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6张PPT)
六国论
新课导入
有这样一个人,年轻时放弃了读书,后开始游历名山大川。 27岁又开始发奋求学,带领自己两个二儿子进京赶考,却不料 父子三人同时中举,名声大噪一时。而他也因为善于写作散文 著称,与两个儿子一起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中。后世人提到他
都会想到"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干古,峨嵋共比
高。"的诗句。同事他的散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 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他就是号老泉的苏洵,今天 我们将要一起走进他的《六国论》一起感受他散文的魅力
【学习目标】
1.了解苏洵,积累、梳理并归纳文言知识。
2.理解并掌握本文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严密的论证 及借古讽今的写法。
3.了解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及本文 的现实意义。
4.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 手 法 。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
眉州眉山人,初,举进士及茂才皆不中,归而 尽焚前所为文,闭户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
洵深于《孟子》、 《战国策》,所为文纵 厉雄奇,尤长于策论。曾巩称其文:"烦能不 乱,肆能不流。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 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一 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唐宋八大家。
知人论世:作者简介
作品及风格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
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
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
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 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 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 有《嘉祐集》, 本文选自《嘉祐集 ·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 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三字经》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
知 人 论 世 :仕途不顺不受重用
苏洵天资聪颖,但青少年时终日嬉游,不爱学习句读、属对和声 律,然而这却是当时文人考取功名的主要途径,这为他今后屡试不第
的遭遇埋下了伏笔。第一次参加科举落第后,苏洵终于开始自我检讨,
发奋读书,欧阳修在《苏允明墓志铭》中说道:"大发愤,谢其素所
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数年后,苏洵进京参加科举,再次落
第 ,次年举茂才异等不中,此后苏洵继续闭门苦读。直到47 岁时,苏 洵带着苏轼和苏辙进京应试,欧阳修非常赞赏他的《权书》《衡论》
等文章,后来二子同榜应试及第,轰动京师。1060年,苏洵已经51岁,
才由韩琦推荐,担任秘书省校书郎(正九品上,刊正文章),后为霸州
文安县主簿(从八品,掌管文书),官职低微,远离政治中心,壮志难
酬。
知人论世:发愤读书
北宋明道元年(1032年),苏洵母亲史氏病故,葬于眉山县修文乡 安 道 里苏氏祖坟。苏洵第一次上欧阳内翰书说:“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
读书,从士君子游。"时间实已太晚,何况一开头的时候,态度又不很认真, 仗着聪明,看看与他同辈的人,都不见得比自己高明,以为读书没有什么难。
但是到第一次应乡试举人,他却不幸落第。这次失败,使他痛自检讨,再搬 出几百篇自己的旧作细读,不禁喟然叹道:"吾今之学,乃犹未之学也!" 愤然将这批旧稿, 一把火烧个干净,决心取出《论语》、《孟子》、韩愈文 来从头再读,继续穷究诗书经传诸子百家之书,贯穿古今。每日端坐在书斋 里,苦读不休者达六、七年,并发誓读书未成熟前,不写任何文章。此时, 苏洵已二十七岁。所以欧阳修作墓志铭,张方平作墓表,史本传皆言:"年 二十七,始发愤读书。"
咏苏洵
当年苏老泉,年已二十七。方知需用功,发奋读书籍。 并同儿与女,思究圣人语。寒窗多少年,青丝根根白。 父子同进京,三人皆中举。皇城咸震惊,争诵苏洵名。 读书从不晚,辛勤为第一。
《三字经》: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理性之声,士子担当
——《六国论》苏洵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
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 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 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后的一百年间, 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 余战,负多胜少。
>苏洵生活的年代,契丹大举攻宋,
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 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 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 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
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
> 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
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 的祸患。所以,苏洵写了《六国 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 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 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 忘,后事之师 ”。
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 大破之
> 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 大破秦军
> 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 兵败秦军于河外
> 前233年秦攻赤丽、宜
安,被赵 将李 牧击退
> 前232年秦攻番吾,又
被李牧击退
韩魏楚以地赂秦
大事年表
> 前290年 韩割武
遂予秦。
> 前280年楚割汉 北及 上庸予 秦 。
> 前275年 魏 割温 予秦 。
> 前273年 魏割南 阳予秦。
秦灭六国时间表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 灭燕
前221年灭齐
六国与秦的有关史实
战国背景
◎前228年 齐前221年 赵
魏前225年
韩 前230年
o 楚
前223年
写作背景
秦 灭 六 国
河
水
秦
燕
题目解说
六国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
代,为了独霸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
战争。 《六国论》的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
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
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
消灭了。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
主,要求善于析理。六国论,其实是六国
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北宋疆域示意图
借古讽今。
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当时政治的见解
和主张。
一 进 过 评 力 史 总 信 力 史 头 班 7 丹 三 的
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本文即史论。
①政论
②史论
任 检 足 十 可 应 面 大 入
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文学常识
整体感知
赂秦 lù 六国互丧 sàng 获邑 yì
率赂秦耶 shuài 思厥 jué 暴霜 露 pù
草芥 jiè 与赢 以 泊牧 jì
殆尽 dài 当与 秦tǎng 悲夫 fú
为……之所 wéi 日削月割xuē 苟以 gǒu
第一部分(第1段):引出论题、主论点:弊在赂秦。
第二部分(第2段):论证第一分论点:赂秦力亏,分析六国 破灭直接原因赂秦导致力亏的结果。
第三部分(第3段):论证第二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论 证不赂者因孤立失去援助而破灭,深入论证不赂者灭亡也是 赂的结果。
第四部分(第4、5段):总结六国灭亡原因,并借古讽今, 警告宋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文章梳理:划分层次
第三部分:第四、五段,总结六国灭亡原因, 并借古讽今,警告宋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 辙。
第一部分:第一段,引出论题、主论点:弊 在赂秦。
第二部分:第二、三段,论证观点——赂秦 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
论证结构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 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 “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 "(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 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 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或:有的人。互:相继 率:一概,全都。 以:由于,因为。
丧:灭亡盖:表原因,因为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故:所以。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 能独完,故 曰:弊在赂秦也。
兵:兵器。
利:锋利。
亏:动词,亏损。
道:规律,道理,这里指原因。
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第一段
文 本 分 析
本段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 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的 整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分论点一
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跟。
不赂者以赂者丧 分论点二
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总领全文。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 点,在结构上具有提领下文、统摄全篇的作用。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中心论点
链接: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
1.开门见山法。作者在文章的题目或开头,摆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2.引经据典法。引用名言或说古道今,概括归纳论点。
3. 叙述引论法。通过叙述某人某事引出中心论点。
4.直接反驳法。直接反驳对方的论点,确立自己的论点。
5.设问引论法。借用设问提出中心论点。
秦国除了用攻战夺取土地以外,(还收到诸侯的贿赂),小的方面就获 得邑镇,大的方面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 得到的土地,它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 丧失的土地相比,它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东西,与六国诸侯 最担心的事情,本来就不在于战争。
秦以攻取之 外 ,小 则获邑,大 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之所 得 ,其 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 秦之所大欲,诸侯之 所 大患 ,固 不 在 战 矣 。
以攻取:用攻战(的方法)取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邑:小城,邑镇
其实:其,代词;实际上亡:丢失(的土地)则:那么患:忧虑,担心
固:本来
第二段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 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 又至矣。然则诸 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 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火:比喻采取不正确的方法去消除祸 厥:代词。相当于“其”,他们的。祖父:患,反而会加快祸患的蔓延。
视:对待,看待 举:拿 割:割让 兵:军队然则:既然这样,那么;转折,然
而
厌:通"餍",满足。 奉:进献、送 弥、愈:越、更加 判:确定
至于:引出结果,以至于 颠覆:灭亡 理:名作状,从道理上说 然:这样
事:侍奉 犹:像 得:恰当,适宜,对
回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儿土地。子孙对待土地却不很爱惜,拿 来送给别人,就像丢弃小草一样。今天割让五座城,明天割让十座城,这之后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 第二天)起来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却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凶残秦国的欲望永远 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 谁胜谁负就已经确定了。以至于(赂秦各国)全部覆亡,道理上本来应该这样。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 国,就好像抱柴草救火,柴草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第二段
思 - 展:
1.第二段哪句话可以概括本段的中心意思 本段的中心内容 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哪一个分论点 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道理论证
事实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受贿所得
贿赂所亡
割地之易
欲无厌
侵急
火不灭
战胜而得
战败而亡
创业之艰
地有限
奉繁
薪不尽
2.本段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体现在什么地方
对比
论 证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把城池比作草芥—比喻论证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道理论证
六国赂秦而亡的历史。
事实论证
齐国不曾割地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它跟秦国 交好而不帮助五国。五国灭亡之后,齐国也就不能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君主,起 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土地,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国虽然是个 小国,却灭亡在后,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 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灭亡的祸患了。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 灭,何哉 与 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
不免矣。燕赵之君,始 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 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斯用兵之 效 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
尝 :曾经 迁灭:灭亡 与嬴:亲附秦国 始 :起初,最初 义:坚守正义 是故:因此
斯:这 兵:武力至丹以荆卿为计:等到燕太子丹用荆轲(刺秦)作为策略 始:才速:招致
第三段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泊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 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 理,
当与秦相较,或 未易量。
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打退秦国
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 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几乎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 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过去假使当初韩、魏、楚三国都各自爱惜他们的土地,齐国不 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行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与秦国较 量,也许还不容易估量呢。
再 :两 次 却 :使……退却 泊 :等到 以 :因为 终 :坚持到底 殆 :几 乎
智力:智谋和力量 诚 :实在,确实 向使:假使
不行:不去行刺 数、理:天数、命运当:同“倘”或:或许量:估量
第三段
思-展:
1.第3段主要列举了哪些国家灭亡的原因 他们灭亡的直 接原因是什么
齐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智力孤危,战败而亡
燕 以荆卿为计
赵 :牧以谗诛。
思 - 展 :
2.针对三个国家灭亡的原因,作者给出的对策是什么
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3.这一段论证了第一段中的哪一个分论点
不赂者以赂者丧。
4.这一段使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事实论证假设论证
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以荆卿为计
牧以谗诛, 用武而不终。
外因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
燕赵处秦革灭殆 尽之际,智力孤 危。
向使
(假设论证) 反向假设
三国各爱其地 燕客不行
赵将犹在
第 3 段 :不赂者(齐燕赵)灭亡的原因
不赂者
(例证)
内因
与嬴而不 助五国也
齐
燕
赵
→ 胜负或未易量
以:用 封:封赏 礼:礼遇并力:合力西向:向西(进攻)劫:胁迫
食不下咽:形容心中忧烦不安,不思饮食。日削月割:每日每月割让土地,形容一味割地求和。 为……所:表被动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 日、月: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每日,每月
趋:趋向,趋于 为:治
唉!如果六国把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 杰出的人才,齐心协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担心秦国人连饭也咽不下喉。可悲啊 ! 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土地天天削减,月月割让,以至于走向 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一定不要让自己被敌人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呜呼!以 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
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第四段
假设论证的概念:假设论证是一种逻辑推理方法,通过假设性的陈述来支 持或反驳某个观点或论点。(假设论证中,提出的假设通常是基于事实论据或 道理论据,通过正面或反面的假设分析来推导出一个与事实相同或相反的结果, 从而增强论点的说服力)
●文本解析
第四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
承上启下,
结构上 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
"积威之所劫"的忠告。
论证方法:假设论证
①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②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③ 并力西向。
(这其实也是暗示北宋统治者这样做)
●文本解析
作者为六国提出哪些图存之道 请用原文回答。
重用谋士,
礼贤下士, 团结一致。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
而从六国破亡之 故 事,是 又在六国下矣。
夫:句首发语词,表议论 其:代六国 于:比 弱于秦:状语后置,于秦弱 而:连词,表转折,却 可:可以以:凭借而:连词,表顺承之:代秦国之:助词,的苟:如果以:凭借
天下之大:定语后置,大天下,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下:降低身份 而:连词,表转折,却 从:跟随之:助词,的 故事:旧事 是:这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用不割地贿赂而战胜
秦国的形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降低身份反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 在六国之下了!
第五段
作者是如何警示当朝的
谈古论今,纵横对比,讽喻现实
古 六国与秦:诸侯
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比
是又在在六国下矣
结论 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北宋:天下之大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结果是秦强而六国弱,但六国有不赂秦而战胜秦的可能
暗比:“宋朝”—— "契丹、西夏”
结论 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作者所处的宋代,正逢契丹、西夏等外患骚扰,宋朝统治者不是坚决抵 御,而是割地赔款,然而从力量的比较上,统一的大宋远远强于边境小国 的契丹、西夏,宋朝就更有战而胜之的可能。
第5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比:"六国"—— "秦"
对比论证
整体鉴赏
数量上
程度上
道理上 ( 并 列 )
齐亡之事实
燕亡之教训
赵亡之悲剧
第四段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第五段
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总分
第 一 段
弊在赂秦
不赂 者以 赂者
丧
研读析旨
分总 (递进)
赂秦
力亏
过渡
(第二段)
(第三段)
总 分
总 分
研读析旨 探究
思考:苏洵提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你认同么 谈谈你的理解
主观原因:①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 策。
客观原因:①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 实 力 。
②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
评论的内容
引述史料,带有夸张,评论国家灭亡的原因。
写作的目的
写作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借古喻今,对作者所处 朝代对帝王进行规劝。
●比较阅读
《六国论》《阿房宫赋》
相同点
《六国论》《阿房宫赋》
《六国论》是史论,是篇议论文;《阿房宫赋》是文赋。
《六国论》讽喻对契丹、西夏不当的供奉;
《阿房宫赋》讽喻统治者的骄奢淫逸。
《阿房宫赋》是在大量叙述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最后得 出结论。《六国论》直接提出观点,用史实作论据论证论点。
不同点:
文体
文章立意
结构
●比较阅读
本课总结
本篇课文开门见山提出了中心论点,又列出两个分论点从两个方面辅 助中心论点。第二段从秦的土地来源,点明"赂秦"的危害,只能换“一 夕安寝""尤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有力论证了"贿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从来不只是为后人留下骄傲的资本,
也会留下警示与反思:大宋王朝如果一味的输币纳绢,那只会积贫积弱,
自取灭亡。这也正是《六国论》作者给大宋王朝的讽喻和警示。
(1)暴霜露,斩荆棘
“暴”同"曝”。读pù, 晒,引申为 “暴露”,意为"冒着"。
(2)暴秦之欲无厌
“厌”同"餍”。读yàn, 满足。
通假字
一词多义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不是
非 昨、 贤没有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不能
或曰:六国互丧…...
一食或尽粟一石 有时,偶或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有的……有的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或许,也许
墨翟之
非错误
非有仲尼
觉今是而
或
有人
…..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起初,副词
始速祸焉才,副词
终继五国迁灭 终于,副词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坚持到底,名→动
故曰"弊在赂秦也" 所以,因此,连词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旧,形容词
强弱胜负已判矣 胜利,形容词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战胜,形→动
始 终 故 胜
古今异义
(1)其实百倍 那实际情况/实际上
(2)思厥先祖父 祖辈和父辈/指父亲的父亲
(3)始速祸焉 招致/指速度快
(4)可谓智力孤危 智谋和力量/理解事物的能力
(5)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前例、旧事/今指真实的或虚
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6)至于颠覆 终究,到…结局/表示另提一事
(7)后秦击赵者再 两次/表示又一次
词类活用
1、不能独完。
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2、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名词作动词,作战,打仗。
3、以地事秦。
名词作动词,侍奉。
4、义不赂秦。
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5、始速祸焉
形容词作动词,招致。
6、李牧连却之
使动用法,使……退却。
7、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名词作动词,坚持到底。
8、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名 词 作 动 词 , 礼 遇 礼 待
9、日 削 月 割
名词作状语,每日,每月。
特殊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判断句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
(4)泊牧以谗诛,被动句
(5)举以予人。省略句,省略宾语。
(6)赵尝五战于秦。介词结构后置
语 言 特 色
①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
如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 “ 食 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②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情感。
如用"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叹词。就是在夹叙夹议中,也流露着作者的情感。如对" 以 地
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
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③对 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富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结 构 :紧凑而富于变化,错综而有条理;
正确、清晰、整齐、均衡、对称、美观。。
语 言 :整齐而不呆板,错落而不零乱,音调铿锵,简洁明 快,比喻恰当,态度鲜明,读来急缓有节,抑扬顿挫,如行 云流水,风行水上,令人感慨淋漓,一唱三叹,可收到余音 绕梁之效果。
六国论 理解性默写
1.《六国论》的中心论点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 《六国论》中借古讽今的诗句 是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3.《六国论》中的 引用了古人的一个譬喻,准确形象地说明了赂秦 的严重危害。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4.苏洵在《六国论》中告诫统治者不要被强敌的积威吓到的句子是: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5. 《六国论》中"认为不赂者以赂者丧"是因为: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6. 《六国论》中论述齐国灭亡根源的句子是: -0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7. 《六国论》中表现列国先人艰苦开辟疆土的句子: I_ _o
暴霜露,斩荆棘。
8. 《六国论》中明确指出赂秦是导致灭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 .
弊在赂秦。
9. 《六国论》中作者含蓄表明写作目的句子: I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0. 《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坚持无力抗秦到底的句子:
泊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六国论
4、《六国论》中苏洵认为齐国灭亡的原因是"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 ; 燕 国 灭 亡的 原 因 是 " _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国灭亡的原因是“(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5、《六国论》中苏洵借古讽今,把北宋与六国相比,劝谏统治者要吸取教训的句子是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理解性默写
1、苏洵在《六国论》中分析道,秦国战争以外所得土地远远多于战争所得,因此
2、《六国论》中写六国诸侯的祖辈经过辛勤经营才得以创下基业的句子是
II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II
3、《六国论》中苏洵援引古人之语"_
秦的危害,印证了自己的结论。
" 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
",本来就不在战争。
",形象地说明了赂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六 国 破 火 非兵不利 战 不 善,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
(2)其中描写祖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思 厥 先 祖 父 暴霜露 斩 荆 棘, 以有尺寸之地
(3)说明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4)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 至 丹 以 荆 卿 为 计 "始速祸焉
(5)结尾指出“
是又在六国下矣 ”,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 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的主旨。
(6)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苏洵的《六国论》:“悲夫!
有如此之势,而 为 秦 人 积 威 之 所 劫 日 削 月 割
以 趋 于 亡 。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用六国破灭的 教训讽刺北宋赂辽。
苟以天下之大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