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九、近现代中国的人口迁移、城市化和文化传承
【主题探究】
角度1 近现代中国的人口迁移、城市化
材料一 清代前中期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表现在劳动力市场上已出现客籍雇工,不仅有外乡的,还有外县的、外省的,甚至北方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南方雇工……这一时期,多数雇主雇的工人人数在十人以内,但在某些行业中已出现了雇十几名、几十名、几百名甚至上千名工人的情况。雇十几名以上工人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冶铁业、采煤业、制瓷业、纺织业、造纸业、伐木业等。如陕西一个“大圆木厂,匠作、水陆挽运之人,不下三五千”。
——摘编自李治亭主编《清史》
材料二 统计资料表明,新中国成立头3年间,有300多万农民进城就业,占同期城市就业人数的30%。1957年至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了24.4%。于是,1960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实行企业的关停并转,精减大批城镇职工,让其返回农村,实行“逆向转移”。从1979年到1997年的18年中,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并在主要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主渠道的这次转移过程中,呈现出自发转移的特征。2002年,中共中央进一步提出对进城农民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并要求各地认真清理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和乱收费。积极发展各种劳动中介组织,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健全进城务工农民的劳动合同管理,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摘编自兰荣禄《新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轨迹与现实走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前中期劳动力市场发展的特点,并指出其发展的政策因素。
作答: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劳动力转移的不同,并说明改革开放后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意义。
作答:
角度2 近现代中国的文化传承
材料一 本来中学有中学的“体用”,西学有西学的“体用”,即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有各自的“体用”,移花接木地把西方资本主义的“用”移到中国封建主义的“体”上来,这是近代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这种结合曾经产生了某些有益的东西……这些,无疑是封建文化的异军,虽然力量有限,但它终究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史思辨录》
材料二 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摘编自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23年6月2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使“某些有益的东西”得以“产生”的指导思想,并简要评述这一思想。
作答:
(2)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内涵。结合所学,简述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作答:
1.鸦片战争后出国的华工,绝大多数是闽、粤两省沿海各区的农民。如广东南路各县,一般雇农或佃农,以田租太贵无法承佃,以工值太廉且无工可做,到南洋去当苦工者,每年数以万计。据此可知 ( )
A.闽、粤农民预见到国内商业发展暗淡
B.商业发展吸引更多农民下南洋经商
C.华工下南洋推动了东南亚经济的发展
D.闽、粤地区经济结构出现了新变化
2.下表所示是深圳不同时期的人口情况。该现象 ( )
时间 常住人口/万人 常住户籍人口/万人
1979年 31.41 31.26
2017年 1 252.83 434.72
A.缓和了社会矛盾
B.提升了深圳国际地位
C.消除了城乡差别
D.丰富了深圳文化内涵
3.1907年,敦煌文物被西方殖民者大量掳走,一度造成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外国”的局面。1944年,敦煌艺术研究所(今敦煌研究院)成立。1950年,更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直接领导敦煌文物研究所,并增加其人员编制。后来,“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的局面逐渐形成。该变化主要得益于 ( )
A.稳定的政治与经济环境
B.逐渐健全的文物保护机制
C.政府对文物保护的重视
D.世界文物保护者的共同努力
4.阅读“在晚清煤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部分近代城市”表。这可用以说明 ( )
年份 煤矿 性质 城市
1876年 基隆煤矿 官办 台湾基隆
1878年 开平煤矿 官督商办 河北唐山
1898年 安源煤矿 官督商办 江西萍乡
1902年 福公司煤矿 英商 河南焦作
A.洋务运动实现了“求富”的目标
B.近代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伴随
C.近代城市的兴起依赖煤矿开采
D.近代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5.西方学者分析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城市化过程时提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 ( )
农村 偏向 计划经济时代城市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安排城市居民到农村工作,采用“下放”政策,在城市与农村发展上,具有强烈的“反城市,亲农村”的意识,即有“农村偏向”
城市 偏向 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实施的一系列保证以城市为基地的工业化顺利进行的具体政策,如限制城市人口、实行粮油供给制等,并非“反城市情结”,而是更具有城市偏向的
A.忽视了国情对城市化战略的影响
B.丰富了城市与农村关系的理论
C.带有明显的政治偏见和经济敌意
D.把握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趋向
【热点聚集】
1.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文化自信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擘画光明前景,历史性地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饱含时代性、前瞻性和创造性。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信自强”,这一理论跃迁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坚持自我革命,以历史主动精神回应时代化之问与现代化之需。“文化自信自强”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深厚底蕴,具有丰富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
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问世后,获得国际上极高的关注和赞扬。茅盾先生观看后即兴赋诗:“莫笑故事诞,此中有哲理。画意与诗情,三美此全具。”这体现出新中国的艺术创作 ( )
A.突出情节的曲折性 B.服务于国际市场
C.摆脱强烈的政治性 D.探索民族化道路
1.下表所列活动 ( )
时间 活动名 主要获奖或展演(展出)作品
1956年8月 第一届全国音乐周 《广陵散》《阳关三叠》《嘉陵江号子》《祖国颂》《长征大合唱》等
1957年12月 第一届全国摄影艺术展 200多位作者的321幅作品,有的反映人民群众现实生活,有的反映祖国江山秀丽、欣欣向荣,还有的以花卉、鸟、兽、鱼、虫等为题材
A.反映艺术创作注重革命传统
B.推动了“双百”方针的提出
C.体现文艺出现“左”的倾向
D.反映我国传统文化仍占主流
2.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主流媒体将大熊猫的形象塑造成“外交礼物(1949—1982年)”“世界瑰宝(1983—1989年)”“东方明星(1990—2007年)”和“形象代言(2008年至今)”。大熊猫的形象逐渐成为世界舞台上中华特色文化符号。可见,大熊猫形象的塑造有助于 ( )
A.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B.扩大中国的外交话语权
C.促成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D.奠定中国的大国地位
3.中共二十大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用实践证明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和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这一认识可用来说明 ( )
A.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根本突破
B.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C.中国重视塑造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D.中国对社会主义本质形成成熟的认知
2.新中国的人口迁移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迁移伴随国家的艰难探索走过了70年历程。回顾人口迁移的发展,大致可以1978年为界划分为改革开放前30年和改革开放后40年两个阶段。两个阶段主要受经济体制及改革开放的影响,人口迁移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户籍制度自1958年出台,一直作为人口迁移的桎梏制约着人口迁移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在城市没有户口也可以生存的条件,使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推动了人口城市化快速发展,创造了中国经济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
下表所示为1959—1960年我国人口流动的相关信息。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有助于 ( )
迁入地 人数/万人 目的
东北 38.8 支边
甘肃 18.7 垦荒
云南 2.3 屯垦戍边
A.改善国家工业布局
B.开发边疆,巩固国防
C.促进国民经济调整
D.支援三线建设开展
1.1978年以后,社会上逐渐产生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民工群体;到了20世纪90年代,大批农民工“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甚至出现了“离土不返乡,进城又留城”的现象。这一变化 ( )
A.体现了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B.反映了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C.推动了对外开放新局面出现
D.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2007年中国人才蓝皮书显示,中国自1978年以来最新海外游学人员回国率约为25.77%,超过七成游学人员滞留海外。自1978年到2006年底,中国海外游学人员约有106.7万人,学成后回国工作的游学人员约有27.5万人,仍在外的游学人员约有79.2万人。其中,20多万人在国外工作并已获外国永久居留权或已加入外国国籍;另外,因配偶、子女探亲或移民等事由出境,并在海外接受高等教育后留在当地工作的有30多万人。这表明 ( )
A.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尚未建立
B.“知识精英”移民受到青睐
C.传统行业劳动力需求量减少
D.移民国家形成多元一体文化
3.清代后期至民国时期,食辣习俗广泛存在于西南以及两湖等地的农村与口岸城市,但主要是在下层平民中盛行,社会上层食辣比较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以川菜、湘菜为代表的辣菜逐渐在一些原本少有食辣习俗的沿海城市扎根,并形成了一些资本雄厚的餐饮企业,食辣逐步成为一种主流的饮食习惯。从中国食辣习俗的变化可以看出 ( )
A.食物物种交流对经贸和环境产生影响
B.中医药事业促进药食同源理念盛行
C.经济体制改革引发劳动力的空间流动
D.餐饮事业与现代交通运输同步发展
参考答案
九、近现代中国的人口迁移、城市化 和文化传承
角度1 近现代中国的人口迁移、城市化
答案 (1)特点:客籍雇工涌现,劳动力流动较为自由,涉及多个行业;总体来看,雇工规模小,但部分行业的雇工人数较多。
政策因素:重农抑商政策;“摊丁入亩”赋税制度改革。
(2)不同:由国家行政干预到自发转移;由无序状态到有序转移;国家对农村劳动力的保护意识增强;逐步实现制度化和法制化。
意义:稳定社会秩序;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大量建设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提升了人民生活水平。
解析 第(1)问第①小问,据材料一“表现在劳动力市场上已出现客籍雇工,不仅有外乡的,还有外县的、外省的,甚至北方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南方雇工”“多数雇主雇的工人人数在十人以内,但……造纸业、伐木业等”可概括得出。第②小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重农抑商政策;“摊丁入亩”赋税制度改革,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第(2)问第①小问,据材料二“实行企业的关停并转,精减大批城镇职工,让其返回农村”“呈现出自发转移的特征”“主要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主渠道的这次转移”“对进城农民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并要求各地认真清理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和乱收费。积极发展各种劳动中介组织,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健全进城务工农民的劳动合同管理,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可概括得出。第②小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稳定社会秩序、为改革开放提供建设者、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思考。
角度2 近现代中国的文化传承
答案 (1)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评述:是近代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促进中国社会近代化;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必然失败;一定程度上接受外来文化,同时努力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
(2)内涵: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意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解析 第(1)问第①小问,根据材料“移花接木地把西方资本主义的‘用’移到中国封建主义的‘体’上来”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指的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第②小问,根据材料“这些,无疑是封建文化的异军,虽然力量有限,但它终究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情的产物、助推中国近代化、并未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及对传统文化的保护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第①小问,根据材料“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并结合所学可得出答案。第②小问,结合所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知识可得出答案。
1.D 解析 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后,闽、粤两省沿海各区的农民大量出国务工,这说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近代闽、粤地区的经济结构出现变化,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国内商业的发展状况,排除A项;据材料“到南洋去当苦工者”可知,很多农民去干的是苦力,而不是经商,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华工下南洋的影响,排除C项。
2.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979年至2017年深圳地区的常住人口呈现出大幅增加的趋势。结合所学可知,1980年8月,深圳建立经济特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大量移民的涌入有助于丰富深圳的文化内涵,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人口数量增加与社会矛盾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深圳人口数量的变化信息,无法直接得出深圳国际地位提升的结论,排除B项;“消除了城乡差别”的说法与题干及史实不符,排除C项。
3.C 解析 根据“1950年,更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后来,‘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的局面逐渐形成”可知,这种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新中国提高了敦煌文物研究所的地位和增加了其人员编制,体现了政府对文物保护的重视,C项正确;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政治环境尚未实现稳定,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了政府的措施和作用,无法体现文化保护机制的逐渐健全,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了中国政府的努力,与世界文化保护者无关,排除D项。
4.B 解析 从19世纪70年代到1902年,一批近代城市在一些煤矿基础上形成,这体现了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城市化取得较大的进步,B项正确;“实现了”说法错误,排除A项;“依赖”说法错误,近代还有不少商业性城市,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近代工业化与城市化”,而不涉及城市基础设施,排除D项。
5.A 解析 据材料“安排城市居民到农村工作”“限制城市人口、实行粮油供给制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就城乡关系下的城市化来说,中央政府无论实施哪一种政策,最终都是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不同时期的城市化战略,受国情和客观条件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材料所述两种观点忽视了国情对城市化战略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侧重的是计划经济下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并非城市与农村的关系,且材料中西方学者的表述带有一定的政治偏见,并非科学的城市与农村关系的理论,排除B项;“经济敌意”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材料中西方学者对中国城市化的观点带有一定的政治偏见,不能科学地反映“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趋向”,排除D项。
1.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文化自信自强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小蝌蚪找妈妈》以水墨画的形式展现,兼具哲理、画意与诗情,体现出新中国的艺术创作探索民族化道路,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动画情节,不能体现情节的曲折性,排除A项;材料体现出新中国的艺术创作探索民族化道路,“服务于国际市场”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新中国的艺术创作摆脱强烈的政治性,材料依据不足,排除C项。
1.A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的开展,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社会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们建设社会热情高涨,一大批反映社会主义革命的艺术作品的出现,说明艺术创作注重革命传统,A项正确;“双百”方针提出于1956年4月,排除B项;当时文艺领域并未出现“左”的倾向,排除C 项; 材料强调文艺作品类型多样,并非以传统文化为主流,排除D项。
2.A 解析 根据“大熊猫的形象逐渐成为世界舞台上中华特色文化符号”可知,大熊猫帮助中国塑造了国际形象,有助于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A项正确;大熊猫形象主要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并不一定能够扩大中国的外交话语权,排除B项;大熊猫形象和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之间没有必然关系,排除C项;中国的大国地位主要取决于中国的国家实力,排除D项。
3.B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现代化进程是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的,它是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相比之下,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决定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区别于西方文明的本质属性、具体特征和根本优势,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丰富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归根结底是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大国关系,排除A项;材料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中国对社会主义本质形成成熟的认知”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时,排除D项。
2.新中国的人口迁移
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向东北、甘肃、云南等边疆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而移民的目的主要是支边、垦荒、屯垦戍边,这些人口的涌入对于边疆地区的开发是十分有利的,同时也能够起到巩固国防的效果,B项正确;人口的流动与改善工业布局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1961年,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排除C项;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进行三线建设,建设重点在西南、西北地区,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1.B 解析 材料中的农民工由“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到“离土不返乡,进城又留城”,反映出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成为城市人,B项正确;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时期,排除A项;材料与对外开放无关,排除C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1984年就已全面展开,排除D项。
2.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后,我国海外游学人员较多,很多人选择留在国外工作,这说明“知识精英”移民受到青睐,B项正确;我国已经建立了高等教育体系,排除A项;留学生并不属于传统行业劳动力范畴,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到移民国家的文化特征,排除D项。
3.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后,来自西南及两湖等地的农村劳动力涌入东南地区,从而使得食辣习俗在沿海城市逐步成为一种主流的饮食习惯,所以从食辣习俗的变化可以看出经济体制改革引发劳动力的空间流动,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劳动力流动带来的饮食习惯的变化,并不是食物物种交流的结果,排除A项;材料信息和中医药事业无关,排除B项;“同步”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