低日用工业品零售价格,在城市和工人区修建住宅1亿多平方米,在农村建房270万所。文教科技事业也有较大发展。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1953年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徐天新《平等、强国的理想与苏联的实践》
归纳为:
1.成就:
二战结束后,斯大林继续执政,苏联着手恢复因战争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
①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②相继爆炸原子弹和氢弹;
③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
2.问题:
①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排斥市场;
②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片面发展重工业;
③农业、轻工业落后,消费水平较低;
④个人崇拜严重。
3.1953年斯大林去世,不久开始了赫鲁晓夫的执政,苏联从此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二)苏联的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1)背景:
材料一 (苏联共产党)一直关心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因为重工业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一切部门、加强我们祖国的国防、增进人民福利的基础。…党中央委员会在几次全体会议上已经揭露了农业领导上的严重的缺点和错误。
——《赫鲁晓夫代表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所作的总结报告》(1956年2月14日)
材料二 斯大林不是通过说服、解释和耐心地同别人合作,而是把他的思想强加于人,要别人无条件接受他的意见。凡是反对他这种做法的人…都必然会被开除出领导机关,接着就会受到精神上的折磨和肉体上的消灭。……许许多多忠实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党的卓越活动家和党的一般工作人员都成了斯大林专横的牺牲品。
——《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1956年2月25日)
归纳为:
①二战后,苏联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
②苏联发展的困境:表现为:
A.经济:偏重发展重工业的局限性;农业集体化的不足。
B.政治:个人迷信严重,导致冤假错案。
③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等人试图改革旧体制。
(2)内容: 阅读教材,填写下表:
(3)评价:
材料一 赫鲁晓夫大力提倡垦荒运动,在中亚、西西伯利亚、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地区组织了大规模的垦荒,大片新垦区成为向国家提供谷物和经济作物的基地。在上述措施的刺激下,50年代中后期,苏联农业一度出现上升态势,1958年与1953年比较,谷物产量増长91%,肉类产量増长62%。
——综合整理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赫鲁晓夫上台后,继续推行斯大林长期坚持的优先发展与军事工业密切相关的重工业政策。……虽然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一直在进行改革,但并没从根本上脱离斯大林的体制模式,仍是坚持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
——摘编自陆南泉《赫鲁晓夫有没有全盘否定斯大林》
归纳为:
积极:
①经济体制: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一些成效;
②农业:推进农业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
③工业:1957年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④思想:打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消极:
①经济体制: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②思想混乱: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问题思考: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 。如何理解?
(1)掘墓人: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①注入了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在农业和科技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②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2)守墓人: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①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②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③社会矛盾依然尖锐。
问题探究: 从玉米运动看赫鲁晓夫改革的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材料一:美国之行坚定大种玉米的信心……(但)苏联除乌克兰和欧洲南部地区外,其他大部分区域都处在严寒地带,日照时间短,气温低,根本无法满足玉米生长所需要的环境要求;对玉米的播种面积、播种结构、单位面积产量及总产量等还是不顾实际地提出一系列的计划指标,仍然实行劳动日分配制集中劳动的“大锅饭”制度等;赫鲁晓夫改革中凭个人直觉瞎指挥、一刀切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对玉米种植中的出现所有反对意见,不论正确与否,一律否决。
——《苏联农业改革之玉米运动》
材料二:头几年的谷物产量增加了,但接着又保持不变……1963年出现了一个转折点:苏联停止将粮食和谷物输出到东欧附属国家。相反地,苏联买进外国的谷物,用了372吨黄金来付账——超过该国黄金储备的1/3。这使苏联颜面尽失。
——《舌尖上的历史》
提示:
(1)失败原因:
①违背自然规律,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玉米)
②目标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缺乏实事求是精神
③改革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根本)。
(2)启示:
改革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循序渐进、敢于突破僵化模式的束缚。
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1)背景:
①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国家混乱;
②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突出。
(2)内容:
①前期:
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但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
②后期:
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3)评价:
积极:
①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②经济体制有所改变;
③军事实力达到与美国相抗衡水平,成为匹敌美国的超级大国,在美苏争霸中苏联占优势。
消极:
①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
②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
③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
④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问题探究: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材料 在勃列日涅夫执政的18年中,从未进行过裁减冗员、提高行政效率的改革。自上而下的高度集中的行政权力像要求各级行政部门一样对社会下达各种指令和指标,为社会活动的各个环节规定行为的标准。
(勃列日涅夫时期),理论上的教条化和宣传上的形式化盛行起来。在意识形态宣传中,“改革”竟成了一个忌讳的词语。
70年代苏联基本上达到了与美国的军事平衡,甚至在诸如战略核武器等领域还超过了美国。但是,其代价也是巨大的,过高的军事投入必然影响其他领域的投资。
——《抑制创新——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体制的致命缺陷》(整理)
材料二 他无视70年代末,世界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坚持计划经济理论与实践。他被暂时的繁华表象所迷惑,改革半途而废了。有人这样描述苏联的窘境:“苏联的火箭可以以惊人的准确性找到哈雷彗星并飞上火星,其宇宙飞船可以遨游太空,但其汽车却缺乏足够动力,故障频出并且耗油惊人;许多家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以至于苏联人开玩笑说本国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
提示:
失败原因:
①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和打破斯大林模式;
②改革重点仍集中于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日益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②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导致国家政治生活与意识形态僵化,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③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加剧了经济比例的失调,拖垮了苏联的经济。
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1)背景:
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②经济:国民经济军事化,导致经济衰退与恶化,特别是粮食和生活用品短缺;
③政治:政治生活日益僵化;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交织引发政治危机;
④思想:西方国家长期推行和平演变政策,引发了科学社会主义信仰的普遍性动摇。
内容:(前期:1985-1988年;后期:1988-1991年)
(3)特点:
戈尔巴乔夫改革实行完全私有化。
(4)评价:
①改革虽突破了斯大林模式,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但经济改革成效甚微;
②政治改革造成思想混乱,民族主义随之兴起;
③否定了党的领导,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④改革转换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
⑤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综合归纳: 有人说:赫鲁晓夫的改革把苏联改乱了,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把苏联改僵了,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把苏联改死了。 苏联的改革有什么启示?
启示:
(1)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创新和前提。
(2)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3)改革必须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4)能否成功取决于: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等。
(5)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三)苏联的解体:
(三)苏联的解体
1.含义(双重性):
(1)是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不再是社会主义制度;
(2)是同时伴随着瓦解,分裂为15个主权国家。
2.过程:
(1)1990年,立陶宛率先独立。
(2)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其他加盟共和国也纷纷效仿。
(3)1991年3月,苏联进行全民公决把国名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
(4)1991年8月19日,几位苏联领导人发动政变,试图阻止苏联分裂,失败(八一九事件)。
(5)1991年12月26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11个国家的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宣告结成独立国家联合体,标志着苏联的解体,苏联不复存在。
问题探究: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影响。
材料一 “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普京对苏联的三次不同评价》
材料二 苏联解体时,苏联社会科学院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然能够代表工人的只占4%,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仅占7%,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干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贪污腐败,特权成为苏共丧失民心的主要原因。
提示:
(1)原因:
①历史(根本):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②现实: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③外部:西方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
④美苏争霸、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经济;
⑤宗教问题、民族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
⑥共产党自身建设没有搞好(特权、腐败、脱离群众等)。
(2)(2)影响:
(1)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两极格局瓦解;
(2)加速了欧洲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国家的分裂;
(3)为欧盟和北约的扩张创造了条件;
(4)社会主义事业遭到重创;
(5)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功改革积累了经验和教训。
核心素养: 二战后苏联改革的缺失及经验教训。 (历史解释)
材料一 赫鲁晓夫顶住了压力,勇敢地站出来揭露斯大林,破除个人迷信,成为苏联第一个改革者,在苏联历史上留下了不能抹杀的深深印痕。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对改革持积极态度,力图通过改革扭转经济下滑趋势。但从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开始,保守、僵化与停止改革的趋势日益明显。
——摘编自陆南泉《对苏联改革历史的回顾与再思考》
材料二 在1986年的苏共二十七大上,戈尔巴乔夫提出经济要实行“加速发展”战略。“加速”口号反映了苏联人民要求发展经济,缩小与西方国家差距的愿望,但这一发展战略仍然是不计投入成本的,只强调增长速度。忽视经济结构的调整,没有逃脱优先发展重工业和片面增长的老路。
——摘编自张树华《苏联经济是怎样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中一步步走向深渊》
提示:
(1)缺失:
①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加了改革的阻力。
②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
③戈尔巴乔夫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直接原因:经济改革缺少宏观决策和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阻力重重)。
(2)经验教训:
①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政策、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②社会主义改革必须走改革开放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③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
考点2: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一)“东欧”概念:
1.地理概念:一般指德国、奥地利、意大利以东至欧洲和亚洲分界线的区域。
2.政治地理概念:特指二战后在中欧和南欧建立的除苏联以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国家在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都曾获得苏联不同程度的帮助。它们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显著地扩大了社会主义的地理范围和世界影响。
(二)东欧的建设:
1.成就:
二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人民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并着手恢复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
2.弊端:
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三)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 阅读教材,填写下表:
(四)东欧剧变:
1.含义:
①剧:时间短,范围广 ;
②变: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2.原因:
①根源:东欧各国的改革都没突破苏联模式束缚;
②内部:20世纪80年代,一些东欧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
③外部:在苏联鼓励东欧改革及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④思想:东欧执政的领导人迷失社会主义方向,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
3.过程:
问题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并谈谈东欧剧变的认识。
材料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各国的剧烈变化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其中,长期以来困扰东欧国家的苏联模式体制的弊端和要求冲破旧体制的改革潮流所构成的矛盾、苏联用强制手段对东欧实行霸权统治和东欧要求民族独立自主所构成的矛盾是酿成东欧变局的历史根源和深层原因,而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是把上述两对矛盾所蕴含的能量释放出来的催化剂,同时,西方国家在这个过程中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提示:
(1)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还不够成熟,缺乏经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敌视、遏制甚至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2)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改革来逐步完善自己。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决不能拘泥于一种模式。
(3)社会主义发展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仅说明苏联模式的受挫,但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
考点3: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发展: (自主学习)
教材的“学思之窗”: 结合所学,谈谈你怎样理解邓小平的这段话。
材料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
提示:
(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2)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曲折,也是历史发展的一部分;
(3)要辩证地看待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挫折,从中吸取教训,促使社会主义更加健康发展;
(4)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警惕西方的和平演变。
高考真题演练:
1.(2023·辽宁卷)二战结束后,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在大部分厂房还是废墟时,就已开始生产,仅1946年就生产了6000台拖拉机。到1950年,全市的机械制造等工业生产已完全恢复,产量超出战前水平的30%以上。这体现了当时苏联( )
A.重视重工业的发展
B.经济管理体制的转型
C.集体化进程的加快
D.工业生产技术的领先
【解析】 材料反映了二战结束后,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在战争废墟中快速恢复生产,并且产量超出战前水平的30%以上,这体现了当时苏联重工业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苏联重工业的发展,没有体现经济管理体制的转型,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苏联重工业的发展,没有体现集体化进程的加快,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如何,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2·河北高考) 1956年,苏联决定扩大同美国的科学文化交流,随后放松了对科研人员国际交流的限制,开放了许多科研机构,包括宇航基地与核设施等涉及重要机密的科研场所。苏联的这一做法
A.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B.旨在同美国共享最新科研成果
C.回应了马歇尔计划
D.有利于提升自身科学技术水平
【解析】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美苏关系有所缓和,且二战后,苏联常规武器、核武器、航天技术可以同美国抗衡,但半导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相对落后,苏联之所以“放松了对科研人员国际交流的限制”,其目的是为了在“同美国的科学文化交流”中提升自身科学技术水平,故选D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提升自身科技水平的方式,而非目的,排除B项;1948年,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作为回应,苏联与东欧各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排除C项。
3. (2022·重庆高考)1972年,苏联重启西伯利亚地区的贝阿铁路建设项目以开发油田和铜矿资源,在全国征集志愿者(海报如图2),并承诺参与铁路建设的志愿者将享有住房和汽车的优先分配权。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苏联重视
A.优化分配制度改善人民生活
B.运用市场规律促进经济发展
C.引进西方技术开发远东地区
D.调动社会资源优先发展工业
【解析】 据材料可知,在1972年苏联为征召开发西伯利亚地区的油田和铜矿的志愿者,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的力量,做出“享有住房和汽车的优先分配权”的承诺,体现了苏联对重工业的重视,D项正确;材料中关于住房和汽车的分配并非为了改善人民生活,而是为了开发西伯利亚地区的油田和铜矿,排除A项;材料中“将享有住房和汽车的优先分配权”是计划经济体现,并非运用市场规律促进经济发展,排除B项;材料中只体现了征召志愿者开发西伯利亚地区,但没有体现是否采用西方技术,排除C项。故选D项。
4.(2022·江苏卷)下表反映的是1959年美苏两国依据文化交流协议,举办国家展览的情况。这表明( )
A.美国的物质文化更具吸引力
B.美苏借助文化交流渗透冷战
C.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D.苏联的重工业实力远超美国
【解析】 根据材料,1959年美苏两国依据文化交流协议,举办国家展览,美国在莫斯科展览的主要展品多是贴近日常生活的消费品,意图在民生方面遏制苏联,说明美国在冷战中注重运用文化交流渗透冷战,苏联在美国举办的文化交流中展览的展品主要是重工业产品,其意图是在重工业方面遏制美国,说明苏联在冷战中注重运用文化交流渗透冷战,B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影响和效果,得不出美国的物质文化更具吸引力,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美苏两国,不能证明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美国的重工业情况,不能得出苏联的重工业实力远超美国,排除D项。故选B项。
5.(2021·山东高考)1954年8月,毛泽东在接见英国工党代表团时指出:“我们这类国家,如中国和苏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他意在强调中国
A.需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经验
B.经济建设要坚持自力更生
C.应逐步放弃“一边倒”政策
D.愿意开展对外经济交流
【解析】 根据“我们这类国家,如中国和苏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可得出毛泽东强调中国在主要依靠国内市场的前提之下愿意开展对外经济交流,D项正确;ABC项从材料中不能得出,排除。
6.(2021·广东卷)如表美国与西欧对苏联、东欧国家贸易出口额 比较单位:百万美元,如表作为直接论据,可用来探究的论题是
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及其历史背景
B.两极格局与西方国家滞胀的根源
C.世界贸易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D.欧洲市场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
【解析】 从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二战后,受冷战的影响,美国对苏联、东欧国家出口减少。而西欧对苏联、东欧国家出口由增加到减少,则反映出西欧在站队资本主义阵营后,减少了对东欧与苏联的出口,故能反映出欧洲市场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D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1947年启动,表格中的材料不能作为背景,排除A;滞胀出现于70年代,排除B;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于1944年,排除C。
思维导图: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9讲 讲义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