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8张PPT。沪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第16课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反复诵读,感受曲子所描绘的意境,了解古诗词的赏析方法。体会此曲写景物的角度,并理解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老师的设疑和学生的相互讨论来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诵读吟咏中体会本曲的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曲中作者“爱杀江南”所蕴含的感情。从而增强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说明:
所谓元曲,实包含两个部份:一是散曲,一是杂剧。散曲可以说是元代的新体诗,张养浩的《水仙子?咏江南》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秋光的散曲。张养浩的散曲作品大多调子比较低沉,多是表现“警世”、“退隐”题材的,或同情人民疾苦题材的,如我们熟知的《潼关怀古》。而此曲写秋,曲中景物迭出,各具情态,诗情画意,风格清逸,情调欢快。
打破传统咏江南诗词的写法,描写时远时近:望大江远山,写两岸人家,芰荷池塘,沙洲水禽,忽而放纵开去,极目天际之画船,倏地又收回至村落酒帘,于是一片江南秀丽风光,便一览无余。流水生烟,山岚耸翠,一动一静:画檐芰荷,安静恬淡,而沙鸥在舞,珠帘在卷,画船由天边驰来,酒旗在风中招展,又于宁静之中,显出一派生机。因此课堂中应着重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此曲,并且在不断诵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诵读领会古诗词情景交融的意境,了解赏析的方法。
2. 难点:体味曲中作者“爱杀江南”所蕴含的感情。
说明:
通过品味语言、理解动静描绘,引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情感。张养浩的散曲讲究格律词藻,艺术上刻意求工,崇尚婉约细腻、典雅秀丽。因此,诵读体味至关重要,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体味就没有审美。
通过诵读,引发出独特的想象,进而产生个性化的审美,在心中荡漾起一种淡淡的愉悦之情,勾勒出一幅恬静、优美的江南水乡图,把学生带入一种对江南的向往之中。曲末对“爱杀江南”的理解,可结合诗中的描写加以引导,教以学生古诗词一般的赏析方法。 张养浩:
元代散曲作家。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张养浩少年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历官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
因看到元上层统治集团的黑暗腐败,便以父老归养为由,于公元1322年(英宗至治二年)辞官家居,此后屡召不赴。
作者简介 公元1329年(文宗天历二年),关中大旱,特拜陕西行台中丞,遂“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元史》本传),星夜奔赴任所。到任四月,劳瘁而卒。追封滨国公,谥文忠。著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传世。据《全元散曲》所辑,今存小令161首,套数2首
【曲牌】 《水仙子》为元曲曲牌名,又称为《湘妃怨》、《冯夷曲》、《凌波曲》、《凌波仙》等。 词是元曲,实包含两个部份:一是散曲,一是杂剧。散曲可以说是元代的新体诗,杂剧是元代的歌剧;散曲可以独立,同时又是构成元代歌剧的主要部份。 曲是词的替身,无论从音乐的基础或是形式的构造上,都是从词演化出来的。元曲就是曲子,分散曲和戏曲两种。散曲又分套曲与小令两种。诗画相映 情境导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注 释 烟水:江南水气蒸腾有如烟雾。
晴岚:晴天山林中的雾气。
画檐:绘有花纹、图案的屋檐。
芰荷:指菱角与荷花。芰,菱角。
飐:因风而颤动、飘扬。水仙子·咏江南评价: “这是一支咏赞江南美景的小令”;
“曲中景物迭出,各具情态,诗情画意,美不胜收。江南各种富有特色的景观足以激发起令人心想神往的印象”;
“描绘了好一个清丽江南”。 【元】张养浩一江烟水照晴岚,
两岸人家接画檐,
芰(jì)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
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
酒旗儿风外飐(zhǎn)。
爱杀江南。水仙子 咏江南——张养浩一江烟水照晴岚,
两岸人家接画檐,对偶 由远及近,尽显江南风光的特点。(薄雾、画栋)阳光照耀江水,
腾起了薄薄的烟雾,
两岸人家屋檐相连,画梁相接。芰(jì)荷丛一段秋光淡。水菱荷花丛中,一片秋光又轻又淡。看沙鸥舞再三, 卷香风十里珠帘。倒装:十里香风卷珠帘 看沙鸥频频起舞,自由自在的飞翔,卷起珠帘,清风徐来,夹杂阵阵清香。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看画舫从远方驶来,五色彩绘,靓丽非常。酒旗儿随着秋风舞动。最爱江南!译 文 满江的烟波和岸边山中的雾气相映,两岸人家屋檐相连。江面上荷花丛生秋光恬淡,看沙鸥正在江面上飞舞盘旋。时风从卷起的珠帘飘出有十里远。画船儿好像从天边驶来,酒旗儿迎风招展。我真爱江南啊!寻江南美美在美在美在秀丽的自然风景富丽的市井风俗闲适恬淡的心境 爱杀江南美点追寻 赏读诗文(情景交融) 有人这样评价张养浩的艺术成就:“在词语运用上,往往简择精切,琢句多佳,用字极省而意蕴极丰富。”你能寻找出这样用字极省而意蕴极丰富的字或词来与大家欣赏吗?品析流韵 鉴赏诗文古诗词富有表现力的字词
欣赏方法1、寻找富有表现力的词:大多是动词、形容词、数词以及表色彩的词。先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qiàn )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宋】柳永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拓展延伸 比较赏析
犹如历经岁月的雕花木栏
指尖轻抚早已掉了漆的表面
远离城市的喧嚣与浮躁
听一曲琵琶 品一盏龙井
轻轻地啜饮一小口唇 齿间萦绕着淡淡的茶香
江南亦是如此
惟有静下心来 细细欣赏
才可知其中蕴涵着的古朴自然的纯美
流转于江南中的时光 平静而又短暂
但不妨任其悄然逝去 留下一纸笔墨飞扬.江南小结《水仙子 咏江南》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秋高气爽的江南风景画,展现了一派悠闲、恬淡之美。这也恰是作者的心境,只有放下纷争,才能品味这份安闲之心。知识拓展积累有关咏江南的名诗佳句。
(1)忆江南 【唐·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2)望江南 【宋·苏东坡】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3)[双调]望江南·寿秋水 【宋·刘辰翁】
齐眉举,彩侍紫霞记。天上九朝岛冉冉,尊前一笑玉差差。人唱自家词。
篱下菊,醉把一枝枝。花水乞君三十斛,秋风记我一联诗。留着晚香时。
(4)望江南 【宋·周邦彦】
游妓散,独自绕回堤。芳草怀烟迷水曲,密云衔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
桃李下,春晚未成蹊。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无处不凄凄。
(5) 忆江南 【唐·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6)望江南 【唐·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练习题1、从形式上看, “水仙子”是 ,“咏江南”是 。
2、“两岸人家接画檐”一句中,“画檐”是指南方砖瓦房屋彩绘装饰的屋檐,“接”是“连接”的意思。这一句写出了江南 的特点。
3.这首小令以描写客观景物为主,两岸、芰荷、沙鸥、画船,这些景物都带有江南水乡风光的特点,展现了一幅秀丽的江南水乡图景;而且景中含情,曲中寄托着作者 的心境和 的感情。
4.“看沙鸥舞再三”中的“再三”写出了 的景象。
5.下列对本曲鉴赏不正确的二项是( )
A.此曲写秋,曲中景物迭出,各具情态,诗情画意,风格清逸,情调欢快。
B.本曲七句自然景物描写中没有词人表赞叹的一字,曲尾以此“爱杀江南”句作结,显得突兀。
C.美好的景致中寄托着作者喜爱江南水乡风光的感情。
D.“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的“淡”用得好,把温柔乡的浓郁春光冲淡了,仿佛有抿去嚣扰的意味,更增添了几许诗意盎然的摇曳之姿。
曲牌名题目水乡凤光恬淡闲适热爱江南沙鸥的活跃,轻舞频频AB练习题《水仙子?咏江南》化用很多写江南的名句,如
“卷香风”化用 的《 》
“ ”,再如“画船”一句让我
们联想到“ ”;“酒旗”一句让我们联想
“ ”
杜牧 赠别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细雨垂杨系画船 水村山郭酒旗风 练习题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在括号中用“√”或“X”表示):
A、“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是对偶句。
( )
B、“卷香风十里珠帘”表现了江南水乡繁华的情景。
( )
C、“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突出了江南水乡的幽静美丽。
( )
D、“爱杀江南”句与全文风格不和谐,使小令主旨弱化了。
( )
√√xx课后作业选做题:
1. 用散文化的语言扩写课文。
2. 对课上引入的《望海潮》进行研读、分析,写一篇赏析短文。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