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北流高中、陆川中学、容县高中、博白县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北流高中、陆川中学、容县高中、博白县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5 08:2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北流高中、陆川中学、容县高中、博白县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经典是什么?刘勰《文心雕龙》说:“三极彝训,其书言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论。”所谓“经典”,就是承载这种道理和训导的各种典籍。但是,刘勰所说的那种“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论”并非针对所有的人来说的。不同时代拥有不同观点的人,常常对某种文学经典不以为然,认为不是经典;相反,他们可能提出另外一些作家的作品作为经典。文学经典是时常变动的,文学经典是一个不断的建构过程。必须看到,文学经典建构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本文要强调的是作品内部要素对于建构文学经典的重要意义。
首先,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是建构文学经典的基础。如果一部完全没有艺术价值的艺术作品,它所描绘的世界、所表现的感情,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心理共鸣,不能满足读者的期待,即使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如何“操控”,最终也不可能成为文学经典。反之,能够建构为文学经典的作品,总是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和价值,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心理共鸣,能够满足读者的期待。清代产生的人情世态小说很多,如《平山冷燕》《锦香亭》等,可这些作品逐渐湮没无闻,只有《红楼梦》被后世建构为文学经典,这难道不是与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密切相关吗?
其次,文学作品言说空间的大小,也是文学经典建构的必要条件。文学作品本身描写世界是否宽阔,作品所蕴含的意味是否深厚而多义,对文学经典的建构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作品的思想意义比较狭小,可供挖掘的东西单一,那么就算是一部长期被列为文学经典的作品,也可能经不起意识形态风暴的摧残而被淘汰出局。反之,如果我们面对的作品思想意义比较开阔,可供挖掘的东西很多很深厚,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某部作品“说不尽”,那么虽有意识形态风暴和文化权力的横行,也可能出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情形,从而在“文学经典”里立稳脚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红楼梦》。曹雪芹的《红楼梦》由于所描写生活的广度和深度达到极致,以及艺术表现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所产生的巨大张力等,而成为一部具有广阔阐释空间的作品,经得起不同意识形态的冲刷和解释。
不重视文学作品内部的因素,就寻找不到文学经典建构的基础和条件,也就寻找不到文学经典建构的“自律”。我们承认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对于文学经典建构的巨大作用,但那种认为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决定一切的观点,由于忽略了作品内部要素的重要作用,因而是不可取的。
(摘编自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的内部要素》)
材料二:
随着文化历史语境的变迁,文学经典的地位迟早会受到挑战,而且,社会文化变化程度越大,这种挑战也就越严重。就中国而言,“五四”时期,唐诗、宋词这些经过千百年考验的文学经典被视为“贵族文学”而受到贬斥。相反,倒是杂剧元曲、《红楼梦》之类以往被主流文化所排挤的文学作品渐渐被奉为圭臬,成为新的文学经典。但是,今日文学经典所面临的挑战却较之“五四”时期更为严峻。“五四”时期文学经典所面对的挑战主要是来自西方现代价值观念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冲突,随着这两种价值观被重新整合为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文学经典面临的挑战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减小到最低程度;而今日之文学经典,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旧经典,还是现代以来形成的新经典,抑或是外来的洋经典,都面临着一个空前强大的挑战,这就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对于文学经典的冲击是史无前例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众文化以其无可比拟的娱乐性功能将文学经典挤出了人们的业余时间。在图像文化远不如书写文化发达的时代,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曾经长期承担着知识阶层业余消遣的功能。然而在今天,电视呈现给人们的图像作品层出不穷,应有尽有,足堪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电视占领了人们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阅读文学经典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了。更有甚者,即使还有一些时间留给了阅读,却又冒出了许多侦探的、武侠的、科幻的等文字书写来与文学经典展开竞争。毫无疑问,对于绝大多数青少年读者而言,此类作品的吸引力是远远超过文学经典的。于是文学经典就成了某类特殊人群(文学研究者、中文专业的大学生等)的“专业”书籍了。
其次,大众文化以其巨大的解构功能摧毁了文学经典的神圣性。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蔑视权威,蔑视经典,善于用一种插科打诨的态度轻轻松松地将某种神圣的东西置于被嘲笑的境地。例如,在某些“无厘头”电影和贺岁片系列中,古今中外,无论是客观无伪的科学知识,还是神圣严肃的道德信条,一律可以作为笑料而用之。诸如反讽、戏拟、隐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在这里都变成了解构经典的有效手段。在大众文化面前,文学经典就像一个自尊自贵的书生面对一群泼皮无赖的顽童一样束手无策。
(摘编自李春青《文学经典面临挑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勰认为,所谓的“经典”就是承载恒久不变的道理和不可改变的训导的各种典籍。
B.在建构文学经典的过程中,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是文学经典建构的基础性要素。
C.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和强大的解构功能,让文学经典在当今时代失去了原有的文化意义。
D.《红楼梦》能够成为文学经典,与本身的艺术价值和深厚而广阔的文化内蕴密切相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第二段将《平山冷燕》等小说与《红楼梦》进行对比分析,突出了该段观点:《红楼梦》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B.材料一主要论述作品内部要素对于建构文学经典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涉及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等外部要素的影响。
C.在当今时代,文学经典面临的挑战比“五四”时期更加严峻,是因为大众文化给文学经典带来了多方面的巨大冲击。
D.材料二认为,当图像文化比书写文化更为发达便捷时,大众文化会挤占人们大量的业余时间,文学经典的吸引力就会打折扣。
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是建构文学经典的基础”的一项是( )
A.“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的评价证明《哈姆雷特》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这是它成为经典的原因之一。
B.清代众多的言情、人情世态、才子佳人小说没有像《红楼梦》那样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艺术价值没有达到《红楼梦》那样的高度。
C.“四书”“五经”对封建士人来说是经典,但在“五四”运动中却被视为封建糟粕,这说明意识形态总是在制约影响着文学经典的建构。
D.“五四”时期,唐诗宋词这些文学经典被视为“贵族文学”而受到贬斥。
4.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上网从事活动 选择比率
阅读新闻 79.8%
网上聊天/交友 76.3%
看视频 61.1%
在线听歌/下载歌曲和电影 55.1%
查询各类信息 46.9%
网络游戏 38.1%
网上购物 35.4%
阅读网络书籍、报刊 26.0%
(说明:数据来自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A.人们上网刷视频、看影视作品,足见图像文化的吸引力。
B.人们大多选择上网阅读新闻,这与阅读文学经典无关。
C.网上购物、查询信息,不属于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功能”。
D.现在人们大多利用手机上网,挤占了大量的业余阅读时间。
5.两则材料在论证方法上有何异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法完成的画像
刘建东
屋子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烧焦的味道。女孩被一个中年妇女领进来,中年妇女是女孩的舅妈。她粗声说:“我外甥女,小卿。”
时间停留在1944年的春末。这一年我十五岁,师傅杨宝丰大约四十岁,是城里唯一的炭精画画师,专门给人画像,给活着的人画,也为故去的人画,大约一天时间就能完成。师傅保持着一个传统,画遗像一定得到死者的家里去画。我想,可能是不想把晦气留在自己家里吧。
舅妈说:“我这小姑子三年前不见了,小卿也不知道她娘去了哪里。我们找了她整整三年,慢慢地,我们也就不抱什么希望了,就当我这小姑子死了,所以才请您来给画一张像。”“我需要她的照片,你们找出来,我来挑一张。”
舅妈转向小卿:“快去把照片拿出来。”小卿指着墙角处放着的一个搪瓷脸盆,小声凄凄地说:“喏,都在那里。”
我们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盆底有一层燃烧后的灰烬。那可怜的灰烬还保持着照片的模样。舅妈声音尖厉起来,抓住小卿的细胳膊:“你把照片都烧了!这是为啥?”
“我娘没死,她找我爹去了。”小卿嘤嘤地哭出声来,她不相信母亲离世了。
舅妈最终找到一张泛黄的照片,递给我师傅:“您看,这个行不行?我只找到这一张。您说一个年轻女子,天天在外面疯跑,净和一些陌生的人打交道。”师傅盯着照片,似是在认真辨认照片中的人,半天没有说话。
“这张照片是什么时候的?”“大概十三年前吧。”舅妈说。
我看到的那张旧照片,在时间无情的作用下,有些暗淡模糊。我很奇怪,以往,师傅对照片的质量很挑剔。而这一次,他是在勉为其难,似乎在冒一个很大的险。
我在素描纸上打着方格,为师傅的作画做着准备。偶尔,还能听到远处传来隐隐约约的枪炮声。一切准备停当,师傅开始作画。每一次,都是从眼睛画起,这是老规矩。师傅告诉我,眼睛是一幅肖像画的魂魄,只要魂魄活了,这幅画就成功了一大半。而这一天,1944年春天的一天,面对草稿,他稍微犹豫了片刻,然后,用小楷毛笔沾上炭精粉,笔落在了鼻子上。直到第四天傍晚,漫长的作画过程还未能结束。只留下一只眼睛,他再也画不动了。那一小块空白,像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洞,特别突兀刺眼。我看到,师傅的右手手背上已经布满了密密的汗珠。从来没有,从来没有过,这么难熬的作画过程。我反复看着那张旧照片,看着照片上青春而朦胧的脸庞,再看看素描纸上,那个意气风发而清晰的面孔,是多么来之不易啊!
师傅疲惫不堪地说:“明天早晨收尾。”
第五天一早,我掀开宣纸,惊得大叫一声:“哎呀!”宣纸下面是空荡荡的桌面,桌上桌下,都找了个遍,也未见踪影。
舅妈把小卿从院子外领进来。师傅和蔼地拍拍她的头,问:“你见过那张画像没?”整晚,只有她一个人在家里。
小卿摇摇头,又摇摇头。
师傅挥了挥手,然后坐在椅子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我胆战心惊地看着他,束手无策。师傅说:“我重新画。”
重画的过程是一场灾难。他甚至茶饭不思,每天傍晚回店的路上,走得比平日里要慢许多,偶尔有辆自行车响着铃铛疾驰而过,都能把他惊得歇息几分钟才可以继续前行。
又过了五天,小卿母亲年轻时的画像即将大功告成。除了要修正一下头发等细微处,连最后的那只眼睛都已经画好了。那一刻,师傅四肢摊开,瘫坐在椅子上,面色苍白,汗湿衣袖,头发打着绺垂在额头上。小卿看到画像,突然间趴在桌子上,放声痛哭。
为了保护,我背着画夹,回到了店里。画夹被我放在柜台上。临睡前,我看了画夹最后一眼,眼睛才沉沉地闭上。不知睡了多久,我突然醒来,暗夜中恍若传来细碎的声音。我从床铺上爬起来,蹑手蹑脚地摸向柜台,柜台上的画夹已经不见了。我惊出了一身的冷汗。声音仿佛来自屋外,店门虚掩着,我轻轻推开它,脚落下去,感觉像是落进了深渊之中。借着淡淡的月光,我发现浓浓的夜色中隐约有个人,正静静地站在那里。
那人终于有了动静,他打着了火,在烧什么东西。他点了几次,才点着。燃烧的面积越来越大,被火映照的地方也扩展得越来越大。视线顺着火光向上移动,我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那个人竟是师傅。我的脑子瞬间便凝固了。
画像的事就此结束。师傅彻底放弃了为小卿母亲画像。我和师傅,谁也没有再提起画像的事。一年之后的某一天,我在店里等着师傅,等了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没有等到他。又过了一年,遥远的枪炮声来到了城外,清晰而明亮。师傅再也没有出现,我不死心,走遍了整个城里,也没有见到他的踪影,没有人告诉我发生了什么。
1951年的一天,我的画店里走进来一个年轻姑娘,她面色凝重,年轻的脸上写满了哀伤。“我是小卿。”她说,“我想请你画一张肖像。”
我急忙热情、手忙脚乱地请她坐下来,小心地问她:“找到你娘了吗?”
小卿努力克制着悲伤,对我说:“邯郸解放后,有一天,舅舅突然拉着我狂奔到烈士纪念堂里。我们站在一张合影前,合影上是两个年轻的男人和两个年轻的女人。我越看,越觉得其中一个年轻女人像我娘。我确信,她就是我娘。我蹲在那里失声痛哭。后来,一个陌生的女人走到我身边,问我为啥哭泣。我指着照片说,那是我娘。她把我揽在怀里,也是放声大哭。等我们哭完,她告诉我说,她是照片中的另一个女人,他们四个是曾经的战友。她让我叫她黄姨,又指着我娘左边的那个年轻男子,说是我爹。”
“我想请你给我娘画一张像。”我跟着小卿来到烈士纪念堂,看到了那张照片。我的目光落到照片上,紧紧盯着照片右首的那个男人,我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使劲揉了揉,指着照片惊呼道:“小卿,你看,那个人,那人是我师傅!”
黄姨领着我和小卿来到一个烈士墓前,告诉我说,这就是我师傅,这里面埋着他的一顶帽子。黄姨说,他曾经化名杨宝丰,在城里工作过几年,他在南关开了一家画像馆,表面上给人画像,实际上借此掩护地下工作者。我这才知道,师傅叫宋咸德。
师傅从未给自己画过一幅像。我潸然泪下。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卿的母亲三年前下落不明,小卿和家人都认为她已经离世了,于是请师傅为她画遗像。
B.以往师傅对照片的质量很挑剔,这次的照片暗淡模糊,以致师傅作画显得特别紧张和艰难。
C.师傅凭老照片就能将小卿母亲的形象画出来,除技艺外还因小卿的母亲是师傅的战友。
D.师傅勉为其难地画像和画成之后又烧掉画像,是因为他认为小卿母亲未死而不愿为其画遗像。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多处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刻画师傅的形象,突出师傅的反常行为,为下文师傅无法完成画像做铺垫。
B.故事以全知视角“我”见证了师傅作画过程中小卿和她舅妈的言行,这种写法与《百合花》相似,彰显了作者出色的叙事能力。
C.小说中两次写到枪炮声,看似闲笔,实则与“1944”和“1951”两个年份相呼应,既点出了时代背景,也使情节发展更为合理。
D.小说主要叙述了画像未完成的故事,而隐藏在背后的革命故事需要读者自己构想,这种留白艺术使小说显得更加含蓄而有张力。
8.文中多次写到杨师傅为小卿母亲画像时对“眼睛”的处理,体现了杨师傅怎样的形象和情感?
9.“文贵在曲”,师傅为小卿母亲画像情节一波三折,最终也无法完成画像。作者这样安排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谢渊宇休德,少修德操,躬秉耒耜,既无戚容,又不易虑,由是知名。举孝廉,稍迁至建武将军,虽在戎旅,犹垂意人物。
骆统子名秀,被门庭之谤,众论狐疑,莫能证明。渊闻之叹息曰:“公绪早夭,同盟所哀。闻其子志行明辩,而被暗昧之谤,望诸夫子烈然高断,而各怀迟疑,非所望也。”秀卒见明,无复瑕玷,终为显士,渊之力也。
(选自《会稽典录》,有删改)
材料二: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世江东大族,本名议。权①以兄策女配逊,数访世务。嘉禾六年,谢渊等各陈便宜,欲兴利改作,权以事下逊。逊议曰:“国以民为本,强由民力,财由民出。夫民殷国弱,民瘠国强者,未之有也。故为国者,得民则治,失之则乱,若不受利,而令尽用立效,亦为难也。是以《诗》叹‘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乞垂圣恩,宁济百姓,数年之间,国用少丰,然后更图。”
先是,二宫并阙,中外职司,多遗子弟给侍。全琮报逊,逊以为子弟苟有才,不忧不用,不宜私出以要荣利。若其不佳,终为取祸。且闻二宫势敌,必有彼此,此古人之厚忌也。琮子寄,果阿附鲁王。逊书与琮曰:“卿不师日 ②,而宿留阿寄,终为足下门户致祸矣。”琮既不纳,更以致隙。及太子有不安之议,逊上疏陈:“太子正统,宜有盘石之固,鲁王藩臣,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谨叩头流血以闻。”书三四上及求诣都欲口论嫡庶之分以匡得失。既不听许,而逊外生顾谭、顾承、姚信,并以亲附太子,枉见流徙。太子太傅吾粲坐数与逊交书,下狱死。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时年六十三,家无余财。
(选自《三国志·吴书·陆逊传》,有删改)
[注]①权:东吴君主孙权。②日 :西汉名臣金日 。汉武帝病重,命大臣霍光与金日 辅佐太子刘弗陵,金日 尽心辅佐太子,对西汉的政治稳定有重要贡献。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书A三四上B及求C诣都D欲口论嫡E庶之分F以匡G得失。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汉代察举制重要科目之一,主要选拔孝顺父母、清正廉洁之人。
B.“望诸夫子烈然高断”与“铮铮然有京都声”(《琵琶行并序》)的“然”意思相同。
C.“国以民为本”与“因为长句”(《琵琶行并序》)的“为”意思不同。
D.“枉见流徙”与“枉用相存”(《短歌行》)的“枉”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渊年少修身养性,修治德操,亲自下地耕田,无忧无虑。后来被举为孝廉,又升官为建武将军,于是出名。
B.骆秀父亲很早就去世了,骆秀遭人诽谤,大家心里都狐疑,难以判别骆秀的品性,谢渊听说这件事后,叹息感慨。
C.谢渊想要进行改制,陆逊提议应当以民为本,得到民心则国家得治,失去民心则国家有乱,可先安民再进行改制。
D.全琮的儿子全寄依附鲁王,陆逊写信给全琮,告诫全琮这是件祸事,但全琮没有听取陆逊的建议,反而和陆逊有了怨隙。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秀卒见明,无复瑕玷,终为显士,渊之力也。
(2)夫民殷国弱,民瘠国强者,未之有也。
14.谢渊和陆逊在为人处世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①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②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冶城:今南京市朝天宫附近。安石父王益为江宁(南京)通判,死后葬于江宁牛首山。此诗是作者寒食节为父亲扫墓时所写。②轩冕:古代公卿大夫的车服,代指官位爵禄。
15.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用“客思”起笔,奠定全诗的抒情基调,使全诗笼罩上一层浓重的伤感。
B.一、二句写了春日里的杨柳,在春风中枝条千万,恣意飘扬,生动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C.第三句用了一个“倾”字,写出作者在清明节到来之际,想起已故亲友,泪水不觉流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流泪之多。
D.王安石的诗对语言锤炼十分讲究,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本诗语言清新峻拔,感人至深。
16.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借酒祭月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的句子是:,。
(3)古典诗词中,诗人在描写景物时往往调动人的视觉和听觉来写出声色兼备的佳句,比如:“,。”
五、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连绵的山丘、温暖广阔的田野以及无尽的白昼在此沉眠,它们尽享明媚阳光,不再叹息生命短长。荒凉之野不再寂寞。进入这里,可卸下肩头习俗的包袱。自然的圣洁使宗教相形见绌,自然的真实使英雄①。在这儿,我们发现任何东西都无法同大自然②,自然如同神明,审判每一个接近的人。无言的树木开始说服我们放弃那些以庄重为名的琐碎,与之一起生活。走进展开的风景,为崭新的画卷所倾倒,为③的思绪所吸引,你会无比轻松惬意,以致将思家之情置于脑海之外,任面前不可抗拒之美清除一切记忆,心满意足地随自然而去。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① ② ③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很多人看东西的时候,总觉得眼前有黑影飘, A ?这很可能是眼底视网膜的问题,或者是玻璃体出了问题,还可能是黄斑病变。
玻璃体就是眼睛中心的胶冻样物质。人在年轻时,它是一个半固态的形态。 B ,它会逐渐出现液化,像水一样会流动。在这个过程中,它会出现浑浊的现象,像一盆水里有漂浮物。当眼睛动一动时,它也跟着飘,但眼底没有问题的话,一般不用担心。不过, C ,视网膜上也会伴随出现一些裂孔或者变性区。当出现这些症状时,专家建议前往医院进行散瞳检查,避免更严重的情况发生。
一般来说,当患者出现视物变形,①大概率是黄斑出了问题。②黄斑并非不是眼底出现了新的病变,也不是长了一个斑,③它是眼底一个部位的名称。④眼睛就像一台照相机,⑤前面有两个镜头——角膜和晶状体,⑥光线进入眼内聚焦才能成像,⑦焦点位置就是黄斑。⑧这个部位非常敏感。⑨如果这个部位出现问题,聚焦时焦点不清晰了,⑩看东西就会变形甚至模糊。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1.根据第二段的内容,用一个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概括玻璃体病变的现象。
22.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劳动的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是劳动的收获,“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劳动的情趣——劳动是充实而美丽的。
以上材料让你有怎样的触动?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你的触动和思考写一篇文章。写成记叙文(请注意叙事与细节描写)。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及简析: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
  1.答案:C
  简析:大众文化虽对文学经典造成冲击,但并没有让文学经典失去原有的文化意义,文学经典依然承载着诸多价值,该项说法错误。
  2.答案:A
  简析:材料一第二段将《平山冷燕》等小说与《红楼梦》对比,是为突出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是建构文学经典的基础,而非仅强调《红楼梦》的艺术价值,该项分析片面。
  3.答案:B
  简析:A 项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强调的是读者对作品的多元解读,而非直接指向作品艺术价值是成为经典的基础,不符合;C 项 “四书”“五经” 在 “五四” 被视为封建糟粕,说的是意识形态对文学经典建构的影响,与题干要求不符;D 项 “五四” 时期唐诗宋词受贬斥同样是在说意识形态影响,不符合。B 项指出清代众多同类小说没像《红楼梦》成经典是因艺术价值高度问题,支撑了论点。
  4.答案:D
  简析:图表未体现 “现在人们大多利用手机上网” 这一信息,该项解读过度,无中生有。
  5.同:都运用了对比论证,材料一将《平山冷燕》等与《红楼梦》对比突出艺术价值的重要,材料二对比 “五四” 时期与当下文学经典面临挑战情况,突出大众文化冲击;都引用论证,材料一引用刘勰言论,材料二引用 “五四” 文学经典变迁事例。
  异:材料一以理论阐述为主,深入剖析文学经典建构的内部要素;材料二则结合当下社会现象,如大众文化的娱乐、解构功能,通过举例、分析调查报告数据等,阐述文学经典面临的挑战,更偏于现实针对性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
  6. 答案:B
  简析:A 项,小卿不认为母亲离世,该项 “小卿和家人都认为” 错误;C 项,当时师傅作画时并不知道小卿母亲是战友,后来才知晓;D 项,师傅烧掉画像是因他有地下工作任务,怕画像暴露信息,并非仅因认为小卿母亲未死。B 项,从文中 “以往,师傅对照片的质量很挑剔。而这一次,他是在勉为其难” 可看出照片因素致作画艰难,该项正确。
  7.答案:B
  简析:《百合花》采用的是有限视角,以 “我” 的视角叙事,有一定局限性,本文虽有 “我” 见证,但能知晓师傅背后故事等,是全知视角,二者视角运用不同,该项说法错误。
  8.答案:
  形象:师傅强调眼睛是肖像画的魂魄,作画从眼睛开始,可见其技艺精湛、经验丰富、遵循传统,对画像艺术有深刻理解;面对小卿母亲画像多次犹豫、艰难下笔,体现他做事谨慎。
  情感:对小卿母亲照片仔细辨认、作画时的犹豫挣扎,饱含对画中人的尊重;因小卿对母亲的思念,想尽力还原其母亲形象,有对小卿的同情关怀。
  9.答案:
  情节跌宕起伏,吸引读者,如画像多次出现波折,先是照片模糊作画艰难,后画像失踪、重画又遇阻碍,引发读者好奇,使其沉浸故事;
  凸显人物形象,师傅在重重困难下坚持又最终放弃,刻画其复杂心理与地下工作者身份的谨慎,丰富人物层次;
  为后文揭示真相铺垫,画像波折暗示背后有隐情,与后文师傅地下工作者身份、小卿母亲烈士身份呼应,使故事完整合理,升华主题,展现战争年代小人物为大义牺牲、默默奉献的精神。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
  10. 答案:书 A 三四上 B 及求 C 诣都 D 欲口论嫡 E 庶之分 F 以匡 G 得失。
  11. 答案:D
  简析:“枉见流徙” 的 “枉” 是 “白白地” 意思;“枉用相存” 的 “枉” 是 “屈尊” 之意,二者不同,该项说法错误。
  12.答案:A
  简析:谢渊出名不是因为升官为建武将军,而是年少修德操、躬耕无忧等行为使其知名,该项因果关系错误。
  13.答案:
  (1)骆秀最终得以洗刷冤屈,不再有污点,最终成为显达之士,这是谢渊的功劳。
  (2)百姓富足而国家衰弱,百姓贫瘠而国家强盛,这样的情况是从来没有过的。
  14.答案:
  正直善良:谢渊为骆秀澄清诽谤,陆逊劝全琮勿让儿子阿附鲁王,都秉持公正,不希望他人蒙冤受祸;
  心系家国:谢渊虽在军旅仍关注人物,陆逊以民为本提议治国策略,都为国家安稳、发展着想;
  有远见卓识:陆逊预见二宫并立隐患,谢渊辨人品德,都有超出常人的眼光,能洞察局势。
  四、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
  15. 答案:B
  简析:首联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以杨柳的繁多写客思的纷乱,并非描绘春天美景,而是借景抒情,烘托伤感氛围,该项理解错误。
  16.答案:
  思乡之愁:“客思似杨柳”,将客居他乡的愁思比作万千杨柳条,生动写出愁绪纷繁,漂泊之感;
  思亲之痛:寒食节为父扫墓,“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泪水如潮,夸张表现对已故父亲的沉痛思念;
  人生感慨:“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头发斑白、容颜早衰,感慨年华逝去,壮志未酬;
  归隐之意:“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对官场荣华无感,想归隐山林,过渔樵生活,流露厌倦仕途、向往闲适的心绪。
  五、名篇名句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
  17. 答案:
  (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示例:①“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听觉写猿啸,视觉写天高、渚清等;②“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听觉有歌台歌舞声,视觉见舞榭、风吹雨打景象 (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六、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 2 小题)
  18. 答案:①黯然失色 ②相媲美 ③天马行空
  19. 答案:拟人修辞。“沉眠”“叹息”“卸下” 等词将山丘、田野、白昼等自然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行为、情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自然环境的静谧、悠然,让读者更真切感受到自然能让人心灵放松,摆脱世俗负累,亲近自然之感油然而生。
  20. 答案:
  A:这是怎么回事呢
  B:随着年龄增长
  C:如果玻璃体浑浊严重
  21.答案:因为人年龄增长,玻璃体逐渐液化出现浑浊现象,所以眼睛动时会感觉有黑影飘动,严重时视网膜还会出现裂孔或变性区。
  22.答案:②句 “黄斑并非不是眼底出现了新的病变”,多重否定不当,应删去 “并非”;③句关联词使用不当,“不是…… 也不是” 表意不明,应改为 “不是…… 而是”。
  七、作文(本大题共 1 小题)
  立意:
  
  1.劳动铸就美好人生,讲述自己参与劳动实践,如社区服务、家务劳作,从辛苦付出到收获成长、发现乐趣的经历,展现劳动对个人成长的塑造。
  
  2.以劳动之笔,绘乡村新貌,写乡村振兴中农民辛勤耕耘、发展特色农业,收获物质与精神富足,体现劳动对乡村发展的推动。
  
  3.致敬劳动,传承精神,聚焦不同时代劳动者坚守岗位,从老一辈工厂工人到新时代科研人员,传递劳动精神代代延续,激励奋进。
  写作时,记叙文要注意叙事完整,有清晰的起因、经过、结果。开篇可引材料点题,中间详述劳动场景,如参与农事的动作、心理,与他人协作细节,结尾升华劳动意义,感悟其带来的充实与美丽,融入真情实感,让故事真实动人。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谢渊,字休德。年少时就修养品德操守,亲自拿着农具耕种,既没有忧伤的神情,也不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因此闻名。他被推举为孝廉,逐渐升任到建武将军,虽然身处军队之中,仍然留意人才。
骆统的儿子名叫骆秀,遭到家族内部的诽谤,众人议论纷纷,疑惑不定,没有人能够证明他的清白。谢渊听到这件事后叹息说:“公绪(骆统字公绪)早逝,是同盟之人所哀伤的事情。听说他的儿子志向行为明辨,却遭受不明不白的诽谤,期望各位君子能果断地做出公正的判断,然而大家却各自心怀迟疑,这不是我所期望的。”骆秀最终被证明是清白的,不再有瑕疵和污点,最终成为知名人士,这都是谢渊的功劳。
(选自《会稽典录》,有删改)
材料二: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地人。世代为江东大族,本名叫议。孙权把哥哥孙策的女儿许配给陆逊,多次咨询他天下大事。嘉禾六年,谢渊等人各自陈述对国家有利、适合时宜的事,想为国家兴办一些有益的事情,改变原来的做法,孙权将此事下交陆逊审定。陆逊议论说:“国家以人民为根本,国家强盛取决于人民的力量,财富来自人民的生产。人民富足而国家贫弱,人民贫弱而国家强盛,从来未有过这样的事。所以治理国家的人,得民心国家就安定,失民心国家就会混乱不堪,如果不让人民受益,却想让他们尽力效劳,实在是很难做到。因此《诗经》上慨叹‘君主的德政适宜于人民适宜于官吏,就会得到上天赐予的幸福’。请求陛下将圣明的恩德施给百姓,来安定和赈济百姓,几年之后,国家的财力稍稍丰裕了,然后再做打算。”
原先,太子与鲁王两宫并立,朝廷内外掌管各项事务的官员,大多派遣自己的子侄辈来侍奉太子或鲁王。全琮将这种情况报告给陆逊,陆逊认为这些贵族子弟如果的确有才干,不必担心得不到任用,但是不能私自请托谋求职位或追求晋升以邀利取荣。如果他们的才能不佳,授予他们官位最终只会招来祸患。况且听说两宫势均力敌,这些贵族子弟必会各为其主,拉帮结派,这是古人非常忌讳的事。全琮的儿子全寄,后来果然奉承依附鲁王。陆逊写信给全琮说:“您不效法金日 ,反而让您的儿子阿寄留在宫中承担值宿的任务,最终会给您的家族招来祸患。”全琮不仅没有听从陆逊的规劝,反而和他结下怨隙。到出现了关于太子孙和地位动摇的议论后,陆逊上奏疏进言说:“太子是皇位的正统继承人,地位应该坚如磐石,鲁王作为藩臣,(陛下)应当在荣宠程度和地位品级上将他与太子区别对待,这样使他们各得其所,上下才能得到安宁。臣谨向陛下叩头至流血,陈述自己的看法让您听到。”他多次呈上奏疏,他还请求前往都城,打算当面向孙权阐明嫡庶之分,来纠正孙权在立储问题上的失误。孙权并没有听从他的意见,而陆逊的外甥顾谭、顾承和姚信等人都因为亲近依附太子,后来无辜地遭到流放。太子太傅吾粲因为多次与陆逊有书信往来而获罪,被关进监狱致死。孙权多次派遣宫中使者去责备陆逊,陆逊因为怨愤痛惜而死,时年六十三岁,去世时家中没有多余的财产。
(选自《三国志·吴书·陆逊传》,有删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