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辨城乡聚落,谋未来发展 课件(共23张PPT)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2 辨城乡聚落,谋未来发展 课件(共23张PPT)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1-04 11:5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看奥运·探人文”—世界的居民与文化
第二课时 辨城乡聚落,谋未来发展
驱动任务:从城市地标到奥运赛场,巴黎奥运为什么要少建新房、以旧改新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埃菲尔铁塔—沙滩排球
凡尔赛宫—马术
大皇宫—击剑、跆拳道
荣军院广场—射箭
塞纳河上的开幕式
课程标准
通过阅读图像、观看视频或实地考察等,描述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及其变化
学习目标
1.观看巴黎的前世今生图,自主对比辨别城乡景观的特征,并分析影响聚落选址、形态的因素,列举巴黎的城市化问题。(综合思维)(任务1)
2.结合奥运圣火传递沿线地区的民居与自然环境,小组合作探究建造寒冷、湿热、干旱地区的民居模型,归纳总结聚落特征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重点)(任务2)
3.结合奥运以旧改新案例,举办班级辩论赛,谈谈对传统聚落开发的态度。(人地协调观)(任务3)
环节二:目标引领,明确重点

打猎工具叉子
动物耳朵:
奖励狩猎能手


路口
防守
说文解字
人们集中的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
环节三:前置评价,学情分析
巴黎资料卡:
乡村变城市
前世:两千多年前的塞纳河畔,西岱岛上的小渔村,几百名居民
今生:法国最大的城市,欧洲第二大城市,世界的五大都市之一,艺术之都、时尚之都、浪漫之都
任务一 看聚落演变
城乡景观差异
便 利
密 集
密集
多高层
非农业产
业为主
不发达
稀 疏
分散
低层建筑
农业产业
为主
交通
特点
人口
分布
建筑
特点
生产活动
城 市
乡 村
犯罪率上升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环境污染
塞纳河污染
巴黎存在哪些城市问题?
巴黎奥运会为何要少建新房,以旧改新?
必要性:巴黎城市发展基本饱和,有较多城市问题,巴黎的做法既是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文化传播,又很好的融入现代城市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任务一 看聚落演变
资料1
资料2
巴黎:温带海洋性气候 ,特征:冬暖夏凉,年温差小;全年雨季,冬雨较多;气温差异小,降水分配均匀;
锦囊妙计
影响聚落选址的环境因素:
自然:气候、地形、水源、土壤、资源等
人文:交通、经济发展水平等
我来当村长
结合资料分析,巴黎先祖选址塞纳河畔发展小渔村的原因?
环节四:合作探究,释疑重点
任务一 看聚落演变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
河谷地带沿河流呈条带状
平原地区呈团块状
环境影响聚落的形态
支架:最危险的县城—绿春县城
在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内,有一座修建在山顶上的县城。整个县城由一条长约6000米的主干道贯穿,最窄处不足30米,最宽处也仅300米,像一条长龙横卧在海拔1700米的山顶之上,这就是被称为“天空之城”的绿春县城。
①地形影响呈条带状
独特的自然景观、夏季气候凉爽、空气质量优良、环境优美。
②旅游资源、梯田、立体气候、生物多样性丰富
交通不便,难以发展经济;滑坡
①想一想,绿春县城的聚落形态是什么样子?受什么因素影响?绿春县城建在山顶上可能有哪些优势
②议一议,绿春县城怎样利用地形地貌彰显其景观特色 在其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问题
评价维度 评价标准 评价方式 评价结果
1.必备知识 ①能区别城乡景观差异 ②能归纳影响聚落选址的环境因素、探究聚落形态与环境的因素 自评 优秀
良好
合格
(典题本+错题本)
2.关键能力 能学会环境要素的分类 自评 3.参与状态 能积极参与,情绪饱满 师评 任务二 析民居特征
湿热地区
干旱地区
法国,国土横跨五大洲,火炬传递路线公布!
68天,20000多公里,从希腊出发,绕行一个地球和一个
“法国”,最终抵达巴黎
凉爽地区
干旱地区资料包
巴黎资料包
湿热地区资料包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炎热干燥
高温多雨
通风散热、防潮、防野生动物的袭扰
温带海洋性气候 ,特征:冬暖夏凉,年温差小;全年雨季,冬雨较多;气温差异小,降水分配均匀;
建筑设计师之设计
请你从窗户大小、屋顶坡度、墙壁厚度三方面完善三类地区的民居设计稿
任务二 析民居特征
建材超市
1个窗户:
大窗或小窗
1个屋顶:
尖顶或平顶
2个墙壁:
厚墙或薄墙
地面
简易模型图
建筑设计师之建模
请你从窗户大小、屋顶坡度、墙壁厚度三方面完善以巴黎为代表的凉爽甚至更寒冷的地区、干旱地区、湿热地区的房屋模型?(建模工具:纸板、双面胶)
干旱地区民居设计稿
窗户:
墙体:
屋顶:
建材:
西亚、北非传统民居
维吾尔族晾房
新疆和田阿以旺
窗小,用于防风沙
墙厚,便于隔热保
暖,适应昼夜温差
大的气候
平顶或坡度小,降
水少,无需考虑排水
土石为主
建筑设计师:
模型成果展
任务二 析民居特征
湿热地区民居设计稿
窗户:
墙体:
屋顶:
建材:
圭亚那高脚屋
东南亚、傣族竹楼
窗大,便于通风散热
墙薄,便于通风散热
坡度大,利于排水
木枝或竹子为主
任务二 析民居特征
建筑设计师:
模型成果展
柬埔寨洞里萨湖渔村的船屋
凉爽或寒冷地区民居设计稿
窗户:
墙体:
屋顶:
建材:
巴黎木屋
北欧草皮屋
日本合掌造
东北民居
因纽特人冰屋
防震减灾
窗小,防止热量散失
墙厚,便于保暖
坡度大,利于排水或
排雪
木头、草、
土石、冰块
任务二 析民居特征
建筑设计师:
模型成果展
支架2猜民居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
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
任务二 析民居特征
地坑院资料卡
1.地区:
2.建材:
3.气候: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地坑院建造在黄土高原的黄土塬之上,该地区年降水量400-800mm之间,降水较少,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冷夏热。
即在地面向下挖一个6-10米的巨型四方大坑,再于地坑中四壁开凿窑洞的下沉式窑洞,河南省三门峡市庙上村是我国地坑院保存最完好的村落,该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黄土高原黄土塬
黄土土层深厚,直立性强,易挖凿
气候干燥,降水少,对防水排水要求不高
冬暖夏凉
树的作用是什么?
游牧民族建筑资料卡
1.生活方式:
2.可否拆卸:
3.吸引力:
蒙古包
游牧
易于拆卸
逐水草而居
东北鄂温克民族撮罗子
生产生活方式
任务二 析民居特征
哈萨克族牧区的毡房
降水
气温
归纳总结环境要素对聚落特征的影响(连线)
建筑材料
墙体厚度
屋顶坡度
生产生活方式
自然灾害
窗户大小
评价维度 评价标准 评价方式 评价结果
1.必备知识 能归纳寒冷地区、湿热地区、干旱地区的民居特征与环境的关系 小组评价 优秀
良好
合格
(典题本+错题本)
2.关键能力 能学会共性总结三类地区的墙体、屋顶、窗户与环境的关系 自评 3.参与状态 能积极参与,情绪饱满 师评 就地取材
因地制宜
环境
聚落
自然资源
任务三 谋未来发展
思辨杯
辩论赛
支持经济开发 VS 反对经济开发
结合巴黎奥运不建新房、以旧改新的事例,有的人支持传统聚落进行适度的经济开发,来扩大知名度,提高影响力,而有的人说传统聚落必须完全保持原有的风貌,延续传统文化,反对进行经济开发?
意义:巴黎传统聚落,文化遗产众多,风格鲜明,历史悠久,少建新房,以旧改新,体现了的传统聚落的适度开发和传承保护!
评价维度 评价标准 评价方式 评价结果
1.必备知识 能说出对传统聚落看法的态度 小组评价 优秀
良好
合格
(典题本+错题本)
2.关键能力 能用辩证的思维看问题 自评 3.参与状态 能积极参与,情绪饱满 师评 港口村位于江西省某山区,建于河流交汇处的低地,历史悠久。随着人口增加,住宅用地扩大,良田被逐渐侵占。近几十年来,因泥沙淤积,河床抬高等原因,洪涝灾害加剧。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港口村整体搬迁,在附近荒山上建成了新村。搬迁后,港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图示意港口村的变迁。
(1)探究一:港口古村落形成的自然条件。
(2)探究二:整体搬迁前港口村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
(3)探究三:港口新村选址的合理性。(提示:可从防洪、农田保护、土地利用类型等方面考虑)
位于河流交汇处的低地
新村位于附近荒山,这样不占用农田,且海拔较高,洪涝少
知错就改:港口村的变迁(支架)
在河流支流与干流的汇合处,或在河流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达标检测
新疆吐鲁番地区吐峪沟麻扎村,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村落以土木结构的建筑为主,一般为两层,上层为平房,下层为掏挖山地而成的窑洞,居民一般冬季住在平房,夏季则住在窑洞。该地年均温14.4℃,年均降水量17.6毫米。如图示意麻扎村村落,据此完成 1-3 题。
1.麻扎村民居为土木结构,平顶、窗户较小,推测当地气候特点为( )
A.终年严寒 B.气候干旱 C终年高温 D.终年多雨
2.下层窑洞的主要作用是( )
A.躲避风沙 B.储存食物 C.夏季避暑 D.蓄水饮用
3.麻扎村是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应该( )
A.拆旧建新 B.整旧如新 C.建新如旧 D.修旧如旧
B
c
D
看奥

探人文
辨城乡聚落,谋未来发展
奥运”少盖新房“、
”以旧改新“的好处和启发
一 看聚落演变
三 谋未来发展
二 析民居特征
巴黎前世今生城市的演变和城市问题
圣火传递沿线地区民居
以巴黎少建新房,以旧改新为案例,辩论传统聚落的开发
必要性:巴黎城市发展基本饱和,有较多城市问题,不建新房以旧改新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需要。
意义:巴黎的做法既是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文化传播,又很好的融入现代城市发展,
反思梳理,盘点收获
世界文化宣传大使之聚落艺术展评选
通过第二课时聚落的学习,共积累—— 枚奖牌,获得“聚落艺术之星”称号。
主题
聚落艺术展
类型
模型
从圣火传递沿线地区任选一个,制作简易模型,制作资料卡,并介绍与环境的关系
干旱:北非平顶屋、新疆阿以旺
湿热:东南亚高脚屋
寒冷:冰屋、东北民居、日本合掌造、欧洲木屋、北欧草皮屋
温带:地坑院、四合院
游牧:蒙古包、撮罗子
内容
评价
班级
动态圈
展评
作业大礼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